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随着国家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各地农村高中的面貌明显改变。但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农村高中又普遍出现了招生人数锐减,优秀教师外流,教学资源闲置的困境。如何破解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难题,我认为,从服务“三农”入手,加强创新农村高中工作,是一条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路子。
一、政府重视是农村高中布局调整顺利进行的前提
政府合理利用资源分配权、人事调度权、政策制度制定权进行统一调控,有利于中学布局顺利调整。调查发现,凡政府高度重视的地方,中学布局调整进展就顺利,调整效果就好;凡政府不够重视的地方,中学布局调整进展就慢,调整效果也不理想。
中原地区某县,中学布局调整走在当地最前列,该县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将其列入教育强县的工作内容之一,县委领导和教育局局长亲自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制定了全县农村中学布局调整统一规划,就调整后的中学服务半径、学校数量、规模、学校建设标准、学校教学设施配备等制定了具体的操作方案,并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实施。为了筹措建设资金,该县政府除了加大财政拨付力度外,县领导还带头捐款建校。在县领导的带动下,一年内社会各界就捐款近2千万用于中学布局调整建设。该县计划于2007年建成规范化高中4所,现已完成86%的调整与建设任务。在中原地区,高度重视布局调整工作的县大约有1/3,这些县中学布局调整效果都比较好。相比之下,其他重视程度不高的县,中学布局调整的步伐缓慢,矛盾和困难较多,效果较差。
二、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经费
教育经费,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的费用。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各级各类的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建筑校舍和购置大型教学设备的费用)等。有了充足稳定的经费来源,才能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农村高中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同时,应积极拓展其他筹资渠道。高中阶段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地方政府可制定必要的政策,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投资办学,广泛采取社会集资、民间集资、家庭投资、个人捐资等方式,建立多渠道的教育经费投资体制,加快实现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还应根据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适当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收费标准,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经费来源。
三、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合理分配主要是指资源的总量和比例既要符合实际需要,又要保证重点。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优化资源配置,即如何充分、有效、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资源。
政府对中学应当实行公平的财政政策,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资源配置向名校、强校倾斜的不公平做法。调查发现,在中原地区农村中学布局调整中,大多数县存在教育资源配置向示范性高中倾斜的情况,个别地方甚至把建设“窗口学校”作为政绩工程。可以看到,一些城市学校和县重点高中校园建设十分漂亮甚至豪华,教学设施现代化程度很高,一些“窗口学校”有校园网站、电控自动门、体育馆、科技大楼等。而当地的农村高中却是一片凄惨景象:没有图书室,没有像样的操场,教师没有办公室,许多学校缺少基本的体音美教学器材,偶尔见到一两台电脑,上面落满了灰尘,因怕费电长期不敢使用(有的学校没人会用)。在农村中学布局调整中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做法直接妨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制约着教育公平理想的实现。
四、建立农村中学教育投入保障体系
足额的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些问题,如,寄宿学校建设问题、标准化学校建设问题、学校财务危机问题,都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有关。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巩固、提高和普及农村教育的成果,必须下决心建立农村中学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体系。
2005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报告》提出,政府将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全面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为此,中央计划逐步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教育投入比例。要把中央政策落实到位,应建立各级政府合理分担教育经费比例的机制,并制定教育投入法规予以保障。此外,各级政府还要认真落实我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要加强和完善对各级政府落实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的法律监督,以保证教育投入真正到位。
五、大力加强农村中学标准化建设
中学标准化建设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自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学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全国不少地方开始把推进中学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山东、北京等地改变了过去根据城市、农村的不同发展水平,将标准分等级操作的做法,开始实行城乡统一的标准,各学校办学设施装备水平既不能低于标准要求,也不能过高超标,使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办学条件相差不大,充分体现了政府的均衡导向。
农村中学布局调整的最重要目的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河南中原地区大约有1/3的县统一规划办学标准,按统一要求建校。虽然县财政困难,但仍然能够千方百计有步骤地推进,体现了当地政府的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但也有一些地方政府不重视学校标准化建设,在中学布局调整过程中教育资源向少数重点校倾斜,对村级中学建设投入不足,人为扩大了同一地区校际之间的差异,不利于教育均衡发展。各地应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当地实际,制定和完善本地区中学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要求,结合农村中学布局调整工作,大力加强农村中学标准化建设。
六、结合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农村教职工队伍结构
中学布局调整不仅仅是空间分布的变化,也包含着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随着农村中学布局调整的不断推进,学校数量逐渐减少,学校规模有所扩大,学校教职工数量基本达到要求。但农村教师师资结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中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高中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者占56%,初中占43%。学科结构不合理,体音美、英语、计算机教师短缺,农村70%的中学没有开设英语课和计算机课。农村学校师生比不符合实际,当地农村师生比高中为1:18.5(而城市高中为1:13.5),农村学校虽然总人数少,规模没有城市大,但班级数量并不少,工作量并没有减少,且工作难度较大,依据学生总数核定教师编制,不符合农村实际,导致农村教师工作十分紧张和艰苦。随着寄宿学校的发展,需要配备相关服务人员,但是,自2001年基础教育控编以来,寄宿学校的服务人员不在学校编制之列,以至于学校无法配备相关人员,后勤服务只能由教师兼任,极大地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并且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要解决这些问题,当地政府在中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应该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吸纳年轻大学生到农村学校任教,补充体音美、英语、计算机等学科教师,合理确定农村师生比和编制,将寄宿学校的保育员和后勤、安全管理人员单独定编,提高教师和保育人员的素质,不断优化农村教职工队伍结构。
应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出发,建设高中师资队伍。在数量上,除了扩大本科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外,还应针对农村的实际,通过提高农村高中教师的待遇等途径,吸引大学生来农村任教,防止教师流失。此外,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从社会各行业中招聘合格的人员,也可有效地缓解教师短缺的局面。在质量上,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本科生,另一方面,要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学历达标。
综上所述,农村中学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的要求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等项改革。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兴农”,加强农村高中的建设对于提高当地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政府重视是农村高中布局调整顺利进行的前提
政府合理利用资源分配权、人事调度权、政策制度制定权进行统一调控,有利于中学布局顺利调整。调查发现,凡政府高度重视的地方,中学布局调整进展就顺利,调整效果就好;凡政府不够重视的地方,中学布局调整进展就慢,调整效果也不理想。
中原地区某县,中学布局调整走在当地最前列,该县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将其列入教育强县的工作内容之一,县委领导和教育局局长亲自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制定了全县农村中学布局调整统一规划,就调整后的中学服务半径、学校数量、规模、学校建设标准、学校教学设施配备等制定了具体的操作方案,并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实施。为了筹措建设资金,该县政府除了加大财政拨付力度外,县领导还带头捐款建校。在县领导的带动下,一年内社会各界就捐款近2千万用于中学布局调整建设。该县计划于2007年建成规范化高中4所,现已完成86%的调整与建设任务。在中原地区,高度重视布局调整工作的县大约有1/3,这些县中学布局调整效果都比较好。相比之下,其他重视程度不高的县,中学布局调整的步伐缓慢,矛盾和困难较多,效果较差。
二、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经费
教育经费,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的费用。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各级各类的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建筑校舍和购置大型教学设备的费用)等。有了充足稳定的经费来源,才能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农村高中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同时,应积极拓展其他筹资渠道。高中阶段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地方政府可制定必要的政策,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投资办学,广泛采取社会集资、民间集资、家庭投资、个人捐资等方式,建立多渠道的教育经费投资体制,加快实现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还应根据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适当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收费标准,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经费来源。
三、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合理分配主要是指资源的总量和比例既要符合实际需要,又要保证重点。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优化资源配置,即如何充分、有效、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资源。
政府对中学应当实行公平的财政政策,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资源配置向名校、强校倾斜的不公平做法。调查发现,在中原地区农村中学布局调整中,大多数县存在教育资源配置向示范性高中倾斜的情况,个别地方甚至把建设“窗口学校”作为政绩工程。可以看到,一些城市学校和县重点高中校园建设十分漂亮甚至豪华,教学设施现代化程度很高,一些“窗口学校”有校园网站、电控自动门、体育馆、科技大楼等。而当地的农村高中却是一片凄惨景象:没有图书室,没有像样的操场,教师没有办公室,许多学校缺少基本的体音美教学器材,偶尔见到一两台电脑,上面落满了灰尘,因怕费电长期不敢使用(有的学校没人会用)。在农村中学布局调整中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做法直接妨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制约着教育公平理想的实现。
四、建立农村中学教育投入保障体系
足额的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些问题,如,寄宿学校建设问题、标准化学校建设问题、学校财务危机问题,都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有关。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巩固、提高和普及农村教育的成果,必须下决心建立农村中学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体系。
2005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报告》提出,政府将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全面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为此,中央计划逐步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教育投入比例。要把中央政策落实到位,应建立各级政府合理分担教育经费比例的机制,并制定教育投入法规予以保障。此外,各级政府还要认真落实我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要加强和完善对各级政府落实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的法律监督,以保证教育投入真正到位。
五、大力加强农村中学标准化建设
中学标准化建设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自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学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全国不少地方开始把推进中学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山东、北京等地改变了过去根据城市、农村的不同发展水平,将标准分等级操作的做法,开始实行城乡统一的标准,各学校办学设施装备水平既不能低于标准要求,也不能过高超标,使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办学条件相差不大,充分体现了政府的均衡导向。
农村中学布局调整的最重要目的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河南中原地区大约有1/3的县统一规划办学标准,按统一要求建校。虽然县财政困难,但仍然能够千方百计有步骤地推进,体现了当地政府的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但也有一些地方政府不重视学校标准化建设,在中学布局调整过程中教育资源向少数重点校倾斜,对村级中学建设投入不足,人为扩大了同一地区校际之间的差异,不利于教育均衡发展。各地应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当地实际,制定和完善本地区中学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要求,结合农村中学布局调整工作,大力加强农村中学标准化建设。
六、结合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农村教职工队伍结构
中学布局调整不仅仅是空间分布的变化,也包含着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随着农村中学布局调整的不断推进,学校数量逐渐减少,学校规模有所扩大,学校教职工数量基本达到要求。但农村教师师资结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中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高中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者占56%,初中占43%。学科结构不合理,体音美、英语、计算机教师短缺,农村70%的中学没有开设英语课和计算机课。农村学校师生比不符合实际,当地农村师生比高中为1:18.5(而城市高中为1:13.5),农村学校虽然总人数少,规模没有城市大,但班级数量并不少,工作量并没有减少,且工作难度较大,依据学生总数核定教师编制,不符合农村实际,导致农村教师工作十分紧张和艰苦。随着寄宿学校的发展,需要配备相关服务人员,但是,自2001年基础教育控编以来,寄宿学校的服务人员不在学校编制之列,以至于学校无法配备相关人员,后勤服务只能由教师兼任,极大地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并且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要解决这些问题,当地政府在中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应该结合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吸纳年轻大学生到农村学校任教,补充体音美、英语、计算机等学科教师,合理确定农村师生比和编制,将寄宿学校的保育员和后勤、安全管理人员单独定编,提高教师和保育人员的素质,不断优化农村教职工队伍结构。
应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出发,建设高中师资队伍。在数量上,除了扩大本科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外,还应针对农村的实际,通过提高农村高中教师的待遇等途径,吸引大学生来农村任教,防止教师流失。此外,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从社会各行业中招聘合格的人员,也可有效地缓解教师短缺的局面。在质量上,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本科生,另一方面,要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学历达标。
综上所述,农村中学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的要求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等项改革。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兴农”,加强农村高中的建设对于提高当地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