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初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nd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研究2010年8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AC并接受POEM治疗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6~62岁,平均43岁,病程2-20年,平均8.4年。POEM的主要步骤包括:食管黏膜层切开;分离黏膜下层,建立黏膜下“隧道”;胃镜直视下切开环形肌;金属夹关闭黏膜层切口。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接受POEM术,手术时间45-115min,平均68.5min,黏膜下隧道长度8~13cm,平均9.5cm,环形肌切开长度7~11cm,平均8.5cm,无1例出现与POEM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4个月,平均2.5个月,7例吞咽困难明显得到解除;1例术后15d出现进食困难及呕吐,胃镜检查发现黏膜下窦道形成,行内镜下窦道切开。结论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POEM治疗AC短期疗效肯定,可以迅速解除AC患者吞咽困难,但其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仍有待随访观察。

其他文献
一、Barrett食管研究现状;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澳大利亚胸外科医生Barrett于上世纪50年代发现的,定义为化生的柱状上皮取代鳞状上皮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远端食管黏膜,原因至今未明。上世纪70年代的研究发现这种化生的柱状上皮包括3种成份:黏液腺,黏液.泌酸腺,含有杯状细胞的特殊肠上皮腺体。
由香港中文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及Elsevier公司主办的“2011年国际消化疾病论坛:前沿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将于2011年6月11日至12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会议包括胃肠病学实践研讨会、肝脏病学实践研讨会、内镜技术现场演示、大中华区病例讨论、研究方法和论文发表等精彩内容,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EE)是一种与免疫相关,以嗜酸粒细胞浸润食管壁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过去人们认为EE是一种少见疾病,且多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近年来EE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在欧美和亚洲均有报道。Prasad等调查美国明尼苏达州奥姆斯特德县过去30年人群中的EE发病率,结果显示有显著升高,
疑难腹水患者常见的病因是结核和恶性肿瘤。临床工作中,部分腹水患者经常规检查、B超、CT甚至MRI等检查后病因仍不明确,部分患者可能未得到满意诊治,甚至可能因为长期的抗结核治疗造成肝功能受损或延误诊断。近年来腹腔镜的应用为疑难腹水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本文总结62例临床疑难腹水病例,行常规检查及腹腔镜检查后获得明确诊断的资料,报道如下。
目的利用猪食管-胃模型进行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实验,为临床开展POEM术积累经验并探讨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止血钳结扎离体猪的胃幽门出口,并将离体猪的食管口侧末端固定于带孔泡沫塑料,制成简易训练模型,然后以带透明帽内镜按如下步骤进行POEM术:(1)建立黏膜下隧道;(2)切断食管环形肌层;(3)封闭隧道口。经模型练习熟练掌握POEM技巧后,对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实施
大肠黏膜隆起性病变80%以上是腺瘤性或增生性息肉。大肠息肉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因其临床特点、癌变率及组织学类型与中青年人不同。在诊断老年人大肠息肉时需选取适当的内镜检查。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应用内镜分光比色技术(FICE)的放大内镜对老年人大肠黏膜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患者女,46岁,主因上腹痛1周,来我院门诊消化科就诊,查体:心率76次/min,m压110/80mm Hg(1mmHg=0.133kPa)。心电图正常。无特殊病史。电子胃镜检查前10min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ml,无不适表现,自主走进检查室。
患者女,60岁,便血2个月。外院结肠镜检查永直肠距肛门10cm可见一息肉样隆起,大小约0.6cm×0.6cm,息肉附近肠腔狭窄,结肠镜不能通过(同1)。
患者男,23岁,因上腹痛伴反酸、烧心2个月,发热2周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伴反酸、烧心、胸骨后不适,上述症状空腹时明显,进食后略有缓解,同时口腔出现白色分泌物,用苏打水漱口后好转。曾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示食管巨大溃疡,疑为食管癌,予雷贝拉唑、铝碳酸镁等治疗,症状缓解不满意。
肠梗阻患者留置肠梗阻导管,比普通胃管更能有效地吸引肠内容物,降低肠管内压力,减轻水肿,恢复肠道血运及肠管动力,从而达到非手术解决肠梗阻的目的。临床上放置肠梗阻导管的方法很多,我院自2009年起采用超细胃镜引导下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肠梗阻,疗效满意,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