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在儿童糖尿病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1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儿童糖尿病患者15例,根据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短效+中效治疗)与实验组(速效+长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并统计两组血糖达稳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血糖指标均有明显降低,组间相比实验组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血糖达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速效+长效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效果显著,起效时间更短,控制血糖波动并减少胰岛素用量,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胰岛素;儿童糖尿病;胰岛素泵;低血糖
【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455-02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多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脂肪、葡萄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1]。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导致糖尿病患病率日益上涨,目前大多数患病者均为中老年人,小儿糖尿病相对少见,且发病机制复杂,发病后将会增加进食量,使体重升高,进而导致酮症酸中毒的可能,加重病情,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尤为重要[2]。当前,临床在糖尿病治疗中多选择胰岛素注射,且注射方法、剂量以及器械会一定程度影响到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3]。胰岛素泵注方式因其创伤性更低,给药可模拟人胰岛素分泌,更加符合生理要求,因此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本研究现选取2017年1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儿童糖尿病患者15例,拟评价胰岛素不同搭配方案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7年1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儿童糖尿病患者15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6~13岁,平均(8.41±2.45)岁。实验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6~13岁,平均(8.54±2.37)岁。患者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患者对本实验知晓,签订知情同意书,并且实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短+中治疗组):三餐前短效胰岛素、晚间一次中效胰岛素治疗。
实验组(速+长治疗组):三餐前速效胰岛素、超长效胰岛素(1次/d)治疗,使用诺和锐N(丹麦 Novo Nordisk A/S 300IU/支 注冊证号H20120452)开展皮下注射。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变,能结合其血糖值变化对胰岛素用量进行调整,持续注射直到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于标准数值内。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工具
(1)血糖:采集患者空腹8h后的静脉血5ml,以日本东曹HLC-723GX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以迈瑞医疗BS-3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检测。
(2)比较两组血糖值达稳时间及胰岛素用量,血糖值达稳时间是指从给药第1d计算,至HbA1c(4%~6%)、FPG(3.9~6.1mmol/L)、2hPG(4.4-7.8mmol/L)达正常值所用时间[4]。
(3)统计患者在治疗期间日间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次数,对比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计算,所有统计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将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根据资料类型,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多个样本采用F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血糖指标均有明显降低,组间相比实验组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血糖达稳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比较
实验组血糖达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 讨论
小儿糖尿病是指年龄<15岁儿童出现尿糖和餐后血糖升高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5]。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餐和消瘦,病期机体内环境维持高糖态,血糖若不得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对周围其他脏器组织,如眼、肾、神经系统等造成侵犯,引发各类严重合并症,对儿童的机体健康、生活质量构成极大的威胁[6]。现阶段,国内关于胰岛素治疗T2DM,以及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效果对比类研究,已呈现一定规模;现胰岛素类似物如速效、超长效胰岛素以其特殊的作用时间被广泛用于临床,在较大程度上优化了血糖的控制,但目前国内在胰岛素给药的基础上,不同胰岛素搭配方式治疗小儿糖尿病的对比类研究鲜少,故本文研究设计具有一定新颖性,能够更好地丰富临床小儿糖尿病治疗的多样性[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血糖指标均有明显降低,组间相比实验组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说明速效+长效胰岛素效果更佳,本研究选择诺和笔皮下注射后一般10~20min起效,40min 达高峰,作用时间3~5h,这符合生理胰岛素和血糖变化谱。资料显示,在进餐前注射赖脯胰岛素能更好控制餐后血糖,餐后2~5h很少发生低血糖。这与本文结果一致。进一步调查发现,实验组血糖达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采用速效+长效胰岛素治疗能够缩短血糖达稳时间,降低胰岛素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儿童糖尿病常运用传统的三餐前短效联合睡前中效胰岛素的治疗方法,随着胰岛素类似物的问世,新的治疗方式即三餐前注射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1次/d)能更好的控制血糖,有国外研究表明三餐前注射诺和笔的治疗方法,比传统的三餐前短效联合中效胰岛素方法的低血糖发生率低,降低HbAlc更显著,本文与该研究一致,国内鲜有相关报道[8],同时能够更好地降低酮症酸中毒与低血糖风险。
综上所述,速效+长效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效果显著,起效时间更短,控制血糖波动并减少胰岛素用量,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杨洪秀,冷雪霏,胡思翠,等.儿童1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长期随访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1,23(2):116-120.
[2]杨韵华,黄永健,陈惠超,等.甘精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11):873-877.
[3]郑彬,邵成良,张驰.胰岛素应用方式与监测频率对儿童1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预测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24):4755-4758.
[4]王建军,赵德运,张剑霄,等.糖尿病儿童胰岛素皮下注射及胰岛素泵治疗方法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9(4):477-480.
[5]刘芳,沈凌花,陈琼,等.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联合短效胰岛素治疗学龄期儿童1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8,24(6):7-9.
[6]刘存燕,崔丽,矛军.地特胰岛素与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治疗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比较[J].药物生物技术,2020,27(5):415-419.
[7]姜丽红,郑荣秀,杨箐岩,等.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对肥胖儿童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意义[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9,34(4):282-285.
[8]邹海英,杨玉,杨利,等.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29(24):98-101.
[9]全立元,李明丽,夏明月,等.睡前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三餐前短效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9,28(11):59-61.
灵山县人民医院 广西钦州 535400
关键词:胰岛素;儿童糖尿病;胰岛素泵;低血糖
【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455-02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多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脂肪、葡萄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1]。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导致糖尿病患病率日益上涨,目前大多数患病者均为中老年人,小儿糖尿病相对少见,且发病机制复杂,发病后将会增加进食量,使体重升高,进而导致酮症酸中毒的可能,加重病情,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尤为重要[2]。当前,临床在糖尿病治疗中多选择胰岛素注射,且注射方法、剂量以及器械会一定程度影响到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3]。胰岛素泵注方式因其创伤性更低,给药可模拟人胰岛素分泌,更加符合生理要求,因此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本研究现选取2017年1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儿童糖尿病患者15例,拟评价胰岛素不同搭配方案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7年1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儿童糖尿病患者15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6~13岁,平均(8.41±2.45)岁。实验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6~13岁,平均(8.54±2.37)岁。患者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患者对本实验知晓,签订知情同意书,并且实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短+中治疗组):三餐前短效胰岛素、晚间一次中效胰岛素治疗。
实验组(速+长治疗组):三餐前速效胰岛素、超长效胰岛素(1次/d)治疗,使用诺和锐N(丹麦 Novo Nordisk A/S 300IU/支 注冊证号H20120452)开展皮下注射。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变,能结合其血糖值变化对胰岛素用量进行调整,持续注射直到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于标准数值内。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工具
(1)血糖:采集患者空腹8h后的静脉血5ml,以日本东曹HLC-723GX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以迈瑞医疗BS-3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检测。
(2)比较两组血糖值达稳时间及胰岛素用量,血糖值达稳时间是指从给药第1d计算,至HbA1c(4%~6%)、FPG(3.9~6.1mmol/L)、2hPG(4.4-7.8mmol/L)达正常值所用时间[4]。
(3)统计患者在治疗期间日间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次数,对比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计算,所有统计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将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根据资料类型,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多个样本采用F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血糖指标均有明显降低,组间相比实验组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血糖达稳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比较
实验组血糖达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 讨论
小儿糖尿病是指年龄<15岁儿童出现尿糖和餐后血糖升高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5]。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餐和消瘦,病期机体内环境维持高糖态,血糖若不得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对周围其他脏器组织,如眼、肾、神经系统等造成侵犯,引发各类严重合并症,对儿童的机体健康、生活质量构成极大的威胁[6]。现阶段,国内关于胰岛素治疗T2DM,以及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效果对比类研究,已呈现一定规模;现胰岛素类似物如速效、超长效胰岛素以其特殊的作用时间被广泛用于临床,在较大程度上优化了血糖的控制,但目前国内在胰岛素给药的基础上,不同胰岛素搭配方式治疗小儿糖尿病的对比类研究鲜少,故本文研究设计具有一定新颖性,能够更好地丰富临床小儿糖尿病治疗的多样性[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血糖指标均有明显降低,组间相比实验组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说明速效+长效胰岛素效果更佳,本研究选择诺和笔皮下注射后一般10~20min起效,40min 达高峰,作用时间3~5h,这符合生理胰岛素和血糖变化谱。资料显示,在进餐前注射赖脯胰岛素能更好控制餐后血糖,餐后2~5h很少发生低血糖。这与本文结果一致。进一步调查发现,实验组血糖达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采用速效+长效胰岛素治疗能够缩短血糖达稳时间,降低胰岛素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儿童糖尿病常运用传统的三餐前短效联合睡前中效胰岛素的治疗方法,随着胰岛素类似物的问世,新的治疗方式即三餐前注射赖脯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1次/d)能更好的控制血糖,有国外研究表明三餐前注射诺和笔的治疗方法,比传统的三餐前短效联合中效胰岛素方法的低血糖发生率低,降低HbAlc更显著,本文与该研究一致,国内鲜有相关报道[8],同时能够更好地降低酮症酸中毒与低血糖风险。
综上所述,速效+长效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效果显著,起效时间更短,控制血糖波动并减少胰岛素用量,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杨洪秀,冷雪霏,胡思翠,等.儿童1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长期随访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1,23(2):116-120.
[2]杨韵华,黄永健,陈惠超,等.甘精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11):873-877.
[3]郑彬,邵成良,张驰.胰岛素应用方式与监测频率对儿童1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预测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24):4755-4758.
[4]王建军,赵德运,张剑霄,等.糖尿病儿童胰岛素皮下注射及胰岛素泵治疗方法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29(4):477-480.
[5]刘芳,沈凌花,陈琼,等.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联合短效胰岛素治疗学龄期儿童1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8,24(6):7-9.
[6]刘存燕,崔丽,矛军.地特胰岛素与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治疗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的比较[J].药物生物技术,2020,27(5):415-419.
[7]姜丽红,郑荣秀,杨箐岩,等.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对肥胖儿童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意义[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9,34(4):282-285.
[8]邹海英,杨玉,杨利,等.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29(24):98-101.
[9]全立元,李明丽,夏明月,等.睡前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三餐前短效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9,28(11):59-61.
灵山县人民医院 广西钦州 53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