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村民生新闻初探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c8541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天地广阔,是做好民生新闻报道的“富矿”。做好农村民生新闻,要知农爱农为农,要善于挖掘题材,要练就一双“新闻眼”,要勤联系多跑腿。
  【关键词】农村 民生新闻 新闻报道
  
   目前,民生新闻已成为各类媒体的主要报道内容之一。但从总体上看,民生新闻以城市民生新闻居多,而对农村民生新闻挖掘不够。事实上,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期的农村民生新闻题材众多,是民生新闻的“富矿”。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除了要有服务大局、服务“三农”的意识,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外,更需要通过实践,总结和掌握一些挖掘农村民生新闻的技巧,全面反映变革时期的农村变迁与农民新风貌,为农民分忧解愁,为农村农业发展鼓与呼。
  做好农村民生新闻 要知农爱农为农
  “知农”、“爱农”、“为农”是挖掘农村民生新闻,做好农村民生新闻报道的思想基础,这是笔者多年从事农村民生新闻报道的切身体会。
  所谓“知农”,就是要了解、掌握和熟悉党和政府有关农村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这样宣传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同时,要懂得一些基本的农业技术知识,以及一些农业生产的基本常识,做到心中有数。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农村,走村串户,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了解农村现状和发展趋势。否则不了解农民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需要什么,要想写出好的农村民生新闻是不可能的。
  所谓“爱农”,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想农民群众之所想,急农民群众之所急,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服务。只有带着对农村、农业、农民的热爱,才能积极主动地深入基层了解农村、农业和农民,做农民的贴心人,报道农村感人的故事。
  所谓“为农”,就是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我们手中的笔,真实记录农村改革发展轨迹,农业发展情况,农民的生存状况,反映广大农民群众的心声,帮助农民解决致富路上遇到的问题。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农民的地位提高了,农村的各项事业发展了,这才是做好农村民生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
  笔者在实践中,注重提高自己的“知农”“爱农”和“为农”的思想水平,为惠州“三农”事业发展鼓与呼。这些年来,笔者深入农村,采写了《照图纸制沟耙 按安排表播种》《改良栽培技术,一根淮山重达10多公斤》《一场大风80亩秧田遭殃》《2米一垄改为0.9米可增产》《晒成萝卜干每公斤卖四五元》等一系列农村题材的民生新闻,受到读者特别是农民朋友的好评。
  做好农村民生新闻 要善于挖掘题材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农村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可做民生新闻的题材很多,根据笔者多年在农村采访的经验,农村民生新闻题材可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挖掘:
  (1)“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三农”发展的外部环境不断改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人物层出不穷,这些都为农村民生新闻报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涉法事件。长期以来,受历史的、现实的各种因素影响,部分农民因法律意识淡薄而酿成悲剧的事件在不断上演。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农民的法律意识得到加强,农民也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目前,农村涉法事件的增加,丰富了农村民生新闻内涵,这类报道既有警示作用,又有可读性。
  (3)乡风民俗与民间艺术。各地的乡风民俗多姿多彩,各地乡风民俗的报道可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吸引读者眼球。而民间艺术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挖掘民间的这类题材可引发读者的兴趣。
  (4)农村民营企业。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催生了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成为农民致富,特别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力军,这也提供了丰富的民生新闻素材。
  (5)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不断增加,他们在推进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民工现象备受社会关注,自然也是媒体民生新闻的“题材大户”。
  (6)农村教育观、消费观等的新变化。一个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要比城镇家庭付出更多的酸涩与艰辛。挖掘农村家庭培养子女成才背后的故事,是挖掘农村民生新闻的“亮点”之一。同样,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消费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也是读者关注的农村民生新闻题材。
  笔者近年采写的《饮水安全工程在我市铺开43万村民有望喝上放心水》《博罗横河卢屋村医生卢炳华坚守农村12年》《澳头渔村建好水泥路迎来旅游大巴行》《员工工伤断双臂 老板押房产赔偿》《惠阳新圩村民沐龙舟水驱百病习俗》《失传民间艺术舞春牛重现舞台》《博罗长宁古泥塘村一村民悉心养育孤苦姐弟8年》等农村题材的新闻报道从民生角度反映了惠州农村社会的变化。
  做好农村民生新闻 要练就一双“新闻眼”
  农村天地广阔,民生新闻题材丰富,关键在于发现和挖掘,为此,记者要练就一双“新闻眼”。
  怎样才能不与新闻擦肩而过?怎样才能在拿到第一手材料之后把新闻做好?这就要求我们应言人之所未言,见人之所未见,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或在寻找线索上领先,或在报道思路、主题、角度上做优,或在表现形式上有突破。
  笔者今年春节前到惠东县平海镇六乡村采访时,发现该村春节期间有打糍粑的习俗。笔者立即感觉这里有新闻可做。首先联系采访,到了现场,笔者根据现场的采访,思考如何进行报道。或许打糍粑是比较普通的事,但是笔者把现场生动的场面记录下来,采访了当地人的生活变化,写成《惠东县平海镇六乡村飘起糯米香》,描述当地农村的风俗习惯,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生活。该报道立意高,写法活泼,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流露出浓浓的乡土气息。
  农村的天地虽然广阔,但也不是经常都能遇上新奇的新闻题材,往往碰到更多的都是“四季歌”。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其实一个题材,多个记者去挖,还是可以做出多篇报道出来,而且改变一下写法,也能出好的新闻作品。
  《惠州日报》2009年10月21日刊登了《部分文化站只有1名工作人员》报道,是笔者在基层采访时,与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闲聊中得到的素材。通过深入采访,笔者了解到不少乡镇文化站的硬件设施都很欠缺,甚至有些乡镇至今没有文化站这个机构。而且,当时,正掀起文化改革之风,各级政府都在积极贯彻文化建设,广大读者很关心文化建设问题。该报道见报后,引起社会较好的社会反响,同时也引起其他媒体同行对文化站的关注。
  做好农村民生新闻 要勤联系多跑腿
  做好农村民生新闻报道,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惠州日报社有一名叫做朱如丹的记者,她是一名做农村民生新闻比较成功的记者。朱记者是当地人,懂得当地方言,对当地风俗习俗比较了解,她是个热心肠,性格开朗,经常能与采访对象打成一片。她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特别勤快,责任感强,这是许多年轻记者所不及的,所以朱记者在惠州日报社创造了不少奇迹:出稿最多,当地龙门县永汉镇被她掘地三尺,农村民生新闻出来一箩筐;还有一点,就是不管哪个领导交代的采访任务,朱记者总能及时保质保量完成。
  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认为做好农村采访的技巧有:广交朋友,勤联系,多跑腿,建立文档,吃透材料,充分利用网络和其它媒体。只要记者勤快跑腿,带着“新闻眼”,用心在农村天地寻觅新闻线索,用心打造好每一篇新闻报道,相信一定能够成为高产者、优产者,多出新闻作品,多出新闻精品。■
  (作者单位:惠州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目前强调,当前,新闻战线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准确深入上下功夫,推动全党全社会兴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
1923年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在以色列学习建筑、现居法国巴黎的尤纳·弗莱德曼是此次双年展中年龄最大的参展者.在入口大厅的上空,由细绳编成的空间网格中间,看似随意
居住改变中国的前提是改变自身居住的改变首先依赖于房产商的改变.而房产商改变的前提是价值观念的重新建构。
【摘要】传统文化是本土文化得以继续发展的基础,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徽州建筑室内装饰文化,是现代室内设计,尤其是安徽地区室内设计发展的基石。本文将从徽派建筑的室内装饰文化分析入手,探究徽派建筑的室内装饰文化,探讨传统装饰文化的传承与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从而推动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徽派 室内设计 传承 发展    古徽州是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灿若繁星的文化,诞生了徽州建筑、新安理学、
在开发商与建筑师的博弈中建筑师总是抱怨开发商外行领导内行、不听专业意见擅改设计、滥用资本霸权等,且实施过程中执行力度差导致房地产行业少有高水准的产品。多数情况下也
随着微信、支付宝等快捷支付手段以及诸如淘宝微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校大学生的需求日渐趋向多样化、高质量、高效率化,校园的小卖部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就
【摘要】电视记者出镜采访的过程,也是人际交流的过程,它是电视节目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出镜记者的作用,提出了出镜记者的素质与意识的养成命题。  【关键词】记者 出镜 新闻报道    “出镜记者”,是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新闻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总称。根据出镜的目的、采访对象、以及节目时间的长短,出镜记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报道出镜记者”,主要针
【摘要】记者在新闻采访及其他社会活动中,不能忽视自身风度问题。这在同业竞争激烈的西方新闻界,表现得尤为显著。在新闻活动中,记者应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有意识、慎重地利用动作语言,不断培养自身风度,从而更好地实现双方的沟通。  【关键词】新闻采访 记者 风度     一、记者风度的要素    一般来说,风度是指人们在服饰、环境的烘托下、通过言谈、举止、仪容等动态表征体现出的为交往对象乐于接纳的
期刊
1970年代初开始的世博会给日本建筑界带来了无数创作的机会和合作的场所,笔者通过讲述亲身的经历,介绍其所参加的世博会中的项目,并且记录了由作品阐述的自身想法、由合作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