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为郎木寺是一座寺庙,所以我总是对郎木寺视而不见。直到无意中逛书店看到了那本书:那是一个年轻母亲的游记,她说郎木寺是她的第二故乡,让她情难自禁,以至于她在后来选择呆在这里。我知道,她在给人上套,试图以女孩子家的情愫忽悠人买她的书。但是我还是进套了,还被深度套牢:当通过这本书了解到郎木寺的只鳞半爪后,我带着书直奔郎木寺而去。
以往的旅行多是单车旅行,旅程是线状的,体会更多的是过程。这回从夏河出发后就坐车直奔郎木寺,甚至在路过高原明珠尕海时也没多停留,心中对郎木寺的强烈渴望让我隔空喊话:你让我错过了很多美色,你必须是绝色。到达郎木寺后,我发现,她美的强度不浓烈,但美的方向很正确,让我对它的迷恋,如此持久,如此执着。
纳摩,深山幽谷静修行
如果把纳摩峡谷拎出来说,可能没几个人会认识。如果说白龙江呢,相信知道的人会稍多,因为白龙江是孕育了嘉陵江的“英雄母亲”。而纳摩峡谷,则是英雄母亲的母亲。纳摩峡谷是淡定的,不需要这类“奶为孙贵”的噱头吸引人,相反它很乐意保持低调:纳摩峡谷是郎木寺镇两座寺庙中僧侣的修行之地,如果她变得像菜市场一样喧哗了,就不再吸引人。
峡谷入口开阔,高大的乔木分隔开绿的草场和白的僧房。我们到的这天恰逢周末,僧侣们休息,因此很可惜我没听到想象中诵经声穿透白墙来敲打鼓膜的肃穆场景,倒是年轻的僧侣们卷起僧袍以最舒服的姿态坐在草甸上嘻哈的样子让我觉得分外亲切:不做学生好多年,却从休假的小沙弥身上再度体会到课间十分钟的甜蜜。峡谷入口有几个年长的僧侣在周末也不忘就着长号诵经,虔诚的模样让我对他们肃然起敬。
一位外国老太太躺在溪边的草地上不走,我以为她累了,想上去说“加油”。但她似乎就没有加油的意思,用手抚了下溪水后又指了指太阳,然后用毡帽盖住了脸呼呼大睡。我猜她的意思是:溪水清兮可以濯吾手,阳光媚兮可以晒吾背。但我们有这兴致却没有这功夫,因为我们给纳摩峡谷预留的时间只有一下午。我嘴上不承认,但心里开始羡慕,我只是在赶场,她这样才算是旅行。当晚回到青年旅社,和老板闲聊。老板感叹的说,在他店里有一位老外已住了一星期,每天天还没亮就出去到纳摩峡谷散步,看不同时节的峡谷风情,比女孩子考察她未来老公还起劲。我终于明白,郎木寺为什么养在国内却无人识,要等老外们来过,并被冠名“东方瑞士”后才开始飘红:黑眼睛和蓝眼睛,不是审美能力有别,只是把审美摆的位置不同。
辩经,一半忘我一半秀
从纳摩峡谷走出,眼前豁然开朗,放眼远望,只见青草远上白云间,山顶如鹰展翅的格尔底寺以白云做背景把“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派头演绎得淋漓尽致。
我们心怀敬意,走向这寺庙,去探这寺的前世今生。和我们一起走向寺庙的是一个年老的信徒,走到半山腰时她坐在长凳上,于是我也坐了过去。这时她脸突然转向我,深邃的目光看得我头发直往上翘。同伴戏说你不要去看这寺庙了,老人一眼就看出你有佛缘,你要敢去那寺,保证有一票的高僧要度你入空门。
在到这寺庙以前的我贪恋红尘,对佛是叶公好龙。在这寺庙里看到了僧人们辩经后,我被打动,于是我对藏传佛教的态度不经意间转变:从寺庙下来后的我依旧贪恋红尘,但对藏传佛教从叶公好龙进化到三藏好经。
辩经是藏传佛教最大的特色之一,讲究以理服人,玩的是逻辑,承认佛无处不在。有幸,我目睹了辩经全过程:撞钟声把僧侣们从四面八方召集到经堂,很多喇嘛们似乎还没来得及把心交给佛陀:有的手机还在发短信,有的僧帽还没戴好,有的嘴上还夹根草,整个经堂一片嘈杂——这完全是被上课铃召集到教室但心却还留在操场上的中学生。当主持辩经的喇嘛出现后,经堂立马安静了许多,但是还有些小沙弥不安分,对观望他们的游客指指点点。当经过一段时间诵经后,喇嘛们涌出经堂在经堂前面的空地上开始了圈地运动。
这围圈大体上“人以群分”:年纪越小的圈子越大,辩论气氛越热烈,如果他们用余光扫视到有游客用眼睛盯他用相机拍他,那他们就开始卖力表演了,通常是一个人站在圈子中央演讲,然后一圈人齐起哄,先是不断变换辩论的语调、提高声调,接着不断的丰富肢体语言:先指指点点,再摩拳擦掌,然后开始推搡、摔跤,小喇嘛们的气氛是如此热烈,以至于主持不时走过来提醒他们;年长的喇嘛们围的圈子很小,基本上没人起身,他们辩论言辞不激烈,几乎没有肢体语言,他们是如此谈定,以至于主持辩经的喇嘛老是站在他们边上提醒:让辩论来得更猛烈些吧——看小沙弥们辩论,就像在看行为艺术,不激情毋宁死;观摩老喇嘛们论道就像看高手用意识打斗,表面风平浪静实际内伤很深。
郎木,宁愿杭州作汴州
郎木寺有很多驴友长期赖着不走:青年旅社的老板就是这样的人,物以类聚,他开的旅社很自然就成了这个群体的集结地。在这里,我们见到了相约浪迹天涯的兄弟;对纳摩峡谷情有独衷的大胡子老外;还有睡在我上铺已在这里住了一个星期不知道还要住多久的单身年轻女老师:她早出晚归,一个人去自己喜欢的地方游玩。
我想到了写那本书的年轻母亲,她说她在郎木寺中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每天协助寺庙的喇嘛收门票。原以为这只是作者在瞎掰,没想到是真实的存在。看来,郎木寺的魅力尽在不言中。
以往的旅行多是单车旅行,旅程是线状的,体会更多的是过程。这回从夏河出发后就坐车直奔郎木寺,甚至在路过高原明珠尕海时也没多停留,心中对郎木寺的强烈渴望让我隔空喊话:你让我错过了很多美色,你必须是绝色。到达郎木寺后,我发现,她美的强度不浓烈,但美的方向很正确,让我对它的迷恋,如此持久,如此执着。
纳摩,深山幽谷静修行
如果把纳摩峡谷拎出来说,可能没几个人会认识。如果说白龙江呢,相信知道的人会稍多,因为白龙江是孕育了嘉陵江的“英雄母亲”。而纳摩峡谷,则是英雄母亲的母亲。纳摩峡谷是淡定的,不需要这类“奶为孙贵”的噱头吸引人,相反它很乐意保持低调:纳摩峡谷是郎木寺镇两座寺庙中僧侣的修行之地,如果她变得像菜市场一样喧哗了,就不再吸引人。
峡谷入口开阔,高大的乔木分隔开绿的草场和白的僧房。我们到的这天恰逢周末,僧侣们休息,因此很可惜我没听到想象中诵经声穿透白墙来敲打鼓膜的肃穆场景,倒是年轻的僧侣们卷起僧袍以最舒服的姿态坐在草甸上嘻哈的样子让我觉得分外亲切:不做学生好多年,却从休假的小沙弥身上再度体会到课间十分钟的甜蜜。峡谷入口有几个年长的僧侣在周末也不忘就着长号诵经,虔诚的模样让我对他们肃然起敬。
一位外国老太太躺在溪边的草地上不走,我以为她累了,想上去说“加油”。但她似乎就没有加油的意思,用手抚了下溪水后又指了指太阳,然后用毡帽盖住了脸呼呼大睡。我猜她的意思是:溪水清兮可以濯吾手,阳光媚兮可以晒吾背。但我们有这兴致却没有这功夫,因为我们给纳摩峡谷预留的时间只有一下午。我嘴上不承认,但心里开始羡慕,我只是在赶场,她这样才算是旅行。当晚回到青年旅社,和老板闲聊。老板感叹的说,在他店里有一位老外已住了一星期,每天天还没亮就出去到纳摩峡谷散步,看不同时节的峡谷风情,比女孩子考察她未来老公还起劲。我终于明白,郎木寺为什么养在国内却无人识,要等老外们来过,并被冠名“东方瑞士”后才开始飘红:黑眼睛和蓝眼睛,不是审美能力有别,只是把审美摆的位置不同。
辩经,一半忘我一半秀
从纳摩峡谷走出,眼前豁然开朗,放眼远望,只见青草远上白云间,山顶如鹰展翅的格尔底寺以白云做背景把“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派头演绎得淋漓尽致。
我们心怀敬意,走向这寺庙,去探这寺的前世今生。和我们一起走向寺庙的是一个年老的信徒,走到半山腰时她坐在长凳上,于是我也坐了过去。这时她脸突然转向我,深邃的目光看得我头发直往上翘。同伴戏说你不要去看这寺庙了,老人一眼就看出你有佛缘,你要敢去那寺,保证有一票的高僧要度你入空门。
在到这寺庙以前的我贪恋红尘,对佛是叶公好龙。在这寺庙里看到了僧人们辩经后,我被打动,于是我对藏传佛教的态度不经意间转变:从寺庙下来后的我依旧贪恋红尘,但对藏传佛教从叶公好龙进化到三藏好经。
辩经是藏传佛教最大的特色之一,讲究以理服人,玩的是逻辑,承认佛无处不在。有幸,我目睹了辩经全过程:撞钟声把僧侣们从四面八方召集到经堂,很多喇嘛们似乎还没来得及把心交给佛陀:有的手机还在发短信,有的僧帽还没戴好,有的嘴上还夹根草,整个经堂一片嘈杂——这完全是被上课铃召集到教室但心却还留在操场上的中学生。当主持辩经的喇嘛出现后,经堂立马安静了许多,但是还有些小沙弥不安分,对观望他们的游客指指点点。当经过一段时间诵经后,喇嘛们涌出经堂在经堂前面的空地上开始了圈地运动。
这围圈大体上“人以群分”:年纪越小的圈子越大,辩论气氛越热烈,如果他们用余光扫视到有游客用眼睛盯他用相机拍他,那他们就开始卖力表演了,通常是一个人站在圈子中央演讲,然后一圈人齐起哄,先是不断变换辩论的语调、提高声调,接着不断的丰富肢体语言:先指指点点,再摩拳擦掌,然后开始推搡、摔跤,小喇嘛们的气氛是如此热烈,以至于主持不时走过来提醒他们;年长的喇嘛们围的圈子很小,基本上没人起身,他们辩论言辞不激烈,几乎没有肢体语言,他们是如此谈定,以至于主持辩经的喇嘛老是站在他们边上提醒:让辩论来得更猛烈些吧——看小沙弥们辩论,就像在看行为艺术,不激情毋宁死;观摩老喇嘛们论道就像看高手用意识打斗,表面风平浪静实际内伤很深。
郎木,宁愿杭州作汴州
郎木寺有很多驴友长期赖着不走:青年旅社的老板就是这样的人,物以类聚,他开的旅社很自然就成了这个群体的集结地。在这里,我们见到了相约浪迹天涯的兄弟;对纳摩峡谷情有独衷的大胡子老外;还有睡在我上铺已在这里住了一个星期不知道还要住多久的单身年轻女老师:她早出晚归,一个人去自己喜欢的地方游玩。
我想到了写那本书的年轻母亲,她说她在郎木寺中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每天协助寺庙的喇嘛收门票。原以为这只是作者在瞎掰,没想到是真实的存在。看来,郎木寺的魅力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