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创作的历程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e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学院青年教师专业展演中,自己扮演话剧《十二》的四号陪审员角色在舞台表演方面的创作心得。笔者结合实践认为一名表演者要把角色在舞台上演活,必须做到充分体验人物,深究人物的内外性格,大胆拓展想象;做到适应自身与各方的交流且善于利用模仿及性格化等方法塑造人物。
  【关键词】情感体验内外形象交流适应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青年教师演出的话剧《十二》是根据美国剧作家雷金纳德·罗斯1954年的电视作品《12怒汉》改编。故事发生的场景只有一间房间,由12位完全不同的人组成陪审团在该房间对一名被指控犯一级谋杀罪男孩的命运进行审议。考虑到学校女教师多男教师少,决定以原版《十二怒汉》为原型,将其改编成话剧版本全由女演员扮演,因此也将剧名《十二怒汉》改为《十二》。
  初读剧本,首先吸引我的并不是四号陪审员这个角色,她是12位陪审员中性格最沉闷的一位,不苟言笑,没有情趣,直白点儿说就是她身上看不见任何活跃的色彩。
  随着坐排阶段的逐步展开,通过一遍遍的台词试读,我对剧本和人物也渐渐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然而我却发现越是对剧本对人物深入的了解,就越是感觉自己先前小看了四号陪审员这个角色。研读剧本的结果是无论读多少遍,每一遍四号陪审员给我的印象都不尽相同,她的性格总是若隐若现仿佛披着一层薄纱令人颇感朦胧、神秘。而这种朦胧和神秘足以引发我强烈的好奇心,我居然戏剧性地爱上了这个角色。
  现笔者就出演话剧《十二》中四号陪审员一角谈谈创作心得。
  1、体验人物
  (1)从外在形象及性格特征体验角色。这里所说的角色性格特征不仅仅是指角色的脾气特性,还指对角色个性的深层次挖掘,是演员赖以吃透角色的根本手段。一名表演者如果塑造人物过程中仅仅只研究了人物外在形象特征及脾气特性往往就会形成类型化的呆板扮演。
  再现角色的外部特征,无疑是能够帮助我们抓住角色外在形象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那么表演者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精准地体验人物?即观察生活。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表演艺术的创作更是离不开生活,所以它要求表演者要具备敏锐细腻的观察力。
  (2)从内心视像体验角色。随着排练的继续深入,我按部就班由外在形象的再现渐渐深入到角色内心世界的探索。敏锐细腻的观察力帮助我们准确把握住角色的外在形象之后,演员活跃而丰富的想象力就粉墨登场了。任何一种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想象,表演艺术也不例外。虽然话剧表演,表演者是按照剧本的要求诠释角色,但剧本仅仅提供有限的文字形象,其表现力远远不如舞台上活灵活现的形象来得清晰明了。表演者需要把剧本里所提供的比较简单的情境、事件、人物通过自己的创作技巧将其变得具象丰富。在话剧《十二》四号陪审员角色的创作中,剧本中并未出现描述四号陪审员生活细节的内容。那么我要如何使这个人物的出现能够显得真实可信?通过不断尝试,我总结到其实方法并不奇特,就是以想象力作为传递媒介,演员将自身的真情实感融入进角色的心灵深处,合理地假想角色的内心视像。想得越大胆就会越精彩,越丰富才能越真实。
  例如从四号陪审员这几句台词:“我也苦过,我的一切都是我跟我丈夫打拼得来的,通过上大学我走到了今天。”我就可以推断出她并不是衣食伸手即来的富二代也不会是享受派,应该属不折不扣的实干家。演员的想象力并不只局限于静态的想象,这种想象力还必须具备强烈的动作感。因为表演艺术创作的基础就是行动。想象具备动作感则要求表演者把脑子里静态想象的一切生动具体的形象通过表演技巧完美的体现于舞台间。想象要具备动作感就离不开静态想象,它需要静态的想象为其做好充足的铺垫,也就是说只有静态想象得越生动越丰富演员的舞台行动才能越活跃越积极。反之,即便静态想象得再完美,没有舞台行动将其呈现在舞台上那也只能是空想。
  2、扮演人物
  (1)外在形象借鉴——模仿。我认为模仿是戏剧表演艺术中角色创作之形象借鉴最有效的方法,它要求演员具备积极且稳定的注意力。
  成功的模仿应该包括“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形”,多指事物表面的形态、样貌;“神”,则是事物内在的精神和气质。形是表象而神是实质,是人物的灵魂角色的精髓。透过角色的表现看到人物的灵魂,需要形神合一,需要演员拥有积极并且稳定的注意力。只重“形”而忽略“神”,或者只求“魂”不见“容”,往往就会出现即便让你照着葫芦的原型画瓢你也画不出瓢来。
  模仿阶段我认为是角色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但它只是创作角色众多方法中的之一,并不是表演最终的目的。之所以需要模仿是因为我们必须将现实中的情景最大程度地还原于舞台上,再通过不断提炼加工达到使作品主题思想进一步升华的目的。
  (2)性格化处理角色。出色的演员除了要懂得正确巧妙的形象借鉴之外,还应该学会就所扮角色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意将角色进行性格化创作。性格化是演员塑造人物性格特征时常用的方法,为了能够深刻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格,演员通常运用技巧把自己本身与角色之间格格不入的动作、语言和习惯加以控制、改造或隐藏起来使自己尽可能贴近角色,从而在舞台上将不同于自己本身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
  现在很多学习表演的人认为,只要天生感情充沛,就能塑造出形象生动的人物。其实,角色创作并非如此简单。演员对人物的扮演要想成功,就必须让自己创作的角色能被称为是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我曾经的一位学生主演话剧版《霸王别姬》片段时,就囧态百出。我要求演员本段表演融入中国戏曲身段的表演方式进行人物塑造,给她的道具是一卷与舞台同等长度的红绸。扮演吕雉的学生需要将本来缠绕于自己身上的几十斤红绸由舞台中间位置体态轻盈动作潇洒地撒下乐池,动作要求既有女性与生俱来的柔情之美又能着重凸显吕雉独揽天下的霸气。为了保证演出过程中红绸能够顺利完成赋予的深刻寓意,排练期间该生每天都得来回扯拽几十斤重的红绸十几遍。每次排练扔完,胳膊、腿上到处都是淤青,疼痛难忍。但就这样高强度排练,演出时依然没能很好完成寄予的要求,红绸要么就是被猥琐地丢下了乐池,要么就是抛洒动作的确潇洒可红绸依然还留在原地,更别提能借助红绸体现吕雉看青春易逝,只帝业永存的霸气。很显然这是僵硬的肢体严重阻碍了自己对角色的塑造,可见舞台上演员自身基本功如果不够扎实,就会连累到表演技巧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反而成为角色创作的累赘。   (3)交流与适应。交流指的是与他人就思想、动作、情绪等方面互相给予与接受,也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与对手之间思想感情、意志、情绪、动作的相互传递、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了交流,戏剧才会产生冲突,相应的故事情节才能引人入胜。想要很好地适应来自各方面的交流,要求演员具备敏锐真挚的感受力和灵敏细腻的适应力。
  例如,话剧《十二》中我扮演的四号陪审员和八号陪审员之间有一段验证凶杀证物(刀子)的戏,四号陪审员有这样的台词:“所有与案件有关联的人都应该认识这把刀吧?难道你是想告诉我,刚好有一个人把它从大街上捡起来,然后就来到这男孩的家中,只是因为无聊想消遣一下就把这男孩的父亲给捅死了?”短短两句台词里存在的交流就有七种:
  第一有其与八号陪审员的交流;
  第二有其与除八号外其余十名陪审员的交流;
  第三有其自我交流;
  第四有其与犯罪证物刀子的交流;
  第五有其与场下观众乃至整个剧场的交流;
  第六有其与舞台灯光道具等的交流;
  第七有其与假想的谋杀过程之间的交流。
  而且这七种交流相辅相成作用于整个验证过程。比如台词:“所有与案件有关联的人都应该认识这把刀吧?”表面上看,这是四号在询问其余十名陪审员是否认识这把刀子,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她问话的对象是所有与案件有关联的人,那必然少不了八号陪审员以及刀子的使用者那个被指控犯谋杀罪的孩子。
  (4)刨除自我,切不可过于设计角色。有些表演者对表演手法的设计过于热衷,恨不得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把周身的本事统统展现出来,往往他们拿到剧本之后就会迫不及待琢磨怎么抢戏、怎么博得观众掌声。其实这正犯了舞台表演的禁忌,任何表演上的设计和处理依据都必须遵循剧本中的规定情境,一旦脱离了规定情境的设计,表演只不过是一种花哨的技巧展示而已,更会破坏整个剧目的统一性,让观看的人觉得这个角色过于浮夸。所以说我们与其花费心思去设计,倒不如认真仔细去挖掘剧本、发掘人物深层特点。而这就要求作为演员必须具备精准而合理的判断力以及缜密的思考力。
  《十二》中四号陪审员一段台词:“一直以来我跟大多数人的意见是一致,但是我不同意这种投票方式,我依然不认可,所以我要改变我的投票为不赞成。我不赞成我们成为悬案陪审团却不做出任何决定,而且我确信我可以排除一切给被告定罪,我想弄清楚的是到底什么原因能让几位改变看法?”这段台词也是四号陪审员就自己参与案件讨论态度的首次转变,由原来主要听别人说转变成后来自己的雄辩。排练中我对这种转变总是把握不准人物当时真实的心理感受,也不够真实,总被导演批成是乱撒狗血式的表演。更有一次排练,当我演完后,导演直接站起来点评说,刚才所有的表演虚假。正是“虚假”二字点醒了我,使我明白了之前竭尽全力喊出台词的方式在《十二》的整个故事背景下在四号人物的整体性格中是绝不可能有的,而自己之所以会表现得偏离人物本来性格,是因为就情感表达方式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的判断力还有待加强。错把狰狞的嘶吼方式看成是四号陪审员情绪的宣泄,却没问问自己以四号人物的学识以及她的社会地位,会不会此时此地如此肆意放纵自己的情绪。事实上这种费力的嘶吼也反映出我走进了过于设计角色的表演误区。
  通过自身的体会我认为表演中要想拿捏好角色的分寸,避免人物扮演过于夸张虚假,演员最应该克制自己演出前想得太多,设计过多,应量力而行谦虚谨慎对待。当然角色设计也不是完全不能有,切记要少而精,以达画龙点睛之妙用即可。□
  参考文献
  ①程功恩:《表演·导演基础》[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
  ②梁伯龙、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自媒体时代,沟通的自由性、交互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使公众意见和社会公意的表达有了现实的可能。2013年1月发生的80后美女副市长事件在网络空间迅速传播,引发公众舆论一边倒的质疑声。本文主要分析公众舆论情绪化的原因,并对正确引导网络时代公众舆论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80后美女副市长 公众舆论 网络事件  今年年初,辽宁省丹东东港市80后女副市长董海涛引发舆论关注,网友对其年纪轻
2012年,是深入学习、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金寨县广播电视事业应对挑战、寻求突破的关键之年。一年来,他们紧密团结、紧紧依靠全台干部、职工,坚持以创新的思维统领各项工作、以创新的举措推动各项工作,努力巩固、积极拓展全县广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喜人局面,为加快构建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金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创新发展思路  年初,在认真调查研究、广泛
【摘 要】在新作《自由》中,美国小说家乔纳森·弗兰岑从个人自由、自由市场、生态保护等三个方面剖析了自由主义思想给美国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他提出,不存在理想化的绝对自由,不管是个人或企业,还是人类整体,都应当约束自我,寻求和谐发展。  【关键词】乔纳森·弗兰岑 个人自由 自由市场 生态保护  2010年对于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而言,可谓双喜临门。他不仅登上《时代
【摘要】媒体融合,是新老媒体变革的过程,媒体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若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就会被替代。变革中仍有核心价值需要媒体人坚守和光大。如何增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媒体取胜的关键。“公信力”就成为媒体不变的核心竞争力。变革是时代使命,转型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得好可以释放几何倍增的能量。蚌埠日报积极探索报网融合模式,倾力打造全媒体矩阵,延伸报业价值链,“全天候
【摘 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儿童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类型,整合营销传播已成为其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之路。本文讨论了儿童文化产品运用整合营销的现实背景,及如何通过增强媒介力量、内容力量、创意力量来提升其营销影响力。最后分析了长春电视台在引进儿童舞台剧《雪孩子》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为儿童文化产品开辟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整合营销传播之路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 体验营销 促销组合
【摘 要】在电商发展陷入低迷之际,以品牌“扫库存”为销售手段的电商唯品会却扭亏为盈。本文从唯品会的定位与转型、运营模式的差异化及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竞争忧患等方面,来综合分析其盈利内因和发展威胁,并提出建议性举措,希望能为电商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商业思考及启示。  【关键词】闪购模式 用户粘度 消费狂欢  仅成立5年多的唯品会,自2010年后开始真正盈利,在2013年1月的市值已是老牌电商当当的3倍,
【摘要】数据、术语、千篇一律、晦涩难懂,是经济新闻留给不少读者的固有印象。在信息交互高度发达的今天,地市报经济新闻如何才能做出地方特色?接地气、求感性、谋出新,时刻以读者的阅读兴趣为目标是必由之路。  【关键词】地市报经济新闻采编  全媒体时代,随着新闻从采集、制作到传播效率的加快,金融、货币、楼市、股市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越来越牵动受众的目光,但专业性强、“枯燥乏味”的经济新闻要做到有人看
电视问政要“聊效”更要疗效  电视问政是一个特殊的电视节目。一般是先将老百姓不满意有意见却久拖未决的事情,通过暗访的形式进行录像,然后在节目现场进行播放,让主管部门官员、市民代表、点评嘉宾现场观看,通过将百姓诉求、政府部门表态、学者嘉宾主持人评政议政等元素进行巧妙组合,导演出一台看点多多精彩纷呈的问政大戏。  不过,任何一个节目都只能是有选择的,正如媒体的舆论监督栏目一样,一是本来就有投鼠忌器之忧
7月13日, “以美之名 激活世界杯”2014太平湖足球宝贝总决赛,在风景秀丽的太平湖风景区举行。  本次活动由太平湖风景区管委会主办,杭州娃哈哈集团安徽分公司、新浪安徽承办。搭乘世界世界杯这辆足球大巴,足球宝贝选拔赛于5月20日在合肥上线,吸引了全省百余位才艺出众、热爱运动的青春美少女热情参与。历经一个多月的激烈选拔,角逐产生了16强足球宝贝。7月13日上午,足球宝贝身披世界杯16强球队战袍,以
【摘 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对“东日本大震灾”震后一个月内的报道情况进行研究,主要从报道内容及特征、报道折射出的中日关系及如何引导社会心理等方面进行考察,综合分析该报报道此事件的特点。  【关键词】东日本大震灾 中日关系 社会心理 内容分析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此后,由地震引发的东京电力公司核泄漏事件更是成为焦点(日本国内将此次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