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奥苏伯尔“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针对《园林植物环境》课程中的“光照在花期调控中的作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设计适当的组织者,促进学习迁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花期调控”教学;先行组织者
奥苏贝尔认为,为了使学生有效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的教学原则。根据这两个原则,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这一策略指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学习材料,用学习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将它与原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学习材料就叫做“先行组织者”。
奥苏伯尔在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设计适当的组织者,从而影响认知结构变量,这不仅是研究学习迁移的一种策略,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所谓“组织者”是先于学习内容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也可以在新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它比新学习材料更一般,更概括,更易懂,而且与新材料有关,形式多样,可以是一段陈述性文字、比较性图表、直观性实物或教具,或者形象化的活动情境等。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和他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它们的桥梁,促进学习者能够有意义、有效地进行学习迁移,提高新知识的接受度,降低课堂参与的难度,让他们轻松、积极地学习新材料。
笔者以生物《园林植物环境》课程中“光照在花期调控中的作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按照奥苏贝尔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这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
一、为引起学习兴趣而设计组织者
在讲授新知识前,笔者设计了以下导语:
导语一:“同学们,大家过年逛花市的时候,都有哪些花呀?看谁能说出最多花的名称?”
(学生劲头上来了,纷纷列举出了许许多多花的种类。)
导语二:“那么同学们举出的这些花大多数在什么季节开放?”
(学生进行讨论及归纳了这些花的开花季节,当然是春夏秋冬皆有。有的学生突然悟出及疑惑:老师,为什么不同季节的花能让我们在春节时候同时开花?)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大家都急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笔者继续引导:“为什么这些花能够同时在同一时期开放呢?之前我们学习的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开花的条件是什么?这个知识点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光照在花期调控中的作用有什么联系与帮助呢?比如如何让短日照植物菊花在夏天开放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任务开始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吧。”
以上是笔者在讲授新知识前所设计的一类先行组织者,创设了一种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心向有意识地从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
二、为联结共同要素而设计组织者
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另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并不是两节课的简单加和,原有知识因新知识的介入,两者之间会相互干扰和影响。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用来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如何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在学生“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应复习相关原有知识或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知识,提供先行组织者。笔者设计了“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开花的条件”这一比较性组织者,让学生回忆及温习以下内容:
长日照植物:日照长度超过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光照时间越长,开花越早。否则将维持营养生长状态,不开花结果。如:剑兰、荷花等。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光照时间越短,开花越早。否则将维持营养生长状态,不开花结果。如:一品红,菊花等。
“温故”之后便“知新”,知道了长日照植物的开花条件,进而很容易思考如何使长日照植物提前或者推迟开花,或者在短日季节里如冬天开放,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总结出要使长日照植物开花,首先必须满足它的开花习性即光照时间要满足要求的小时数。满足了即能提前;不满足,就不开花,起到推迟开花的效果。而要在短日季节里开放,自然光照满足不了,那么就进行人工延长光照,模拟到长日的效果,那么它就能够达到要求开花。短日照植物则反之,道理一样。
在笔者的提示下,学生尝试探索及总结出如下答案,显得非常兴奋,同时,也掌握了这一新知识。
(一)提前花期
短日季节里:长日照植物→补充光照(>12h)长日季节里:短日照植物→遮光(<12h)
(二)推迟花期
长日季节里:长日照植物→遮光(<12h)短日季节里:短日照植物→补充光照(>12h)
三、为指导有效练习而设计组织者
古人云“熟能生巧”。为了尽量避免遗忘,特别是为了让后进生更牢固地掌握新知识,调动他们的内趋力,笔者设计了一些情景性问题的组织者作为练习,因为只有及时有效地反复练习,才能保证学习正迁移能够保持下去。情景性问题组织者设计如下:
问题情景1:
为了迎接国庆,需要在办公楼前摆上一品红,而一品红(圣诞花)属于短日照植物,欲使其在国庆节开花则应_________。
A、多浇水B、补充光照C、 多施肥 D、遮光处理
问题情景2:
唐菖蒲(剑兰)属于长日照植物,如果我们希望它在短日照季节里开花的话,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
A、多浇水B、遮光处理 C、 多施肥 D、补充光照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与比较,归纳总结,更加牢固的掌握了这节课的新知识——如何通过光照来调节植物开花的时间。
四、为进一步扩充知识技能而设计组织者
“花期调控”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其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一知识并灵活迁移到实践当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组织者:
情景: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昙花一现”这一成语吧,大家看过昙花盛开的样子吗?
(学生纷纷说没有见过,少数学生说很少见)
笔者接着提问:为什么很少见到?
(学生回答:昙花开花时间本来就短,加上又在晚上开放,所以很少见到它怒放的样子。)
笔者又接着问:能不能利用今天学的知识,让昙花在白天开放,这样我们就能够观赏到昙花怒放的惊艳一刻了。
(学生的兴趣马上又被激发,越发有劲,全班活跃起来了,叽叽喳喳开始讨论和思考,最后有学生提出大胆的猜想:打破昙花的生物钟,让它觉得白天是黑夜,黑夜是白天。)
学生觉得有道理,笔者也给于热烈的表扬,并继续引导,如何使昙花黑白颠倒。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及我的提示,提出方案:在白天用黑布将昙花进行遮光处理,夜间用日光灯进行人工照明,经过4-6天处理,昙花即可在白天开花。
通过这一组织者,使刚学的知识进一步迁移到实践技能中。
(作者单位: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美)莫雷 著, 何友先译. 教育心理学[M].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邵瑞芳. 架设桥梁,促进迁移[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25,(2):92—95.
责任编辑赖俊辰
关键词:“花期调控”教学;先行组织者
奥苏贝尔认为,为了使学生有效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的教学原则。根据这两个原则,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这一策略指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学习材料,用学习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将它与原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学习材料就叫做“先行组织者”。
奥苏伯尔在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设计适当的组织者,从而影响认知结构变量,这不仅是研究学习迁移的一种策略,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所谓“组织者”是先于学习内容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也可以在新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它比新学习材料更一般,更概括,更易懂,而且与新材料有关,形式多样,可以是一段陈述性文字、比较性图表、直观性实物或教具,或者形象化的活动情境等。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和他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它们的桥梁,促进学习者能够有意义、有效地进行学习迁移,提高新知识的接受度,降低课堂参与的难度,让他们轻松、积极地学习新材料。
笔者以生物《园林植物环境》课程中“光照在花期调控中的作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按照奥苏贝尔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这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
一、为引起学习兴趣而设计组织者
在讲授新知识前,笔者设计了以下导语:
导语一:“同学们,大家过年逛花市的时候,都有哪些花呀?看谁能说出最多花的名称?”
(学生劲头上来了,纷纷列举出了许许多多花的种类。)
导语二:“那么同学们举出的这些花大多数在什么季节开放?”
(学生进行讨论及归纳了这些花的开花季节,当然是春夏秋冬皆有。有的学生突然悟出及疑惑:老师,为什么不同季节的花能让我们在春节时候同时开花?)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大家都急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笔者继续引导:“为什么这些花能够同时在同一时期开放呢?之前我们学习的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开花的条件是什么?这个知识点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光照在花期调控中的作用有什么联系与帮助呢?比如如何让短日照植物菊花在夏天开放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任务开始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吧。”
以上是笔者在讲授新知识前所设计的一类先行组织者,创设了一种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心向有意识地从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
二、为联结共同要素而设计组织者
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另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并不是两节课的简单加和,原有知识因新知识的介入,两者之间会相互干扰和影响。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用来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如何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在学生“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应复习相关原有知识或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知识,提供先行组织者。笔者设计了“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开花的条件”这一比较性组织者,让学生回忆及温习以下内容:
长日照植物:日照长度超过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光照时间越长,开花越早。否则将维持营养生长状态,不开花结果。如:剑兰、荷花等。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光照时间越短,开花越早。否则将维持营养生长状态,不开花结果。如:一品红,菊花等。
“温故”之后便“知新”,知道了长日照植物的开花条件,进而很容易思考如何使长日照植物提前或者推迟开花,或者在短日季节里如冬天开放,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总结出要使长日照植物开花,首先必须满足它的开花习性即光照时间要满足要求的小时数。满足了即能提前;不满足,就不开花,起到推迟开花的效果。而要在短日季节里开放,自然光照满足不了,那么就进行人工延长光照,模拟到长日的效果,那么它就能够达到要求开花。短日照植物则反之,道理一样。
在笔者的提示下,学生尝试探索及总结出如下答案,显得非常兴奋,同时,也掌握了这一新知识。
(一)提前花期
短日季节里:长日照植物→补充光照(>12h)长日季节里:短日照植物→遮光(<12h)
(二)推迟花期
长日季节里:长日照植物→遮光(<12h)短日季节里:短日照植物→补充光照(>12h)
三、为指导有效练习而设计组织者
古人云“熟能生巧”。为了尽量避免遗忘,特别是为了让后进生更牢固地掌握新知识,调动他们的内趋力,笔者设计了一些情景性问题的组织者作为练习,因为只有及时有效地反复练习,才能保证学习正迁移能够保持下去。情景性问题组织者设计如下:
问题情景1:
为了迎接国庆,需要在办公楼前摆上一品红,而一品红(圣诞花)属于短日照植物,欲使其在国庆节开花则应_________。
A、多浇水B、补充光照C、 多施肥 D、遮光处理
问题情景2:
唐菖蒲(剑兰)属于长日照植物,如果我们希望它在短日照季节里开花的话,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
A、多浇水B、遮光处理 C、 多施肥 D、补充光照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与比较,归纳总结,更加牢固的掌握了这节课的新知识——如何通过光照来调节植物开花的时间。
四、为进一步扩充知识技能而设计组织者
“花期调控”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其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一知识并灵活迁移到实践当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组织者:
情景: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昙花一现”这一成语吧,大家看过昙花盛开的样子吗?
(学生纷纷说没有见过,少数学生说很少见)
笔者接着提问:为什么很少见到?
(学生回答:昙花开花时间本来就短,加上又在晚上开放,所以很少见到它怒放的样子。)
笔者又接着问:能不能利用今天学的知识,让昙花在白天开放,这样我们就能够观赏到昙花怒放的惊艳一刻了。
(学生的兴趣马上又被激发,越发有劲,全班活跃起来了,叽叽喳喳开始讨论和思考,最后有学生提出大胆的猜想:打破昙花的生物钟,让它觉得白天是黑夜,黑夜是白天。)
学生觉得有道理,笔者也给于热烈的表扬,并继续引导,如何使昙花黑白颠倒。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及我的提示,提出方案:在白天用黑布将昙花进行遮光处理,夜间用日光灯进行人工照明,经过4-6天处理,昙花即可在白天开花。
通过这一组织者,使刚学的知识进一步迁移到实践技能中。
(作者单位: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美)莫雷 著, 何友先译. 教育心理学[M].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邵瑞芳. 架设桥梁,促进迁移[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25,(2):92—95.
责任编辑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