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并分析猝死的生理机制,探讨运动猝死的影响因素和预防的可能性,以消除一些优秀运动员的猝死给开展体育运动及全民健身活动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3-01/2004-12关于运动猝死的文章。检索词“exercise,suddendeath”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运动猝死”,同时在图书馆手工查阅相关资料。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运动猝死的状况、病因、影响因素和预防。②对具体事件的回顾调查研究。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42篇,排除26篇重复性研究。16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5篇关于运动猝死的综述,7篇关于运动猝死的调查研究,4篇关于运动猝死的具体案例。资料综合:运动猝死的发生原因主要有心源性(心血管性疾患所致)和脑源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运动负荷、心理应激、年龄以及时间节律是运动猝死的影响因素。为减少运动猝死的发生,可采取有效的三级预防措施:初级预防(重视和加强运动前的医学检查和随访);次级预防(加强运动中、运动后的医学监督);三级预防(加强运动现场医务监督与急救工作)。结论:运动猝死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为降低运动猝死的发生,提高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