仑伐替尼对甲状腺癌TPC-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33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仑伐替尼对甲状腺癌TPC-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TPC-1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不处理)与仑伐替尼组(20μmol/L仑伐替尼处理),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克隆和凋亡情况;TPC-1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不处理)与仑伐替尼组(40μmol/L仑伐替尼处理),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转移和侵袭情况;TPC-1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不处理)与20、40μmol/L仑伐替尼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leaved Caspase-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LC3Ⅱ、LC3Ⅰ、P62蛋白表达;TPC-1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不处理)、仑伐替尼组(20μmol/L仑伐替尼处理)、3-甲基腺嘌呤(3-MA)组(5 mmol/L 3-MA处理)、仑伐替尼+3-MA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LC3Ⅰ、LC3Ⅱ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10只裸鼠于右侧腋下接种约1×107个TPC-1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待肿瘤生长至平均体积100 mm3时分为对照组(胃内灌注PBS)和仑伐替尼组[胃内灌注仑伐替尼25 mg/(kg·d)],比较3周后瘤体体积和质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仑伐替尼组细胞克隆数减少、凋亡率增加、侵袭和转移能力减弱;仑伐替尼组TPC-1细胞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和LC3Ⅱ/LC 3Ⅰ比值升高,MMP-2、p-AKT、P6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仑伐替尼联合3-MA增强TPC-1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P<0.05).仑伐替尼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及质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仑伐替尼抑制TPC-1细胞生长及转移、诱导凋亡及自噬,可能与p-AKT/Cleaved Caspase-9/MMP-2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辣椒复合发酵剂对肥胖2型糖尿病小鼠的减肥及降血糖作用.方法:制备植物乳杆菌-辣椒复合发酵剂.建立肥胖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为5组(n=7),分别喂食高脂饮食加不同质量分数(1.0%、2.5%和5.0%)的植物乳杆菌-辣椒复合发酵剂或无发酵辣椒剂(质量分数2.5%),另设正常饮食的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7),检测各组小鼠的体重、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睾丸脂肪组织中TRPV1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差异,应用HE染色法
目的:了解河南省育龄妇女产后2 a内避孕方法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河南省7个省辖市13家医院,按照分娩时间顺序依次通过电话调查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分娩的孕妇共5860名,了解其产后避孕药具使用、性生活恢复、月经恢复等情况,分析产后避孕方法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河南省育龄妇女产后6、12、18和24个月累积避孕率分别为70.63%、80.59%、83.72%和84.90%,城市育龄妇女产后2 a内避孕水平高于农村(P6个月,OR=0.221,95%CI为0.150~0.326)者更倾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训练结合间歇性夹管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膀胱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2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洁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清洁护理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训练结合间歇性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 h主观疼痛感受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储尿与排尿时的膀胱压与尿道分布压,术前3 d,术后3、14、20 d舒适状况量表(GCQ)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