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对个人诚信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大学生作弊行为却屡见不鲜。若高校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无法与社会要求接轨,那么真正的高素质人才势必将出现严重的短缺。作弊行为表面上是由当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所导致,但实际上其成因复杂,既有学校制度与监管的漏洞,也有来着社会与家庭的各方面压力。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大学生作弊行为的多方面动机,深刻探讨来自社会、家庭、校园等多方面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从根源上发现问题,从而提出杜绝大学生作弊行为的可行对策,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作弊;动机分析;对策研究
一、考试作弊的国内现状
考试是高校中检测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许多高校为了加强考风建设大力提倡诚信考试,然而考试作弊的现象却在高校中愈演愈烈,逐漸成为学校教育整治的一大难点。
2015年3月,我们对5000名在校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2500名理工类专业本科生及2500名文科类专业本科生。回收有效问卷共计4753份。调查表明,有43.3%的学生承认“在考试中作弊过”,而高达87.5%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甚至有27.6%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并不是很羞耻”。因此如何端正考风,彻底杜绝考试作弊现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考试作弊的心理分析
1、侥幸心理
虽然老师辅导员一次次强调作弊的后果,但却总有一些蒙混过关的同学。部分学生看见他人作弊得逞,高分与奖学金不劳而获,难免出现侥幸心理。
2、消极的学习态度
考试是是学校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就、学力等的综合考评,更是实施奖惩制度的前提和基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踏实的学习过程,但为了拿到学位与文凭只能依靠作弊通过考试。
3、同情与不公平心理
“若同学要你帮助他作弊,你会帮忙吗”,在此问题上,据调查有接近五分之一的学生表示能帮就帮,一半的学生表示看情况,剩下的人表示心里反对但会给一些提示。因此大多数学生面临求助时出于同情或者碍于面子,多会协助作弊。部分学生一开始不作弊,但看到他人都由此获得了好成绩,便觉得自己吃亏,于是也加入了作弊的行列。
4、攀比心理
部分同学总喜欢用学习成绩来证明自己比他人优秀,家长的期望和同学羡慕的眼光成为他们追逐高分的动力。但这些同学缺少努力学习的过程,并不具备获得奖学金的实力,为了那一份虚荣往往在考场中铤而走险。
三、考试作弊的产生原因
1、监考力度不足
许多监考教师在监考过程中不能认真履行职责。多数监考教师抓到作弊学生后碍于情面多不会上报学校给予严厉的处分。这就使得许多大学生心存侥幸,认为作弊被抓到了也没什么严重的处罚,所以才一次次的触碰高压线。
2、学校教育管理存在不足
学校固然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方式较落后,一方面考核评价方式与手段单一,使得许多考试非但不能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反而成为了学生成长的羁绊。另一方面,枯燥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逃课行为,导致学生平时学不好,为得及格只能在考场上以作弊收尾。
3、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家庭的环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部分家长在孩子犯错后,主动为其弥补过失而不是让孩子自己面对,导致孩子责任意识薄弱。且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社会竞争日渐激烈,文凭和考试成绩成为了主要的竞争资本,这便导致大部分学生盲目追求成绩而选择了错误的手段。
四、考试作弊的解决办法
1、完善考试制度,创造公平环境
启用标准化考场,全程实行网上监控,且将录像保存备查。加大对电子产品、通讯工具等的查处力度,考试进行过程中加大巡查频率,适度增多巡查人数,并设立举报箱与举报电话,给同学们创造一个公平的考试环境.
2、推进教学改革,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改革课程模式,创新教学理念。首先,创新教学方式,寓教于乐,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从而增强学生诚信考试的自觉性。
建立综合考评机制,降低考试成绩在总评中比重。运用多种形式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多角度的合理评价,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对比美国、英国、瑞士、印度来说,在人均GDP相对较高的国家,高校对学生诚信度的重视程度越高,高校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制度越严格。且在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中,由于社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学生为了在考试中得到高分而冒险作弊的动力明显减小,同时高校对学生诚信制度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作弊行为的看法。说明高校校园风气的导向作用明显,作弊现象的出现与高校的文化导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赖秀兰.略论大学生考试作弊及控制[J】.江苏高教,2006(3):94—96.
2、大学生诚信考试现状调查与分析,2014年1月,G641,[B], 1009一l173(2014)01—0055—0
3、殷子媛.胡亚凡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
关键词:作弊;动机分析;对策研究
一、考试作弊的国内现状
考试是高校中检测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许多高校为了加强考风建设大力提倡诚信考试,然而考试作弊的现象却在高校中愈演愈烈,逐漸成为学校教育整治的一大难点。
2015年3月,我们对5000名在校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2500名理工类专业本科生及2500名文科类专业本科生。回收有效问卷共计4753份。调查表明,有43.3%的学生承认“在考试中作弊过”,而高达87.5%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甚至有27.6%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并不是很羞耻”。因此如何端正考风,彻底杜绝考试作弊现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考试作弊的心理分析
1、侥幸心理
虽然老师辅导员一次次强调作弊的后果,但却总有一些蒙混过关的同学。部分学生看见他人作弊得逞,高分与奖学金不劳而获,难免出现侥幸心理。
2、消极的学习态度
考试是是学校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就、学力等的综合考评,更是实施奖惩制度的前提和基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踏实的学习过程,但为了拿到学位与文凭只能依靠作弊通过考试。
3、同情与不公平心理
“若同学要你帮助他作弊,你会帮忙吗”,在此问题上,据调查有接近五分之一的学生表示能帮就帮,一半的学生表示看情况,剩下的人表示心里反对但会给一些提示。因此大多数学生面临求助时出于同情或者碍于面子,多会协助作弊。部分学生一开始不作弊,但看到他人都由此获得了好成绩,便觉得自己吃亏,于是也加入了作弊的行列。
4、攀比心理
部分同学总喜欢用学习成绩来证明自己比他人优秀,家长的期望和同学羡慕的眼光成为他们追逐高分的动力。但这些同学缺少努力学习的过程,并不具备获得奖学金的实力,为了那一份虚荣往往在考场中铤而走险。
三、考试作弊的产生原因
1、监考力度不足
许多监考教师在监考过程中不能认真履行职责。多数监考教师抓到作弊学生后碍于情面多不会上报学校给予严厉的处分。这就使得许多大学生心存侥幸,认为作弊被抓到了也没什么严重的处罚,所以才一次次的触碰高压线。
2、学校教育管理存在不足
学校固然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方式较落后,一方面考核评价方式与手段单一,使得许多考试非但不能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反而成为了学生成长的羁绊。另一方面,枯燥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逃课行为,导致学生平时学不好,为得及格只能在考场上以作弊收尾。
3、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家庭的环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部分家长在孩子犯错后,主动为其弥补过失而不是让孩子自己面对,导致孩子责任意识薄弱。且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社会竞争日渐激烈,文凭和考试成绩成为了主要的竞争资本,这便导致大部分学生盲目追求成绩而选择了错误的手段。
四、考试作弊的解决办法
1、完善考试制度,创造公平环境
启用标准化考场,全程实行网上监控,且将录像保存备查。加大对电子产品、通讯工具等的查处力度,考试进行过程中加大巡查频率,适度增多巡查人数,并设立举报箱与举报电话,给同学们创造一个公平的考试环境.
2、推进教学改革,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改革课程模式,创新教学理念。首先,创新教学方式,寓教于乐,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从而增强学生诚信考试的自觉性。
建立综合考评机制,降低考试成绩在总评中比重。运用多种形式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多角度的合理评价,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对比美国、英国、瑞士、印度来说,在人均GDP相对较高的国家,高校对学生诚信度的重视程度越高,高校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制度越严格。且在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中,由于社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学生为了在考试中得到高分而冒险作弊的动力明显减小,同时高校对学生诚信制度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作弊行为的看法。说明高校校园风气的导向作用明显,作弊现象的出现与高校的文化导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赖秀兰.略论大学生考试作弊及控制[J】.江苏高教,2006(3):94—96.
2、大学生诚信考试现状调查与分析,2014年1月,G641,[B], 1009一l173(2014)01—0055—0
3、殷子媛.胡亚凡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