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煤的宿命(外一首)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gend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上的职业多种多样
  我和父亲
  却都被命运选择了
  靠挖煤挣钱
  父亲退休后开始生病
  我离了岗 侍奉父亲
  父亲躺在床上喝水吃饭
  大便小便
  我倚在床边
  听着他粗重的咳嗽
  读诗歌 写大字 泡方便面
  父亲有时一天说不上一句话
  而我 除了隔会儿
  向炉内添几块煤
  也沉默得 像一块
  未被燃烧过的黑煤
  挖煤的人 一般都不会有
  太多的话语
  相对静坐着 也只是
  我看你一眼
  你看我一眼
  就像我们爷儿俩
  床上躺着一块煤
  床边立着一块炭
  喝粥或者吃药时
  我让父亲倚在我怀中
  就像两块等待燃烧的煤
  紧紧依偎着 相互取暖
  两块煤 从诞生走向没落
  几十年 走在黑暗里
  心中没有怨恨 而今
  他们依旧平心静气地
  往前走着 并默默地
  祝福着炉膛
  准备着火焰
  父亲的春天
  父亲的春天
  就是一棵杏树的春天
  父亲多年瘫痪在床
  看不到蓝天
  也看不到大地
  父亲仰面躺着
  已经把房梁上的楹联
  念了不知千遍万遍
  “架海紫金梁
  擎天白玉柱”
  那是早逝的姑夫写上去的
  至今已五十年有余
  听说就在那一天
  父亲栽下了这棵
  迎接春天的杏树
  父亲虽然瘫痪
  但他丝毫没有泄气
  仍然用自己的病体
  支撑着这个矿工之家的名分
  在看不到春天的日子里
  父亲从窗外这棵杏树枝上
  倾听 春天的讯息
  那麻雀的开心
  喜鹊的欢乐
  蜜蜂的忙碌
  蚂蚁的哭泣
  这些代表春天的喜恕哀乐
  都逃不过父亲的
  耳朵 和那颗细腻的心
  父亲啊 靠一树杏花
  就能进入整个春天
  父親对待每一个春天
  比任何人都耐心
  也比任何人
  都在意啊
  郭安文:新矿集团职工。作品散见于《诗刊》《人民日报》《星星》《阳光》等报刊。曾获《人民日报》全国抒情诗歌大赛一等奖,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等奖项。作品入编多种选本。
其他文献
出了彭城市区,往北走三十公里,就到了凌云别墅区。这个小区刚建成两年,隐没在一大片郁葱的榆树林中,林中有条两车道的公路穿林而过,往南再走七百多米,就是热热闹闹的沙镇,巴士招揽去市区乘客的声音偶尔会飘到这片榆树林中。  张保田快五十了,就在这片别墅区做清洁工。  四月刚过,一辆载满花草的货车开进了看门人老孙所在的一家别墅里。张保田凑了过去,看见工人们正忙着从车上卸那些花花草草。他也搬了一盆四季青,抱着
期刊
阳光被雨点和乌云褪去了多姿的色彩,一些黑暗中的故事便开始发芽了,但风雨过后总有温暖的阳光和绚丽的彩虹……  ——题记一  在海拔两千米高的矿山上,山与山之间挤出一块比较平缓的地方,方圆十余里。太阳从这边山垭口升起,又从那边山垭口落下。在这块坡地上,矗立着几十栋干巴巴的楼房,它们在阳光下无精打采,一动不动。周围稀稀拉拉还有些农转非的“干打垒”房屋,像一个衣衫破烂的汉子,失去了整体的美丽。楼房中间有一
期刊
意大利著名批评家昂贝托·艾科写过一个著名的小册子,叫《诠释与过度诠释》。它的重要价值不仅仅是对“误读”理论的权威阐释,还有反对“误读”的理论支持。它的论述自身精彩纷呈,并不失时机地为文本与本文的“诠释与过度诠释”划定了界线。在方法上,它延续上世纪初艾略特新批评的理论主张,在充分肯定文学“本文”意义的同时,转手赋予了文本批评的巨大空间,我甚至一直窃以为它是文学批评主体的一次“解放”。因为按照其“误读
期刊
采 矿  每天都下到井里  陪伴我们的只是一束灯光  要走很远很远的路  才能到达采掘现场  一凿一钻一铲 掘向深层  眼前的采掘已完  我們便向前延伸  只有这样 才能源源不断  采上地面 我们还要  清洗矿石 一遍一遍  直到乌黑闪亮  才把它放进炉膛  深夜的写作者 你难道不也是如此  要在黑暗中探寻很远 才能  用笔尖一点点挑出微光一遍遍  打磨 每个词语才熠熠闪亮  与一块煤的对视  这
期刊
埃科认为一部好的作品自身所具有的开放属性,让它无法拒绝时间。按照这样的观点,一部作品在任何时间与读者相遇都是它一次可能的再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唤醒一部作品在永恒时间之水中的沉寂,同样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一部作品在一个奇异时刻神秘醒来。这很吊诡。但也间接给出作品品质之间的一个对比参考。阅读完作家老九的《连环劫》(作家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这本书,我想到了埃科的话。  《连环劫》这个集子由两个
期刊
在“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攀枝花;在巍巍宝鼎山下,滔滔金沙江畔;在开采光明的宝鼎矿区花山煤矿,有这样一朵洁静如莲、清淡如菊的善良之花。这朵花,虽不娇艳,但却像蒲公英的种子,四处飘散,落土生根,永不凋谢。这朵花,就是被人们广泛传颂的“矿山妈妈”——陆学英。  那一天,笔者慕名来到川煤集团攀煤公司矿建社区,向路人打听“矿山妈妈”陆学英。一位老人随手一指,“再拐一道弯,过两个坡坎,喏——沟沟下面,就
期刊
像一件静止的事物  像一件静止的事物  在夕阳沉降的嘎吱声中  保持独自兀立  不知名的水鸟  将一只脚提起来,蓄势待发  而另一只脚沉陷在短暂的  寂寥中  五月的卧龙湖  被返青的三棱草和蒲苇  擦去浮尘  那只鸟  终于将另一只脚放下  像个哑默的书童,轻缓地  推开水中银亮的门环  铁皮房  无论怎么吹打或敲打  铁皮房都只发出金属声  仿佛无论谁都可以敲打它几下  它只能发出同一种金属声
期刊
知 了  你从门缝悄悄地进来  一个侧身而过的惊恐  眼神环顾四周  来和我一起守夜,还是  一起去和夜莺约会?  你从门缝悄悄地进来  羽翼,载着两枚月牙儿  细若游丝的屏息  朝着灯火飞去  我的疼痛,有了光亮  如 云  面朝大海的那一刻  浪花,神奇而又魅力  绚丽过精彩的瞬间  生命以独特方式再现  谁用匆忙卷裹着谁?  打翻一碗相思酒  千人万人追浪而去  面朝大海那一刻  不惧潮涨潮
期刊
一  最热莫过三伏。刚进入农历六月,伏天就发威了。  早上五点,太阳从东山冲出来,不一会儿,大地就被照得亮堂堂的。户外,被太阳追赶着的人和车们,满世界疯跑,城市一片生机。  正午到来之前,刘浪在“蘑菇小超”里忙碌着,不得停闲。下午一点不到,农贸市场就安静了下来,进入了休眠状态。饭,小儿子已经端到店里。刘浪没有胃口,跟老婆简单交待了几句,就回到楼上的家里,一头栽倒在床上。  “轰隆隆——咔嚓!嚓!”
期刊
煤之黑  正在美化煤之黑的往事:  黑箭头、黑风向  在挑煤的台阶上,草色更新  轮回成了四季的主笔  我看见锉墓碑的匠人  与梅山互视一眼,天空  就作为一种工具  竭尽诉说余下的黑暗  河流到此就止了。岩壁的疑惑  让乡村陷入落叶之中  让谎言将这种巨大的荒原淹没  让想象中的意识,认为阳光  是黑暗中煤火的祭祀品  一幅煤画  简绘梅山的逶迤及青黛  水墨勾勒的嶙峋  在枫叶中堆砌煤  峡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