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所提倡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都是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所改变,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表演、质疑等方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挖掘教材蕴含的创新因素,积极鼓励学生敢想、敢疑、敢问,从而发现事物的奥妙。把评价权还给学生,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适时地激励和肯定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唤醒激活激趣活力
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活动和培养语文能力为主,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喚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的心境和激情是课堂充满活力的灵魂。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如教师带着良好的心境进入课堂、以旺盛的精力、飞扬的神采讲课,这时教师教学思路就会更开阔,思维会更敏捷,教学水平的发挥,教学技巧、机智、艺术的运用都会达到一种最佳状态。学生也会被教师轻松乐观的情绪所感染,从而产生出一种愉悦的心情,迅速进入兴奋状态,学生对学习才会变被动为主动。
二、巧添花絮,激活课堂
恩格斯说过“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但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激发起来的。可以利用多媒体、表演、质疑等方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趣
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铺路石的作用。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色于一体,画面色彩丰富。它可让学生身临其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不但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还能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如在教学《黄山奇松》我利用对媒体课件把黄山的美丽风光和“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大名松,还有其他形态的黄山松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就像和老师一起正在观赏黄山的奇松,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对黄山其它松树的奇展开想象,这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既激活了课堂,又提高效率。
(二)表演激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天生好动、好奇、喜欢创新。课堂表演迎合了学生的天性。因此,我们要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课堂表演来调动他们学习的激情。如在教学《三个小伙伴》这一课,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示范读、小老师领读、分角色配动作读、比赛读等,先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再引导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读出画面,读出情趣,读出情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带上头饰扮演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进行表演。学生们表演的兴致很高,把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的语言、神态、动作表演得活灵活现。学生喜欢表演的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质疑激趣
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对发现的问题师生共同展开讨论,如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课,我挖掘教材本身的创造性因素,由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发愤”是什么意思?司马迁为什要发愤写《史记》?这些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由此激活学生的思维,留给学生体验、思考、展示的空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三、激发想象,大胆创新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舞台,语文中有着丰富的可供学生想象的资源,学生往往会有出乎意料的构思想象和精彩的语言展示。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时,我利用故事中的情节“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他看见一个瓶子里有半瓶水,喝不着,乌鸦就想到了叼小石子放进去让水渐渐升高,才能喝着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只乌鸦很聪明,老师相信你们更聪明,如果你是乌鸦,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喝到水?有的说用石子敲破瓶子接近水的地方;有的说把瓶子放倾斜;有的说用吸管来……学生畅所欲言,点燃创新的火花。
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全程参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如教《黄山奇松》这一课,我帮梳理学生的质疑时,把黄山奇松“奇“在哪?定为课文的讨论点,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便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一石掀千层浪”,学生对疑问各抒己见,生与生、组与组、师与生互动起来,气氛非常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思维能力。
五、激励评价,提高兴趣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亮点,激发兴趣的窗口。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因此,对于学生的评价,我注重鼓励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将教师的评价、学生自我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让评价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及时雨”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点滴进步。尤其是学困生,要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地活跃起来,尝到成功的喜悦,我采用优先提问的方法,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如果答对了或答对了其中一部分,就立即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们,和全班同学一起表扬,还运用鼓励性的话语来激励他们,这样使学困生会感到别人行自己也行,自卑感消除了,自尊心增强了,自信心也树立起来了,并积极而自信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总之,教师要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课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教学始终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这样才可以让课堂精彩纷呈、充满活力。
【关键词】唤醒激活激趣活力
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活动和培养语文能力为主,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喚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的心境和激情是课堂充满活力的灵魂。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如教师带着良好的心境进入课堂、以旺盛的精力、飞扬的神采讲课,这时教师教学思路就会更开阔,思维会更敏捷,教学水平的发挥,教学技巧、机智、艺术的运用都会达到一种最佳状态。学生也会被教师轻松乐观的情绪所感染,从而产生出一种愉悦的心情,迅速进入兴奋状态,学生对学习才会变被动为主动。
二、巧添花絮,激活课堂
恩格斯说过“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但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激发起来的。可以利用多媒体、表演、质疑等方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趣
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铺路石的作用。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色于一体,画面色彩丰富。它可让学生身临其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不但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还能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如在教学《黄山奇松》我利用对媒体课件把黄山的美丽风光和“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大名松,还有其他形态的黄山松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就像和老师一起正在观赏黄山的奇松,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对黄山其它松树的奇展开想象,这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既激活了课堂,又提高效率。
(二)表演激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天生好动、好奇、喜欢创新。课堂表演迎合了学生的天性。因此,我们要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课堂表演来调动他们学习的激情。如在教学《三个小伙伴》这一课,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示范读、小老师领读、分角色配动作读、比赛读等,先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再引导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读出画面,读出情趣,读出情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带上头饰扮演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进行表演。学生们表演的兴致很高,把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的语言、神态、动作表演得活灵活现。学生喜欢表演的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质疑激趣
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对发现的问题师生共同展开讨论,如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课,我挖掘教材本身的创造性因素,由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发愤”是什么意思?司马迁为什要发愤写《史记》?这些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由此激活学生的思维,留给学生体验、思考、展示的空间,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三、激发想象,大胆创新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舞台,语文中有着丰富的可供学生想象的资源,学生往往会有出乎意料的构思想象和精彩的语言展示。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时,我利用故事中的情节“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他看见一个瓶子里有半瓶水,喝不着,乌鸦就想到了叼小石子放进去让水渐渐升高,才能喝着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只乌鸦很聪明,老师相信你们更聪明,如果你是乌鸦,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喝到水?有的说用石子敲破瓶子接近水的地方;有的说把瓶子放倾斜;有的说用吸管来……学生畅所欲言,点燃创新的火花。
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全程参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如教《黄山奇松》这一课,我帮梳理学生的质疑时,把黄山奇松“奇“在哪?定为课文的讨论点,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便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一石掀千层浪”,学生对疑问各抒己见,生与生、组与组、师与生互动起来,气氛非常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思维能力。
五、激励评价,提高兴趣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亮点,激发兴趣的窗口。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因此,对于学生的评价,我注重鼓励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将教师的评价、学生自我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让评价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及时雨”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点滴进步。尤其是学困生,要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地活跃起来,尝到成功的喜悦,我采用优先提问的方法,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如果答对了或答对了其中一部分,就立即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们,和全班同学一起表扬,还运用鼓励性的话语来激励他们,这样使学困生会感到别人行自己也行,自卑感消除了,自尊心增强了,自信心也树立起来了,并积极而自信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总之,教师要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课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教学始终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这样才可以让课堂精彩纷呈、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