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收支一级账户变动来源分析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bianhongyaog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账户的变动状况,全面展示1982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账户的变动情况,并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账户结构出发,针对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变动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变动源于货物贸易余额的变动,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波动源于证券投资余额的波动,外商直接投资余额的稳步变动不是影响资本与金融账户波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国际收支;一级账户;变动分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国际收支(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是一种统计表,它系统地记载了
  特定时期内某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交易。大部分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包括货物、服务和收入、对世界其他地方的金融债券和债务的交易及转移项目。此处的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特定时期的国际收支反映了该时期国际交易的总体状况,它与国际收支头寸共同构成了一国外部经济状况的两个方面,是一国经济决策不可缺少的依据。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记录国际收支活动事项的账户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统一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五版采用复式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国际经济金融交易,包括3个一级账户,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净误差与遗漏账户。经常账户包括所有需要补偿的实际转移与全部无偿转移,下设3个次级账户,分别是货物与服务、收益、经常转移;资本与金融账户显示一个经济体对外金融资产与负债所有权的变化及其他方面的变化,下设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两个次级账户,资本账户下又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放弃,金融账户下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放弃,金融账户又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与官方储备。
  我国从1982年开始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至今已有27年的历史。在账户设置上,我国的官方储备单独设置储资产备账户,因此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有4个一级账户,分别是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储备账户、净误差与遗漏账户。本文从国际收支账户结构设置的角度,分析各个一级账户的变动状况,并对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变动来源进行分析。
  
  一、经常账户余额变动分析
  
  我国的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余额顺差始于1994年,经常账户及资本与金融账户双顺差的局面始于1999年,2000年以后经常项目顺差额开始迅速增长,以1982年为基期,2007年经常账户余额增长速度为1.7倍。
  我国经常账户变动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非常广泛,有直观的描述性分析,也有复杂的计量模型分析。研究角度也多种多样,焦武(2008)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经常账户的中长期因素,结果表明,实际经济增长率及金融深化程度等是影响我国经常账户变动的宏观基本面因素,文章据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经常账户下设3个组成部分。1985年以来,贸易差额与经常账户差额的走势相当一致,如图1所示。货物贸易顺差额的巨幅带动了经常账户的大幅顺差。2005年后,我国的货物贸易顺差额迅速增加,同时经常项目差额也迅速增加。因此,从经常账户的内部结构看,货物贸易顺差是形成经常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
  


  二、资本与金融账户余额变动分析
  
  资本与金融账户记录了本国与外国的资本流动,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也是持续多年保持顺差。与经常账户相对而言,其顺差来源具有不确定性,总的来看,资本与金融项目在1999年以来波动比较大,而其中的外商直接投资的稳步上升并不能稳定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的变化,如图2所示:
  


  进一步分析证券投资额的变动对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变动之间的关系表明,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的大幅不规则变动是由于证券投资差额巨幅变动引起的。在2006年,证券投资差额为-67557万美元,证券投资额的大幅减少引起了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降低,尽管当年的直接投资差额为56934万美元,直接投资差额仍然比较高,但是总体上看,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仍然被拉低了。
  
  三、储备账户余额变动分析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略有不同,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把储备资产账户设置为一级账户,记录了我国外汇储备额的变动。可见,我国的国际收支管理中,储备账户的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胡燕京(2005)用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并分析了影响外汇储备的因素。在1990年以前,我国总体上的外汇储备水平较低且波动幅度较小。1994年以后,我国的储备账户绝对量持续增长,1982年以来,我国的储备账户余额总体上呈增长态势,其变动如图3所示:
  


  四、净误差与遗漏变动情势分析
  
  由于统计口径与数据来源的多样化,统计误差在所难免,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都设置了净误差与遗漏账户,以轧平国际收支平衡表。根据国际惯例,只要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误差与遗漏占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进出口额的比重不超过5%,都可以接受。诚然,除了统计上误差形成了该项之外,一部分未被官方记录的跨境交易,也可能导致国际收支的借方与贷方余额不等。通常,如果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借方,且出现的次数不再具有随机性,则意味着有资本外逃现象;如果出现在贷方且不具有随机特点,则说明有热钱流入。尽管资本外逃或者热钱流入与净误差与遗漏的数额不等,但是有统计表明,热钱流入是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出现贷方余额的原因之一。1982年以来我国净误差与遗漏账户的变动如图4所示。1991-2002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中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借方,2003-2005年出现在贷方,2006年出现在借方,而2007年重新出现在贷方。这种变动趋势与非正常资本的流入与流出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五、2008年国际收支各账户的变化
  
  截至2008年6月,我国的经常项目顺差额为191718万美元,金融与资本项目顺差额为71931万美元。至此为止,我国仍然处于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状态。国际收支交易规模保持平稳增长;经常项目顺差与2007年上半年基本持平,其中货物贸易顺差的增加仍然是拉动经常项目保持顺差的主要因素;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重新回到上升轨道,其中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逆差转为顺差,外商直接投资仍保持较大规模;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国际收支继续保持较强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沿着资金链条向纵深方向发展,演化为华尔街金融危机。受此影响,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与美国经济关系密切的其他国家经济形势出现下行风险,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不同程度的动荡下挫,世界经济披上了黯淡的冬装。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我国经济金融形势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体经济层面,涉外企业利润缩减,资本回流导致投资压缩。2008年上半年我国的出口总额为669986万美元,国际收支仍然保持双顺差,并继续增加外汇储备额。
  
  六、结论
  
  当前,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局面早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学者和业界纷纷讨论如此显著的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并积极寻找应对措施。理论上认为,调节国际收支均衡的主要政策为汇率政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汇率政策能否有效调节国际收支的问题吸引了一批重量级的经济学家,得到了广泛而热烈的研究,研究者各抒己见,研究结果各有千秋。
  本文对于1982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账户的变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账户的变动出现了新的特征,2005之后,国际收支账户余额的波动比较大。针对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变动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变动源于货物贸易余额的变动,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波动源于证券投资余额的波动,外商直接投资余额的稳步变动不是影响资本与金融账户波动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Dominick Salvatore.国际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焦武,许少强.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中长期变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992Q1-2007Q3多元时序数据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8(1).
  3、胡燕京,高向艳.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海南金融,2005(2).
  4、谢建国,陈漓高.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协整研究与冲击分解[J]. 世界经济,2002(9).
  5、胡智,邱念坤.人民币升值对国际收支调节的有效性分析——兼谈货币主义汇率调节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J]. 世界经济研究,2006(2).
  (作者单位:田艳芬,吉林大学商学院;邵志高,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1980-2007年的年度数据,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银行、证券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很
文章以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用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情况的统计数据,深入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存在问题,最终提出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合理
生态城市圈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修复生态环境系统、建立生态经济系统和导入生态社会系统,武汉城市圈才有望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城市圈,迈入"两型社会"。
一、工作流技术的概念  工作流(Work flow)管理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产组织和办公自动化领域,提出的目的是通过将工作分解成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来执行这些任务并对它们进行监控,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的目标。近年来,工作流管理技术已成为各种组织挖掘信息系统潜能、实施“业务过程再造(BPR)”的重要技术。工作流技术涉及的
我国从20世纪初引入西方三段式学制模式后,中学教育就一直存在功能综合与功能分散、文理(实)分组与并组等方面的矛盾和争论.1922年"新学制"曾将综合中学作为解决学生个性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