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对比研究法,比较分析目前临床较常用的气管内插管和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以PaCO2、PaO2的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综合各方面因素,呼吸机无创治疗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气管内插管; 呼吸机正压通气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9.045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1]。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重症监护室(ICU)应用较广泛的抢救方法是机械通气,包括气管内插管和呼吸机治疗。本院自2010年来对重症监护室的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或呼吸功能不全患者116例,其中男73例,女43例,年龄32~85岁,平均48岁。重症胰腺炎30例,脑梗死28例,中毒性胆囊炎27例,肺性脑病18例,重症肺炎7例,上消化道出血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病例均给予重症监护室常规治疗,当患者出现低氧和高碳酸血症情况时对照组采用气管内插管,进行辅助通气;观察组采用呼吸机,经面罩无创正压辅助通气。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通气前后的PaCO2、PaO2值。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结果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病例经辅助通气后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不同程度地改善了缺氧、二氧化碳蓄积状况,PaCO2和PaO2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通气治疗前后各种监测指标变化见表1。
  表1 两组通气前后各检测指标比较(x±s) kPa
  3 讨论
  人工气道机械呼吸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最常用方式,是借助呼吸机或导管等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衰竭的患者以呼吸支持,可分为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实验表明,虽然两种通气方式均能很好地改变血液中的血气参数,但有创的气管内插管仍存在很大的不足。一是造成呼吸道损伤,气管内导管为异物,如插管时动作粗暴或用力不当,可致口、鼻腔和咽喉部黏膜损伤,引起出血。导管过粗过硬,易引起喉头水肿,长时间留置甚至会出现喉头肉芽肿。二是使患者出现过度应激。在浅麻醉和手术过程中,气管内插管对患者是强烈的刺激,浅麻醉下进行气管内插管,可引起患者剧烈呛咳、憋气或支气管痉挛,有时由于自主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而产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甚至心跳骤停或心动过速、室性早搏、血压升高、心室纤颤。三是呼吸道梗阻或肺不张、导管过细、过软,增加呼吸阻力;或因压迫、扭折而使导管堵塞;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未能及时吸出,时间稍长后,使导管内径变窄,甚至堵塞导管,影响患者正常通气。若气管内导管插管过深,误入支气管内,一侧肺不通气,引起通气不足、缺氧或术后肺不张。无创正压通气解决了气管内插管的种种不足,方法安全有效、操作简易,护理人员容易掌握与实施。
  3.1 心理护理 (1)心理分析:在治疗初期,家属及患者很容易对呼吸机产生排斥及抗拒、紧张、焦虑心理。使用呼吸机后,重症监护室的陌生面孔和环境,无法正常交流,产生孤独感,独自忍受着疾病和治疗带来的痛苦。当患者长时间使用呼吸机,逐渐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抑郁心理。(2)心理护理。支持性心理治疗:在安慰、鼓励的同时对其进行呼吸衰竭疾病的基础常识教育,告知疾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控制的,以使患者得到心理支持,以消除患者恐惧心理、焦虑不安、急躁、精神高度紧张等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音乐治疗:舒缓优美的轻音乐可使人身心放松,使全身肌肉获得放松时,大脑皮层的神经组织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使调整某些功能紊乱的系统达到稳态,消除紧张情绪[2]。
  3.2 呼吸机的调节 通气方式选择:在确定应用呼吸机进行通气时,首先根据病情选择一种适宜的通气方式,首先确定给予患者提供多少机械通气,再考虑减少气道压力,减少机械通气肺损伤。其中主要通气方式有:IPPV、CPAP、IMV、SIMV、PSV、MMV和PEEP、BIPAP、PRVC、VSV、PAV、MVV。护士要熟悉呼吸机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并能分析各项指标异常的原因,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呼吸机管道每周消毒一次,设单人房间,以减少交叉感染。
  3.3 呼吸机的撤离 撤机指征: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病情稳定,感染控制,循环稳定,营养状况良好,血气分析稳定,无水电酸碱紊乱。
  总之,在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之问的密切配合是至关重要的,护理人员要具备娴熟的医护知识,确保机械通气顺利,保持气道通畅。并要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基础护理,有计划地进行撤管处理,为患者的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Baudouin S,Blumenthal S,Cooper B,et a1.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J].Thorax,2002,12(57):192—211.
  [2] 王兰,刘荣珍,杨彩虹.音乐疗法可以减轻机械通气患者的压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2):66.
  (收稿日期:2012—06—20) (本文编辑:郎威)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高位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简称高位肠-腔人工血管架桥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疗效。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2011年48例门脉高压症患者行断流术后再次出血的患者行高位肠-腔人工血管架桥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9 cm H2O。1例切口感染,1例腹腔感染,9例发热,2例肝性脑病,1例人工血
通过对农村高氟水的水质特点进行充分检测,开发了适用于农村水处理工程的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是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关键技术,是实现安全供水的重要途径。以LabVIEW软
本文论述了媒资系统管理音像档案的基本流程及特点,分析了建设媒资系统对电视台音像档案管理的现实意义。
"气至病所"是一个古老的经络问题,是指在针刺后经气从刺激点开始到达病所的一种针刺手法,古今医家都很重视.<内经>明确提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强调了在针刺治疗中,"气至病所
【摘要】】随着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具体实施,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高校综合改革对二级学院办公室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二级学院的管理枢纽,办公室应针对性地优化管理体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适应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新需要。  【关键词】应用型;办公室;创新  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是一个学院的职能部门和中央枢纽,是上传下达、协调反馈的桥梁,承担着综合协调领导、全面服务师生等
目的:建立坤安止血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本品中地榆、三七及补骨脂等进行了定性鉴别,并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