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74-01
紧急避险系是职工生命安全的最后保障,火铺煤矿避险设施布置以提高矿井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为最终目标。通过分析火铺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结合矿用救生舱和避难硐室的技术特点,进行合理布置,构建起覆盖全矿井的安全防护网。整个安全防护网构建完成后,覆盖井下各个作业地点,为井下职工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实现矿井本质安全的发展目标。
一、安全避险系统现状
1、压风自救系统
火铺矿井下压风自救系统的供风来源为地面的压风机房,分别为中心压风机房和北三联合机房压风机室。中心压风机房有5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北三联合机房压风机室有2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型号均为SA250A-6K-T,排气压力0.8Mpa,配套电机功率为250KW,每台压风机的供风量40.5m3/h。主压风管路现为φ168mm热轧无缝钢管,壁厚为6mm。地面2个压风机房主管路分别从副斜井和北三通风上山入井,主管路在井下1660大巷相互连通,形成一个由地面2个压风机房同时向井下同时供风的互相连通的压风系统,极大提高了压风自救系统的可靠性。
2、通讯联络系统
火铺矿现用通讯系统为HiPath4000v2.0型西门子程控调度交换机通讯系统,矿调度室和机电调度室能随时与井上、井下任何一部电话建立联系,不受被叫摘机、占线等限制,具备“强插”、“强拆”等调度功能。火铺矿通讯系统总装机容量为400门,其中地面100门(包括地面機房、各单位调度室、洗煤厂等),井下己使用170余门。主通讯电缆300对敷设至井口,入井电缆总量为160对(其中:21片区50对,23片区50对,滥泥箐片区50对,新主斜井10对),电话及电缆随着矿井的延深及各采区工作面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变化,每个采区保持50对通信电缆已能满足全部工作地点的正常通讯要求。
二、紧急避险布局及特点
1、功能分区鲜明
永久避难硐室的内部分为缓冲区、避难区、救护区和卫生区。缓冲区是为去除逃生人员进入避难区时所带入的有毒有害气体而设立的;避难区是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后的主要活动空间;救护区是对在逃生过程中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助的区域,此区域备有常用的救护器材和药品;卫生区的设立是为了满足逃生人员在避难硐室内部生存的需求。
三、避难硐室设计
(一)永久避难硐室
1、硐室位置
3、供风方式
三个避难硐室均通过压风自救系统供风、当压风供给中断时,通过正氧呼吸柜和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供养。
4、硐室基本参数
根据各避难硐室容量计算结合座椅、设备、传感器等设备的布置,将21采区避难硐室总长度设计为43m,生存室为33.6m;23采区避难硐室总长度设计为55m,生存室为41.3m;滥泥箐采区避难硐室总长度设计为23m,生存室为14.9m。
四、避难硐室功能措施设计
(一)氧气供给保障系统
避难硐室氧气供给保障系统采用供氧多级防护的设计,包括矿用压风管路、正氧呼吸柜、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三级防护,保证硐室内供氧可靠。避难硐室设计有与矿用压风管路兼容的管路、接头及控制阀门,在煤矿压风输送正常时,采用压缩空气直接为硐室送风,此状态下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若压风供给中断,室内正氧呼吸柜也能提供设计救援时间(96h)内所需全部氧气;室内储备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供室内气体环境恶化需撤离时使用;以上多级供氧防护技术使得因氧气供应出现问题而影响救生舱救援效果的可能性几乎不会出现。
紧急避险系是职工生命安全的最后保障,火铺煤矿避险设施布置以提高矿井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为最终目标。通过分析火铺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结合矿用救生舱和避难硐室的技术特点,进行合理布置,构建起覆盖全矿井的安全防护网。整个安全防护网构建完成后,覆盖井下各个作业地点,为井下职工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实现矿井本质安全的发展目标。
一、安全避险系统现状
1、压风自救系统
火铺矿井下压风自救系统的供风来源为地面的压风机房,分别为中心压风机房和北三联合机房压风机室。中心压风机房有5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北三联合机房压风机室有2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型号均为SA250A-6K-T,排气压力0.8Mpa,配套电机功率为250KW,每台压风机的供风量40.5m3/h。主压风管路现为φ168mm热轧无缝钢管,壁厚为6mm。地面2个压风机房主管路分别从副斜井和北三通风上山入井,主管路在井下1660大巷相互连通,形成一个由地面2个压风机房同时向井下同时供风的互相连通的压风系统,极大提高了压风自救系统的可靠性。
2、通讯联络系统
火铺矿现用通讯系统为HiPath4000v2.0型西门子程控调度交换机通讯系统,矿调度室和机电调度室能随时与井上、井下任何一部电话建立联系,不受被叫摘机、占线等限制,具备“强插”、“强拆”等调度功能。火铺矿通讯系统总装机容量为400门,其中地面100门(包括地面機房、各单位调度室、洗煤厂等),井下己使用170余门。主通讯电缆300对敷设至井口,入井电缆总量为160对(其中:21片区50对,23片区50对,滥泥箐片区50对,新主斜井10对),电话及电缆随着矿井的延深及各采区工作面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变化,每个采区保持50对通信电缆已能满足全部工作地点的正常通讯要求。
二、紧急避险布局及特点
1、功能分区鲜明
永久避难硐室的内部分为缓冲区、避难区、救护区和卫生区。缓冲区是为去除逃生人员进入避难区时所带入的有毒有害气体而设立的;避难区是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后的主要活动空间;救护区是对在逃生过程中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助的区域,此区域备有常用的救护器材和药品;卫生区的设立是为了满足逃生人员在避难硐室内部生存的需求。
三、避难硐室设计
(一)永久避难硐室
1、硐室位置
3、供风方式
三个避难硐室均通过压风自救系统供风、当压风供给中断时,通过正氧呼吸柜和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供养。
4、硐室基本参数
根据各避难硐室容量计算结合座椅、设备、传感器等设备的布置,将21采区避难硐室总长度设计为43m,生存室为33.6m;23采区避难硐室总长度设计为55m,生存室为41.3m;滥泥箐采区避难硐室总长度设计为23m,生存室为14.9m。
四、避难硐室功能措施设计
(一)氧气供给保障系统
避难硐室氧气供给保障系统采用供氧多级防护的设计,包括矿用压风管路、正氧呼吸柜、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三级防护,保证硐室内供氧可靠。避难硐室设计有与矿用压风管路兼容的管路、接头及控制阀门,在煤矿压风输送正常时,采用压缩空气直接为硐室送风,此状态下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若压风供给中断,室内正氧呼吸柜也能提供设计救援时间(96h)内所需全部氧气;室内储备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供室内气体环境恶化需撤离时使用;以上多级供氧防护技术使得因氧气供应出现问题而影响救生舱救援效果的可能性几乎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