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传,光饼是明朝嘉靖年间,戚继光在福建、浙江一带抗倭时发明的,用作日常补给的干粮。后来,人们为纪念戚继光抗倭,就称小饼为“光饼”,称大饼为“征东饼”。
在福州,人们通常把饼面没有芝麻的叫“光饼”,有芝麻的叫“福清饼”。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们则把饼面有芝麻的叫“光饼”。要论“津津有味”,比较起来,还是福清人做的光饼略胜一筹。福州人做光饼,从前一向用木炭烘炉,现在为图省事,多半改用电烘箱烤了。而福清人做光饼,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鲜,而且有趣,夸张点说,简直可称之为融音乐与舞蹈为一体的劳动艺术。
制饼方法极具舞蹈美
福清人烧制光饼用的是外裹黄泥的大缸,高约1米、腹部直径约1米、口径约0.5米。大缸外用木板捆扎起来,以防烫伤。烧制前,先用成捆的松枝或木柴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待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入缸内,飞快而准确地贴在缸壁上。贴饼过程中,假如动作迟缓了一点,光着的手臂就会被烤出水泡来。因此,贴饼环节可以衡量做饼师傅的技艺如何。
倘若功夫不到家,贴在炉内的饼胚,也会不听话地滚下炉底而烧成炭的。另外,炉壁太凉,饼胚搁炉,铲不起来;太烫了,饼胚同样也粘不住,会往下掉。
由于烧制光饼时用的是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两人都打着赤膊,甚至还光着上身。他们一个飞快地递胚,一个飞快地接饼,再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上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有音乐在伴奏,节奏感十分强烈。一般只要10分钟,能容纳400只光饼的大缸便全部贴完了,真叫人大开眼界。假如配合不默契,一大缸要贴半小时以上。贴完饼胚后,往饼面撒一些水,再将缸口密封10分钟左右。撒水是为了让缸内有水蒸气析出,便于光饼成熟。然后将熊熊燃烧的大火伸进炉内,并不停地用扇子扇动大火。10分钟以后,一只只金黄色的、十分香脆的光饼就烧制完成了。由于光饼是贴在黄泥缸里烧制而成,故福清人也将其称为“缸饼”。
虽然制作光饼没什么秘方或绝招,但无论多么高明的师傅,也只能在福清本土才能制作出正宗的色、香、味俱佳的福清光饼。无论外地人怎样尝试制作福清光饼,都无法达到同样的口味。
光饼极易变软,做饼师傅不是没有办法的。为了解决此问题,聪明的师傅就在面粉中掺进适量上等猪油,这样,制作出来的光饼叫“猪油酥”,不但可口,且便于长期保存不变软。以前“猪油酥”要事先订做,现在就不必了,在街边随时都可以买到。
为了方便老人和儿童食用,做饼师傅还特地推出软烧光饼,俗称“软烧饼”。这种饼在制作饼胚时,不加芝麻,入炉后,降低火候,文火炙烤即可。然后在饼面上抹上一层熟油,使之松软。这样就受老人和儿童喜好了。
光饼的由来
福清光饼堪称是一种真正有过光荣历史的军粮。在福清,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光饼跟戚继光抗倭有关。《辞海》里也有这样的介绍专条:“施鸿保《闽杂记》:‘光饼’,戚南塘(按:戚继光号南塘)平倭寇时,制供行军路食。后人因其名继光,遂以称之。今闽中各处皆有,大如番钱,中开一孔,可以绳贯,今浙东亦有,直径约寸许,味微咸。”
相传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福建沿海倭寇猖獗。次年,戚继光率军进驻福清平倭。为了袭击敌军,军中常常不举火烧饭,而由士兵(戚家军多为山东人)按山东老家制作烧饼的方法烤制面食干粮,这种烤饼就是光饼的原型:中间有孔,可穿上细麻绳,挂在胸前,利于行军打仗。后来,士兵发现烤饼虽可以充饥,但常吃易燥火、便秘,不易消化,且口味差。戚继光又和幕僚们在制作过程中加盐以增口味,加碱以助消化,加芝麻以润肠胃、去燥火。改良后的烤饼成了戚家军喜爱的一种干粮,为戚家军全歼牛田(即龙田)据点的倭寇立了大功。后来,制作烧饼的方法传到了民间,老百姓为了纪念戚家军的功绩,便把这种饼称为光饼或征东饼。这就是光饼的由来。
福州府志曾记载戚继光抗倭与光饼的关系。清代福州《白华楼钞》有《光饼歌》诗云:“至今见饼犹见君,饼家能说戚家军。”清乾隆年间刻本《榕城诗话》中有一首《光饼歌》并附引言,对光饼起到的后勤作用给予极高的评价,文字不长,兹摘要如下,亦可以佐证:“榕城市有光饼,相传为戚继光行军时所作,中林有诗云:……闻昔南塘戚将军,御倭远走东海岸。三军千里裹粮来,征发往往误朝爨。特作此饼散军中,一串随身挂铠釺。干戈冲斥任鲸吞,临阵含餔和血汗。身经百战兵不饥,士气激发倍骁悍。以此克秦保障功,东南半壁椎屏翰。将军去今二百年,饼式依然传里闾。此饼因冒将军名,妇竖知名日相唤……走笔书成光饼歌,馔经补作新公案。”
在福州,人们通常把饼面没有芝麻的叫“光饼”,有芝麻的叫“福清饼”。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们则把饼面有芝麻的叫“光饼”。要论“津津有味”,比较起来,还是福清人做的光饼略胜一筹。福州人做光饼,从前一向用木炭烘炉,现在为图省事,多半改用电烘箱烤了。而福清人做光饼,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鲜,而且有趣,夸张点说,简直可称之为融音乐与舞蹈为一体的劳动艺术。
制饼方法极具舞蹈美
福清人烧制光饼用的是外裹黄泥的大缸,高约1米、腹部直径约1米、口径约0.5米。大缸外用木板捆扎起来,以防烫伤。烧制前,先用成捆的松枝或木柴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待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入缸内,飞快而准确地贴在缸壁上。贴饼过程中,假如动作迟缓了一点,光着的手臂就会被烤出水泡来。因此,贴饼环节可以衡量做饼师傅的技艺如何。
倘若功夫不到家,贴在炉内的饼胚,也会不听话地滚下炉底而烧成炭的。另外,炉壁太凉,饼胚搁炉,铲不起来;太烫了,饼胚同样也粘不住,会往下掉。
由于烧制光饼时用的是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两人都打着赤膊,甚至还光着上身。他们一个飞快地递胚,一个飞快地接饼,再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上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有音乐在伴奏,节奏感十分强烈。一般只要10分钟,能容纳400只光饼的大缸便全部贴完了,真叫人大开眼界。假如配合不默契,一大缸要贴半小时以上。贴完饼胚后,往饼面撒一些水,再将缸口密封10分钟左右。撒水是为了让缸内有水蒸气析出,便于光饼成熟。然后将熊熊燃烧的大火伸进炉内,并不停地用扇子扇动大火。10分钟以后,一只只金黄色的、十分香脆的光饼就烧制完成了。由于光饼是贴在黄泥缸里烧制而成,故福清人也将其称为“缸饼”。
虽然制作光饼没什么秘方或绝招,但无论多么高明的师傅,也只能在福清本土才能制作出正宗的色、香、味俱佳的福清光饼。无论外地人怎样尝试制作福清光饼,都无法达到同样的口味。
光饼极易变软,做饼师傅不是没有办法的。为了解决此问题,聪明的师傅就在面粉中掺进适量上等猪油,这样,制作出来的光饼叫“猪油酥”,不但可口,且便于长期保存不变软。以前“猪油酥”要事先订做,现在就不必了,在街边随时都可以买到。
为了方便老人和儿童食用,做饼师傅还特地推出软烧光饼,俗称“软烧饼”。这种饼在制作饼胚时,不加芝麻,入炉后,降低火候,文火炙烤即可。然后在饼面上抹上一层熟油,使之松软。这样就受老人和儿童喜好了。
光饼的由来
福清光饼堪称是一种真正有过光荣历史的军粮。在福清,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光饼跟戚继光抗倭有关。《辞海》里也有这样的介绍专条:“施鸿保《闽杂记》:‘光饼’,戚南塘(按:戚继光号南塘)平倭寇时,制供行军路食。后人因其名继光,遂以称之。今闽中各处皆有,大如番钱,中开一孔,可以绳贯,今浙东亦有,直径约寸许,味微咸。”
相传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福建沿海倭寇猖獗。次年,戚继光率军进驻福清平倭。为了袭击敌军,军中常常不举火烧饭,而由士兵(戚家军多为山东人)按山东老家制作烧饼的方法烤制面食干粮,这种烤饼就是光饼的原型:中间有孔,可穿上细麻绳,挂在胸前,利于行军打仗。后来,士兵发现烤饼虽可以充饥,但常吃易燥火、便秘,不易消化,且口味差。戚继光又和幕僚们在制作过程中加盐以增口味,加碱以助消化,加芝麻以润肠胃、去燥火。改良后的烤饼成了戚家军喜爱的一种干粮,为戚家军全歼牛田(即龙田)据点的倭寇立了大功。后来,制作烧饼的方法传到了民间,老百姓为了纪念戚家军的功绩,便把这种饼称为光饼或征东饼。这就是光饼的由来。
福州府志曾记载戚继光抗倭与光饼的关系。清代福州《白华楼钞》有《光饼歌》诗云:“至今见饼犹见君,饼家能说戚家军。”清乾隆年间刻本《榕城诗话》中有一首《光饼歌》并附引言,对光饼起到的后勤作用给予极高的评价,文字不长,兹摘要如下,亦可以佐证:“榕城市有光饼,相传为戚继光行军时所作,中林有诗云:……闻昔南塘戚将军,御倭远走东海岸。三军千里裹粮来,征发往往误朝爨。特作此饼散军中,一串随身挂铠釺。干戈冲斥任鲸吞,临阵含餔和血汗。身经百战兵不饥,士气激发倍骁悍。以此克秦保障功,东南半壁椎屏翰。将军去今二百年,饼式依然传里闾。此饼因冒将军名,妇竖知名日相唤……走笔书成光饼歌,馔经补作新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