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干作为脊柱MRI定位标志的可行性探讨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b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干作为脊柱MRI定位标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31例行胸部及全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成像,观察腹腔干起始部对应脊柱的水平位置.结果 腹腔干起始部位置:531例患者中,8例(2%)位于T11/T12椎间隙及以上水平;217例(41%)位于T12椎体水平;170例(32%)位于T12/L1椎间隙水平;136例(25%)位于L1椎体及以下水平.结论 腹腔干大多数位于T12椎体及T12/L1椎间隙水平,可作为脊柱MRI检查的定位标志,对于急诊脊柱及脊髓的损伤部位可作出初步定位,具有比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为COVID-19患者24例,均行胸部低剂量薄层CT扫描,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和CT表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肺结节定量参数预测磨玻璃结节(GGN)肺癌浸润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且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肺癌的GGN共104个,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平行与垂直肿瘤长径多平面重建(MPR)对结肠癌术前TN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CT全腹增强检查及平行与垂直肿瘤长径MPR拟诊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肠
目的 分析卵巢碰撞瘤的MRI及病理表现,提高对其诊断的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卵巢碰撞瘤患者的MRI及病理资料,5例均行MRI平扫检查,其中3例行增强检查.结果
目的 探讨增强CT灰度共生矩阵(GLCM)纹理分析对≤5 cm的胃间质瘤(GST)和胃神经鞘瘤(G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 cm的GST 46例和GS 15例的增强CT
目的 探讨睾丸胚胎癌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睾丸胚胎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3例行CT平扫,5例行CT平扫+增强,6例行MRI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