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知识论探析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56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老子知识论的讨论可谓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重新讨论这个问题有助于今天的做人和做事。老子在知识论上的观点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反智,而是通过反对世俗知识来阐明自己的知识观,即追求一种“本真”的知识;这种知识观是主张“有知”的,有真知灼见,明事物之理,知自然之道。这样的知识观对现代技术运用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道德经》 知识论 道 观
  人是语言的存在,通过语言指称,人们认识了自己面前的现象世界;通过语言的演绎,人们构筑了完整的观念世界;依靠语言的分析,文本中运载的思想得以传递延续,道德与传统得以传播。不仅如此,人更是理解的存在。理解使人与生活及其传统建立起意义的联系;由理解生成的意义,渗透于人生的各个层面——意图、目的、情绪、思想及其价值,理解展开的是一个人人生存在的精神世界。理解借助语言文字,表达流露出来,成为解释。人在生活中解释人生,人又生活在解释与理解活动之中。解释与理解参与到生活的每一方面,因此,人还是解释的存在。
  但在解释中欲求一个相对确定的意义是很难的。因为在解释者和文本之间还横亘着历史这个“第三者”,由于时空的距离,解释无疑要卷入这两种不同的历史时间。这两种不同的历史时间,造成了解释者与文本之间的疏远感、陌生感,同时,也使文本的意义处于未决的状态,这也就造成了文本理解的多样性。既便如此,解释仍然是促使文本不断生发出现实意义的动力之所在。
  正是基于以上思想的指导,本文试图重新解读老子《道德经》中的知识论问题,从众多研究者的视野出发,重新讨论这个哲学话题,借助文本分析,了解老子的知识论,并对时下的技术运用进行进一步的反思。
  一
  纵观学者们对老子知识论的认识,可以归纳为这样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受康德理论的影响,由老子的“道”论推出老子主张本体不可知论。第二种观点认为老子轻视感觉经验,其依据是老子的“不出户,可以知天下,不窥牖,可以见天道”(47,125)以及“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48,127-128)。第三种观点认为老子主张“无知”或反智主义。从这三种观点看来,大部分研究者只是关注于老子对知识的态度,而没有细致思考老子有无自身的知识论?这个知识论是什么?它又有何积极意义?虽然第二种观点肯定了老子的知识论,但是在认识上并不全面。如果我们进一步深究老子的言论,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老子为什么反智?反智的依据何在?反智的目的何在?其实,老子的反智,本身就是他的知识论,反对一种智的目的是要倡导另一种智。即摒除世俗知识,而实现一种“本真”的知识。这种知识才是“有知”,即有真知灼见,明事物之理,知自然之道。通读《老子》,会深切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着深邃的本体论智慧、道德哲学智慧和生活智慧。
  二
  谈论老子的知识论,我们首先要明确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所针对的对象,把老子的思想放到那一时代来理解,才能给予较为客观的诠释。老子所处的时代,诸侯纷争,割地称雄,掠夺人民财产,导致社会礼崩乐坏。知识分子奔走呼吁,号召仁义,揭示上古的圣君贤相,要人们如何体认天心仁爱,如何以仁心仁术来治理天下,才能使天下太平。不但儒家如此,其他诸子百家,也多以仁义为口号。其实,一时代产生一时代的学说,无论哪一种高明的理论,不可能适合任何时代状况,况且,一种理论用之已久,弊病必然产生,因此,“时移势易”,时代改变,相应地治理方法也应该改变。老子正是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弊病,希望当时的人们能慎重处理,将之归导于正途。接下来,我们就来仔细阐述老子的知识论。
  老子的知识论是一种本体知识论,但是却是可以认知的。老子在世俗知识之外寻找到一个更高的概念——“道”,但是他并没有告诉我们,“道”是如何作为一个综合的、无所不能的过程、作为大千世界永不枯竭的源头而存在的。老子花了很长篇幅来描写这个“道”,然而先决条件是,这个“道”是老子理解的“道”,我们对“道”的认识如何与老子的理解达到契合?这需要我们抓住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在对立的事物中揭示它们的关联性和本质。以老子的观点,我们能认清事物的真面目,是因为有“道”这个本质存在,而事物变化,却有着永恒不变的东西;事物之所以有“有名”,是因为存在某种“无名”的东西。因此,老子并没有否定我们对普通事物的认知,只是在它之上,我们应该找到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例如,对美与丑的认识,老子便利用这种广阔的视野对之进行深刻的思考。“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6)人们都知道美好的东西之所以为美好,就有丑的了;善良的事之所以为善良,就有不善良的了。所以有和无是相对产生,难和易是相形而成立,长和短是相比较而体现,高和下是相对而显著,音和声是相协而谐和,先和后是相随而有序。因此,圣人处事不会有意为之,也不会有意地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因物而用,遵循事理本来的面目。如果我们单独来理解“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很难理解,或者理解容易偏差的,以一种开放的眼光观之,我们会发现,老子观点的正确性。以及此段话中包含着的内在意蕴,即万物的本质与状态之间的对立、以及对立中存在的关联性。老子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是通过对“道”的描述展开的,同时,我们把握了其思想中对立与关联的辩证关系,也就能理解“道”这个本质存在。
  以上,是对老子思想中“道”的解读,而在老子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去认知“道”和体验“道”。老子在很多地方描述了道的形态,“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21,52-53)他用“恍惚”来描述“道”,如果把这作为对“道”的认识是值得考虑的,但是在认知的过程和结果的意义上考量,不是完全没有理性的基础的。在这个意义上认识“道”,老子要求一个人应该具有“观”、“明”、“玄览”的认识方法。
  所谓“观”有三层含义,一是指直观或直接观察。老子言:“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54,144)从这句话可知,人欲认识各种事物的本质或法则,就需要先对事物进行直接的观察。修身的前提是要观察身的本性;观察家的本性及其成之道,才能成其家;观察乡和国的本性及其成之道,才能治理好乡和国;观察天下的本性及其成之道,才能平天下。各以自身而观之,则得其性及其成之道。可见,老子的观察是从实际出发,并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对事物进行观察,必用到耳目,所以,老子求道还是从经验出发,而不是从想象出发。老子“以物观物”是将心和耳目结合,是心的睿智和耳目的聪明并重,并没有忽视耳目的经验。   除了直接观察,老子还特别提出“虚”、“静”的观念,这也是“观”的第二层含义,即“静观”。“静观”是指以物观物时,切忌浮躁。如果浮躁,就只能停留于浮光掠影之见,不能有真知灼见。因此,老子要求观察事物,首先要“虚”、“静”。心中虚空,才能容纳;心静才能深入思考,虚至极,守之笃,才能“有知”。
  总体来说,“观”还只是认识的观察方面,是探索知识的起步阶段,要实现“有知”,获得真知灼见,还必须对事物进行辨明,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明”。所谓“明”,就是在认识的过程中要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其本质,因此,老子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16,36),“知和曰常,知常曰明”(55,145-146),“见小曰‘明’”(52,140),“是谓‘微明’”(36,89)。“常”是指共相,规律。这几段话的意思是说,在纷纭变化的现象中能知其共相与规律,才是“明”。老子在书中归纳了许多“常”的法则,比如:“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64,166);“取天下常以无事”(48,168);“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39,10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152)。从这些法则可知,老子对于“知”,不是不求,反而是努力以求,不是不学,反而是努力去学,因为求之日深,才能知“常”,学而能损,才能见道。老子进一步主张,一个人行己处事不仅要“知常”,并且还要“习常”。一个人知道了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就要照着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去做,就不至失败。如果违反自然和社会的规律,任意胡行,那就一定招致恶果。
  “玄览”是老子主张的另一种认识方法,“观”是要求人们要主动地认识事物,“明”是要求人们认识法则,遵循法则做事,但并不是每个人在“观”和“明”后,都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获得真知,这是因为,我们心中存有成见,只有洗去人们的私见和成见,使得头脑纯洁清明,再去观察自然界,才能认识事物的真面目。因此,老子提出:“涤除玄览,能无疵乎?”(10,23),在认识事物时,洗垢除尘,再深观远照,不加一点外来的东西,以自然解释自然。
  三
  至此,我们大致了解了老子的知识观,即旨在摒除一种世俗知识,而实现一种“本真”的知识。这种知识论在追求积极有为的人看来,无疑是不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但如果我们反而观之,会发现,这种纯朴的知识论在精神世界的丰盈上却有着巨大的贡献,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老子只是想为人能“诗意的栖居”找到一种真正的方式。直至当代,这种知识论仍然能够给我们深刻的启发。
  当代社会,现代化思潮席卷全球,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有增无减,由知识带来的技术方便着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们习惯了用一个技术来解决另一个技术的弊端,结果发现这个雪球越滚越大,人们俨然成为技术的奴隶。老子的本体知识论,看似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却是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他的观点是对现实世界进行本体观照的必然结果。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的实质是“框架”,他对技术统治人有深刻的揭示:“框架支配一切,意思是:人的本质被一种力量握住了……人无法控制它”;“我们唯一剩下的东西,只有技术的关系,这已不再是人生活于其上的地球了。” 正是看到了技术时代的危险,海德格尔流露出一种悲观的情绪,他说:“只有一个上帝能拯救我们”。与生活在工业时代的海德格尔相比,春秋时期的老子似乎更加睿智,难怪有人感叹:“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言到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老子对技术的批判,正是由于它们使人产生了对“道”的遮蔽,失去了“朴”的自然本性。在知识论的视野下,人只能提问“人是什么”,而不能提问“人是谁”,而后者对人来说才有根本的意味。科学的发展无法解决人的价值问题,同时科学也应该人性化,人类才能营造起自己的美好家园。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对人类伦理构成威胁,这就是说,即使是老子不顾一屑的“下德”,也正在丧失。在技术吞没人的“后工业时代”,老子对知识、技术的批判却穿越了历史的阴霾,警醒着“连根拔起”的现代人。
  知识的作用总是相对的,老子对世俗知识的批判最终都指向“道”的理想境界。因此,我们说老子的批判不是破坏性的而是建设性的。当然,老子的知识本体论在批判现实方面具有巨大的威力,但是他所强调的“道”本体却缺乏与现实的贯通,从而使理想境界悬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因此难以做到体用一如。
  作者简介:
  张丽苹(1981—),女,汉族,四川峨眉人,博士,上海金融学院政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伦理,应用伦理。
  张春华(1976—),女,汉族,四川峨眉人,峨眉山市第七中学教师,中教二级,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谢向荣(1976— ),男,汉族,四川峨眉人,峨眉山市第二中学教师,中教一级,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和谐社会视域下道家俭约之德及其意义研究》(10YJA720036)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上海金融学院政法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50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耗时、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均有明显
【摘 要】本文旨在选取天津有代表性工业生产指标数据,通过比较全国的同类指标获得相应周期的发展水平值,同时结合对世界典型工业化国家及我国工业化发展历程的定性分析,从而客观准确地展现天津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文中首先分析强调了工业化经济模式和程度,对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经济格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进而从数据比较和历史发展分析两个角度,说明了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工业和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互为依托,交替发展
目的 调查茶叶及茶汤中锰含量状况,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及茶汤中锰的含量,按照《生活饮用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枯木怪石图》是文豪苏轼仅存于世的几幅画作之一,枯木与怪石相依而生,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大相径庭。而笔者欲从此画入手,rn对苏轼绘画取材和意义进行剖析,对其意境进行把
央视社教中心的尹力说:“电视法制节目重rn在‘普’,根在‘法’”。法制节目本身承担着宣rn传法律知识,引导正确舆论的重任。当前,各rn类法制栏目、节目以其独具的魅力在省级以上
期刊
摘 要 《维莱特》是夏落蒂改写几经波折但在她生前终究未能出版的处女小说《教师》的结果,但脱稿后的新作与其原作相比,俨然一部全新的小说。本文立足两部作品人物试图剖析夏落蒂的女性自我探求过程。  关键词 父权制 《教师》 《维莱特》 女性自我实现  一、《教师》:通过模仿男性叙述者探索女性文学的出路  夏洛蒂在处女作《教师》(1845)里采用了男性叙述者,试图将自己化身为父权社会中的男性
@天子之剑:房子降价的唯一可能就是,国家给开发商优惠,地皮便宜了,才有可能实现降价.现在工费在涨,材料在涨,房子怎么可能降价?要么国家出台优惠政策,要么国家自行大批量开发
期刊
21 世纪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时代,目前计算机作为一项高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娱乐的各个生活相关的领域,rn将社会的各个层次和角落都与人们联系起来,是
本文主要介绍在计量业务管理过程中如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促进计量业务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而提高业务管理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