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3G时代的到来,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出现井喷式的增长。本文结合3G技术,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为出发点,提出了模块化教学、强能力、重实践、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3G;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549-02
一、3G的概念及发展趋势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全称为The 3rd Generation,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年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制式手机(2G)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第三代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1]。
我国3G发展相对先进国家比较晚,2009年初,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发放3张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在发展初期,3G市场存在诸多问题,3G能否顺利发展,不仅对于壮大3G产业,充分拉动投资驱动与消费驱动的双向内需有重要意义,而且关乎我国能否顺利构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权,并借助这一无处不在的通信技术推动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可通过相关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加以引导,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有效解决3G发展困境。
近年来全球3G快速成长,3G网络覆盖率迅速提升。随着3G市场的不断成熟,全球3G用户已经进入规模增长阶段。2011年底,全球3G用户总数突破18亿[2]。未来全球3G市场将纵深发展,中国3G商用将在电信业务增长、移动宽带发展、TD完善、运营市场均衡和共建共享五个方面全面推进。从全球 3G 市场发展来看,3G 的核心推动力在中国。中国的3G蛋糕非常之大,发展前景广阔,中国3G发展也将极大地推动全球3G的发展[3]。
二、3G时代下的人才需求及培养目标
整个3G行业的高速发展必将带动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的井喷式的增长。由于3G持续升温,这方面的人才供不应求,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随着IT技术向其他行业不断渗透,集数字、通信、娱乐等于一体的产品消费已经深入人心,与手机和互联网相关的复合型软硬件开发人才将会成为IT业的抢手货[4]。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3G人才可分为四大类:一类是产品开发人才,主要从事与3G相关的软硬件产品的开发;第二类是通信运营人才,主要从事3G产品的运营、维护等;第三类是增值服务人才,主要开发视频、网上购物等一些娱乐增值服务产品;第四类是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完成设备安装调测和网络规划、优化。在这四类人才中,最缺的就是交叉型综合性人才。
由于3G技术对手机软硬件高级开发工程师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就一般企业而言,3G工程师必须拥有通信、电子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熟悉移动通信原理及微波通信技术,能熟练使用C或C++语言编程,具有丰富的数字电路设计或硬件开发工作经验,或者具备CDMA、GSM或TD-SCDMA、WCDMA等手机软硬件开发经验等。
三、传统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3G时代的技术革命使企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掌握基本电子、通信理论知识和具备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前提下,企业对学生的新
技术、新科技认知度,岗位适应性和扩展性,综合能力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3G产业人才需求,缺陷逐渐暴露出来[5]。
1、现有的课程体系没有密切结合技术的革命性改变
3G技术结合了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新的生产制造工艺,而大部分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仍沿用传统的基础电子、通信理论体系,电子产品制作实践体系,与市场发展和技术更新没有密切结合。学生学习后对最新移动通信系统没有较系统的理论认知,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2、实践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在能力方面满足企业要求
大部分高校现在的实践教学现状并不能适应3G技术的要求。常见的实践教学多数是以实验箱、实验板为主的验证性实验。传统的实践教学证明,培养的学生多数是理论强于实践操作,而靠记忆式的学习无法直接与现实工作接轨。由于经费问题,新的实验器材购置不及时,导致学生对3G相关新设备、新工艺没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3、教学方法有待改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这样一个需要较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工科专业,较难的数学理论推导和物理模型对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3G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日新月异对学生综合能力也有新的要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下,学生普遍反映理论知识理解困难,缺乏成就感和兴趣感。改进教学方法用以提高教学质量来满足企业要求已刻不容缓。
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及方案
3G时代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力求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把“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实验平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思维能力;积极和用人单位合作,使得学生毕业能很快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
1、坚持“轻理论,重应用,强实践”原则,改革课程内容
“轻理论”是指对基本理论的讲授遵循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原则。在授课过程中强调技術的基本原理,适当减少算法的理论推导。“重应用”是指将授课内容与工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理论、模型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实践”是指讲课的内容要符合社会的需求。3G技术的飞速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应开设特色3G课程,3G本科特色的体现是构建国际四大主流的Android、Iphone、Windows Mobile、Symbian等3G开发平台,充分把握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学生选择课程提供数据参考,结合学生个人兴趣、就业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最具竞争力的3G本科课程。 2、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方案改革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根据3G市场及企业需求,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优化基础和专业设置,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原则,不断以应用创新意识培养为先导、以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加强学生工程训练和设计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础→综合→系统→创新”的3G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学校按照实践教学功能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和技能与创新思想相融的实践课程,精心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开放创新实验室,建立课外科技展厅,展出本专业学生的课外制作、各级竞赛中好的作品,从而调动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6]。
3、“层次化、模块化”的理论课程体系方案改革
课程体系建设是以知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需求为导向,走专业知识适应企业科技实践的专业发展道路。由于3G的出现,各运营商都将移动互联网业务作为其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建立了各种形式的3G业务应用平台,使多种应用内容都可通过一个平台在手机上得到实现。为了满足3G人才的需要,通过改革与创新课程体系、构建3G特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了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有特色的、科学合理的“层次化、模块化”的3G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课程体系优化的整体思路,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四个模块:一是电路系统模块;二是信号处理模块;三是移动通信系统模块;四是手机软硬件开发模块。以培养手机和互联网相关的复合型软硬件开发人才,适应3G人才需求。
4、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这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关键。学校要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学习电子信息专业前沿新知识、新技术,与3G产业运营商建立稳定的互任互聘交流机制,有计划选送专任教师到3G技术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实习或专项进修,加强工程实践经验,更好地掌握3G专业技能或者从3G行业一线引进或聘请有实践经验、学历又高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把企业技术人才的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与本校教师互相配合,积极提高本校教师的实践技能[7]。
5、教学研究与企业培养相融合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院校和企業共同开展市场调研和行业调研,制定、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校企深入融合、工学有机结合、能力分段提升”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共同完成教学工作。在构建校企合作体系的过程中,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平台,如“面向3G移动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 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学生前三年在院校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后一年在平台工程师的带领下进行3-5个月的项目实践,最终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优秀合格人才,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既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平台,又是专业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内容融合的载体,同时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对接的契合点。
五、结束语
信息时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与制定,既要注重宏观培养目标,还要体现在微观的教学过程中。本文结合3G技术的发展及需求,阐述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些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当然,这一方案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推而广之,覆盖本专业全体学生。
[1] 牛高.通信之3G无线技术的新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05).
[2] 任敏琪,李方庭,王宁远,赵慧智.2013-2017年中国3G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深圳:中投顾问,2012.
[3] 陈立.电信重组和3G发牌后中国移动竞争战略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江敏,黄祎.中国3G现状与高职通信专业就业前景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
[5] 刘秋平.3G通信技术及其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5).
[6] 耶晓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3).
[7]王浩全,王明泉.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2(64):119-121.
关键词:3G;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549-02
一、3G的概念及发展趋势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全称为The 3rd Generation,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年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制式手机(2G)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第三代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1]。
我国3G发展相对先进国家比较晚,2009年初,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发放3张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在发展初期,3G市场存在诸多问题,3G能否顺利发展,不仅对于壮大3G产业,充分拉动投资驱动与消费驱动的双向内需有重要意义,而且关乎我国能否顺利构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权,并借助这一无处不在的通信技术推动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可通过相关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加以引导,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有效解决3G发展困境。
近年来全球3G快速成长,3G网络覆盖率迅速提升。随着3G市场的不断成熟,全球3G用户已经进入规模增长阶段。2011年底,全球3G用户总数突破18亿[2]。未来全球3G市场将纵深发展,中国3G商用将在电信业务增长、移动宽带发展、TD完善、运营市场均衡和共建共享五个方面全面推进。从全球 3G 市场发展来看,3G 的核心推动力在中国。中国的3G蛋糕非常之大,发展前景广阔,中国3G发展也将极大地推动全球3G的发展[3]。
二、3G时代下的人才需求及培养目标
整个3G行业的高速发展必将带动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的井喷式的增长。由于3G持续升温,这方面的人才供不应求,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随着IT技术向其他行业不断渗透,集数字、通信、娱乐等于一体的产品消费已经深入人心,与手机和互联网相关的复合型软硬件开发人才将会成为IT业的抢手货[4]。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3G人才可分为四大类:一类是产品开发人才,主要从事与3G相关的软硬件产品的开发;第二类是通信运营人才,主要从事3G产品的运营、维护等;第三类是增值服务人才,主要开发视频、网上购物等一些娱乐增值服务产品;第四类是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完成设备安装调测和网络规划、优化。在这四类人才中,最缺的就是交叉型综合性人才。
由于3G技术对手机软硬件高级开发工程师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就一般企业而言,3G工程师必须拥有通信、电子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熟悉移动通信原理及微波通信技术,能熟练使用C或C++语言编程,具有丰富的数字电路设计或硬件开发工作经验,或者具备CDMA、GSM或TD-SCDMA、WCDMA等手机软硬件开发经验等。
三、传统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3G时代的技术革命使企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掌握基本电子、通信理论知识和具备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前提下,企业对学生的新
技术、新科技认知度,岗位适应性和扩展性,综合能力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3G产业人才需求,缺陷逐渐暴露出来[5]。
1、现有的课程体系没有密切结合技术的革命性改变
3G技术结合了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新的生产制造工艺,而大部分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仍沿用传统的基础电子、通信理论体系,电子产品制作实践体系,与市场发展和技术更新没有密切结合。学生学习后对最新移动通信系统没有较系统的理论认知,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2、实践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在能力方面满足企业要求
大部分高校现在的实践教学现状并不能适应3G技术的要求。常见的实践教学多数是以实验箱、实验板为主的验证性实验。传统的实践教学证明,培养的学生多数是理论强于实践操作,而靠记忆式的学习无法直接与现实工作接轨。由于经费问题,新的实验器材购置不及时,导致学生对3G相关新设备、新工艺没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3、教学方法有待改善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这样一个需要较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工科专业,较难的数学理论推导和物理模型对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3G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日新月异对学生综合能力也有新的要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下,学生普遍反映理论知识理解困难,缺乏成就感和兴趣感。改进教学方法用以提高教学质量来满足企业要求已刻不容缓。
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及方案
3G时代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力求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把“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实验平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思维能力;积极和用人单位合作,使得学生毕业能很快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
1、坚持“轻理论,重应用,强实践”原则,改革课程内容
“轻理论”是指对基本理论的讲授遵循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原则。在授课过程中强调技術的基本原理,适当减少算法的理论推导。“重应用”是指将授课内容与工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理论、模型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实践”是指讲课的内容要符合社会的需求。3G技术的飞速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应开设特色3G课程,3G本科特色的体现是构建国际四大主流的Android、Iphone、Windows Mobile、Symbian等3G开发平台,充分把握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学生选择课程提供数据参考,结合学生个人兴趣、就业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最具竞争力的3G本科课程。 2、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方案改革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根据3G市场及企业需求,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优化基础和专业设置,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原则,不断以应用创新意识培养为先导、以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加强学生工程训练和设计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础→综合→系统→创新”的3G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学校按照实践教学功能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和技能与创新思想相融的实践课程,精心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开放创新实验室,建立课外科技展厅,展出本专业学生的课外制作、各级竞赛中好的作品,从而调动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6]。
3、“层次化、模块化”的理论课程体系方案改革
课程体系建设是以知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需求为导向,走专业知识适应企业科技实践的专业发展道路。由于3G的出现,各运营商都将移动互联网业务作为其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建立了各种形式的3G业务应用平台,使多种应用内容都可通过一个平台在手机上得到实现。为了满足3G人才的需要,通过改革与创新课程体系、构建3G特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了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有特色的、科学合理的“层次化、模块化”的3G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课程体系优化的整体思路,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四个模块:一是电路系统模块;二是信号处理模块;三是移动通信系统模块;四是手机软硬件开发模块。以培养手机和互联网相关的复合型软硬件开发人才,适应3G人才需求。
4、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这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关键。学校要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学习电子信息专业前沿新知识、新技术,与3G产业运营商建立稳定的互任互聘交流机制,有计划选送专任教师到3G技术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实习或专项进修,加强工程实践经验,更好地掌握3G专业技能或者从3G行业一线引进或聘请有实践经验、学历又高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把企业技术人才的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与本校教师互相配合,积极提高本校教师的实践技能[7]。
5、教学研究与企业培养相融合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院校和企業共同开展市场调研和行业调研,制定、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校企深入融合、工学有机结合、能力分段提升”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共同完成教学工作。在构建校企合作体系的过程中,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平台,如“面向3G移动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 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学生前三年在院校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后一年在平台工程师的带领下进行3-5个月的项目实践,最终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优秀合格人才,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既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平台,又是专业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内容融合的载体,同时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所需人才对接的契合点。
五、结束语
信息时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与制定,既要注重宏观培养目标,还要体现在微观的教学过程中。本文结合3G技术的发展及需求,阐述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些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当然,这一方案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推而广之,覆盖本专业全体学生。
[1] 牛高.通信之3G无线技术的新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05).
[2] 任敏琪,李方庭,王宁远,赵慧智.2013-2017年中国3G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深圳:中投顾问,2012.
[3] 陈立.电信重组和3G发牌后中国移动竞争战略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江敏,黄祎.中国3G现状与高职通信专业就业前景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16).
[5] 刘秋平.3G通信技术及其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5).
[6] 耶晓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3).
[7]王浩全,王明泉.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2(64):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