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软绝处逢生
微软站到了悬崖边上……
杰克逊法官于6月8日下肢解令,将微软拦腰斩断。墙倒众人推,微软股价急剧下滑,顷刻之间损失数百亿美元,大股东们,公司要员们纷纷狂抛股票,“视窗”2000饱受攻击批评,美国加州数百万用户起诉微软,竞争时对手们落井下石,变着花样欲置微软于死地,欧盟准备把盖茨一脚踢出欧洲大陆;与此同时,微软也开始失去了自信心,盖茨满脸无奈的表情,四面楚歌的境地使得微软不得不放弃一个又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
眼看微软就要完了,世界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商业帝国在新千年第一个碰上冰山。7月底,面慈心狠的微软垄断案主审法官杰克逊将要给微软棺材钉上最后一颗钉子。不料平地惊雷,甲骨文(oracle)公司的“垃圾门”商业间谍事件一下子使所有加在微软身上的罪名失去了说服力,微软绝处逢生。
垃圾门事件
这个事件跟名字一样恶心。
2000年6月初,一只黑手伸向微软的盟友——独立研究所。一神秘女子出价1200美元向两清洁工购买该公司废纸垃圾,遭到断然拒绝,但她另避蹊径,从该大楼另一住户那里骗得钥匙,打开房门,长躯直入,将机密文件一卷而空,同时带走了一部笔记本电脑。几天后,所有资料、重要文件在报纸上曝光,对微软极为不利。紧接着微软的华盛顿办公室不断有来路不明人士造访,在他们造访后一些重要资料失踪,几天之后资料内容相继出现在报纸上。一时间,微软垄断案谍影重重。
黑手来自何方?微软立即展开反调查,经过艰苦的明查暗访之后,发现黑手来自死对头甲骨文(Oracle)公司——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Oracle)公司承认曾聘请华盛顿市一家著名的侦探事务所——国际调查集团公司,对所有同情微软公司的机构进行暗中调查。而调查发生时正值微软反垄断案正在紧张进行。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6月27日,《华尔街日报》率先披露“垃圾门事件”,《华盛顿邮报》紧随其后,接着世界各大新闻媒体蜂涌而上,竞相报道,一时间举世哗然,各界纷纷指责oracle的不道德行径,微软更是得理不饶人,强烈抨击“垃圾门事件”,并宣布“事件的真正内幕还将不断被揭露,他们将通盘考虑面临的各种选择,并将认真严肃地对情况进行分析。”
新情况令微软垄断案变得微妙起来。微软说:整个案件看起来更像一桩阴谋。既然是阴谋,杰克逊的判罚公正吗?美国司法部是美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还是oracle等微软公司竞争对手的代表?
各方反应
美国政府:要求上诉法院驳回微软请求,让最高法院审理。6月8日肢解令下达后,微软谋求上诉,尽管“垃圾门事件”已大白于天下,但美国政府依然我行我素,把微软往火坑里推。应对间谍丑闻是美国政府的拿手好戏,不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不论是军事的还是商业的,它都能应付自如,要么死不承认,要么承认了就承认了,略表遗憾而已,你又能把它怎么样?况且 “垃圾门事件”是公司独立行为,与政府无关。果真无关?有人怀疑:侦察是司法机关的事,没有政府与法院的默许,甲骨文公司敢这样做?
甲骨文:绝不向微软道歉。作为事件的主角,甲骨文的反应是最耐人寻味的。甲骨文首席执行官(CEO)埃里森在新闻发布会上理直气壮:“我们确实采取了行动来揭露微软的秘密活动,对此我深感欣慰”。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甲骨文公关部主管Body Cloak宣称“我们没有违法”,同时扬言“相信对方拿不出对我们不利的任何证据”,更显狂妄。甲骨文在事件曝光后在一项特别声明中强调:与侦探公司签订合约时曾明文规定不允许进行任何非法调查活动,言下之意,不论事态如何发展,是侦探公司的事,与Oracle无关。另一方面为了应付可能的官司,甲骨文公司总裁瑞·雷恩主动辞职,以争取主动。
美国民众: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惊讶。纳斯达克的阴晴不定已经够让人烦的了,微软垄断案旷日持久,他们早已麻木。习惯于关心自己利益的美国人正冷眼看这一幕肥皂剧。
硅谷人士则对微软表示支持,比尔?盖茨似乎比埃里森更得人心。
欧盟:阻止微软进入欧洲。他们拒绝了微软出资30亿美元收购英国电视公司Telewest30%股份的计划。他们的意见似乎与美国政府一致,对“垃圾门事件”中的微软没有丝毫的同情,反而一再打击。长此以往,盖茨真要绝望了。
中国:对微软案兴趣浓厚的是IT界,微软案中的一系列政治与商业闹剧让人大饱眼福。IT界对此表示欢迎,打败雄霸天下的微软,树立国产名牌正是黄金时节。中国IT界希望微软与Oracle的官司就此打下去,越长越好,对中国软件业发展越有利。但需要提醒的是,得抓紧时间,WTO临近,中国将对外开放若干市场,如何防止间谍行为将是一大课题,“垃圾门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世界各国:反映冷淡。微软是世界第一大软件公司,其产品“视窗”占据该市场90%以上份额,甲骨文是世界第二大软件公司,在网络市场表现比微软更富潜力,他们对世界软件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垃圾们事件”发生后,各国表面反映冷淡,其实心里窃笑,两个都不是好东西,让他们自相残杀去吧。从长远看来,这对世界软件业的创新确实是件好事。
微软能咸鱼翻身吗?
“垃圾门事件”发生后,各方大加炒作,微软似乎能一鼓作气,重振雄风。这件事能使微软咸鱼翻身吗?从事件发生后各方的反应来看,可能性不大。民众的普遍意见是“虽然你的对手不道德,但并不意味着你的清白,该怎么罚就怎么罚,只是多了一个垫背的。甲骨文的商业信誉一落千丈,股价直线下跌。看来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角斗,难有胜者。
对手的失误使微软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微软终于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显然不会轻易放过。微软发言人称:“对Oracle公司及全体雇员来说,实在令人非常伤心和尴尬,显然,事件的真正内幕还将不断被揭露,因此我们将通盘考虑我们面临的各种选择,我们认真严肃地对情况进行分析。”盖茨当年在哈佛大学是学法律的,进攻一向犀利无比,让我们看看他的攻击要点:
首先,将“垃圾门事件”与甲骨文公司捆绑在一起,主题是违法竞争。通过第三方将甲骨文拖下水,使其陷于无休止的官司中,微软已饱受其苦,现在该让甲骨文公司尝尝滋味了。攻击关键在于证明甲骨文公司是否有窃取手提电脑及贿赂清洁工购买废弃资料的行为。
其次,将“垃圾门事件”与美国政府拉上关系。主题是:不公正的政府行为,来路不明的证据。作为微软案的主角,美国政府一直以保护大众利益和反垄断为由不断向微软发动攻击。行事一向不甚光明的美国政府对商业间谍行为运用自如,这次“垃圾门事件”与美国政府难脱干系,没有美国政府的默许与纵容,甲骨文公司不敢轻举妄动。他们沆瀣一气。微软将会慢慢调查,时机成熟就会将这盘脏水泼向美国政府,或以此为要挟,取得和解的机会。
然后,将“垃圾门事件”与杰克逊拉上关系。主题是不公正的司法。杰克逊绰号“微软终结者”,对微软咬牙切齿,必欲撕之而后快。微软垄断案的许多重要证据都是甲骨文公司提供的,有一种说法是杰克逊指使甲骨文恶意攻击。这种假设一旦成立,将有悖于司法公正。美国人一向标谤民主与自由,在美国,表面的道德与堂皇的法律具有同样的地位,克林顿遭弹劾的一条主要罪状就是:说谎与有悖司法公正。如果杰克逊卷入了这场阴谋,那么其判决的公正性就值得怀疑,即使最高法院判决微软肢解令有效,但实施起来将大打折扣,只要把案件拖到今年总统大选以后,微软就有希望解困。
其四,争取新总统同情。这是一场豪赌,谁是新总统如今谁都不敢打包票。不论怎么样,只要微软证明这场官司是“荒谬” 的公正,微软案就有转机。
最佳选择:金蝉脱壳
微软案旷日持久,微软公司确实有许多违规行为。即使盖茨证明对手的手段恶劣,但也不能说明微软的清白。微软迟早被拆。如何利用“垃圾门事件”使微软成功转型才是微软战略的关键。
盖茨早已辞去首席执行官,由巴尔默继任,如果盖茨另起炉灶,也不会对老微软造成动荡,因为巴尔默可以使老微软稳定。世界最富传奇色彩的软件帝国被拆分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不论是产品拆分,财务拆分,还是行政拆分,任何一个行动都会对微软造成重创。众目睽睽之下,不敢玩半点花样。甲骨文的“垃圾门事件”刚好提供了一块幕布。一切可以在“垃圾门事件”的诉讼中悄悄进行。
现在微软最缺的是充裕的时间与民众的支持,“垃圾门事件”刚好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满足微软的需要。微软所要做的是让公共关系部门尽量渲染“垃圾门事件”,抹黑甲骨文与杰克逊,在民众中扮演受伤者角色,以赢得时间和同情;另一方面盖茨和巴尔默抓紧时间进行公司的拆分工作,迟拆不如早拆,法院拆不如自己拆。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于拆还是不拆时,微软已经悄悄转型。转型成功后微软将会宣布:为了促进公平竞争,尽管受到了竞争对手、美国政府、司法部门的种种不公正对待,但微软还是决定自行分拆,现在分拆完毕。一下子诞生两个微软。以盖茨和巴尔默的能力与财力,再创两个微软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有人评论说,“垃圾门事件”之前,微软拆分是拆成半个微软,“垃圾门事件”之后则是拆成两个微软。如果微软果真采取金蝉脱壳的策略,世界软件业将面临更大的威胁。这才是最可怕的。
“垃圾门事件”妙语录:
1、Oracle首席执行官埃里森:我们没有进行间谍活动。我们只不过想要揭露微软的所作所为。也许为我们负责调查的公司做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
2、微软发言人:我相信今天对甲骨文公司及其雇员都是令人遗憾而羞愧的一天。
3、微软案调解人波斯纳对微软公司公关人员说:不要挡我的道。
4、微软案主审法官杰克逊:我已经听够了,休庭吧。
5、加拿大欢迎微软入住以逃避被分割命运。(国际玩笑)
6、著名经济学家曼昆:微软分拆——左鞋右鞋分开卖。
7、Oracle首席执行官埃里森:我们确实采取了行动来揭露微软的秘密活动,对此我深感欣慰。
Oracle秘密调查微软事件大事记
1998年 独立研究所开始为微软辩护。
1999年 国际调查集团公司的罗伯特·M·沃特斯告诉他在华盛顿的朋友,他正在调查微软向反垄断案的有关方面提供资助的问题。
1999年6月 独立研究所发布支持微软的公益广告。
1999年9月 纽约时报披露独立研究所的广告得到过微软的资助,消息源自“微软的竞争对手”。
2000年4月17日 沃特斯使用个人支票支付在Upstream Technologies大楼租用的办公室费用。
2000年5月 国际调查集团从国家纳税者联盟的垃圾堆里获得了该联盟得到微软资助的证据,有关消息被《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披露。
有人两度试图用现金收买同在Upstream Technologies办公大楼的竞争技术协会的办公室清洁工为其提供废纸和垃圾 。
2000年6月27日 Oracle承认曾聘请国际调查集团对微软与一些行业游说组织的关系进行调查。
微软站到了悬崖边上……
杰克逊法官于6月8日下肢解令,将微软拦腰斩断。墙倒众人推,微软股价急剧下滑,顷刻之间损失数百亿美元,大股东们,公司要员们纷纷狂抛股票,“视窗”2000饱受攻击批评,美国加州数百万用户起诉微软,竞争时对手们落井下石,变着花样欲置微软于死地,欧盟准备把盖茨一脚踢出欧洲大陆;与此同时,微软也开始失去了自信心,盖茨满脸无奈的表情,四面楚歌的境地使得微软不得不放弃一个又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
眼看微软就要完了,世界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商业帝国在新千年第一个碰上冰山。7月底,面慈心狠的微软垄断案主审法官杰克逊将要给微软棺材钉上最后一颗钉子。不料平地惊雷,甲骨文(oracle)公司的“垃圾门”商业间谍事件一下子使所有加在微软身上的罪名失去了说服力,微软绝处逢生。
垃圾门事件
这个事件跟名字一样恶心。
2000年6月初,一只黑手伸向微软的盟友——独立研究所。一神秘女子出价1200美元向两清洁工购买该公司废纸垃圾,遭到断然拒绝,但她另避蹊径,从该大楼另一住户那里骗得钥匙,打开房门,长躯直入,将机密文件一卷而空,同时带走了一部笔记本电脑。几天后,所有资料、重要文件在报纸上曝光,对微软极为不利。紧接着微软的华盛顿办公室不断有来路不明人士造访,在他们造访后一些重要资料失踪,几天之后资料内容相继出现在报纸上。一时间,微软垄断案谍影重重。
黑手来自何方?微软立即展开反调查,经过艰苦的明查暗访之后,发现黑手来自死对头甲骨文(Oracle)公司——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Oracle)公司承认曾聘请华盛顿市一家著名的侦探事务所——国际调查集团公司,对所有同情微软公司的机构进行暗中调查。而调查发生时正值微软反垄断案正在紧张进行。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6月27日,《华尔街日报》率先披露“垃圾门事件”,《华盛顿邮报》紧随其后,接着世界各大新闻媒体蜂涌而上,竞相报道,一时间举世哗然,各界纷纷指责oracle的不道德行径,微软更是得理不饶人,强烈抨击“垃圾门事件”,并宣布“事件的真正内幕还将不断被揭露,他们将通盘考虑面临的各种选择,并将认真严肃地对情况进行分析。”
新情况令微软垄断案变得微妙起来。微软说:整个案件看起来更像一桩阴谋。既然是阴谋,杰克逊的判罚公正吗?美国司法部是美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还是oracle等微软公司竞争对手的代表?
各方反应
美国政府:要求上诉法院驳回微软请求,让最高法院审理。6月8日肢解令下达后,微软谋求上诉,尽管“垃圾门事件”已大白于天下,但美国政府依然我行我素,把微软往火坑里推。应对间谍丑闻是美国政府的拿手好戏,不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不论是军事的还是商业的,它都能应付自如,要么死不承认,要么承认了就承认了,略表遗憾而已,你又能把它怎么样?况且 “垃圾门事件”是公司独立行为,与政府无关。果真无关?有人怀疑:侦察是司法机关的事,没有政府与法院的默许,甲骨文公司敢这样做?
甲骨文:绝不向微软道歉。作为事件的主角,甲骨文的反应是最耐人寻味的。甲骨文首席执行官(CEO)埃里森在新闻发布会上理直气壮:“我们确实采取了行动来揭露微软的秘密活动,对此我深感欣慰”。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甲骨文公关部主管Body Cloak宣称“我们没有违法”,同时扬言“相信对方拿不出对我们不利的任何证据”,更显狂妄。甲骨文在事件曝光后在一项特别声明中强调:与侦探公司签订合约时曾明文规定不允许进行任何非法调查活动,言下之意,不论事态如何发展,是侦探公司的事,与Oracle无关。另一方面为了应付可能的官司,甲骨文公司总裁瑞·雷恩主动辞职,以争取主动。
美国民众: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惊讶。纳斯达克的阴晴不定已经够让人烦的了,微软垄断案旷日持久,他们早已麻木。习惯于关心自己利益的美国人正冷眼看这一幕肥皂剧。
硅谷人士则对微软表示支持,比尔?盖茨似乎比埃里森更得人心。
欧盟:阻止微软进入欧洲。他们拒绝了微软出资30亿美元收购英国电视公司Telewest30%股份的计划。他们的意见似乎与美国政府一致,对“垃圾门事件”中的微软没有丝毫的同情,反而一再打击。长此以往,盖茨真要绝望了。
中国:对微软案兴趣浓厚的是IT界,微软案中的一系列政治与商业闹剧让人大饱眼福。IT界对此表示欢迎,打败雄霸天下的微软,树立国产名牌正是黄金时节。中国IT界希望微软与Oracle的官司就此打下去,越长越好,对中国软件业发展越有利。但需要提醒的是,得抓紧时间,WTO临近,中国将对外开放若干市场,如何防止间谍行为将是一大课题,“垃圾门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世界各国:反映冷淡。微软是世界第一大软件公司,其产品“视窗”占据该市场90%以上份额,甲骨文是世界第二大软件公司,在网络市场表现比微软更富潜力,他们对世界软件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垃圾们事件”发生后,各国表面反映冷淡,其实心里窃笑,两个都不是好东西,让他们自相残杀去吧。从长远看来,这对世界软件业的创新确实是件好事。
微软能咸鱼翻身吗?
“垃圾门事件”发生后,各方大加炒作,微软似乎能一鼓作气,重振雄风。这件事能使微软咸鱼翻身吗?从事件发生后各方的反应来看,可能性不大。民众的普遍意见是“虽然你的对手不道德,但并不意味着你的清白,该怎么罚就怎么罚,只是多了一个垫背的。甲骨文的商业信誉一落千丈,股价直线下跌。看来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角斗,难有胜者。
对手的失误使微软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微软终于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显然不会轻易放过。微软发言人称:“对Oracle公司及全体雇员来说,实在令人非常伤心和尴尬,显然,事件的真正内幕还将不断被揭露,因此我们将通盘考虑我们面临的各种选择,我们认真严肃地对情况进行分析。”盖茨当年在哈佛大学是学法律的,进攻一向犀利无比,让我们看看他的攻击要点:
首先,将“垃圾门事件”与甲骨文公司捆绑在一起,主题是违法竞争。通过第三方将甲骨文拖下水,使其陷于无休止的官司中,微软已饱受其苦,现在该让甲骨文公司尝尝滋味了。攻击关键在于证明甲骨文公司是否有窃取手提电脑及贿赂清洁工购买废弃资料的行为。
其次,将“垃圾门事件”与美国政府拉上关系。主题是:不公正的政府行为,来路不明的证据。作为微软案的主角,美国政府一直以保护大众利益和反垄断为由不断向微软发动攻击。行事一向不甚光明的美国政府对商业间谍行为运用自如,这次“垃圾门事件”与美国政府难脱干系,没有美国政府的默许与纵容,甲骨文公司不敢轻举妄动。他们沆瀣一气。微软将会慢慢调查,时机成熟就会将这盘脏水泼向美国政府,或以此为要挟,取得和解的机会。
然后,将“垃圾门事件”与杰克逊拉上关系。主题是不公正的司法。杰克逊绰号“微软终结者”,对微软咬牙切齿,必欲撕之而后快。微软垄断案的许多重要证据都是甲骨文公司提供的,有一种说法是杰克逊指使甲骨文恶意攻击。这种假设一旦成立,将有悖于司法公正。美国人一向标谤民主与自由,在美国,表面的道德与堂皇的法律具有同样的地位,克林顿遭弹劾的一条主要罪状就是:说谎与有悖司法公正。如果杰克逊卷入了这场阴谋,那么其判决的公正性就值得怀疑,即使最高法院判决微软肢解令有效,但实施起来将大打折扣,只要把案件拖到今年总统大选以后,微软就有希望解困。
其四,争取新总统同情。这是一场豪赌,谁是新总统如今谁都不敢打包票。不论怎么样,只要微软证明这场官司是“荒谬” 的公正,微软案就有转机。
最佳选择:金蝉脱壳
微软案旷日持久,微软公司确实有许多违规行为。即使盖茨证明对手的手段恶劣,但也不能说明微软的清白。微软迟早被拆。如何利用“垃圾门事件”使微软成功转型才是微软战略的关键。
盖茨早已辞去首席执行官,由巴尔默继任,如果盖茨另起炉灶,也不会对老微软造成动荡,因为巴尔默可以使老微软稳定。世界最富传奇色彩的软件帝国被拆分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不论是产品拆分,财务拆分,还是行政拆分,任何一个行动都会对微软造成重创。众目睽睽之下,不敢玩半点花样。甲骨文的“垃圾门事件”刚好提供了一块幕布。一切可以在“垃圾门事件”的诉讼中悄悄进行。
现在微软最缺的是充裕的时间与民众的支持,“垃圾门事件”刚好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满足微软的需要。微软所要做的是让公共关系部门尽量渲染“垃圾门事件”,抹黑甲骨文与杰克逊,在民众中扮演受伤者角色,以赢得时间和同情;另一方面盖茨和巴尔默抓紧时间进行公司的拆分工作,迟拆不如早拆,法院拆不如自己拆。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于拆还是不拆时,微软已经悄悄转型。转型成功后微软将会宣布:为了促进公平竞争,尽管受到了竞争对手、美国政府、司法部门的种种不公正对待,但微软还是决定自行分拆,现在分拆完毕。一下子诞生两个微软。以盖茨和巴尔默的能力与财力,再创两个微软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有人评论说,“垃圾门事件”之前,微软拆分是拆成半个微软,“垃圾门事件”之后则是拆成两个微软。如果微软果真采取金蝉脱壳的策略,世界软件业将面临更大的威胁。这才是最可怕的。
“垃圾门事件”妙语录:
1、Oracle首席执行官埃里森:我们没有进行间谍活动。我们只不过想要揭露微软的所作所为。也许为我们负责调查的公司做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
2、微软发言人:我相信今天对甲骨文公司及其雇员都是令人遗憾而羞愧的一天。
3、微软案调解人波斯纳对微软公司公关人员说:不要挡我的道。
4、微软案主审法官杰克逊:我已经听够了,休庭吧。
5、加拿大欢迎微软入住以逃避被分割命运。(国际玩笑)
6、著名经济学家曼昆:微软分拆——左鞋右鞋分开卖。
7、Oracle首席执行官埃里森:我们确实采取了行动来揭露微软的秘密活动,对此我深感欣慰。
Oracle秘密调查微软事件大事记
1998年 独立研究所开始为微软辩护。
1999年 国际调查集团公司的罗伯特·M·沃特斯告诉他在华盛顿的朋友,他正在调查微软向反垄断案的有关方面提供资助的问题。
1999年6月 独立研究所发布支持微软的公益广告。
1999年9月 纽约时报披露独立研究所的广告得到过微软的资助,消息源自“微软的竞争对手”。
2000年4月17日 沃特斯使用个人支票支付在Upstream Technologies大楼租用的办公室费用。
2000年5月 国际调查集团从国家纳税者联盟的垃圾堆里获得了该联盟得到微软资助的证据,有关消息被《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披露。
有人两度试图用现金收买同在Upstream Technologies办公大楼的竞争技术协会的办公室清洁工为其提供废纸和垃圾 。
2000年6月27日 Oracle承认曾聘请国际调查集团对微软与一些行业游说组织的关系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