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的笼子

来源 :意林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ng890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鹰捕鱼多见,水獭捕鱼却不常有。
  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五有《诡习》,一个聪明的渔人,利用狡猾而凶残的水獭替他捕鱼。文曰:“唐元和末,均州郧乡县有百姓,年七十,养獭十余头,捕鱼为业,隔日一放。将放时,先闭于深沟斗门内令饥,然后放之。无网罟之劳,而获利相若。老人抵掌呼之,群獭皆至,缘衿藉膝,驯若守狗。户部郎中李福亲观之。”



  这应该是段作家采访到的真实新闻,他是从民政部李福副部长那里听来的,因为李副部长亲眼看到,所以真实。
  此渔人虽没有特别的地方,但绝对有他的一套。捕鱼前,只对着那群獭拍拍手掌,叫几声,什么声音我们可以模拟想象,总之是比较亲切温柔而又高亢的,那些獭听到老人的呼唤,便会一溜小跑,几只胆大的,甚至会扯着老人的衣襟,爬上老人的膝盖。那种亲热劲,实在让人羡慕,这哪里是去参加捕鱼劳动啊?这简直就是出去春游嘛!有东西吃,有地方玩,好快乐!
  估计因为时间的关系,或者深入群众实践活动还做得不够到位,李副部长没能挖掘到老人是如何将这些獭训练有素的,只有短短的一句話,这句话概括成一个字就是:饿。捕鱼劳动隔一天举行一次,活动举行前,将那些獭关在深沟中,不给它们吃任何东西。简单说来,饿就是水獭捕鱼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动力。
  这位老人简直就是哲学家。他看问题准确而到位,办法简单而又实用。饿了,你就要替我干活,相信他的奖励政策也是配套的,谁卖力干活,谁捉的鱼多,谁就有好东西吃,谁就吃得饱。
  布衣的我感兴趣的是,那些水獭规规矩矩,服服帖帖,它们是如何转变思想作风,甚至工作作风的?要知道它们的本性可不是这样的噢。《礼记·月令》这样描写:“(孟春三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
  “獭祭鱼”的常用解释是,獭贪食,捕得鱼后不即食,陈列水边,观赏鱼时,犹如祭祀。这种现象,后人常用来比喻罗列或者堆砌典故。若干年前,我还写过《獭祭鱼》的杂文,专门讽刺形式主义。现在看来,仅仅这样理解,还不够准确。
  水獭基本上就是鱼类的天然杀手,这一点确定无疑。《孟子》里就讲它“故为渊驱鱼者,獭也”。看来,古人早就认识到,獭的本事,是深水里抓鱼,这应该是它的特长。事实上,它们也确实是要将那些捕到的鱼丢在水边,为数还不少,样子看起来像祭奠。但它们绝对不是慈悲。陆宗达先生在解释这个“祭”时,有独到的观点:“祭”的本义应该是残杀。水獭性残,食鱼往往只吃一两口就抛掉,它的捕鱼能力又极强,所以,每食必抛掉许多吃剩的鱼。它哪里是祭鱼啊?它简直就是弃鱼害鱼嘛!
  《搜神记》和《幽明录》中都有水獭变成美女和男子交往的故事,这些当然是神话,虽然能显现出獭有柔性的一面,但不是现实中的獭,它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和向往或寄托而已。
  回到前题。让这样的獭变成老人捕鱼的帮手,确实是一种新现象,难怪段作家要将它放到“诡习”中。再进一步讲,老人“饿獭”的训练方法,很有点像我们现在反腐败常说的,将权力关进难以打破的铁笼子里。
  水獭超强的捕鱼能力,就是权力。会捕鱼没什么不好,但本领不能乱用,獭的捕鱼能力,在老人管理的笼子里,照样发挥得很好,让老人日有所进,生活有保障,而且,水獭改变了原来那种不良习性,作息有规律,团队意识强,于己于人于国于家都有利!
  依此理,马戏团里的狮子和老虎们,比獭能干凶残厉害多了,但在驯兽师的管理下照样服帖,基本手段其实是和那捕鱼老人一样的。
  有笼子真好,笼子就是这么的简单和管用。
其他文献
想了解未知的世界,就必须  探出头,瞭望遠方  为此,我们必须在心中  准备一把梯子,随时塞到他们脚下  黄双全,湖南汨罗人,居广州,业余写诗。
期刊
你可看见我消瘦的目光  正在抚慰你未愈的伤口  在驿站的上空  你要躲开我浸满水声的爱情  在幸福的最高枝上  请收起你为春天折断的翅膀  我已经被最敏感的词深深伤害  琴弦上单薄的暗泣  已经不能打动沉睡的花朵  轻抚一个人如瓷的名字  我的双手缀满你最初的心跳  还有什么能让我刻骨铭心  身居远古的女子  我最初的情人  最后的女儿  你可听到风中的马蹄  正日夜兼程  你可看见那辆满载春风的
期刊
又去放羊  九寨沟的水几十年没放羊了  几十年劳作  为了长大生儿育女  不像放羊那样  只为做个儿子  歇下后  又去放羊  爸妈都去世了  自己给自己做个儿子  高級的东西在天上  即使写了这首诗  还是不能掩饰  对黑森林一无所知  小时候像兽  带村里小姑娘去了  黑森林  就喜欢那里总是暗无天日  一点也没惧怕过  在那里雀鸟和兽  玩在一起,又各不相干  冬天也去  和小姑娘抱在一起 
期刊
山歌,是美酒酿的  是茉莉花泡的  是用白話方言吆喝的  梅雨时节山歌很酸  涨满汁液的情感  进入斗笠和蓑衣  在三月的裙裾下拂过  山歌和梅子同登枝头  一天比一天流行  江南的乡土风情  都长出新绿
期刊
感动于二月里的风  放飞远方的自由  风筝在上  我在下  彼此拉扯对方  我们彼此美好地相處  风还在使劲儿地吹  我们彼此静止  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谦卑于人间好时节  在斜风中尽情释放自己  一切的伤感在这里都是禁忌  用一束光照亮  我那逐渐摊薄的岁月  许良才,福建省南安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文学》签约作者,《文学与人生》特约创作者,第二期全国网络作家培训班优秀学员。
期刊
期刊
人一天天长大  山冈一天天变矮  小路古老,登山  像翻阅一部经书  溪水匍匐,岩石袒露  隐秘的神性再次闪现  有的在跑,有的在飞  有的在时间里打坐  远远地,我看到一些信徒  身上披着慈悲的光线  在各自的寺庙做着功课  次第升起的烟缕笔直,又随风飘散  我知道,是晨钟暮鼓中的他们  对神祇又许了一遍  最虔诚的愿  王长江,江西鄱阳县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散见《诗歌月刊》《诗选刊》《
期刊
“我决定不再教你儿子了。”  死一样的沉默。我感到泪水盈满了眼眶。我看到父亲的眼圈也变红了。他说:“我的儿子是个天才。您一定得再考虑一下,教授。我们全部的赌注都放在这孩子的才华上了。我放弃我的好工作,到这儿来住在一间小破房里,就是为了您能教他。”  “我主意已定……”  我们走出教授的家门,走进了雨中。一路上,我哭个不停。我的未来崩溃了。当父亲跨下车时,我看不出他脸上流着的是雨水还是泪水。  在教
期刊
有人问管理学家德鲁克,怎样的鞋匠才算是一个好鞋匠?  德魯克回答说,这个答案还挺多的,比如:  有的鞋匠生产了全世界最多的鞋子,他是一个好鞋匠。  有的鞋匠每年赚了最多的钱,他也是一个好鞋匠。  有的鞋匠发明了很多做鞋的专利,还有的鞋匠把鞋子卖到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也都是好鞋匠。  但是,德鲁克说,他们都不算最好的鞋匠。  最好的鞋匠其实是这样一个人:他认真做好了一双鞋子,穿在一个姑娘的脚上
期刊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探测器于1977年发射升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太空探测器中都携带着一张金色的磁盘,那是一张由老式播放器播放的带微小沟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