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留守儿童是城镇化过程中特有的现象,该群体的问题不容忽视。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表现为自卑、逆反和任性;行为特点则是极端性的攻击性和畏缩型,这样的心理在其美术作品中也有所反映。针对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在小学阶段采取适当的美术教育,可以在完善其性格的同时培养其学习兴趣。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特征;美术教育;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境域状况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而心理问题应该是最为严重的。传统的说教方式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有了明显的作用,但将美术教育作为辅助的手段能有效的提高改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效率和质量。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及行为特点
根据调查可知,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一般表现如下:
其一,自卑心理。孩童与父母之间的长期离别,致使留守孩童形成了不自信、不合群和自我封闭的性格,即自卑心理。
其二,逆反心理。一般而言,留守儿童都具有极强的逆反心理,存在着严重的对抗情绪。
其二,任性与暴力。留守儿童生活中由于他人对其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以及欲望盲目满足所造成的一种心理特征。基于留守儿童一般具有上述心理特征,所以,这个群体在行为方而则表现出明显不同的两类个性:“攻击型”和“畏缩型”。
一方而是强烈的外向性格,“天不怕地不怕”,爱出风头,到处惹祸;另一方而则是内向,不善言谈,做事畏手畏脚,害怕其行为被发现。诚然,随着孩子的年龄逐渐增大,这样不完整的性格若不被发现和及时纠正,那么就会影响其行为,对社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在小学阶段发挥美教的积极作用,在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完善情感和塑造性格。
二、留守兒童绘画特点
自卑与孤独是留守儿童的另一个明显心理特点,留守儿童往往感到自己的家庭、能力等都不如其他小朋友,会自己暗示自己不好,容易引起很多的不良情绪反应。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孩子就感到寂寞和孤独,情感淡漠。
在美术活动中,这种自卑、自闭的心理情况严重制约了这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在完成美术作品时往往表现出下笔不够大胆、线条不够流畅的现象,更为严重的学生还没动笔就说“老师,我不会”,情绪上就拒绝参与美术学习。要充分挖掘留守儿童情感、情操、人格完善。把“爱”、“关心”、“自信”等提到美术教育的层次上来,把它们与培养美术素养、创新能力等结合起来。留守儿童最最缺少的是亲情,他们需要家庭的温暖,需要成功的喜悦,需要别人的理解等。作为一名教师要适时抓住学生的需求,在美术教学中创设亲情氛围,用亲情和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的心灵创伤,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爱怜和温暖。
作为农村里一名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首先能够引导他们获得以精神愉悦为特征的审美体验。其次,可以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还可以在接触美的事物过程中,让留守儿童逐步形成了正确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树立起对美的生活的向往和信念。而且,根据我的长期观察,留守儿童大多比较喜欢美术课,在绘画作品方面往往表现出非凡的天赋。但是,留守儿童的作品却流露出明显的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情感更加渴望安全感,更加夸张和更具消极因素。如果这个群体的孩童在作品中画出大房子,这反映出他对家的渴望,渴望稳定。如果孩童在画作中画出大大的人物,然后将自己置于人物的中间,或者画了一个大大的爱心,然后再把自己和亲人置于其中,这表明他对父母亲有了思念之情。
三、绘画对留守儿童的作用
1.绘画可以;净化儿童心灵
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他们通过绘画,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儿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以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把见到的有趣的事、人物、动物、环境、大自然用手中的画笔,以不同的绘画内容,如:漫画、人物画、山水画、静物、科幻画等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2.绘画,可以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
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纪律涣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逐渐逃学、辍学。
我们的绘画,都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而表达出来的,只有通过观察才会分析比较出物体的区别和差异。通过观察,才会大量的搜集素材,扩大视野,丰富想像力。培养他们眼、脑、手综合适用的能力。通过观察去接触和了解外部世界。老师和家长,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引导孩子乐意观察。把孩子带到美好的环境中,让孩子们接触大自然和美的事物,运用生动感人的语言启发孩子去观察、思考、创造,用美鼓动孩子的活动热情。
3.绘画,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
学生必须对学习持有正确的观点,认识到学习能够促进人的发展。但是,留守儿童因为家庭的缘故,对于学习并没有正确的认识,这就影响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美术创作,这些孩童将获得成就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对于孩子在其他学科上的学习劲头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学校还可以在校园内开辟美术作品展览区,不定期展出儿童的美术作品,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试想,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展览,儿童将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欣赏同学的作品,更是让学生得到了美的熏陶,不知不觉间提高了审美能力。
总之,虽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有益的方法都值得去尝试。为了明天的多彩,让我们每个教师用爱、关怀来弥补留守儿童的缺失,让我们来拭亮每一颗珍珠,用微笑的乐章来谱写每一首心曲。
参考文献
[1]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
[2] 曹加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
[3] 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特征;美术教育;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境域状况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而心理问题应该是最为严重的。传统的说教方式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有了明显的作用,但将美术教育作为辅助的手段能有效的提高改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效率和质量。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及行为特点
根据调查可知,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一般表现如下:
其一,自卑心理。孩童与父母之间的长期离别,致使留守孩童形成了不自信、不合群和自我封闭的性格,即自卑心理。
其二,逆反心理。一般而言,留守儿童都具有极强的逆反心理,存在着严重的对抗情绪。
其二,任性与暴力。留守儿童生活中由于他人对其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以及欲望盲目满足所造成的一种心理特征。基于留守儿童一般具有上述心理特征,所以,这个群体在行为方而则表现出明显不同的两类个性:“攻击型”和“畏缩型”。
一方而是强烈的外向性格,“天不怕地不怕”,爱出风头,到处惹祸;另一方而则是内向,不善言谈,做事畏手畏脚,害怕其行为被发现。诚然,随着孩子的年龄逐渐增大,这样不完整的性格若不被发现和及时纠正,那么就会影响其行为,对社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在小学阶段发挥美教的积极作用,在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完善情感和塑造性格。
二、留守兒童绘画特点
自卑与孤独是留守儿童的另一个明显心理特点,留守儿童往往感到自己的家庭、能力等都不如其他小朋友,会自己暗示自己不好,容易引起很多的不良情绪反应。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孩子就感到寂寞和孤独,情感淡漠。
在美术活动中,这种自卑、自闭的心理情况严重制约了这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在完成美术作品时往往表现出下笔不够大胆、线条不够流畅的现象,更为严重的学生还没动笔就说“老师,我不会”,情绪上就拒绝参与美术学习。要充分挖掘留守儿童情感、情操、人格完善。把“爱”、“关心”、“自信”等提到美术教育的层次上来,把它们与培养美术素养、创新能力等结合起来。留守儿童最最缺少的是亲情,他们需要家庭的温暖,需要成功的喜悦,需要别人的理解等。作为一名教师要适时抓住学生的需求,在美术教学中创设亲情氛围,用亲情和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的心灵创伤,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爱怜和温暖。
作为农村里一名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首先能够引导他们获得以精神愉悦为特征的审美体验。其次,可以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还可以在接触美的事物过程中,让留守儿童逐步形成了正确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树立起对美的生活的向往和信念。而且,根据我的长期观察,留守儿童大多比较喜欢美术课,在绘画作品方面往往表现出非凡的天赋。但是,留守儿童的作品却流露出明显的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情感更加渴望安全感,更加夸张和更具消极因素。如果这个群体的孩童在作品中画出大房子,这反映出他对家的渴望,渴望稳定。如果孩童在画作中画出大大的人物,然后将自己置于人物的中间,或者画了一个大大的爱心,然后再把自己和亲人置于其中,这表明他对父母亲有了思念之情。
三、绘画对留守儿童的作用
1.绘画可以;净化儿童心灵
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他们通过绘画,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和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儿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以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把见到的有趣的事、人物、动物、环境、大自然用手中的画笔,以不同的绘画内容,如:漫画、人物画、山水画、静物、科幻画等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2.绘画,可以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
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纪律涣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逐渐逃学、辍学。
我们的绘画,都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而表达出来的,只有通过观察才会分析比较出物体的区别和差异。通过观察,才会大量的搜集素材,扩大视野,丰富想像力。培养他们眼、脑、手综合适用的能力。通过观察去接触和了解外部世界。老师和家长,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引导孩子乐意观察。把孩子带到美好的环境中,让孩子们接触大自然和美的事物,运用生动感人的语言启发孩子去观察、思考、创造,用美鼓动孩子的活动热情。
3.绘画,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
学生必须对学习持有正确的观点,认识到学习能够促进人的发展。但是,留守儿童因为家庭的缘故,对于学习并没有正确的认识,这就影响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美术创作,这些孩童将获得成就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对于孩子在其他学科上的学习劲头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学校还可以在校园内开辟美术作品展览区,不定期展出儿童的美术作品,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试想,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展览,儿童将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欣赏同学的作品,更是让学生得到了美的熏陶,不知不觉间提高了审美能力。
总之,虽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有益的方法都值得去尝试。为了明天的多彩,让我们每个教师用爱、关怀来弥补留守儿童的缺失,让我们来拭亮每一颗珍珠,用微笑的乐章来谱写每一首心曲。
参考文献
[1]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
[2] 曹加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
[3] 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