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视娱乐节目是创新乡村旅游地营销方式的重要途径,其影响后效应是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营销效果评估、产品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文章以《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外景地、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南靖土楼为例,分析了电视娱乐节目所具有的后效应特征,并从节目文化特色展现、文化遗产法律法规要求与后续旅游宣传开发力度等方面剖析了后效应的影响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应采取持续宣传、科学旅游分区、创意产品设计等应对后效应的策略。
关键词:电视娱乐节目;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影响后效应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12-0222-02
1 引言
随着《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带着爸妈去旅行》等电视娱乐节目的热播,节目中所出现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批前来游玩的旅游者,电视娱乐节目对旅游地的影响与价值备受关注[1]。电视娱乐节目对旅游地的影响会在节目播出后较短时间内呈现发酵、激活与峰聚等不同效应,同时,也会在节目播出较长一段时间内呈现长期效应或后效应。目前,已有理论研究与营销实践多关注电视娱乐节目对旅游地影响的即时效应与短期效果[2,3],后效应与长期效果及对文化型旅游地影响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其实,电视娱乐节目影响的后效应更能全面评估与客观审视其对旅游地的传播效应与营销作用,特别对于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的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实地考察、深度访谈、网络资料检索等研究方法,以《爸爸去哪兒》第三季第三站的外景拍摄地、世界文化遗产、有着“土楼王国”美誉的福建南靖土楼为例,探究电视娱乐节目对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影响的后效应。
2 电视娱乐节目对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影响后效应的特征
2.1 游客消退效应明显
2015年8月7日《爸爸去哪儿》第三季节目首播后,福建南靖土楼景区迎来了游客数量的激增,当年8月景区接待游客数同比增幅近60%,特别是节目拍摄地河坑土楼所在的云水谣线增幅尤为明显。但从2015年底开始景区游客人数出现持续下降,2016年5月游客数量趋于稳定,其后再未出现《爸爸去哪儿》第三季节目首播后游客持续爆棚的场景。在景区的随机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游客表示并不清楚南靖土楼就是《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的外景拍摄地,少部分知道此事的游客表示他们来此游玩并非主要受该节目的影响。以上调查说明电视娱乐节目在短期内(1-3个月)对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查收明显的客流聚集作用,尤其像南靖土楼这种知名度较低、位置较偏、处于知名同质景区(永定土楼)形象遮蔽之下的景区来说,游客速发效应更为明显。但是,速发效应之后一般就会出现消退效应,即游客数量的增幅会出现急剧下降,直至最后趋于相对稳定。对于依靠电视娱乐节目一夜成名的景点来说,此类消退效应会更为显著。
2.2 品牌宣传效应滞后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节目首播后的3个月内各旅游网站、旅游中间商反应迅速,涉及南靖土楼的旅游线路都会主打《爸爸去哪儿》的宣传口号,同程网更是推出“跟随爸爸一起畅游南靖土楼”的亲子游产品。2017年12月25日,笔者在携程网以厦门为出发地查询到与“南靖土楼”有关的旅游产品共360个,其中只有48个旅游产品提到了《爸爸去哪儿》(仅占13.3%),而且仅“《爸爸去哪儿》外景拍摄地”寥寥几字,未见详细说明。实地考察发现南靖土楼景区内及当地旅行社宣传资料中未见任何关于《爸爸去哪儿》的宣传与介绍,导游带团过程中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及南靖土楼为节目拍摄地,对于拍摄的具体情节、明星居住的土楼等都未进行具体介绍。经过近两年时间,南靖土楼所依托的《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品牌宣传效应基本停滞。
2.3 负面影响效应渐显
《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热播短期内带给南靖土楼景区游客剧增、居民收入增加、基础设施改善等系列正面效应,但随着节目热度的消退与游客数量的减少及相关配套设施与管理水平的滞后,节目所带给景区的一系列负面效应逐渐显现。一方面,景区管理水平亟待提升、旅游环境亟待改善。2016年8月,因为“野导”扎堆、游步道安全隐患突出、环境卫生差、车辆管理混乱、占道摆摊现象严重,南靖土楼景区被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另一方面,一些因旅游业发展迅速而返乡就业的当地村民由于游客数量下降、就业机会减少又面临再一次背井离乡。坚守在旅游行业的从业者则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如节目中有关竹笋的桥段让南靖的笋和竹制品畅销甚至脱销,但现在销量有限,时常出现竹笋囤积甚至发馊的现象。再者,部分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如一些游客往居民饮用水井里投硬币、小朋友追打家禽等。
2.4 标签示范效应犹在
在作为《爸爸去哪儿》外景拍摄地之前,南靖土楼是《寻找远方的家园》《沧海百年》《云水谣》《野鸭子》等多部影视剧的取景地,并且在2005年《云水谣》播出后当地政府将长教镇改名为云水谣镇,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影视剧的播出并未让南靖土楼为外界熟知,直到《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在此拍摄并热播后,南靖土楼才真正迎来了知名度与游客量的双丰收。尽管随着时间流逝,《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直接影响效应逐渐弱化,但其“《爸爸去哪儿》外景拍摄地”的标签具有较强的后发性与可持续性,特别像《爸爸去哪儿》为系列电视娱乐节目,每一季的播出便是对该标签效应的一次强化,更是旅游地宣传促销的一次好机会,因此其后发标签效应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3 电视娱乐节目对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影响后效应的影响因素
3.1 节目内容文化特色展现
节目内容与景点特征之间的关联性与契合度是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后效应的决定因素,特别对于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而言,电视娱乐节目能否充分展现乡村旅游地的文化特性与地方特色是后续旅游项目设计、营销活动开展及宣传促销的坚实基础,也是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后效应持续的重要保证。南靖土楼旅游地文化特色鲜明、建筑保存完好、自然环境优美,《爸爸去哪儿》第三季节目不仅将独特的客家围屋建筑与优美的自然山水作为拍摄取景与明星生活背景自然呈现,同时,在游戏环节中融入了节庆、美食、特产等当地特色民俗,如“制作麻全笋宴”“竹编手工”“泥地抓泥鳅”等亲子互动游戏一方面展现了浓郁的乡村特色,另一方面其较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对于儿童、家庭及年轻人游客市场具有较大吸引力[4]。更为重要的是节目所彰显的父子亲情、儿童独立精神与南靖土楼传承千年的孝文化、艰苦奋斗精神一脉相承,从而有利于节目影响后效应的发挥。 3.2 文化遗产法律法规要求
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古朴性、脆弱性特征决定了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开发的特殊性,相关的文化遗产法律法规是作为旅游营销开发重要手段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影响后效应的制约因素。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决定了乡村旅游地不能单纯为了满足游客而对道路、建筑、设施等进行现代化改造;文化遗产的古朴性决定了旅游地不能像其他电视节目中的旅游景区一样设计太过娱乐化的旅游项目;文化遗产的脆弱性决定了景区无法容纳电视娱乐节目速发效应所带来的大量游客。特别像南靖土楼这种世界级文化遗产其对旅游产品开发、文化氛围营造及游客容量要求更为严格。每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会派代表到南靖土楼进行实地考察,对于《爸爸去哪儿》播出后景区所出现的商业氛围过重、现代气息太浓的现象提出了严厉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因此,为了保持其世界文化遗产属性,现在的南靖土楼景区尽量保持古色古香,也几乎看不到《爸爸去哪儿》的商业广告宣传,从而极大地制约了《爸爸去哪儿》节目影响后效应的发挥与持续。
3.3 后续旅游宣传开发力度
电视娱乐节目播出后,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的相关旅游形象宣传与关联旅游产品开发是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后效应的助推因素。围绕电视娱乐节目开展的系列旅游形象宣传能进一步强化节目的影响效应与加深游客的形象记忆;关联旅游产品开发则能将节目、景区与市场三者进行有效对接,能让游客直接感受节目氛围与深度体验游戏项目。由于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期检查的约束及营销策划水平的制约,南靖土楼景区并未在《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热播后进行持续宣传。同时,除了在节目热播后景区开发过一些采茶、竹艺编制、土楼模型制作等親子类旅游项目外,未曾科学而系统地进行目标市场分析与旅游产品开发。相应地,为了避免宣传不实所引发的游客投诉及法纠纷,旅游中间商在促销资料中会刻意回避有关《爸爸去哪儿》外景拍摄地的宣传。因此,后续旅游宣传与产品开发不足导致《爸爸去哪儿》第三季节目的影响后效应只出现在过往新闻报道及目前零星旅游宣传资料之中。
4 电视娱乐节目对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影响后效应的应对策略
4.1 持续宣传,寻求速发与后发的连续触发点
电视娱乐节目速发效应的持续与后发效应的发挥均需要景区开展持之以恒的宣传促销活动,不断地将电视娱乐节目与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间的关联效应强化及标签效应固化,这是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后效应发挥的基础。旅游地可采取以下宣传策略:第一,后续报道。旅游地除了在电视娱乐节目热播时有相关报道外,更需在节目播出后定期地进行新闻媒体报道,内容可涵盖与电视娱乐节目相关的宣传效果、影响效应、主题活动等诸多方面。第二,明星代言。充分利用明星的品牌效应引导公众不断地关注旅游地,如邀请《爸爸去哪儿》第三季中的明星父子或父女代言景区形象与参与景区的营销活动。第三,主题活动。举办与《爸爸去哪儿》节目相关的主题公关活动,如向山区孩子捐款捐物、城市儿童户外生存、乡村家庭生活体验等,这样不仅能树立景区的良好口碑,同时也能充分发挥电视娱乐节目的影响后效应。
4.2 科学分区,把握文化保护与娱乐开发的最优平衡点
借鉴旅游功能分区理论,对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进行“文化娱乐功能分区”,寻找电视娱乐项目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优平衡点,这是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后效应发挥的保障。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可采取以下分区模式:第一,文化核心区。该区域为文化特色最突出、历史价值最高、保护形式最严峻的区域。南靖土楼景区中明星居住过的“河坑楼”及其周边道路与环境应划定为核心区,该区域仅供游览参观,不开展其他形式的旅游与娱乐项目,以满足文化遗产保护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检查需要。第二,文化娱乐缓冲区。该区域内的文化遗产保护等级相对较低,区域内可以开展节目中出现的文化遗产展演、民俗活动表演、文化研修等旅游项目。第三,休闲娱乐活动区。该区域在文化娱乐缓冲区的外围,文化遗产较少但自然风光优美,该区域主要用来开展节目中出现的不适宜在缓冲区开展但趣味性、参与性较强的项目。同时,在该区域向游客提供民宿、餐饮、购物等服务。
4.3 创意设计,探寻资源特色与客源市场的最佳结合点
应充分认识乡村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的特性与客源特别是电视娱乐节目观众的特点,有效对接旅游资源优势与客源市场需求[5],创新性地进行旅游产品设计,这是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后效应发挥的关键。南靖土楼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与《爸爸去哪儿》节目所展现的资源特色开发以下旅游产品:第一,文化观光型产品。此类产品以观光游客为主要目标市场,包括围屋参观、山歌欣赏、萤火虫观赏等极具当地文化与自然特色的观光旅游项目。第二,文化修学型产品。该产品以土楼及客家文化为依托,以中小学生为主要目标市场,以假期修学旅行、夏令营等为组织形式,包括土楼模型制作、竹艺编制、皮影制作等客家及土楼文化的学习与体验,让学生在旅行中研修文化与提升素养。第三,文化体验型产品。此类产品以休闲度假及家庭游客为主要目标市场,包括客家地方餐饮、土楼特色民宿、娱乐活动体验等项目,让游客在深度文化体验中放松身心与寻找“乡愁”。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视节目制作水平的逐步提升及其网络传播范围的不断扩大,电视娱乐节目已成为许多旅游景点事件营销与形象传播的重要途径,但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身份的特定性与资源的特殊性制约着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后效应的发挥。因此,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在选择电视娱乐节目作为其营销创新方式时,应注重其节目内容的文化性与游戏环节的地方性,并且在凭借电视娱乐节目“一夜成名”与“人满为患”后,应注重其文化利用的合理性与形象传播的持续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与娱乐传播的交互双赢。
参考文献:
[1] 陈巧云,黄建宏. 我国电视旅游节目的旅游价值研究[J].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3):59-62.
[2] 马丽君,郭留留,吴志才. “爸爸去哪儿”对拍摄地旅游发展的影响——基于游客网络关注度的分析[J]. 旅游科学,2016(3):57-68.
[3] 金露. 电视节目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影响研究——以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例[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7): 120-122.
[4] 周曙.《爸爸去哪儿》的节目元素解析[J]. 当代传播,2015(5):93-95.
[5] 胡林,李嘉卿. 电视综艺节目对旅游目的地影响力的实证研究[J]. 市场经济与价格,2016(7):50-55.
【通联编辑:谢媛媛】
关键词:电视娱乐节目;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影响后效应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12-0222-02
1 引言
随着《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带着爸妈去旅行》等电视娱乐节目的热播,节目中所出现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批前来游玩的旅游者,电视娱乐节目对旅游地的影响与价值备受关注[1]。电视娱乐节目对旅游地的影响会在节目播出后较短时间内呈现发酵、激活与峰聚等不同效应,同时,也会在节目播出较长一段时间内呈现长期效应或后效应。目前,已有理论研究与营销实践多关注电视娱乐节目对旅游地影响的即时效应与短期效果[2,3],后效应与长期效果及对文化型旅游地影响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其实,电视娱乐节目影响的后效应更能全面评估与客观审视其对旅游地的传播效应与营销作用,特别对于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的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实地考察、深度访谈、网络资料检索等研究方法,以《爸爸去哪兒》第三季第三站的外景拍摄地、世界文化遗产、有着“土楼王国”美誉的福建南靖土楼为例,探究电视娱乐节目对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影响的后效应。
2 电视娱乐节目对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影响后效应的特征
2.1 游客消退效应明显
2015年8月7日《爸爸去哪儿》第三季节目首播后,福建南靖土楼景区迎来了游客数量的激增,当年8月景区接待游客数同比增幅近60%,特别是节目拍摄地河坑土楼所在的云水谣线增幅尤为明显。但从2015年底开始景区游客人数出现持续下降,2016年5月游客数量趋于稳定,其后再未出现《爸爸去哪儿》第三季节目首播后游客持续爆棚的场景。在景区的随机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游客表示并不清楚南靖土楼就是《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的外景拍摄地,少部分知道此事的游客表示他们来此游玩并非主要受该节目的影响。以上调查说明电视娱乐节目在短期内(1-3个月)对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查收明显的客流聚集作用,尤其像南靖土楼这种知名度较低、位置较偏、处于知名同质景区(永定土楼)形象遮蔽之下的景区来说,游客速发效应更为明显。但是,速发效应之后一般就会出现消退效应,即游客数量的增幅会出现急剧下降,直至最后趋于相对稳定。对于依靠电视娱乐节目一夜成名的景点来说,此类消退效应会更为显著。
2.2 品牌宣传效应滞后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节目首播后的3个月内各旅游网站、旅游中间商反应迅速,涉及南靖土楼的旅游线路都会主打《爸爸去哪儿》的宣传口号,同程网更是推出“跟随爸爸一起畅游南靖土楼”的亲子游产品。2017年12月25日,笔者在携程网以厦门为出发地查询到与“南靖土楼”有关的旅游产品共360个,其中只有48个旅游产品提到了《爸爸去哪儿》(仅占13.3%),而且仅“《爸爸去哪儿》外景拍摄地”寥寥几字,未见详细说明。实地考察发现南靖土楼景区内及当地旅行社宣传资料中未见任何关于《爸爸去哪儿》的宣传与介绍,导游带团过程中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及南靖土楼为节目拍摄地,对于拍摄的具体情节、明星居住的土楼等都未进行具体介绍。经过近两年时间,南靖土楼所依托的《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品牌宣传效应基本停滞。
2.3 负面影响效应渐显
《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热播短期内带给南靖土楼景区游客剧增、居民收入增加、基础设施改善等系列正面效应,但随着节目热度的消退与游客数量的减少及相关配套设施与管理水平的滞后,节目所带给景区的一系列负面效应逐渐显现。一方面,景区管理水平亟待提升、旅游环境亟待改善。2016年8月,因为“野导”扎堆、游步道安全隐患突出、环境卫生差、车辆管理混乱、占道摆摊现象严重,南靖土楼景区被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另一方面,一些因旅游业发展迅速而返乡就业的当地村民由于游客数量下降、就业机会减少又面临再一次背井离乡。坚守在旅游行业的从业者则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如节目中有关竹笋的桥段让南靖的笋和竹制品畅销甚至脱销,但现在销量有限,时常出现竹笋囤积甚至发馊的现象。再者,部分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如一些游客往居民饮用水井里投硬币、小朋友追打家禽等。
2.4 标签示范效应犹在
在作为《爸爸去哪儿》外景拍摄地之前,南靖土楼是《寻找远方的家园》《沧海百年》《云水谣》《野鸭子》等多部影视剧的取景地,并且在2005年《云水谣》播出后当地政府将长教镇改名为云水谣镇,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影视剧的播出并未让南靖土楼为外界熟知,直到《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在此拍摄并热播后,南靖土楼才真正迎来了知名度与游客量的双丰收。尽管随着时间流逝,《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直接影响效应逐渐弱化,但其“《爸爸去哪儿》外景拍摄地”的标签具有较强的后发性与可持续性,特别像《爸爸去哪儿》为系列电视娱乐节目,每一季的播出便是对该标签效应的一次强化,更是旅游地宣传促销的一次好机会,因此其后发标签效应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3 电视娱乐节目对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影响后效应的影响因素
3.1 节目内容文化特色展现
节目内容与景点特征之间的关联性与契合度是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后效应的决定因素,特别对于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而言,电视娱乐节目能否充分展现乡村旅游地的文化特性与地方特色是后续旅游项目设计、营销活动开展及宣传促销的坚实基础,也是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后效应持续的重要保证。南靖土楼旅游地文化特色鲜明、建筑保存完好、自然环境优美,《爸爸去哪儿》第三季节目不仅将独特的客家围屋建筑与优美的自然山水作为拍摄取景与明星生活背景自然呈现,同时,在游戏环节中融入了节庆、美食、特产等当地特色民俗,如“制作麻全笋宴”“竹编手工”“泥地抓泥鳅”等亲子互动游戏一方面展现了浓郁的乡村特色,另一方面其较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对于儿童、家庭及年轻人游客市场具有较大吸引力[4]。更为重要的是节目所彰显的父子亲情、儿童独立精神与南靖土楼传承千年的孝文化、艰苦奋斗精神一脉相承,从而有利于节目影响后效应的发挥。 3.2 文化遗产法律法规要求
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古朴性、脆弱性特征决定了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开发的特殊性,相关的文化遗产法律法规是作为旅游营销开发重要手段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影响后效应的制约因素。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决定了乡村旅游地不能单纯为了满足游客而对道路、建筑、设施等进行现代化改造;文化遗产的古朴性决定了旅游地不能像其他电视节目中的旅游景区一样设计太过娱乐化的旅游项目;文化遗产的脆弱性决定了景区无法容纳电视娱乐节目速发效应所带来的大量游客。特别像南靖土楼这种世界级文化遗产其对旅游产品开发、文化氛围营造及游客容量要求更为严格。每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会派代表到南靖土楼进行实地考察,对于《爸爸去哪儿》播出后景区所出现的商业氛围过重、现代气息太浓的现象提出了严厉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因此,为了保持其世界文化遗产属性,现在的南靖土楼景区尽量保持古色古香,也几乎看不到《爸爸去哪儿》的商业广告宣传,从而极大地制约了《爸爸去哪儿》节目影响后效应的发挥与持续。
3.3 后续旅游宣传开发力度
电视娱乐节目播出后,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的相关旅游形象宣传与关联旅游产品开发是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后效应的助推因素。围绕电视娱乐节目开展的系列旅游形象宣传能进一步强化节目的影响效应与加深游客的形象记忆;关联旅游产品开发则能将节目、景区与市场三者进行有效对接,能让游客直接感受节目氛围与深度体验游戏项目。由于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期检查的约束及营销策划水平的制约,南靖土楼景区并未在《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热播后进行持续宣传。同时,除了在节目热播后景区开发过一些采茶、竹艺编制、土楼模型制作等親子类旅游项目外,未曾科学而系统地进行目标市场分析与旅游产品开发。相应地,为了避免宣传不实所引发的游客投诉及法纠纷,旅游中间商在促销资料中会刻意回避有关《爸爸去哪儿》外景拍摄地的宣传。因此,后续旅游宣传与产品开发不足导致《爸爸去哪儿》第三季节目的影响后效应只出现在过往新闻报道及目前零星旅游宣传资料之中。
4 电视娱乐节目对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影响后效应的应对策略
4.1 持续宣传,寻求速发与后发的连续触发点
电视娱乐节目速发效应的持续与后发效应的发挥均需要景区开展持之以恒的宣传促销活动,不断地将电视娱乐节目与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间的关联效应强化及标签效应固化,这是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后效应发挥的基础。旅游地可采取以下宣传策略:第一,后续报道。旅游地除了在电视娱乐节目热播时有相关报道外,更需在节目播出后定期地进行新闻媒体报道,内容可涵盖与电视娱乐节目相关的宣传效果、影响效应、主题活动等诸多方面。第二,明星代言。充分利用明星的品牌效应引导公众不断地关注旅游地,如邀请《爸爸去哪儿》第三季中的明星父子或父女代言景区形象与参与景区的营销活动。第三,主题活动。举办与《爸爸去哪儿》节目相关的主题公关活动,如向山区孩子捐款捐物、城市儿童户外生存、乡村家庭生活体验等,这样不仅能树立景区的良好口碑,同时也能充分发挥电视娱乐节目的影响后效应。
4.2 科学分区,把握文化保护与娱乐开发的最优平衡点
借鉴旅游功能分区理论,对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进行“文化娱乐功能分区”,寻找电视娱乐项目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优平衡点,这是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后效应发挥的保障。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可采取以下分区模式:第一,文化核心区。该区域为文化特色最突出、历史价值最高、保护形式最严峻的区域。南靖土楼景区中明星居住过的“河坑楼”及其周边道路与环境应划定为核心区,该区域仅供游览参观,不开展其他形式的旅游与娱乐项目,以满足文化遗产保护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检查需要。第二,文化娱乐缓冲区。该区域内的文化遗产保护等级相对较低,区域内可以开展节目中出现的文化遗产展演、民俗活动表演、文化研修等旅游项目。第三,休闲娱乐活动区。该区域在文化娱乐缓冲区的外围,文化遗产较少但自然风光优美,该区域主要用来开展节目中出现的不适宜在缓冲区开展但趣味性、参与性较强的项目。同时,在该区域向游客提供民宿、餐饮、购物等服务。
4.3 创意设计,探寻资源特色与客源市场的最佳结合点
应充分认识乡村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的特性与客源特别是电视娱乐节目观众的特点,有效对接旅游资源优势与客源市场需求[5],创新性地进行旅游产品设计,这是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后效应发挥的关键。南靖土楼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与《爸爸去哪儿》节目所展现的资源特色开发以下旅游产品:第一,文化观光型产品。此类产品以观光游客为主要目标市场,包括围屋参观、山歌欣赏、萤火虫观赏等极具当地文化与自然特色的观光旅游项目。第二,文化修学型产品。该产品以土楼及客家文化为依托,以中小学生为主要目标市场,以假期修学旅行、夏令营等为组织形式,包括土楼模型制作、竹艺编制、皮影制作等客家及土楼文化的学习与体验,让学生在旅行中研修文化与提升素养。第三,文化体验型产品。此类产品以休闲度假及家庭游客为主要目标市场,包括客家地方餐饮、土楼特色民宿、娱乐活动体验等项目,让游客在深度文化体验中放松身心与寻找“乡愁”。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视节目制作水平的逐步提升及其网络传播范围的不断扩大,电视娱乐节目已成为许多旅游景点事件营销与形象传播的重要途径,但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身份的特定性与资源的特殊性制约着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后效应的发挥。因此,乡村文化遗产旅游地在选择电视娱乐节目作为其营销创新方式时,应注重其节目内容的文化性与游戏环节的地方性,并且在凭借电视娱乐节目“一夜成名”与“人满为患”后,应注重其文化利用的合理性与形象传播的持续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文化传承与娱乐传播的交互双赢。
参考文献:
[1] 陈巧云,黄建宏. 我国电视旅游节目的旅游价值研究[J].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3):59-62.
[2] 马丽君,郭留留,吴志才. “爸爸去哪儿”对拍摄地旅游发展的影响——基于游客网络关注度的分析[J]. 旅游科学,2016(3):57-68.
[3] 金露. 电视节目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影响研究——以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为例[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7): 120-122.
[4] 周曙.《爸爸去哪儿》的节目元素解析[J]. 当代传播,2015(5):93-95.
[5] 胡林,李嘉卿. 电视综艺节目对旅游目的地影响力的实证研究[J]. 市场经济与价格,2016(7):50-55.
【通联编辑:谢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