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亘夜空的银河其实是一座可靠的“时钟”

来源 :中国科学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862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亘夜空的银河,不仅给世界各族人民带来了许多生动的遐想,还是一座可靠的“时钟”,昭告着不同的时令。它时而高挂南北,时而低垂东西;有时候星光灿烂,有时候又清辉淡雅。人们在俯仰之间,通过它的明暗和走向,领悟着大自然的节律。
  正月初八,天河回家
  在北半球中纬地区,每逢初春时节夜幕降临的时候,春季星座的代表——狮子座刚从东方升起不久,冬季星空的标志——冬季大三角正高悬于南天。这段时间正是农历的正月,旧时人们认为正月初八是天上的星君下界聚会的日子,称为“顺星节”。家家户户在这天都会制作小灯来“接星”“祭星”,长辈还会教儿孙们认星。入夜后的银河在冬季大三角中穿过,从东南几乎横贯头顶再来到西北,划出一道很高的弧线。但人们却很难看到它,因此有“正月初八,天河回家”一说。
  原来,这段时间露出地平线的正是银河较窄较暗的部分,本身就很不醒目,再加上正月初八的上弦月恰好位于银河附近,月光的干扰很容易就让银河“隐身”了。其实不止是正月初八,由于高度、亮度这两个因素都不太有利,整个春季我们都难以看到银河。
  银河朝南北,雨来如桶倒
  6月往后的傍晚,银河较亮的那一段开始从东方露出地平线,并且高度日渐增加。一年中最适于夜观银河的时段终于姗姗来迟。到了盛夏时节,甫一入夜,就可以看到它从南往东斜跨夜空。随着夜色渐深,银河越升越高,而且最灿烂的银心部分——南边的天蝎座、人马座也正在此时登场。所以夏季银河最为耀眼,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星空主角。
  7-8月入夜后的银河,从南往东再向北如拱桥般横跨天穹。这时我国多地正值雨季,正如谚语所说“银河朝南北,雨来如桶倒”。每年的七夕,妇女们要乞巧,农家要仰望银河,希望通过它来知晓一年的收成。在湖南的一些地区,有“天河搭屋脊,家家有饭吃;天河盖屋角,家家没吃喝”的說法。
  天河东西,收拾锦衣
  秋季星空亮星不多,却是观看银河的好时节。9-10月夜幕低垂之时,头顶附近的夏季大三角和银河正当中天。在南偏西方向,明亮的银河中心尚未落山,星光尽洒,惹人注目。随着夜转深沉,银河向东西偏转,银心也徐徐落下。这时银河由亮转暗,变得“清浅”“淡薄”,更增添了夜色的清凉。文人墨客对这段时间的银河着墨最多,例如“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日落星稀河汉微,清秋一点水萤飞”等。
  中秋往后,天黑之后的银河日渐西偏,银心天区的下落时间也越来越早。待到10月下旬,一年中欣赏银河的最佳时段就接近了尾声。
  11-12月的深秋时节,入夜后的银河已经转成了东西方向,从东经北再到西,高度不算低但并不明亮,只有西边这一段比较清晰。这时候天气转冷,人们要准备冬天的衣服了,所以又有“天河东西,收拾锦衣”的说法。
  进入冬季,银河流经的御夫座、英仙座等天区,是在背向银心的方向。相比于夏季银河,这里恒星稀疏、黯淡无光,只能隐约感觉到它的存在。要想再次领略银河的壮美,就需要耐心地等到来年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实银河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明亮,城市的灯光甚至月光都会让它“退避三舍”。当我们有机会身处郊外时,不妨趁着夜色,亲身感受一下银河之美。
其他文献
编者按 "碳"与"炭"是与不少学科都有关的常用字,长期以来使用十分混乱,加之此二字的跨多学科(行业)性,给规范化工作带来困难。本刊曾于1999年第4期,及2001年第4期刊登过一部分讨论如何规范化的文章。本期我们特再次约请几位专家进行书面讨论,谈谈他们的意见,供读者分析、比较。全国科技名词委将进行专题研究,力争拿出比较可行的规范化意见,改变"无所遵循"的混乱状况。欢迎有关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统一
期刊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物方面的开支所占比重就越来越小。该定律由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Engel)提出而得名。恩格尔定律用公式表示为: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或分母为收入变动百分比。恩格尔定律反映了收入变动与消费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因此被认为是分析消费结构的有用工具。  与该定律有关的恩格尔系数可作为衡量一个家庭或
期刊
三月底,全国科技名词委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审定工作会议。过去,笔者参加过许多学科名词委员会的审定会议,然而这次审定会使我有许多特殊的感受,会上有的发言令人感动。我感到有一种力量凝聚并推动着这项工作,概括一句话就是委员会出色的工作,源自委员们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决心以最好的成果将中医药学推向全球。
期刊
一项新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由暗物质产生超大质量黑洞的新机制。这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可能直接由星系中心高密度区域的暗物质形成,而不是传统的包含“正常”物质的形成场景。这一结果对早期宇宙的宇宙學有重要意义。  超大质量黑洞最初是如何形成的,是当今星系演化研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超大质量黑洞早在大爆炸8亿年后就已经被观测到,它们是如何增长如此之快的,至今仍未有解释。  标准的形成模型包括正常的
期刊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极大地改变了一些基本物理学的概念,比如对时空的认知。但它同样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深刻的谜团。其中一个正是黑洞,但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已证实它的存在。另一个谜团则是“虫洞”的存在,它是连接时空中不同点的桥梁,理论上能为太空旅行者提供捷径。  目前,我们对虫洞的了解仍停留在想象阶段。有些科学家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能发现虫洞。近几个月来,一些新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趣的方法,或能推动有关虫
期刊
现代科技、经济和人文文化正在发生互动和整合,我们的术语工作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人世后,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深入学习WTO的相关知识。笔者认为,在学习和领会WTO内容过程中,弄清楚其中一些术语概念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WTO相关术语及其概念作一介绍:
期刊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经过了三四十亿年才进化出智人(Homo sapiens)。但在此期间,即使地球气候只出现一次大的差错,都会导致进化彻底停止,而我们也将不复存在。因此,想要弄清楚我们为何能够在地球上生存,就需要探究地球在几十亿年间是如何保持宜居的。  这并不是什么小事。当前的全球变暖告诉我们,气候可以在短短几个世纪里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地质时间尺度上,气候的变化会更加容易。计算结果显示,在未来几百万年
期刊
2018年,互联网上的一些角落认为火星上可能会有一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但这只是眼睛的把戏。在火星上的阿尔西亚火山上会有一层长长的薄云随季节变化出现,现在科学家们对它的形成和消散有了更好的了解。一组研究人员利用欧航局(ESA)Mars Express上的一台昵称为“Mars Webcam(火星网络摄像头)”的相机调查了火星云的生命周期。  这种云的短暂性质和环绕火星的航天器的轨道使其形成难以被真正研
期刊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自1985年成立以来,已陆续审定并公布出版了55种学科的规范名词。为了方便大家了解和使用这些名词,全国科技名词委决定在本刊陆续摘录各学科已公布的一部分名词。需要了解某学科公布的全部名词,请查阅已出版公布的该学科名词书。原书词条按概念体系排列,本摘录的词条排序未作改动--编者注。  (1999年公布)
期刊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德国航空航天中心聯合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地球上的某些微生物可以暂时在火星表面生存。研究人员通过将微生物发射到地球的平流层中,测试了微生物对火星环境的耐受性。这项研究成果,有助于探索太空旅行对微生物生命的所有影响,揭示这些微生物的潜在用途以及对太空旅行的威胁。  火星表面环境的许多关键特征无法在地球表面找到或轻易复制。NASA和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于2019年向平流层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