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课题:本论文为2014年宁夏教育厅高等教育科学技术项目“艾略特诗歌隐喻性及其认知诗学研究”部分成果。
摘 要:文章通过对《荒原》的隐喻性分析指出:艾略特的诗歌《荒原》摒弃了现实主义叙事模式,以跳跃、间歇式的自由联想反映了战后现代人人格神经症的普遍状态,在模糊生死界限的同时绘制出一幅游离现实、困囿于战争、工业社会压迫的浮世绘,以现代性的笔触再现战后欧洲世界。它是指向非理性心理、个体无意识心理的无精神维度的多重认知。
关键词:艾略特;诗歌隐喻;认知意义;现代性;《荒原》
作者简介:唐煜(1981-),硕士研究生,宁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2
西方现代主义经典长诗《荒原》(The Waste Land, 1922)是新批评派理论奠基人、现代主义诗人托马斯·斯特尔纳斯·艾略特(T. S. Eliot,1888-1965)的代表作之一,它展现了西方人战后整体性的精神幻灭。该作品被看作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为作者赢得广泛的国际声誉。作为现代主义运动的先驱,艾略特深刻揭示出了战后工业社会的精神困惑,理想衰亡、物欲横生,将整个西方社会浸染成全民即时享乐的大坟场,这与现代主义文学之传承,亚氏诗学、美学体系反差巨大。它不再强调理性、英雄形象、理想生活;转而揭露战争的创伤、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人与社会的巨大的异化。因此产生了西方传统文明的“非连续性”,以“断裂”实现了对传统文学的巨大改写。
一、机械性、瞬时性、片段性
技术主义日益加剧的工业化,使生产分工越来越精细,现代人受制于具体专业领域的重复劳动,社会对人需要不再是完整、丰满的,而是人的具体功用。因而,人必然沦为现代工业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全面发展、自由的人性受到严重挤压。在现代化工业社会的体制网和权利网中,个体生命被交付给繁复、貌似客观、公允的社会机构、规章中,而个体生命的付出,则悄无声息、静无波澜。在《荒原》中,生命的消失是“啪”的一声,那种声响不是清脆的,而是微弱的;生命存在的印记更无从寻找。如“五·雷霆的话”中“他当时是活着的现在是死了/我们曾经是活着的现在也快要死了”、 “一·死者葬礼”中“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如“二·对弈”中“我想我们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尸骨都丢得精光。”和“三·火诫”中“白骨被抛在一个矮小而干燥的阁楼上,/只有老鼠脚在那里踢来踢去,年复一年”。这种对生命个体的漠视,虽然方式上较以前社会形态更为隐蔽,但恰恰反映了工业理性下,科技思维和商品经济成为社会主宰。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和身体欲望的满足成为社会全民合理化的推崇,进而导致人精神价值与追求的失落。工业化社会的雇佣关系打破了传统社会个体隶属于固定社会群体的群体关系,造成了个体增长与群体生活的失散,在社会层面的文化形态表现呈现为缺乏综合性,因而呈“一盘散沙”局面。而传统神学信仰崩塌和文化断裂带来的集体信仰的黄金年代一去不返,社会道德信念崩塌则使个人与他人关系疏离,个体与世界关系变得荒诞。如“死者葬礼”中短视、相互疏离的人“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人人的眼睛都盯住在自己的脚前”和“你!虚伪的读者!——我的同类——我的兄弟!”。又如在“二·对弈”中, 模糊的“她”无意义的自问“今晚上我精神很坏。是的,坏。陪着我。/跟我说话。为什么总不说话。说啊。/你在想什么?想什么?什么?/我从来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人失去了人之为人的目的与价值,生活在工业化社会交换原则中的人们,只有眼前利益,极不重视历史也不关注未来,面向瞬时的短暂,面向虚无。这既是资本主义工业理性片面发展的结果,也是形而上瓦解后的坟墓。投影在《荒原》中呈现为恣意放纵、醉生梦死的群体。由此,艾略特以精神被放逐的“荒原人”的生存体验,高度概括了现代人的糜烂、放纵、失落的生活,呼应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使命:是对传统形而上的品质,以及人本主义精神解体、消散的模糊的反映:困惑、无奈、质疑、批判、呈现,或兼而有之。
二、去主体性、模糊性、去教化性
去主体性的叙事和身份模糊化地呈现在《荒原》中随处可见,这样现代主义视域中,人不再被划分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而被抽象成统一重复的群体。所以,“人”不再是具体的某个人,个别的人,而是所有的人,却又不是所有人的总和。因此,在繁复的社会结构中,因为遭遇到不可抵挡的物化的命运,人的地位自然降低,从而由认识社会的主人,变成世界结构中的奴隶。于是,传统文学中关注个体及其价值实现的强烈的人道主义、人能主宰万事万物的英雄主义情节逐步消亡;集中代表某一阶级、阶层的典型人物形象及文学的教化性功能也在消失。于是,“死者葬礼”中有身份混杂的社会人——“我不是俄国人,我是立陶宛来的,是地道的德国人”。“雷霆的话”中直接以人称代词呈现的群体:“谁是那个总是走在你身旁的第三人?/我数的时候,只有你和我在一起/但是我朝前望那白颜色的路的时候/总有另外一个在你身旁走/悄悄地行进,裹着棕黄色的大衣,罩着头/我不知道他是男人还是女人——但是在你另一边的那一个是谁?”这样集体化的描述体现了诗人对人类生存普遍恶化的处境的思考,也表达了他怀着对人本追求,想从机械理性世界得到拯救的渴望与呐喊。
另外,《荒原》中,叙事者形象不再是英雄或正面人物,叙事人看似是作者,但他显得没有理想追求、没有特别个性,一言一行均显庸常,如“我们躲在廊下,等太阳出来”。叙事人和叙事对象也随着作者的意识流随时变化。如此有意识地去主体性描述在将历史事件普通化、大众化的同时将读者引向独有的非理性理解和感受,在对由个体到群体浮世绘式的描摹暗示了前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集体无意识下,个体无意识的无精神纬度。如个体或群体流动性出现的叙事者:有故意模糊了身份的群体:“在冬天早晨棕黄色的雾下,一群人流过伦敦桥”;有有名无姓,身份模糊、地位模糊的普通人,“丽儿”、“爱伯特”、 “鲍特”;有文学人物,童话精灵:“莎士比亚”、“仙女”、“王兄”、“父王”。有被工作职位、种族脸谱化的个体和群体:“水手”、 “自得的神气罩着的下层人”、“勃莱弗爆发户”、“腓尼基人”;有性别视角下的“男人”、“女人”,还有连性别身份都模糊化的“斗篷蒙着头巾走着……不知道那是男人还是女人”;更有行尸走肉。《荒原》不再像前现代主义文学那样承担教化民众的功能,为社会、政治、主流价值或某种意识形态服务,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移植或蕴含在故事人物或时间中,使文学成为教育民众的范本。《荒原》描摹的是现代人整体性的缩影:他们不再是高尔基《母亲》中鲍威尔的无产阶级新型人物的代表,也不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中苦于奋斗、渴望自由的黑奴的代表,更不是司汤达《红与黑》中于连的小资产阶级的奋斗形象。这些传统文学形象是对某一种理念的标杆式展示,读者对这些形象的接受过程也是对其背后理念无条件、无质疑的服从过程,于是,说教性以文学强势的姿态,否定了读者思辨和多样性的思维发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荒原》没有作为社会的标杆高大上的形象,更没有围绕某一社会理念,它充满了糜烂、颓败、卑鄙与现世的人。它以去主体的描述指向非理性的心理、个体无意识心理的无精神维度。不具体的人无意间包含了所有的人,貌似随机点选的个体群体所折射出的不是个例,隐晦描绘了人和社会整体的浮世绘。 三、体验性、心理性、思辨性
《荒原》中所涉及的诗歌人物,不再是传统文学中的英雄、追求理想性经历的描述,转而成为社会群体、普通社会人顺势的感觉和主观的体验。如海德格尔所说“如果最高价值被贬黜……世界决不与我们在理想中对他的看法相符合……一切都完全败坏了,一切都归于空无,这个世界因此是所有世界中最毒最糟糕的”(转引易晓明,44)。这些富含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倾向的叙事,反抗着传统文学对本质、真理的追求,对道德规范的履行,对道德秩序的坚守。以万事皆空,皆无意义来揭示生活的虚无性。因此,《荒原》的阅读体验强调的是个体感受和不确定性:它强调的不是说教的理念,而是读者思辨意识和思辨性的培养,在对战后英国现代社会众生进行全方位立体描摹有的过程中,读者的感觉、理解是流动、变化的,其中重要的对某种理念的无条件服从。阅读过程中的质疑与感受是基于感性理解的理性浮动和升华。
《荒原》中描写战后人们在西方文明堕落、信仰丧失的背景下整体性的醉生梦死、行迹萎缩、贪图享乐的历史事实;但艾氏从未擎出某一具体理论、以推理性论证、哲学性思考、教义性暗示,对读者进行文字上的规训。相反,他以主观化的叙事,以多种方式重组历史,追求自我新奇而独特的感受;他致力于描述断续、意向、象征、印象、梦幻等碎片、片断叙事,对整体目标进行主观肢解。如“死者的葬礼”象征了类似于出殡的现代生活,隐喻了现代文明的枯萎;又如以枯萎的荒原象征伦敦现代社会繁华的实质,引导读者走向透过现象去思考的认知。死者的灵魂没有得救,送殡的,其实是行尸走肉,以此隐喻现代人个体及群体精神和肉体存在的真实境地:世界泛滥着海一样的情欲,充斥着卑鄙地下的人欲,人在精神死亡的浑噩中走向死亡,于是,现代人成了没有灵魂的幽灵。再如“对弈”中以古典文学大师维吉尔的《伊尼特》、奥维德的《变形记》和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中将上层社会男女淫欲与下层社会龌龊肉体交易相映衬,说明现代人对古典主义的反叛和将古典爱情改写为纵情声色、沉溺享乐的实际。又如作者在“火诫”中渴望、祈祷佛陀以“烧”这一毁灭人类的方式拯救人类。他以个体感受去体验宏大的历史,以无意识和意识的各层潜在方面来反射历史,再现此主客观的断层具有内在流动性、以体验性内化式展示富含个体认知特色的主观历史。由于这样的历史因其内容的非具体性、抽象性、感官性,在每个读者心中投射层次的不同,在产生丰富、新奇阅读效果,将读者引向个性化、非理性化的现代性认知。
总之,传统说教型文学强调的服从性、典型性、专权性在《荒原》中被颠覆,艾略特立足于诗歌自身的变革,以强烈的质疑精神,对艺术自主性的自觉探索,在追求诗歌独立性方面将读者引向着重个体感受和表达、注重无意识性探索的现代性认知。荒原是启发、是质疑、是引导,是对反叛的描写——以对传统的反叛开启新的现代性认知。艾略特以差异、流动、散播、异质等视角勾勒出富含机械性、瞬时性、模糊性、心理性的现代诗歌,展现了现代都市霓虹之下的整体性精神堕落与境囿。
参考文献:
[1]易晓明. 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导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2]艾略特,T. 荒原(赵萝蕤 译)[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
摘 要:文章通过对《荒原》的隐喻性分析指出:艾略特的诗歌《荒原》摒弃了现实主义叙事模式,以跳跃、间歇式的自由联想反映了战后现代人人格神经症的普遍状态,在模糊生死界限的同时绘制出一幅游离现实、困囿于战争、工业社会压迫的浮世绘,以现代性的笔触再现战后欧洲世界。它是指向非理性心理、个体无意识心理的无精神维度的多重认知。
关键词:艾略特;诗歌隐喻;认知意义;现代性;《荒原》
作者简介:唐煜(1981-),硕士研究生,宁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2
西方现代主义经典长诗《荒原》(The Waste Land, 1922)是新批评派理论奠基人、现代主义诗人托马斯·斯特尔纳斯·艾略特(T. S. Eliot,1888-1965)的代表作之一,它展现了西方人战后整体性的精神幻灭。该作品被看作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为作者赢得广泛的国际声誉。作为现代主义运动的先驱,艾略特深刻揭示出了战后工业社会的精神困惑,理想衰亡、物欲横生,将整个西方社会浸染成全民即时享乐的大坟场,这与现代主义文学之传承,亚氏诗学、美学体系反差巨大。它不再强调理性、英雄形象、理想生活;转而揭露战争的创伤、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人与社会的巨大的异化。因此产生了西方传统文明的“非连续性”,以“断裂”实现了对传统文学的巨大改写。
一、机械性、瞬时性、片段性
技术主义日益加剧的工业化,使生产分工越来越精细,现代人受制于具体专业领域的重复劳动,社会对人需要不再是完整、丰满的,而是人的具体功用。因而,人必然沦为现代工业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全面发展、自由的人性受到严重挤压。在现代化工业社会的体制网和权利网中,个体生命被交付给繁复、貌似客观、公允的社会机构、规章中,而个体生命的付出,则悄无声息、静无波澜。在《荒原》中,生命的消失是“啪”的一声,那种声响不是清脆的,而是微弱的;生命存在的印记更无从寻找。如“五·雷霆的话”中“他当时是活着的现在是死了/我们曾经是活着的现在也快要死了”、 “一·死者葬礼”中“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如“二·对弈”中“我想我们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尸骨都丢得精光。”和“三·火诫”中“白骨被抛在一个矮小而干燥的阁楼上,/只有老鼠脚在那里踢来踢去,年复一年”。这种对生命个体的漠视,虽然方式上较以前社会形态更为隐蔽,但恰恰反映了工业理性下,科技思维和商品经济成为社会主宰。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和身体欲望的满足成为社会全民合理化的推崇,进而导致人精神价值与追求的失落。工业化社会的雇佣关系打破了传统社会个体隶属于固定社会群体的群体关系,造成了个体增长与群体生活的失散,在社会层面的文化形态表现呈现为缺乏综合性,因而呈“一盘散沙”局面。而传统神学信仰崩塌和文化断裂带来的集体信仰的黄金年代一去不返,社会道德信念崩塌则使个人与他人关系疏离,个体与世界关系变得荒诞。如“死者葬礼”中短视、相互疏离的人“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人人的眼睛都盯住在自己的脚前”和“你!虚伪的读者!——我的同类——我的兄弟!”。又如在“二·对弈”中, 模糊的“她”无意义的自问“今晚上我精神很坏。是的,坏。陪着我。/跟我说话。为什么总不说话。说啊。/你在想什么?想什么?什么?/我从来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人失去了人之为人的目的与价值,生活在工业化社会交换原则中的人们,只有眼前利益,极不重视历史也不关注未来,面向瞬时的短暂,面向虚无。这既是资本主义工业理性片面发展的结果,也是形而上瓦解后的坟墓。投影在《荒原》中呈现为恣意放纵、醉生梦死的群体。由此,艾略特以精神被放逐的“荒原人”的生存体验,高度概括了现代人的糜烂、放纵、失落的生活,呼应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使命:是对传统形而上的品质,以及人本主义精神解体、消散的模糊的反映:困惑、无奈、质疑、批判、呈现,或兼而有之。
二、去主体性、模糊性、去教化性
去主体性的叙事和身份模糊化地呈现在《荒原》中随处可见,这样现代主义视域中,人不再被划分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而被抽象成统一重复的群体。所以,“人”不再是具体的某个人,个别的人,而是所有的人,却又不是所有人的总和。因此,在繁复的社会结构中,因为遭遇到不可抵挡的物化的命运,人的地位自然降低,从而由认识社会的主人,变成世界结构中的奴隶。于是,传统文学中关注个体及其价值实现的强烈的人道主义、人能主宰万事万物的英雄主义情节逐步消亡;集中代表某一阶级、阶层的典型人物形象及文学的教化性功能也在消失。于是,“死者葬礼”中有身份混杂的社会人——“我不是俄国人,我是立陶宛来的,是地道的德国人”。“雷霆的话”中直接以人称代词呈现的群体:“谁是那个总是走在你身旁的第三人?/我数的时候,只有你和我在一起/但是我朝前望那白颜色的路的时候/总有另外一个在你身旁走/悄悄地行进,裹着棕黄色的大衣,罩着头/我不知道他是男人还是女人——但是在你另一边的那一个是谁?”这样集体化的描述体现了诗人对人类生存普遍恶化的处境的思考,也表达了他怀着对人本追求,想从机械理性世界得到拯救的渴望与呐喊。
另外,《荒原》中,叙事者形象不再是英雄或正面人物,叙事人看似是作者,但他显得没有理想追求、没有特别个性,一言一行均显庸常,如“我们躲在廊下,等太阳出来”。叙事人和叙事对象也随着作者的意识流随时变化。如此有意识地去主体性描述在将历史事件普通化、大众化的同时将读者引向独有的非理性理解和感受,在对由个体到群体浮世绘式的描摹暗示了前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集体无意识下,个体无意识的无精神纬度。如个体或群体流动性出现的叙事者:有故意模糊了身份的群体:“在冬天早晨棕黄色的雾下,一群人流过伦敦桥”;有有名无姓,身份模糊、地位模糊的普通人,“丽儿”、“爱伯特”、 “鲍特”;有文学人物,童话精灵:“莎士比亚”、“仙女”、“王兄”、“父王”。有被工作职位、种族脸谱化的个体和群体:“水手”、 “自得的神气罩着的下层人”、“勃莱弗爆发户”、“腓尼基人”;有性别视角下的“男人”、“女人”,还有连性别身份都模糊化的“斗篷蒙着头巾走着……不知道那是男人还是女人”;更有行尸走肉。《荒原》不再像前现代主义文学那样承担教化民众的功能,为社会、政治、主流价值或某种意识形态服务,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移植或蕴含在故事人物或时间中,使文学成为教育民众的范本。《荒原》描摹的是现代人整体性的缩影:他们不再是高尔基《母亲》中鲍威尔的无产阶级新型人物的代表,也不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中苦于奋斗、渴望自由的黑奴的代表,更不是司汤达《红与黑》中于连的小资产阶级的奋斗形象。这些传统文学形象是对某一种理念的标杆式展示,读者对这些形象的接受过程也是对其背后理念无条件、无质疑的服从过程,于是,说教性以文学强势的姿态,否定了读者思辨和多样性的思维发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荒原》没有作为社会的标杆高大上的形象,更没有围绕某一社会理念,它充满了糜烂、颓败、卑鄙与现世的人。它以去主体的描述指向非理性的心理、个体无意识心理的无精神维度。不具体的人无意间包含了所有的人,貌似随机点选的个体群体所折射出的不是个例,隐晦描绘了人和社会整体的浮世绘。 三、体验性、心理性、思辨性
《荒原》中所涉及的诗歌人物,不再是传统文学中的英雄、追求理想性经历的描述,转而成为社会群体、普通社会人顺势的感觉和主观的体验。如海德格尔所说“如果最高价值被贬黜……世界决不与我们在理想中对他的看法相符合……一切都完全败坏了,一切都归于空无,这个世界因此是所有世界中最毒最糟糕的”(转引易晓明,44)。这些富含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倾向的叙事,反抗着传统文学对本质、真理的追求,对道德规范的履行,对道德秩序的坚守。以万事皆空,皆无意义来揭示生活的虚无性。因此,《荒原》的阅读体验强调的是个体感受和不确定性:它强调的不是说教的理念,而是读者思辨意识和思辨性的培养,在对战后英国现代社会众生进行全方位立体描摹有的过程中,读者的感觉、理解是流动、变化的,其中重要的对某种理念的无条件服从。阅读过程中的质疑与感受是基于感性理解的理性浮动和升华。
《荒原》中描写战后人们在西方文明堕落、信仰丧失的背景下整体性的醉生梦死、行迹萎缩、贪图享乐的历史事实;但艾氏从未擎出某一具体理论、以推理性论证、哲学性思考、教义性暗示,对读者进行文字上的规训。相反,他以主观化的叙事,以多种方式重组历史,追求自我新奇而独特的感受;他致力于描述断续、意向、象征、印象、梦幻等碎片、片断叙事,对整体目标进行主观肢解。如“死者的葬礼”象征了类似于出殡的现代生活,隐喻了现代文明的枯萎;又如以枯萎的荒原象征伦敦现代社会繁华的实质,引导读者走向透过现象去思考的认知。死者的灵魂没有得救,送殡的,其实是行尸走肉,以此隐喻现代人个体及群体精神和肉体存在的真实境地:世界泛滥着海一样的情欲,充斥着卑鄙地下的人欲,人在精神死亡的浑噩中走向死亡,于是,现代人成了没有灵魂的幽灵。再如“对弈”中以古典文学大师维吉尔的《伊尼特》、奥维德的《变形记》和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中将上层社会男女淫欲与下层社会龌龊肉体交易相映衬,说明现代人对古典主义的反叛和将古典爱情改写为纵情声色、沉溺享乐的实际。又如作者在“火诫”中渴望、祈祷佛陀以“烧”这一毁灭人类的方式拯救人类。他以个体感受去体验宏大的历史,以无意识和意识的各层潜在方面来反射历史,再现此主客观的断层具有内在流动性、以体验性内化式展示富含个体认知特色的主观历史。由于这样的历史因其内容的非具体性、抽象性、感官性,在每个读者心中投射层次的不同,在产生丰富、新奇阅读效果,将读者引向个性化、非理性化的现代性认知。
总之,传统说教型文学强调的服从性、典型性、专权性在《荒原》中被颠覆,艾略特立足于诗歌自身的变革,以强烈的质疑精神,对艺术自主性的自觉探索,在追求诗歌独立性方面将读者引向着重个体感受和表达、注重无意识性探索的现代性认知。荒原是启发、是质疑、是引导,是对反叛的描写——以对传统的反叛开启新的现代性认知。艾略特以差异、流动、散播、异质等视角勾勒出富含机械性、瞬时性、模糊性、心理性的现代诗歌,展现了现代都市霓虹之下的整体性精神堕落与境囿。
参考文献:
[1]易晓明. 西方现代主义小说导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2]艾略特,T. 荒原(赵萝蕤 译)[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