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审美的时代节律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讨设计审美的时代节律,本文以室内环境设计为例浅析设计审美的时代节律。室内环境设计的设计审美表现,无论是在室内设计的理论理念上,还是室内设计的实施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设计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以构成人类生存空间为目的的设计。
  关键词:室内环境;审美;设计
  引言
  设计在当今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设计与审美是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诉求。设计与审美的趋势也就是设计的时代节律。
  室内设计是一门空间设计艺术,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建筑空间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能弥补建筑设计的不足,构筑更理想的生活、工作、娱乐及学习空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室内设计不断的向着绿色、多元和创新的方向发展,以至于室内设计的审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环境材料的质感和肌理美
  在构成室内空间环境的众多因素中,各界面装饰材料的质感对室内环境的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质感包括形态、色彩、质地和肌理等几个方面的特征。要形成个性化的现代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师主要依靠材质本身体现设计,重点在于材料肌理与质地的组合运用。
  肌理是指材料本身的肌体形态和表面纹理,是质感的形式要素,反映材料表面的形态特征,使材料的质感体现更具体、形象;质地是质感的内容要素,是物面的理化类别特征。在室内环境中,人主要通过触觉和视觉感知实体物质,对不同装饰材料的肌理和质地的心理感受差异较大。常见的装饰材料中,抛光平整光滑的石材质地坚固、凝重;纹理清晰的木质、竹质材料给人以亲切、柔和、温暖的感觉;带有斧痕的假石有力、粗犷豪放;反射性较强的金属质地不仅坚硬牢固、张力强大、冷漠,而且美观新颖、高贵,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纺织纤维品如毛麻、丝绒、锦缎与皮革质地给人以柔软、舒适、豪华典型之感;清水勾缝砖墙面使人想起浓浓的乡土情;大面积的灰砂粉刷面平易近人,整体感强;玻璃使人产生一种洁净、明亮和通透之感。在建筑构造上,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玻璃、开放式钢结构可以让室内借到大片天光,为苏州博物馆的传承与创新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因此,材料的运用对室内空间设计是极为关键的。
  二、室内光线和色彩的情致美
  光线与色彩是室内空间造型最终得以在人的视觉中显现的物理要素,在室内环境中同样重要,它们作用于人的视觉,影响人们的情绪,因此充满多变性而显得扑朔迷离,带给我们视觉上浪漫的情致美。
  光的来源对于室内设计来讲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应该说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光源完全取自于天然,太阳光与火成为光源的唯一的物质形态。只有当电光源成为室内照明的主要形式后,人类才摆脱了自然的束缚,室内的空间造型方式才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利用了光的特性,才创造了各种类型的室内照明形式。不同形式的光源產生不同的美感,带给人不一样的心情与感受,同时创造着不同的空间,无论是点光源,线光源,还是面光源都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室内设计的空间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色彩表现方式。色彩是表达情感的一种语言,它与我们的生活是最密不可分的。色彩被称作是室内设计的"灵魂"。它是室内设计中最为生动、活跃的元素,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光不同,色彩的审美兴致更加纯粹,也就是说,色彩是用来使人愉悦的。色彩是室内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既有审美作用,还有表现和调节室内空间与气氛的作用,它能通过人们的感知、印象产生相应的心理影响和生理影响。室内色彩运用得是否恰当,能左右人们的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活动,因此色彩的完美设计可以更有效地发挥设计空间的使用功能,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然而,因人性格不同、环境不同,人们对色彩的审美也就不一样。一般来讲,红色代表热情、喜庆,黄色活泼、阳光,蓝色安静、悠远与理想,等等。在环境设计中,色彩起着很大的作用,它能拓展人们的审美视野、丰富人们的审美感受,不同的颜色,可以给我们不一样的审美体验,激起同样的愉悦心情,带给我们特殊的情致美。
  三、室内空间的层次与整体美
  层次性对于室内空间整体设计审美有重要意义,它是实现空间整体设计和审美的关键所在。室内设计所展现空间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是通过诸要素整体上的区别即层次性表现出来。因此,空间层次性是实现室内整体美的关键。
  空间的层次性与整体美密不可分,任何一个由点、线、面、体构成的空间,都是由比率、造型、色彩、质感、光线和陈设等视觉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视觉上,空间的层次性是丰富而复杂的。整体性是一切艺术创作、审美的出发点和基本准则。室内空间设计要落实整体性,首先要注意把握其层次性。从逻辑上说,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空间艺术整体性首先取决于空间层次的形成,而层次性又是体现空间整体和谐、秩序、韵律和变化的前提。空间层次设计,不仅有利于空间整体规划,而且是丰富空间效果的有效发展。如2015普里兹克奖获得者王澍为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设计的图书馆,图书馆的过度空间也就是所谓的灰空间设计,在建筑的造型、材料、质感、肌理的选择上,在满足了建筑的实用功能的同时也使建筑的层次感更加丰富,且完美的连接了建筑的室内外空间,使室外和室内空间形成一个完整的互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结语
  当代社会的整体文化在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影响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它深刻的影响着当代设计文化和美学观念的变革,使得人们在社会生活观念,文化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设计与审美是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诉求。设计与审美的趋势也就是设计的时代节律。因为设计与审美的存在能让人们更好地去进行选择适合自己品位的生活方式,并且去完善设计本身,也能更好地去完善和丰富设计审美的诉求引导。
  参考文献:
  [1]沈乃武.住宅设计室内居住空间和环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
  [2]曹善琪、费麟.中国城市住宅设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3]陈易.城市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的男性有一种苦闷而又抑郁的气质,造成这种苦闷气质的来源既有自身性格不完整性的原因,也有因外在环境的无力改变而造成的无可奈何的心境。本文将通过这两个方面入手,去探讨在内外的双重压力下男性话语的缺失,人物因抑郁苦闷而造成的命运悲剧。  关键词:苦闷;阿Q精神;个人性格;外在环境  一、个人性格的主导因素  纵观《霜叶红似二月花》(以下简称《霜叶》)中的男性,以反面形象出现的
期刊
摘 要:在世界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各国的文化独树一帜,装扮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色彩,其中不乏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其亦为世界文化的绚烂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构成中,中国画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沉淀已久的中华传统文化物化出来了,并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社会意识,表达了中国人民在各方面的认识与精神世界,糅合出了独特的中国画的高贵传统。本文从中国画的传统文化精神与包容性出发,阐述中国画
期刊
摘 要:情感是油画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而油画创作是绘画者表达思想情感的唯一途径。如何利用油画作品传递自身情感突出油画作品的内涵性及深邃性,是绘画者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一幅好的油画艺术作品不止是绘画者利用艺术创作抒发自身情感的结果,更能向受众传递出积极正面的能量。本文以油画创作中情感传达为切入点分析其传达侧重点,就提出具体的自我情感表现方式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
期刊
摘 要: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是中国乡村手工业的重要存在形式,本篇文章选取了位于哈尔滨市新农镇的Y村作为田野调查对象,并以酒坊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Y村的整体情况,以及作坊在Y村的经济和其村民生活中的地位,以此来对家庭作坊这种乡村手工业的重要形式在东北农村地区的经济及对农民日常生活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田野调查;乡村手工业;家庭作坊;酒坊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手工业是非常独
期刊
摘 要:音乐表演,有两层意思,一个是音乐:用你柔美的歌声、动听的琴声来打动观众;另一个表演:用你的眼神你的表情走进观众的心中。但是在每次专业考试完毕、比赛完毕之后,总结自己的问题时,每次总结完之后,都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舞台经验不足。甚至在观摩学姐学哥们音乐会和比赛等等,也会感觉到他们的舞台经验不足。但是要怎么改正这个问题呢,只有多上舞台多了,多多积累经验,音乐与表演才能做到互相统一。  关
期刊
摘 要:洋务运动中,上海江南制造局及其下设翻译馆,翻译引进了大量西方书籍。西方科幻小说随之进入中国文人的阅读和创作视野。吴趼人创作的《新石头记》是晚清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学界历来将这本小说的内容笼统的分为两层结构,忽视了隐含于文本之中的三个社会模型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吴趼人在小说中塑造了北京、上海、“文明境界”三个社会模型,结构上呈现出层层递进的价值关系,表达了吴趼人对于未来中国发展方向的设想
期刊
摘 要:油画(anoilpainting)是指创作者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于固定在纸板或木板上的画布亚麻布上作画的创作形式,在这一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对于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具体表现在色彩美、线条美及意境美等方面。在油画作品中,色彩表现力及线条组合能力,是衡量创作者才能的基础性指标,这不仅会影响到整幅作品给人的视觉美感,而且会影响到作品内涵,影响到其意境美的传达,影响到创作者思想情感的表现。  关键
期刊
摘 要:薛宝钗在《红楼梦》中是作为与林黛玉对立的典型来刻画的,她安分随时,罕言寡语,才貌双全,冰雪聪明,是封建社会淑女的典范,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的喜爱。有人称她是典型的封建淑女,更多的人则说她是一个封建教统的牺牲品。本文拟从宝钗的出身与外貌、性格与才情、待人处事等方面,分析其形象特征,阐述其“悲剧”意蕴。  关键词:《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悲剧  绪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
期刊
摘 要:无论是从旧体诗词创作起步的林庚,还是从新月派新格律开始的戴望舒,都在矢志不渝地进行着新诗道路的探索,但二人在诗歌形式上的追求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推崇“自然诗”的林庚致力于新诗自然韵律的创作,却被当时提倡散文美的自由诗潮流所淹没;而一贯没有系统理论主张的戴望舒也在自己的诗论与创作中提倡新诗的自由化和散文化。本文通过对戴望舒、林庚作品的比较分析,探讨其在诗歌形式上不同层面的现代性追求。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大卫霍克尼以其独特的作品风格和高超的绘画技艺而独树一帜。同时,在摄影、舞台布景等领域,同样卓有成就。在霍克尼的绘画作品中,画面的空间构成形式总是会令观者印象深刻。他打破传统的“焦点透视”原则,在东西方艺术中兼收并蓄,创造了自己画面的独特空间视域。作为一个不断创新的艺术家,大卫霍克尼总是毫无保留地向公众展示他的生活与挚爱。绘画风格意境让人灵动,他通过使用多种技术手段与媒介,展示了其创造的自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