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实现师生间有效交往与对话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t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中,问题是核心,是建立师生对话平台的基础,教师的设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手段。有效设问应该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技能结构以及认知能力出发,有的放矢,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问题要有一定的创意,有一定的思维负荷,生成思维的驱动力,以此推进有效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与对话。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交往;对话;遵循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与对话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通过心灵的沟通、意见的交换、思想的对接、合作的探究,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地位平等的,要做到相互尊重、互相信任,通过言谈和倾听来达到双向沟通、共同进步。实现师生间有效交往与对话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交往对话氛围
  教和学特有的授受关系,常常使师生之间的交往、对话由于年龄、知识等因素出现不平等现象。教师要放下架子,跟学生打成一片。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这样才能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才能在课堂上营造出宽松、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才容易达成对话的有效性。
  二、整体性设计提问,把握好提问时机
  在听课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教师课堂提问效率不高,提出的问题往往不够精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随意性很大,问的问题过于简单,对理解文章意义不够深刻,导致课堂低效。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把握好对理解课文内容的有效性,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语文能力。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才能问到关键处,才能问出水平来。其次要在学生学习中遇到疑难处设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困惑。笔者在教学《拉萨的天空》一文时,课文中有一句话:“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老师问:“同学们,谁知道這句话的意思?”整个课堂静悄悄的,没有一个同学敢回答,老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回答错了也没关系,总比不敢回答强。”这时有个女同学小心翼翼半举着手,老师用鼓励的眼光看着她,请她回答。她小声回答道:“天空很矮,离地面很近。”老师:“有不同意见吗?”第二个同学也站起来回答:“这句是说拉萨的天空很蓝,很干净,所以给人感觉离地面很近,说话的声音能在蓝天上听得见,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老师及时地表扬了这两个同学,让同学们用掌声鼓励他们。受到表扬的两个同学心里暗暗高兴,其他同学接下来也就敢于大胆回答后面的问题了。在学生思维受阻时,遇到难于理解文中句子含义时,教师要对症下药,采取果断措施,释疑解惑。比如笔者在教学《拉萨的天空》一文时,课文中有一句话“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老师:“哪个同学知道这句话的含义?”看到同学们流露出迷惘神情,这时老师说:“大家平时是用干净的水还是用不干净的水洗脸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干净水洗脸。”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接下来有个女同学大胆地站起来回答:“这句话的含义是说拉萨的蓝天如干净的水一样纯净、明洁。”老师带头鼓掌,其他同学也跟着热烈地鼓起掌来。除此之外,课堂提问要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抓住中心发问,不能滥用提问,否则学生无所适从。课堂提问还要有灵活性、目的性、启发性。课堂提问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乐于探究新知,迅速接受新知,并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课堂提问不能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问题也不能太浅显,只让学生不经思考就能回答“是”或“不是”,更不能太空洞或太抽象,让学生摸不着头脑,而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调整和改善教学的活动。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我们知道并不是通过一两次研讨就能提高教师提问的技巧和艺术,但我们更愿意相信,只要老师们勤思考、多分析,勤学习、多钻研,只要巧妙使用课堂提问,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就能“问”出课堂的精彩,“问”出学生的激情。
  三、精心设计课堂,抓住关键内容提问
  抓住关键内容提问,是指对全篇课文有牵一发而动全文之处,或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疑点、难点的提问。
  笔者在教学《三袋麦子》一文时是这样设计提问的,老师:“小猪、小牛、小猴都收到了一袋麦子,可由于他们的做法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了,你喜欢谁的做法呢?” 学生A:“我觉得小猴的方法好。小猪把麦子做成白面馒头和烙饼,没几天就吃完了。小牛呢,也吃得只剩下了半袋子,只有小猴,麦囤里堆得满满的,一袋麦子变成了很多麦子。”学生B:“我也觉得小猴的方法好,你看他把麦子都种下地,收获了更多的麦子。”学生C(不大好意思):“我喜欢小猪。”老师:“能谈谈你的想法吗?”学生C:“我觉得快要过年了,小猪做些好吃的过年吃没什么不好,再说了,我们过年也都吃好东西,像小牛和小猴那样,他们过年就没有好东西吃了。”老师:“你有你的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没关系,我们 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学生D:“我和前两位同学的想法一样。大家可以看图上的土地爷爷,他也十分喜爱小猴,不然他怎么会摸着小猴的头呢?”老师:“你能够通过看图并结合课文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值得大家学习。”学生E:“我要补充,小猪本来就贪吃,所以他才不会把麦子做成好吃的。”……老师:“大家在讨论中尽管想法不一样,但都能说出理由来。我想对大家说:你们真棒!”
  同学们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交往与对话实现有效、优质的活动,从而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学习、探索,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与激趣具体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激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更好地进行创新与激趣。  一、在创设情境中,激发
目的:探讨JAK2抑制剂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和对M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只体重在18-22g之间的6-8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组为:EAE模型组、AG490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本实
【摘要】阅读教学应该以一种动态的、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因为它是一种将人文性和工具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因此,我们需要对语文的教学进行改革。众所周知,戏剧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形式,它能够把人们的生活展现的方式多样化。我们希望把一些戏剧元素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这样将会使阅读教学变得丰富多样化,使孩子们学习到戏剧的同时,也提升对儿童阅读的热情。  【关键词】教育戏剧;儿童阅读;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
摘 要:基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基于国内国外的阅读与写作的理论研究成果,精选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英语美文,培养英语美文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美文的习惯,拓展阅读视野,让学生阅读美文,提升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初中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如何通过欣赏美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提高读写能力,是本文要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美文;美文欣赏;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阅读能力是初中生学好英语必
<正> 为减少会议,把领导从“会海”中解放出来,从去年起,我们制定了会议审批办法,对需要由省政府或省政府部门召开的会议,明确分类,严格审批,收到了初步成效。1996年全年,省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中的写作是学生对自身体验与自我感受的描述,也是其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写作的基础性阶段,在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学生日常生活与真情实感出发,加强引导与体验,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才能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探讨真情实感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以供参考。  【关键词】真情实感;小学
婴幼儿长段气道狭窄,是目前儿科重症监护室常见的诊疗难题,组织工程气管是目前新兴的治疗方法与研究热点。而成功的血管化是目前限制组织工程气管应用的难题。为此,学者们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