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逼近真实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1072298534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好的电视新闻,不应仅仅依赖于镜头的唯美,而应该考虑怎样在镜头中逼近真实。只有记录生活的细节,人物的原生态,使新闻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才能让使创作出来的作品喜闻乐见,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关键词】摄像 镜头 真实
  一、明确新闻拍摄的性质、对象和目的,维护新闻摄像的真实性
  电视新闻摄像是摄像记者使用摄像机在新闻现场有选择的记录新闻形象的创造性活动,但电视新闻的拍摄有别于艺术摄像,应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摄像记者的拍摄行为需要遵循新闻传播的普遍规律,对于新闻的地点、环境、背景、规模、人物、及光线的明暗等等镜头表现,都必须符合实际,电视新闻摄像是整个电视制作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新闻内容的表现是否充分,关系到对问题的阐述是否深刻。因此摄像师必须准确领会新闻主题,了解拍摄意图,抓拍有新闻价值的活动图像,创造性的完成新闻图像的采集任务。笔者认为,无论新闻或专题的拍摄,为了维护电视画面的真实性,必须摒弃弄虚作假,反对导拍、摆拍。
  《第一时间》栏目是一档本土化新闻资讯服务类的民生新闻节目,它以平民化的视角为省内市民提供丰富的节目内容,其中既有最新最快的突发事件和动态消息,又有实用的天气、交通、市场等服务资讯,既有广受关注的医疗、住房、就业、城建等热点话题,还有市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烦恼琐事。
  《第一时间》栏目的拍摄对象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而摄像记者摄取的视觉形象以及由此构成的影片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对象事物具有对应关系。《第一时间》栏目中不少专题片从画面效果看拍得像新闻片,而不少新闻片又拍得像专题片。这种现象,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由摄像记者“混岗”造成的,很多媒体为了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对新闻片、专题片和纪录片摄像实行统一管理,摄像记者既拍新闻片,也拍专题片和纪录片。但究其原因,还是摄像记者对新闻片、专题片和纪录片的不同本质与要求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造成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握新闻摄像的性质,注意到新闻摄像的共性本质和共性要求,也要注意到具体摄像类别的个性本质和个性要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不同类别影片的拍摄规律,显示出它们应有价值和表现特点。
  二、长镜头记录、原生态拍摄、镜头中逼近真实
  长镜头作为电影美学理论得到创造性的集中阐述,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巴赞是把长镜头作为与蒙太奇相异的美学现象加以阐述的。在巴赞看来,长镜头就是“从摄影上严守空间的统一”,即把互有关系的形象所在的空间处理在一个连续的镜头内,通过镜头内部形象的存在和运动传达信息,揭示含义,完成叙事。而蒙太奇是通过镜头与镜头的组接完成表意、叙事的任务,镜头与镜头所呈现的形象之间是否处于同一时空,不是由镜头本身显现出来的,而是通过镜头之间“想象性的描述”暗示出来的。因此,如果想要让观众确信在某一空间中确实发生过某事,长镜头比蒙太奇更优。①
  笔者在2011年的《车辆被查驾驶员开车撞伤协警》采访的时候运用了一次长镜头拍摄,取得了意向不到的效果。
  在一次采访归来的途中,突遇前方堵车,与平常的堵车不同,在被堵车辆的周围聚集了很多人,人群之中伴随着“救人、救人”的呼喊声。职业的敏感告诉我,这是一条“大鱼”。早开机,晚关机,在出采访车之前就要做好开机准备,将镜头拉全,使镜头尽可能的包含最大的信息量。机器上肩摇摇晃晃的冲出车门,正好创造出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映射出当时现场紧张的气氛。罗伯特·卡帕说过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现场不够近。在镜头穿越了围观的人群尽可能的接近现场的时候,拍摄的画面正好是围观群众正在合力抬起一辆越野车,由于旁观的群众较多现场比较混乱,拍摄的角度不好把握,镜头前不断有人来人往。这时并不要去干涉,来往的路人作为前景使画面呈现了较高的真实感。拍摄的时候甚至没空去聚焦,直到站住脚跟,迅速跟焦,明确拍摄目标。在众人的努力下,越野车被抬起,在越野车下被压的是一个穿着协警制服的男子,已经奄奄一息了。后来得知是一起由于协警查车,驾驶员不听劝阻,强行撞击协警而引发的车祸。从下车到众人将越野车抬起,我一直保持的是开机状态正好记录了事件的过程。此事件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很大,成为当年本地很有影响力的报道。
  以此次报道为例,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下长镜头之于蒙太奇的优势。突发动态新闻对于《第一时间》栏目而言就是家常菜,在单条稿件中也是拉动收视率的主要手段之一,记者可能每天都能涉及到。按照平时采访的惯性我们应该是拍这样几个画面:A车祸发生的现场;B众人合力抬起越野车;C被撞在地的协警,然后按照ABC的顺序组接起来,这样经过组接的镜头之于长镜头,客观呈现程度就不如长镜头。细心的观众可能会质疑A画面的时间在C的后面。而事实上我们经常会先抓拍救人的画面,最后再补拍交代时间地点的全景,这样就没有严守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而长镜头是完整的记录情节,事件的发展呈现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的,对现场是一种还原而不是再现,也就是我们在拍新闻的时候所追求的原生态拍摄。
  三、让采访对象忘记摄像机的存在
  在公共场合,人们近乎本能地都有一种“面具意识”掩饰自己认为不好的一面,突出与特定场所、特定交际对象相投合的一面。而当人们面对摄像机的时候,这种情况就更为明显了。电视是影响大的大众传播媒介,当采访对象面对摄像机的时候,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形象是要被千千万万人看到的。因此,面对镜头调整自己便不知不觉地开始了。这种调整的结果是,被采访者觉得自己镜头前的“表演”是成功的,而拍摄者会认为拍摄时失败的,因为没有获得富有真实感的素材。
  在《第一时间》工作过的记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采访前的沟通是良好的,采访的过程是失败的,采访后的闲聊确往往是你想要的。2013年5月11日栏目派发了一组护士节的选题,5月12日当天上午采访下午发稿,时间紧任务重。
  记者在采访安医大一附院急诊科护士的时候,被采访者大多说的是一些套话,比如上午截止到现在送诊49例,一个半小时洗了九个胃这样的话语,对于电视媒体的画面呈现是远远不够的。而在采访护士主管孙咏梅的时候却出人意料,我们知道急诊科的护士工作任务是很重的,采访孙护士的时候也是十分的匆忙,她甚至显得不是很耐烦,几次打断我们的采访。而就在采访的过程中送来了一个喝农药中毒的患者,情形十分危急,随时有生命危险。这时的孙护士只对记者说了句“不好意思,我要再去看一下”,就离记者而去了。这时我们只能在一旁默默的用镜头记录下她忙碌的背影,却是真实感十足。因为急诊护士的职责是救人,而不是接受记者的采访,她在这一刻心里牵挂的是患者,完全忘记了摄像机的存在,这比千百句辛苦的话要来得实在。   另外一个成功的采访是在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当时采访的是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的护士胡章敏。新生儿科的护士大都比较年轻,她们大多还不是母亲却承担起了一份胜似母亲的责任。采访了几个护士感觉都是四平八稳,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话语。而在采访采访胡章敏护士的时候确实比较特殊,当记者采访结束时说了一句“好了”。这句“好了”传递给她的信息是我们不再采访了,而我并没有关机,我知道我们的采访才刚刚开始。由于她是刚参加工作不久,而且因为工作的性质每年都不能回家过年,一想起家里的父母,眼泪就止不住了。这时的镜头慢慢的推到她的面部,而她却不知我们还在拍。因为她对我们完全放下了防备,我们才能记录下她的真情流露。所以让被拍摄者忘记摄像机的存在才是摄像的最高境界。
  四、不干涉、不导演、不摆布
  干涉、导演、摆布拍摄对象,传统上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统称为组织拍摄。它意味着不顾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对被摄人物何时、何地的何种言行进行主观的规定。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声音为传播符号的,只有声画的真实,传播的信息才是准确的。在这一前提下,新闻报道才能在受众中产生真实感。那种靠扮演、重拍等事后导演的镜头,制造出来的“真实”一旦被观众敏锐的目光察觉其中破绽,便会疑惑顿生,假作真时真亦假。②
  从案件类报道来看,画面不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例如我们经常会在新闻中看到这样的场景:办案民警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后,电视记者通过嫌疑人的描述,人为的再现犯罪现场,让其他人来扮演嫌疑人拿着凶器对受害人进行侵害,然后匆忙逃离现场,诸如此类的导拍是我们应该坚决摒弃的。因为事情发生的时候,记者不可能在现场,所以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是记者导演出来的。其实这样的问题也并非不能解决,可以多拍一些交代犯罪现场环境的大画面和一些渲染气氛的特写镜头。组织办案民警走访周围的目击者,这种组织是组织场面而不能组织情节,也就是大组织小不组织,可以组织活动却不能组织言行动作。如果有可能的情况下多采访目击者和周围了解案情的群众,结合他们的口述来报道。这样来拍案件报道效果和劣质的模拟镜头相比不言而喻,所以在拍摄中千万不能图省事破坏了真实性。
  不干涉、不导演、不摆布不意味者不能进行组织工作。拍摄前的组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组织工作是指为了拍摄现场多余的视听觉形象和其他的干扰性因素,比如拍摄现场有很大的噪音,为了确保同期效果,关掉电源,让现场的其他人保持安静;或为了激发被摄事件、人物的内部真实,把对同一个问题持不同意见的两种人组织在一起进行辩论,以呈现不同的观点。所有的组织工作都应放在开机之前,甚至更早。在当今纪实节目中,现场连贯的人物行为、人物情绪、现场气氛成为重要被记录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往往由许多可供判断内容真实与否的细节性因素构成。不要说开机的过程中拍摄者的调度,干扰人物的言行、事件的发展会引起现场比较明显的反应,造成细节上的明显不真实,就是在拍摄过程中因为记者的主观意愿而突然中断拍摄,对现场进行的组织和干涉也会对现场氛围,人物的言行、情绪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前后拍摄的素材有断裂感。
  结语
  对于摄像机来说,它本身只是一种冷冰冰的机器,而不能像人那样有自己的选择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它只是忠诚记录下能够进入其镜头视野内的所有内容。而我们电视新闻制作者的使命不仅仅是把生活中的真实记录下来并转化成影像文本上的真实,更要把灵魂深处的真实用适当的形式通过影像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①任金州、马莉:《电视新闻摄影》[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4
  ②张国良、姜红,《“再现”背离了新闻的真实性——对电视新闻“再现”镜头的刍议》[J].《传媒观察》,2004(4)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但由于缺乏完善的理论指导体系,从而导致片面追求商业利益,出现各种跟风现象、低俗现象,影响了节目的整体制作水平。本文通过对《非常6 1》的剖析,试图窥一斑以见全貌,探析各种影响娱乐节目成功的因素。  【关键词】受众定位 趣味性 创意 精神引领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在社会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同时,文化产品的形态也在发
1  冬天,友人邀我去榆林。  榆林在哪儿?在黄土高原,在陕西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  关于黄土高原,无论有没有去过,人们只要一提到它,“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便会跃然脑海,甚至不少地理教材也用了较大篇幅强调它的水土流失、生态恶化。  古今中外更有无数诗句为证:“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千古轩辕昂首柏,青筋傲骨立苍莽。”“天老地黄车难行,多见层山少见人。可叹壶口藏其深,奔腾千
1983年,我曾写了《患癌手记》刊登在《祝您健康》杂志上。从那时到现在,又有9个年头过去了。总括起来,我的癌症(淋巴癌)已缓解了14年。那末,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这难治之症得到缓解的呢?  我常以唐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来概括我的病历和感情,我愿再与读者谈心。  在五十年代,我为了追求梦中的“橄榄树”,历尽艰险,自美国转日本而回归祖国,可满腔热情却积郁成疾。心情悲怆之余,只抱着一线希望求医问卜,
我虽年逾古稀,但仍能飞车130多公里。别人都说我身体好,很羡慕。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我是从多灾多难的重围中杀出来的!  我素爱体育活动,故虽有轻微的神经衰弱,但身体仍不错。只是在20多年前,一度工作繁忙紧张,连中午也得不到休息。再加上体育锻炼基本中断,神经衰弱也随之严重起来。上床后,往往要到深夜二、三点钟才能迷迷糊糊地进入半眠状态,甚至通宵不寐。晨起头重脚轻,周身乏力,连登楼也有气喘嘘嘘之感。人亦
气胸是呼吸系统一个常见危重症,以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一侧肺组织受到压缩为主要特点。只要及早认识和治疗,一般可以转危为安。    一、肺脏与胸膜腔的负压力    肺脏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脏器,通过呼吸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肺脏位于以肋骨及肌肉构成的胸腔内。肺脏表面裹有一层菲薄的浆膜层,称为脏层胸膜。脏层胸膜与胸腔的壁层胸膜构成一个密封的胸膜腔。胸膜腔内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浆液,呼吸运动时肺脏
骨骼代谢活跃    骨骼是代谢活跃的器官,骨髓腔还为身体造血。骨的外围包有骨膜,从此有血管进出骨实质,执行营养和代谢产物的运输任务。骨的实质是骨细胞和层层叠叠的骨板。骨端、椎体和一些扁骨主要由海绵骨构成,不如一般骨骼致密,主要靠针状、小片状骨板交叉构成梁架以支撑负重。人出生后1年,体内所有骨都要重建一番,青年人每年有15~30%的骨要改造,以适应身体增长和负重需要。骨改建工程的主角是成骨细胞和破骨
2001年,北京白塔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院区。  深夜10点,3楼走廊旁,离手术室不远的34病区,一位医生刚从手术台上下来,神情略显疲惫的他此时还顾不上休息,脱下手术服换上白大褂,便来到病房,观察其他住院病人的体征、引流情况,并不时与病人家属聊天,安慰、鼓励病人。新成立的脊柱外科人手还不多,他只能一个人担下几个人的活。  这样的日子不知持续了多久。  时间一晃,已是2015年冬天。早上8点,外面
随着多国政府关注到社交网络上的仇恨言论与暴力袭击之间的紧密联系,运营社交平台的技术公司也加大了阻止仇恨言论的努力。  目前,Facebook、Twitter、YouTube甚至索尼游戏等平台最常用的打击手段主要是删帖、封锁账号和删除账号。比如今年2月,两位极右人士因发表极端仇恨言论而被Twitter删除了社交媒体账号。Facebook也曾因以色列总理的儿子亚艾尔·内塔尼亚胡对巴勒斯坦人发表仇恨言论
背景及现状分析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是我国目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在信息化时代,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着力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工具获取、处理、应用、生成、创造信息的能力。而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最好的途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
1992年3月,某造船厂电焊工10余人,于密闭的舱室内从事锌焊接作业,下班回家后当夜,无一幸免地均骤起恶寒战栗,继而发热,数小时后未经治疗即出大汗而退热,热退后,病者除有头昏、倦怠、乏力及轻咳外,无其它不适。其中有些人在此之前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均被认为系患“感冒”经治疗而“愈”。但这次10余人同时出现症状,使得保健站医师们困惑不解,不得不考虑是否与她们(大多为女性)的锌焊作业有关,遂带她们到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