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课题研究组通过农村校高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各个方面的分析研究,初步探究教学低效成因及存在的问题,认为通过实施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促进了各类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使农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青春活力。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数学;低效成因;有效策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指出: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为指导思想,合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主动、有个性地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受众多因素制约。特别是农村学校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其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工作尚处于起步的状态,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因而,关于农村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探究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通过课题组的研究发现,在合作学习开展的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合作学习低效成因
从位于离县城15公里左右的乡镇的一所不达标完中学校实际来看,高中学生多数来自各乡镇农村及小岛,他们的学习习惯欠佳,自身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目的性不明确,再加上很少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认可,自然而然对学习缺乏了积极性、主动性,加之高中数学这门课程对学生而言相对抽象、枯燥,在课堂上学习气氛较沉闷。要想点燃孩子求知的欲望,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满足他们需要的尊重与爱。小组合作学习恰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缺憾,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探讨、交流,相互了解与对方肯定,懂得倾听,在报告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与赞赏,满足了孩子们的尊重、爱的需求,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 [1 ]。
2 重视合作学习的策略环节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航行方向的掌舵者。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绝大部分依赖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理论的理解。在教学中,能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和技能,能真正形成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多向互动,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度。
2.1 优化分组
根据农村学校班级规模情况,充分考虑到学生性别、年龄特点、性格,能力、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家庭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统筹规划、优化分组,使各个合作小组的总体水平相对均衡,且每组人数控制在4-6人,不宜过多。如以班级40人为例,就可每组4人,共分成10组。并且让他们自己推选出两名能力较强的学生做为本组的正副组长,各带一名学习成绩稍薄弱的学生,实行一帮一活动,让他们彼此间提供有益的补充。同时,教师对组员的配合度及相关能力情况还要进行不定期的微调,确保各组成员搭配更为合理,让他们能更好地体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
2.2 分工明确
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后,小组合作前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制定学习目标,确保分工到个人,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相关因素来赋予学生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报告员、解释员、时间控制员,以及组长、副组长等,并组织他们学习各个角色的权力和义务,让他们承担应有的责任,扮演一定的角色,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
2.3 精心设计
在高中数学合作课堂中,教师问题的设计艺术至关重要,如果一个问题设计得过于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张口就会,表面上整节课看起来热热闹闹,笑声满堂,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惰性心理,一遇到稍有难度的问题就束手无策,无法解决问题,不利于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如果问题难度总是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还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更不要说合作学习了。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把数学课本中的知识跟生活实际、生产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就会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内容充满生活气息,使学生听后趣味横生。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提出问题,新的观点,有助于合作小组更深入地研究数学问题,促进合作学习。
2.4 和谐发展
在合作学习中,我们都把“积极互赖”视为首要条件。“积极互赖”是指一个人的成功必须以他人的成功为依据,一个人不可能离开其他组员的帮助或协作而自己取得成功。也就是说在合作学习中,我们在明确的小组目标下,共同协作,和谐发展,争取双赢是我们的目标 [3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数学合作学习课堂以及理论培训中,应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合作学习的意识,教会学生一些合作的方法、技能,让他们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接纳,以形成民主和谐的合作氛围,使合作学习取得实效。
2.4.1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组学习中,首先必须让他们有个健康的心理,能正确处理好各小组成员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间或小组与小组间感受到双方在认知或利益方面的不一致而引起的冲突。根据研究发现:学生在还没有经过培训之前解决冲突常见的是采取是逃避、竞争以及口角上的争锋等破坏性冲突的方式来解决。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为有冲突的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多加沟通,相互了解,互相信任,使冲突走向良性轨道 [4 ]。在班级小组学习中给予学生及时鼓励,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善于利用组间竞争,激发各学习小组的斗志,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拥有健康的心理,进而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组学习中。
2.4.2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要求各团队共同讨论组名和口号,在平时就要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的意识要求 [5 ]。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评价,小组间的正确的竞争意识,来不断增强学生的友情、团队意识、合作精神、集体观念。
2.4.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
由于是农村学校,我们的学生大多数不善于与人交流,缺乏自信、缺乏勇气、缺乏竞争、因此在教学的特定环境中培养他们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协调、学会讨论、学会互助、学会竞争、学会反思等各种能力,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并在合作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2.5 科学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就应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评价,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相结合,重视小组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我们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我们评价的尺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经常性的评比最佳小组,最佳个人称号,关注各组成员通过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进步情况。使他们知道只有懂得吸取他人经验,懂得合作的人才会进步,使他们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实施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用学生相互发现展示异同,彼此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让更多的农村高中生热爱数学,对数学有好奇心并且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扮演相应的角色,通过合作学习具体的感受、体验,从而促进各类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让他们真正地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合作。使我们的农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伍新春,管琳.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吴金华.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09(50):90-90.
[3]马兰,盛群力等.多彩合作课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4]马兰,盛群力等.多彩合作课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5]李春华.合作教学操作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数学;低效成因;有效策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指出: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为指导思想,合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主动、有个性地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受众多因素制约。特别是农村学校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其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工作尚处于起步的状态,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因而,关于农村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探究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通过课题组的研究发现,在合作学习开展的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合作学习低效成因
从位于离县城15公里左右的乡镇的一所不达标完中学校实际来看,高中学生多数来自各乡镇农村及小岛,他们的学习习惯欠佳,自身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目的性不明确,再加上很少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认可,自然而然对学习缺乏了积极性、主动性,加之高中数学这门课程对学生而言相对抽象、枯燥,在课堂上学习气氛较沉闷。要想点燃孩子求知的欲望,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满足他们需要的尊重与爱。小组合作学习恰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缺憾,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探讨、交流,相互了解与对方肯定,懂得倾听,在报告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与赞赏,满足了孩子们的尊重、爱的需求,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 [1 ]。
2 重视合作学习的策略环节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是航行方向的掌舵者。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绝大部分依赖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理论的理解。在教学中,能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和技能,能真正形成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多向互动,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度。
2.1 优化分组
根据农村学校班级规模情况,充分考虑到学生性别、年龄特点、性格,能力、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家庭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统筹规划、优化分组,使各个合作小组的总体水平相对均衡,且每组人数控制在4-6人,不宜过多。如以班级40人为例,就可每组4人,共分成10组。并且让他们自己推选出两名能力较强的学生做为本组的正副组长,各带一名学习成绩稍薄弱的学生,实行一帮一活动,让他们彼此间提供有益的补充。同时,教师对组员的配合度及相关能力情况还要进行不定期的微调,确保各组成员搭配更为合理,让他们能更好地体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
2.2 分工明确
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后,小组合作前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制定学习目标,确保分工到个人,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相关因素来赋予学生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报告员、解释员、时间控制员,以及组长、副组长等,并组织他们学习各个角色的权力和义务,让他们承担应有的责任,扮演一定的角色,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
2.3 精心设计
在高中数学合作课堂中,教师问题的设计艺术至关重要,如果一个问题设计得过于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张口就会,表面上整节课看起来热热闹闹,笑声满堂,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惰性心理,一遇到稍有难度的问题就束手无策,无法解决问题,不利于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如果问题难度总是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还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更不要说合作学习了。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把数学课本中的知识跟生活实际、生产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就会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内容充满生活气息,使学生听后趣味横生。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提出问题,新的观点,有助于合作小组更深入地研究数学问题,促进合作学习。
2.4 和谐发展
在合作学习中,我们都把“积极互赖”视为首要条件。“积极互赖”是指一个人的成功必须以他人的成功为依据,一个人不可能离开其他组员的帮助或协作而自己取得成功。也就是说在合作学习中,我们在明确的小组目标下,共同协作,和谐发展,争取双赢是我们的目标 [3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数学合作学习课堂以及理论培训中,应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合作学习的意识,教会学生一些合作的方法、技能,让他们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接纳,以形成民主和谐的合作氛围,使合作学习取得实效。
2.4.1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组学习中,首先必须让他们有个健康的心理,能正确处理好各小组成员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间或小组与小组间感受到双方在认知或利益方面的不一致而引起的冲突。根据研究发现:学生在还没有经过培训之前解决冲突常见的是采取是逃避、竞争以及口角上的争锋等破坏性冲突的方式来解决。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为有冲突的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多加沟通,相互了解,互相信任,使冲突走向良性轨道 [4 ]。在班级小组学习中给予学生及时鼓励,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善于利用组间竞争,激发各学习小组的斗志,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拥有健康的心理,进而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组学习中。
2.4.2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要求各团队共同讨论组名和口号,在平时就要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的意识要求 [5 ]。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评价,小组间的正确的竞争意识,来不断增强学生的友情、团队意识、合作精神、集体观念。
2.4.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
由于是农村学校,我们的学生大多数不善于与人交流,缺乏自信、缺乏勇气、缺乏竞争、因此在教学的特定环境中培养他们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协调、学会讨论、学会互助、学会竞争、学会反思等各种能力,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并在合作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2.5 科学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就应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评价,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相结合,重视小组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我们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我们评价的尺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经常性的评比最佳小组,最佳个人称号,关注各组成员通过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进步情况。使他们知道只有懂得吸取他人经验,懂得合作的人才会进步,使他们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实施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用学生相互发现展示异同,彼此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让更多的农村高中生热爱数学,对数学有好奇心并且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扮演相应的角色,通过合作学习具体的感受、体验,从而促进各类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让他们真正地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合作。使我们的农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伍新春,管琳.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吴金华.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09(50):90-90.
[3]马兰,盛群力等.多彩合作课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4]马兰,盛群力等.多彩合作课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5]李春华.合作教学操作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