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市场化与其说是对银行的挑战,还不如说是监管者和银行共同面对的挑战,在某种意义上可能首先还是监管者面临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肯定事关银行业发展,这要求中国的银行业加快转型、积极应对。但从银行的角度说,很多问题银行自己无法独立解决。
定价难:没有路,车怎么开
利率市场化直接面临的问题是市场化后不再有婆婆给银行定价了。但银行该怎么来定价,能力够不够?这对商业银行是个严峻的挑战。
之所以怀疑或者担心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是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育分不开。目前即便西方最厉害的银行,也很难凭空确定一个合适的存款和贷款利率。必须要有参照,要有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指标。
在贷款利率的定价参照方面要相对好一点。目前我们的很多利率都已经市场化,特别是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贷款利率由此可在债券市场,或者说信用债、企业债、公司债等短融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期限加上一些点来确定,这为一年及以上期限的定价提供了参照。对于一年以内的定价参照,央行今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对信用评级超3A的企业允许其发行270天以内的任何期限的超短期融资券,简称SCP。这就为银行对一年之内的贷款利率的定价提供了可能的参照。
但是存款怎么定价呢?在现有已市场化的利率中,还没有一个是跟存款的性质比较接近的。因此,我们一直建议央行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国外是10万美元以上,在国内可考虑10万元人民币。先从大额开始,然后慢慢地普及,就可以逐渐形成一个和存款利率很接近的参照利率。
如果将存贷款利率一并考虑的话,目前的基准利率存在问题,与此相关的貌似已市场化了的利率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比如中国信用债的定价和信用利差,其周期波动与标准市场化下的表现对照,几乎是完全相悖。
可以说,在整个金融市场上,现在最缺的是一条基准的收益率曲线。目前市场上很多利率都具有一定的基准的特征,但却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同、可以坐南朝北的王者。按照较成熟的市场来看,一般是由国债的收益率曲线或者说国债的互换利率曲线来充当基准利率曲线的,但在中国,由于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目前国债的收益率曲线还不是很完善。
可见,只有当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完善时,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问题才能真正提高。打个比方,现在的问题是,司机没有办法开车是因为没有路,只有当路修好了,司机还开不好的时候才可以说司机有问题。当然,中国金融改革是个修路与开车共同推进的过程。
转型难:不得越界,不得不贷款
目前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管理,已成为了利率市场化的最后堡垒。一旦完全放开,将导致银行存贷利差被显著压缩。在存贷依然贡献了当前中国银行业大约八成利润的情况下,将会导致银行利润锐减。由此,大幅度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就被作为“转型”的核心摆上了台面。只有从存贷款之外那部分钱挣的越多,利率市场化之后对银行的冲击才会越小。“转型”的必要性明白了,但“转型”障碍很多人却并没有全看清楚。
第一,80%左右的资产配在贷款上,这个现状银行不满,监管部门也不满,我们十多年前就提出要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可转变的速度依然不尽如人意,究竟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中国的宏观融资结构表明,目前支持经济发展的80%左右的资金,都是来自银行贷款。与其说银行为了赚钱猛放款,不如说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银行贷款;如果银行不贷款,经济增长就会出问题。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和宏观融资结构的桎梏,使得银行“转型”能够回旋的余地很小。
第二,在这样的宏观融资结构下,如果指望银行另外20%的资产能够为其带来30%-50%的收入,这现实吗?如果现在果真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还真让人担心:中国的银行到底有没有泡沫,它的业务是不是安全?
第三,现在我国依然是严格的分业监管,银行被严格圈于贷款和债券投资之中,其他领域银行鲜可置啄。此种情况下,银行不主要从贷款获得收入,还能去哪里赚钱呢?
我们不妨看看西方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中的三大构成。一块是投行业务,主要不是依赖债券发行,而是股票承销和资产证券化。中国现在的情况是,不允许银行从事股票承销,资产证券化也仍处于试点阶段,所有的券商都可以抢银行的饭吃,银行却不可以分他们的羹。
第二块是资产管理业务,可以直观地理解为代客理财。很多国际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甚至超过了其资产规模,为利润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在中国,银行不能涉足股市,不能涉足商品市场等,这导致其理财产品品种非常单一,只能依赖贷款和债券,可债券在很多时候只是市场利率,利率偏低,对客户没有吸引力。
监管不对等也对商业银行理财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比如在银行做的理财亏了,客户很可能会搬张小板凳坐在门口抗议,但基金、券商、私募理财亏损,客户往往会自认倒霉。最后的结果是银行提供的绝大部分产品实际都是保本的,没有风险就很难有较高收益,这样银行只能给出4%-5%很低的收益,很难和基金券商竞争。
西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第三块是交易,可以理解为高买低卖,或者收取中间手续费的形式。但是,西方的银行交易什么?债券、外汇、股票、商品以及其他的衍生品。国内的银行只能交易债券和外汇,而中国的外汇市场规模还很小,交易也不活跃。虽然国内少数几家银行被允许参与上海黄金期货市场,但仅限于黄金而已。
可见,西方银行赚钱的三大块,目前在中国都还很难做大。那么,指望中国的银行现在就“转型”成功,恐怕还不现实。
融资难:发债还是股市“割草”?
在种种制约因素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一时还无法无法从利差模式中跳出、转到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主的模式上来。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后,中国银行业除了要面对严峻的利差收窄挑战,还将面临全球金融业强化资本监管的环境。这是当年美国和日本利率市场化时都没有碰过的问题。
在现有的银行监管模式中,贷款的风险权重是100%,也就是说1元钱的贷款要消耗1元钱的资本。但资本是有限的,除非可以一次次地从资本市场上“割草”或者说不停地筹资,否则,就只有靠银行自身利润的积累,而这些利润又主要来自利差收入。万一利差收入这一块也因为利率市场化而被大规模压缩,最后怎么办呢?没有出路。
西方的银行在这方面要有优势一些,因为其不仅最消耗资本的贷款业务占比不大,而且发债补充资本的渠道也比较通畅。在中国,银行为充实资本发行的债券必须由非银行机构持有才可以计算在内,倘若银行互持则必须扣除,这的确有利于强化整个银行业的稳健性,但对中国的银行持续补充资本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因为中国债券市场的格局基本上是银行业一家独大,差不多占了8.5成,保险占1.0成,券商基金占剩下的0.5成;而西方则是“三三制”,银行、保险、基金三分天下,如果把银行持有部分扣除,还有2/3的部分不是银行持有的,西方的银行发债补充资本仍然不会有明显影响。但在中国却不行,互扣的规定意味着银行通过发债补充资本这条路就被堵死了。如果自身利润不足,如果不可以一遍遍从资本市场上融资,不知道还能怎样为银行找到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渠道?这个问题到今天仍然没有切实可行的答案!
纵观上述讨论,利率市场化与其说是对银行的挑战,还不如说是监管者和银行共同面对的挑战,在某种意义上可能首先还是监管者面临的挑战。比如,综合化经营显然是监管部门应该从战略层面进行谋划的问题,这不是银行个体能独立解决的。只有综合化经营得以推进,银行才可能进入更多非传统贷款领域开展业务,才可以拓展中间业务收入,才意味着找到一条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渠道。到那时,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才能减小对银行业盈利的冲击。
本刊记者郭洪业根据采访录音整理。
利率市场化肯定事关银行业发展,这要求中国的银行业加快转型、积极应对。但从银行的角度说,很多问题银行自己无法独立解决。
定价难:没有路,车怎么开
利率市场化直接面临的问题是市场化后不再有婆婆给银行定价了。但银行该怎么来定价,能力够不够?这对商业银行是个严峻的挑战。
之所以怀疑或者担心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是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育分不开。目前即便西方最厉害的银行,也很难凭空确定一个合适的存款和贷款利率。必须要有参照,要有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指标。
在贷款利率的定价参照方面要相对好一点。目前我们的很多利率都已经市场化,特别是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贷款利率由此可在债券市场,或者说信用债、企业债、公司债等短融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期限加上一些点来确定,这为一年及以上期限的定价提供了参照。对于一年以内的定价参照,央行今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对信用评级超3A的企业允许其发行270天以内的任何期限的超短期融资券,简称SCP。这就为银行对一年之内的贷款利率的定价提供了可能的参照。
但是存款怎么定价呢?在现有已市场化的利率中,还没有一个是跟存款的性质比较接近的。因此,我们一直建议央行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国外是10万美元以上,在国内可考虑10万元人民币。先从大额开始,然后慢慢地普及,就可以逐渐形成一个和存款利率很接近的参照利率。
如果将存贷款利率一并考虑的话,目前的基准利率存在问题,与此相关的貌似已市场化了的利率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比如中国信用债的定价和信用利差,其周期波动与标准市场化下的表现对照,几乎是完全相悖。
可以说,在整个金融市场上,现在最缺的是一条基准的收益率曲线。目前市场上很多利率都具有一定的基准的特征,但却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同、可以坐南朝北的王者。按照较成熟的市场来看,一般是由国债的收益率曲线或者说国债的互换利率曲线来充当基准利率曲线的,但在中国,由于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目前国债的收益率曲线还不是很完善。
可见,只有当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完善时,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问题才能真正提高。打个比方,现在的问题是,司机没有办法开车是因为没有路,只有当路修好了,司机还开不好的时候才可以说司机有问题。当然,中国金融改革是个修路与开车共同推进的过程。
转型难:不得越界,不得不贷款
目前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管理,已成为了利率市场化的最后堡垒。一旦完全放开,将导致银行存贷利差被显著压缩。在存贷依然贡献了当前中国银行业大约八成利润的情况下,将会导致银行利润锐减。由此,大幅度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就被作为“转型”的核心摆上了台面。只有从存贷款之外那部分钱挣的越多,利率市场化之后对银行的冲击才会越小。“转型”的必要性明白了,但“转型”障碍很多人却并没有全看清楚。
第一,80%左右的资产配在贷款上,这个现状银行不满,监管部门也不满,我们十多年前就提出要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可转变的速度依然不尽如人意,究竟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中国的宏观融资结构表明,目前支持经济发展的80%左右的资金,都是来自银行贷款。与其说银行为了赚钱猛放款,不如说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银行贷款;如果银行不贷款,经济增长就会出问题。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和宏观融资结构的桎梏,使得银行“转型”能够回旋的余地很小。
第二,在这样的宏观融资结构下,如果指望银行另外20%的资产能够为其带来30%-50%的收入,这现实吗?如果现在果真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还真让人担心:中国的银行到底有没有泡沫,它的业务是不是安全?
第三,现在我国依然是严格的分业监管,银行被严格圈于贷款和债券投资之中,其他领域银行鲜可置啄。此种情况下,银行不主要从贷款获得收入,还能去哪里赚钱呢?
我们不妨看看西方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中的三大构成。一块是投行业务,主要不是依赖债券发行,而是股票承销和资产证券化。中国现在的情况是,不允许银行从事股票承销,资产证券化也仍处于试点阶段,所有的券商都可以抢银行的饭吃,银行却不可以分他们的羹。
第二块是资产管理业务,可以直观地理解为代客理财。很多国际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甚至超过了其资产规模,为利润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在中国,银行不能涉足股市,不能涉足商品市场等,这导致其理财产品品种非常单一,只能依赖贷款和债券,可债券在很多时候只是市场利率,利率偏低,对客户没有吸引力。
监管不对等也对商业银行理财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比如在银行做的理财亏了,客户很可能会搬张小板凳坐在门口抗议,但基金、券商、私募理财亏损,客户往往会自认倒霉。最后的结果是银行提供的绝大部分产品实际都是保本的,没有风险就很难有较高收益,这样银行只能给出4%-5%很低的收益,很难和基金券商竞争。
西方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第三块是交易,可以理解为高买低卖,或者收取中间手续费的形式。但是,西方的银行交易什么?债券、外汇、股票、商品以及其他的衍生品。国内的银行只能交易债券和外汇,而中国的外汇市场规模还很小,交易也不活跃。虽然国内少数几家银行被允许参与上海黄金期货市场,但仅限于黄金而已。
可见,西方银行赚钱的三大块,目前在中国都还很难做大。那么,指望中国的银行现在就“转型”成功,恐怕还不现实。
融资难:发债还是股市“割草”?
在种种制约因素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一时还无法无法从利差模式中跳出、转到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主的模式上来。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后,中国银行业除了要面对严峻的利差收窄挑战,还将面临全球金融业强化资本监管的环境。这是当年美国和日本利率市场化时都没有碰过的问题。
在现有的银行监管模式中,贷款的风险权重是100%,也就是说1元钱的贷款要消耗1元钱的资本。但资本是有限的,除非可以一次次地从资本市场上“割草”或者说不停地筹资,否则,就只有靠银行自身利润的积累,而这些利润又主要来自利差收入。万一利差收入这一块也因为利率市场化而被大规模压缩,最后怎么办呢?没有出路。
西方的银行在这方面要有优势一些,因为其不仅最消耗资本的贷款业务占比不大,而且发债补充资本的渠道也比较通畅。在中国,银行为充实资本发行的债券必须由非银行机构持有才可以计算在内,倘若银行互持则必须扣除,这的确有利于强化整个银行业的稳健性,但对中国的银行持续补充资本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因为中国债券市场的格局基本上是银行业一家独大,差不多占了8.5成,保险占1.0成,券商基金占剩下的0.5成;而西方则是“三三制”,银行、保险、基金三分天下,如果把银行持有部分扣除,还有2/3的部分不是银行持有的,西方的银行发债补充资本仍然不会有明显影响。但在中国却不行,互扣的规定意味着银行通过发债补充资本这条路就被堵死了。如果自身利润不足,如果不可以一遍遍从资本市场上融资,不知道还能怎样为银行找到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渠道?这个问题到今天仍然没有切实可行的答案!
纵观上述讨论,利率市场化与其说是对银行的挑战,还不如说是监管者和银行共同面对的挑战,在某种意义上可能首先还是监管者面临的挑战。比如,综合化经营显然是监管部门应该从战略层面进行谋划的问题,这不是银行个体能独立解决的。只有综合化经营得以推进,银行才可能进入更多非传统贷款领域开展业务,才可以拓展中间业务收入,才意味着找到一条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渠道。到那时,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才能减小对银行业盈利的冲击。
本刊记者郭洪业根据采访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