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人们谈起大画幅设备,潜意识里立刻想到的就是用于拍摄静态图片的大画幅照相机,而当下我们讨论得最多,也是最为关注的领域却是大画幅动态影像拍摄设备。拍摄动态图像的大画幅设备与拍摄静态的大画幅照相机一样,能够提供一种不可替代的、栩栩如生的画面美感,以及丰富的色调和细节、清晰和模糊区域之间柔和的过渡等,说得直观一点就是我们一直以来提及的“电影感”画面。
“电影感”画面不断受到动态影像从业者们的热烈追捧,也因此佳能EOS5D Mark Ⅱ自从2008年入市后一发不可收拾。“无敌兔”大卖之后,佳能便陆陆续续推出不同档次的数码单反相机如EOS7D、IDSMar Ⅳ、550D、60D等,都兼具静态图片与动态视频拍摄功能于一身。于是国内乃至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影像发烧友都一齐加入到高清单反视频这一行列。最先推出高清单反视频拍摄功能的尼康也不甘落后,先后推出如D90、D3S、D3100等数码单反相机‘Panasonic的GF1、GF2;索尼品牌的α55、NEX-5等。
当然,大画幅设备并非只是高清单反相机的“专利”,大画幅感光器件已被广泛应用到摄像机领域,各厂商先后推出不同型号的大画幅手持式摄像机。从高端的数字电影摄影机RED ONE,到民用级别的索尼NEX-VG10E,再到索尼专业手持摄像机PMW-F3和Panasonic AG-AF103、索尼NEX-FS100等,这些摄像机的入市让从业者们梦寐以求的低成本电影感画面得以实现。而应用大画幅动态影像拍摄设备时,有许多问题是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的。
焦点
用过大画幅设备的人都知道,其焦点的控制一直困扰着不少摄影师。传统摄像机在使用手动聚焦拍摄时,需要将镜头推到最长焦端,手动聚焦至画面清晰,再拉出来进行不同景别的构图,这样拍出来的画面就不会出现失焦的情况。虽说使用大画幅摄像机拍摄时也如此,但是大画幅摄像机景深更浅,如果利用长焦端拍摄时,几毫米的焦距变化就会使得被摄体虚焦。因为高清画面表现出来的细节更多,所以此时一旦画面有细微的变化,肉眼立即就能观察出来。因此在运用大画幅设备拍摄时,对摄影师在焦点上的把控就有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镜头转换倍率
由于大画幅设备的感光器件面积相对较大,因此同一焦段的镜头安装在不同画幅大小的摄像机上时,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也不相同。这就需要通过镜头转换倍率来换算,在不同画幅的摄像机上适合用什么焦段的镜头。
大多数单反的相机和摄像机的感光元件面积都是小于传统的35mm相机的感光器件面积,这就导致了同一镜头安装在不同面积的感光元件的相机上可实际成像范围大小的不同。所以当在APS相机和全画幅相机上使用镜头时,为了不在同一镜头上标两套焦距的麻烦,就引入了镜头转换系数的概念。也就是佳能的“x1.6,18×1.6=28mm就是18mm的镜头在APS相机上的对景物的成像范围,相当于在全画幅相机上28mm(18mm×1.6)对景物的成像范围。
单反相机的发热现象
使用单反相机拍摄高清视频的时候,机身发热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从业者也时有遇到因机身发热造成机器死机甚至是损毁的事情。在操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致使机器或电池会在一定程度内变热。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尽量不要连续长达数小时不停的使用机器,尤其夏天气温较高,应时不时的想办法给机器降降温。
摩尔纹
应该说摩尔纹目前是数码影像设备制造上确实存在,却无可避免的瑕疵。最开始有人将摩尔纹形容成简单的波浪纹,笔者认为这样反而可以使得这一现象更为具体一点。在布料(如牛仔裤、帆布)上以及电脑、电视机屏幕常常会出现摩尔纹,甚至如果你将数码相机对准电视屏幕以非垂直的角度拍摄,你也会发现摩尔纹的存在;此外,笔者在使用一款数码相机拍摄瓦房的屋顶时也出现了摩尔纹。通过摄像机的液晶监视器监看时不容易被发现发现,但将素材导入电脑,通过电脑显示器或者连接到其他显示设备上的时候就可以一目了然。
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常用的方式就是改变拍摄角度、机位、焦点,或者是更换镜头。
手持式真就手持么?
虽然各大厂商叫嚣着以“年持式专业摄像机”或“手持电影摄影机”来推广自己的设备,但对于大画幅摄像机,尤其是高清单反相机来说,平、准、稳、匀、实的画面全然不是依靠手持拍摄就能得到的,除非是想人为地制造某种效果。例如之前热映的《观音山》中手持拍摄的画面在整部片子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高,失焦的地方不胜枚举。笔者不大欣赏这种摄影手法。自打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拯救大兵瑞恩》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之后,催生了不少导演“要晃就要晃的不一样”的奇怪想法。这让笔者想起上学时老师有专门针对固定机位,且无任何音乐、音效以及特效短片拍摄的实训课程。当时大为不解,但是之后才明白,老师是希望自己的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拍摄习惯,“摄像机绑在狗身上”这句毒语让挨骂的同学终身难忘。优秀的影视作品并非随手一拍,后期拼拼凑凑出来的电视散文式的“四不像”。
在拍摄即时性较强的主题(例如新闻报道)或者需要制造舞台动感等节目时,手持或肩扛是十分必要的,而这类节目一般很少会使用大画幅摄像机来拍摄。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所谓手持式并非是用手持拍摄,而是说明这款机器机身小,便携性、灵活性很强,但在进行影视创作时还是尽量使用三脚架、摇臂、轨道甚至是斯坦尼康等辅助设备进行拍摄。
光圈控制
此段落完全是针对大画幅设备之一的单反相机说的。
我们知道,使用高清单反手动光圈模式拍摄时,光圈的控制是无极的。也就是说,单反相机上的光圈控制按钮与传统摄像机的光圈环不一样,传统摄像机上调整光圈时不论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都可以是均匀变化的。而单反相机是一档一个明显的亮度差,这样在录制时如果进行跟光圈的操作就会使得画面变化太突然,这是不符合人眼正常观看习惯的,也是专业人士应当避免的。
摆拍
摆拍,可以理解为摆好造型的拍摄。这个词其实源于影视剧,影视剧里的表演都可看作是摆拍,而针对个人艺术电影提出来的摆拍,目的就是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面对镜头的时候是会紧张甚至发怵的,因此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报名参加一些业余的表演训练班,做一些表情以及形体方面的针对性训练。此外在服装和化妆方面做好也可以为表演添色不少。需要注意的是,一部优秀的个人艺术电影并非只是唯美的画面和喜人的音乐组合而成,还要在表演和叙事方面下足功夫。
选择不同焦段的镜头
如今国内常见的大画幅低成本摄像机(包括单反相机)都是可更换镜头的,运用不同焦段的镜头表现出丰富的画面效果,也是为了得到更近似于电影感的画面。欲表现广袤的原野,需要使用超大广角;为了得到几乎没有畸变的人像,需要一个85mm的人像头;为了将远处的被摄体放大,需要一支长焦镜头,为了使得狭小的房间显得更大,需要一支广角;为了透视变形不至于十分严重,需要移轴镜头……总之,想要获得电影感的画面,各种定焦镜头、变焦镜头、微距镜头都不可或缺。
“电影感”画面不断受到动态影像从业者们的热烈追捧,也因此佳能EOS5D Mark Ⅱ自从2008年入市后一发不可收拾。“无敌兔”大卖之后,佳能便陆陆续续推出不同档次的数码单反相机如EOS7D、IDSMar Ⅳ、550D、60D等,都兼具静态图片与动态视频拍摄功能于一身。于是国内乃至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影像发烧友都一齐加入到高清单反视频这一行列。最先推出高清单反视频拍摄功能的尼康也不甘落后,先后推出如D90、D3S、D3100等数码单反相机‘Panasonic的GF1、GF2;索尼品牌的α55、NEX-5等。
当然,大画幅设备并非只是高清单反相机的“专利”,大画幅感光器件已被广泛应用到摄像机领域,各厂商先后推出不同型号的大画幅手持式摄像机。从高端的数字电影摄影机RED ONE,到民用级别的索尼NEX-VG10E,再到索尼专业手持摄像机PMW-F3和Panasonic AG-AF103、索尼NEX-FS100等,这些摄像机的入市让从业者们梦寐以求的低成本电影感画面得以实现。而应用大画幅动态影像拍摄设备时,有许多问题是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的。
焦点
用过大画幅设备的人都知道,其焦点的控制一直困扰着不少摄影师。传统摄像机在使用手动聚焦拍摄时,需要将镜头推到最长焦端,手动聚焦至画面清晰,再拉出来进行不同景别的构图,这样拍出来的画面就不会出现失焦的情况。虽说使用大画幅摄像机拍摄时也如此,但是大画幅摄像机景深更浅,如果利用长焦端拍摄时,几毫米的焦距变化就会使得被摄体虚焦。因为高清画面表现出来的细节更多,所以此时一旦画面有细微的变化,肉眼立即就能观察出来。因此在运用大画幅设备拍摄时,对摄影师在焦点上的把控就有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镜头转换倍率
由于大画幅设备的感光器件面积相对较大,因此同一焦段的镜头安装在不同画幅大小的摄像机上时,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也不相同。这就需要通过镜头转换倍率来换算,在不同画幅的摄像机上适合用什么焦段的镜头。
大多数单反的相机和摄像机的感光元件面积都是小于传统的35mm相机的感光器件面积,这就导致了同一镜头安装在不同面积的感光元件的相机上可实际成像范围大小的不同。所以当在APS相机和全画幅相机上使用镜头时,为了不在同一镜头上标两套焦距的麻烦,就引入了镜头转换系数的概念。也就是佳能的“x1.6,18×1.6=28mm就是18mm的镜头在APS相机上的对景物的成像范围,相当于在全画幅相机上28mm(18mm×1.6)对景物的成像范围。
单反相机的发热现象
使用单反相机拍摄高清视频的时候,机身发热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从业者也时有遇到因机身发热造成机器死机甚至是损毁的事情。在操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致使机器或电池会在一定程度内变热。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尽量不要连续长达数小时不停的使用机器,尤其夏天气温较高,应时不时的想办法给机器降降温。
摩尔纹
应该说摩尔纹目前是数码影像设备制造上确实存在,却无可避免的瑕疵。最开始有人将摩尔纹形容成简单的波浪纹,笔者认为这样反而可以使得这一现象更为具体一点。在布料(如牛仔裤、帆布)上以及电脑、电视机屏幕常常会出现摩尔纹,甚至如果你将数码相机对准电视屏幕以非垂直的角度拍摄,你也会发现摩尔纹的存在;此外,笔者在使用一款数码相机拍摄瓦房的屋顶时也出现了摩尔纹。通过摄像机的液晶监视器监看时不容易被发现发现,但将素材导入电脑,通过电脑显示器或者连接到其他显示设备上的时候就可以一目了然。
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常用的方式就是改变拍摄角度、机位、焦点,或者是更换镜头。
手持式真就手持么?
虽然各大厂商叫嚣着以“年持式专业摄像机”或“手持电影摄影机”来推广自己的设备,但对于大画幅摄像机,尤其是高清单反相机来说,平、准、稳、匀、实的画面全然不是依靠手持拍摄就能得到的,除非是想人为地制造某种效果。例如之前热映的《观音山》中手持拍摄的画面在整部片子中所占的比例相当高,失焦的地方不胜枚举。笔者不大欣赏这种摄影手法。自打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拯救大兵瑞恩》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之后,催生了不少导演“要晃就要晃的不一样”的奇怪想法。这让笔者想起上学时老师有专门针对固定机位,且无任何音乐、音效以及特效短片拍摄的实训课程。当时大为不解,但是之后才明白,老师是希望自己的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拍摄习惯,“摄像机绑在狗身上”这句毒语让挨骂的同学终身难忘。优秀的影视作品并非随手一拍,后期拼拼凑凑出来的电视散文式的“四不像”。
在拍摄即时性较强的主题(例如新闻报道)或者需要制造舞台动感等节目时,手持或肩扛是十分必要的,而这类节目一般很少会使用大画幅摄像机来拍摄。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所谓手持式并非是用手持拍摄,而是说明这款机器机身小,便携性、灵活性很强,但在进行影视创作时还是尽量使用三脚架、摇臂、轨道甚至是斯坦尼康等辅助设备进行拍摄。
光圈控制
此段落完全是针对大画幅设备之一的单反相机说的。
我们知道,使用高清单反手动光圈模式拍摄时,光圈的控制是无极的。也就是说,单反相机上的光圈控制按钮与传统摄像机的光圈环不一样,传统摄像机上调整光圈时不论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都可以是均匀变化的。而单反相机是一档一个明显的亮度差,这样在录制时如果进行跟光圈的操作就会使得画面变化太突然,这是不符合人眼正常观看习惯的,也是专业人士应当避免的。
摆拍
摆拍,可以理解为摆好造型的拍摄。这个词其实源于影视剧,影视剧里的表演都可看作是摆拍,而针对个人艺术电影提出来的摆拍,目的就是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面对镜头的时候是会紧张甚至发怵的,因此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报名参加一些业余的表演训练班,做一些表情以及形体方面的针对性训练。此外在服装和化妆方面做好也可以为表演添色不少。需要注意的是,一部优秀的个人艺术电影并非只是唯美的画面和喜人的音乐组合而成,还要在表演和叙事方面下足功夫。
选择不同焦段的镜头
如今国内常见的大画幅低成本摄像机(包括单反相机)都是可更换镜头的,运用不同焦段的镜头表现出丰富的画面效果,也是为了得到更近似于电影感的画面。欲表现广袤的原野,需要使用超大广角;为了得到几乎没有畸变的人像,需要一个85mm的人像头;为了将远处的被摄体放大,需要一支长焦镜头,为了使得狭小的房间显得更大,需要一支广角;为了透视变形不至于十分严重,需要移轴镜头……总之,想要获得电影感的画面,各种定焦镜头、变焦镜头、微距镜头都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