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课在初中教学中占有一定的重要位置,而且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本学科的特殊性,本文围绕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常用的课堂教学方式的解析,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信息技术课程担负着"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等重要责任。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是所有从事此门课程的教师要努力研究的。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自己定位成课程中的一名"巧妇",教学过程好比"炊(烧菜熟饭)",作为"巧妇"不能烧"无米之炊",那样就要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引导,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做一回"烧得有米炊之巧妇"。出于这样的理念,在几年来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采用了以下几种"巧妇"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设导语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得是否巧妙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乐于去学新的知识。
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从而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
当然这儿所说的巧妙"导语",不仅仅是指"语言",还可以是"范例",让学生看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教师制作完的成品。比如:讲解WORD时,我就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出能够反应每节课知识点的范例,比如"环保"为主题的用Word设计的板报;在教photoshop课时通过原始图片和处理过的图片的对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Flash课时,作品直观的动作或者形状补间,使学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之,上课伊始,巧设"导语",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从而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巧"用驱动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可以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具体的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启发,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我经常精心设计一些作品,在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然后根据他们的实习结果,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比如,学习Word中图文混排时,我先给他们展示了一幅图、文并茂,版式精美的文档,其中包括了图片的典型格式应用、图片作为背景及各种文字环绕格式。如我所愿,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于我补充的内容,他们也掌握的既快又牢固。通过设置一些悬念,再让学生用计算机去解决,他们会觉得学习计算机确实管用,能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从而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巧"出演示
"光说不练假把式",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计算机、更灵活地应用计算机。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合理布置学习任务。
结合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电子教室的"广播教学"功能,把学生机的屏幕锁定,使学生机的屏幕信息与教师机一致。这样再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操作步骤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一堂课我一般只安排30%的时间进行讲解、示范,并力求讲话幽默风趣,有感染力。
当然按照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一堂课的内容可以一次讲完,也可以分几次进行,讲完一个问题就让学生上机实践,等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尽量精讲、少讲,把时间最大限度的放给学生去上机实践。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多巡视指导,做到所学知识能够随学、随练、随巩固,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巧"带徒弟
教师的示范在计算机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而学生的操作示范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更有推动和促进作用。所以,身为"巧妇",要适时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设机会让孩子体验当"巧妇"。每当学生有好的作品完成,我都会借助电子教室的"学生示范"功能,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提出表扬鼓励。这不仅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巧"分组别
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学生之间也可相互探讨,相互切磋。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一定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每个班我都挑选几个出色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和我一起进行辅导。这样一方面小组长可以帮助还没学会的同学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另一方面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解决;而且在相互讨论中,每个人还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受到新的启发,共同得到进步。当然遇到小组长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协助解决。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操作,求解方法都存在多样性,有时答案也有多种。在信息技术学科,更应让学生树立这种观点,提高这种要求。比如,删除一个字符可以用Del键,也可以用Backspace键,还可以用Delete键;使用路径时可以用绝对路径,也可以用相对路径。一题多解,旨在增强学生灵活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多分析,多提示,揭示本质的内
六."巧"上加"巧"适时表扬
课堂上老师多表扬,多评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巧上加巧"的效果。每当学生有好的作品完成,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我都会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提出表扬鼓励,这不仅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以激励为主,多鼓励,少批评,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加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由于孩子喜欢听表扬,那老师就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如:"今天你做的最好","某某最出色","好样的"等。还要注意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操作任务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当然,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形势赋予我们新的任务,新任务又指引我们探索新的方法。"教无定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学方法必然具有多样性、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实践、创新,设计最好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浅谈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法》梁和青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宋海静、谢运娥
《浅析初中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法》范小芬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信息技术课程担负着"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等重要责任。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是所有从事此门课程的教师要努力研究的。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自己定位成课程中的一名"巧妇",教学过程好比"炊(烧菜熟饭)",作为"巧妇"不能烧"无米之炊",那样就要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引导,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做一回"烧得有米炊之巧妇"。出于这样的理念,在几年来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采用了以下几种"巧妇"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设导语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得是否巧妙是很关键的,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语"的设计,使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乐于去学新的知识。
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从而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
当然这儿所说的巧妙"导语",不仅仅是指"语言",还可以是"范例",让学生看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教师制作完的成品。比如:讲解WORD时,我就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出能够反应每节课知识点的范例,比如"环保"为主题的用Word设计的板报;在教photoshop课时通过原始图片和处理过的图片的对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Flash课时,作品直观的动作或者形状补间,使学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之,上课伊始,巧设"导语",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从而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二."巧"用驱动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可以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具体的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启发,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我经常精心设计一些作品,在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然后根据他们的实习结果,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比如,学习Word中图文混排时,我先给他们展示了一幅图、文并茂,版式精美的文档,其中包括了图片的典型格式应用、图片作为背景及各种文字环绕格式。如我所愿,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对于我补充的内容,他们也掌握的既快又牢固。通过设置一些悬念,再让学生用计算机去解决,他们会觉得学习计算机确实管用,能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从而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巧"出演示
"光说不练假把式",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计算机、更灵活地应用计算机。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合理布置学习任务。
结合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电子教室的"广播教学"功能,把学生机的屏幕锁定,使学生机的屏幕信息与教师机一致。这样再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操作步骤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一堂课我一般只安排30%的时间进行讲解、示范,并力求讲话幽默风趣,有感染力。
当然按照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一堂课的内容可以一次讲完,也可以分几次进行,讲完一个问题就让学生上机实践,等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尽量精讲、少讲,把时间最大限度的放给学生去上机实践。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应多巡视指导,做到所学知识能够随学、随练、随巩固,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巧"带徒弟
教师的示范在计算机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而学生的操作示范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更有推动和促进作用。所以,身为"巧妇",要适时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设机会让孩子体验当"巧妇"。每当学生有好的作品完成,我都会借助电子教室的"学生示范"功能,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提出表扬鼓励。这不仅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巧"分组别
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学生之间也可相互探讨,相互切磋。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一定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每个班我都挑选几个出色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和我一起进行辅导。这样一方面小组长可以帮助还没学会的同学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另一方面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解决;而且在相互讨论中,每个人还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受到新的启发,共同得到进步。当然遇到小组长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协助解决。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操作,求解方法都存在多样性,有时答案也有多种。在信息技术学科,更应让学生树立这种观点,提高这种要求。比如,删除一个字符可以用Del键,也可以用Backspace键,还可以用Delete键;使用路径时可以用绝对路径,也可以用相对路径。一题多解,旨在增强学生灵活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多分析,多提示,揭示本质的内
六."巧"上加"巧"适时表扬
课堂上老师多表扬,多评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巧上加巧"的效果。每当学生有好的作品完成,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我都会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提出表扬鼓励,这不仅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以激励为主,多鼓励,少批评,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加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由于孩子喜欢听表扬,那老师就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如:"今天你做的最好","某某最出色","好样的"等。还要注意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操作任务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当然,上述几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新形势赋予我们新的任务,新任务又指引我们探索新的方法。"教无定法"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学方法必然具有多样性、灵活搭配性和创新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实践、创新,设计最好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断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浅谈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法》梁和青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宋海静、谢运娥
《浅析初中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法》范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