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保基金PE的资产配置上限为10%,尽管目前的配置比例距此甚远,但由于国家发改委备案制的调整,社保基金委托被视为必选项,这将增加社保基金选秀的难度系数,蜂拥而至的PE仍在多方探索。
中信与金浦“接单”
中信资本、上海金融产业基金(下称“金浦”)已在社保基金“挂号”多时。
早在2008年,中信资本已进入社保委托PE 备选区。三年准备,一年尽职调查,已足够漫长。中信资本最终获得社保基金15亿元的大单。
如果说中信资本的等待是熬人的,则金浦的等待是波澜曲折的。
在2009年金浦成立仪式上,社保基金就明确表示过投资意向,这与金浦的深厚背景不无关系。作为创始管理人中金公司与上海国际牵手,金浦成为中国唯一一个投资于金融行业的产业基金,被看作中国产业基金最完美的结合。
当年年底,金浦总经理贝多广戏剧般突然离职,继任者吕厚军于2010年1月迅速上任。
吕厚军此前担任海通证券参与管理的“中国-比利时直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人。该基金被称为跨国合作的成功范例,也是社保基金最早参与的基金。在掌舵中比基金5年间,他主导投资的云海金属(002182.SZ)、中元华电(300018.SZ)、辰州矿业(002155.SZ)与金风科技(002202.SZ)均已上市,分别获近5倍、10倍、17倍与70倍的投资回报。
数月后,2010年6月,以吕厚军牵头的新团队完成了首期基金110亿元的募集,成为募资规模最大的产业投资基金。经记者确认,当时社保基金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尽职调查,并不急于赶首期出资。
而作为中金公司代表的董事总经理李弘在募资庆功会上低调现身,表明中金公司并未有实际出资。
分手的端倪已隐现,随后中金和上海国际正式分道扬镳,中金以退股收场,同时资金募集也有所拖累。社保基金投资一事暂缓,“社保基金选择PE基金时,对基金投资管理团队结构的稳定性相当看重。”社保基金相关人士称。
延至2011年3月,金浦调整募资策略,将金融投资比重降至50%,化被动为主动,边募资边投资项目。在确认团队稳定以及金浦前期投资项目的半年后,社保基金仍给予了10亿元的投资额度。
这也再度打破了社保基金的投资规律。熟悉社保基金投资风格的人士称:“以往社保投资的PE,往往都是在行业里已积累了多个完整项目及基金成熟退出经验的,社保基金还从未尝试投资过一只新基金。这对于社保以及整个行业来说,给予行业新机会都是一种鼓舞,毕竟每一单社保委托,被业界认为具有标杆意义。”不过该人士还是很谨慎地表示,“实则金浦的团队成员已有过多年与社保合作的经验,但其组合是新的,仍需市场检验其凝聚力及组合投资能力,与成熟基金相比,这类委托仍风险较大。”
二次出资鼎晖
除了委托新基金,2011年社保基金完成了对鼎晖二期基金30亿元的出资,占其总募资额近30%。至此,社保基金投资鼎晖达到50亿元的承诺出资。这是社保基金继弘毅投资之后,第二次增资同一家机构。
鼎晖在2011年实现了首个社保基金委托PE项目的退出——恒逸石化(000703.SZ)借壳重组世纪光华。不到两年时间,投资回报率约6倍。“社保基金对其两年的投资收益是满意的。”接近社保基金人士表示。社保基金借鉴了国际通行的业绩标准,要求被投资基金的内部收益率不低于30%。
10月18日,美的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美的电器(000527.SZ)、小天鹅(000418.SZ)发布公告称,美的集团大股东美的控股拟将其所持有的美的集团3.12%股权转让给鼎晖。公告未披露交易价格,以公允价值计算,3.12%的股权价值不少于6.5亿元。
广发证券首席分析师袁浩然认为,美的集团在筹划将美的地产剥离,为未来“退家族化”整体上市扫清障碍,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该投资似乎又看到了恒逸石化参与上市公司重组的影子,可能是成功案例的复制。”一位行业观察者表示,“正是相关投资,取得了社保基金的信任票。”
接近社保基金人士表示,鼎晖获得二次投资,胜在投资收益及风险控制上。
选秀新路线
随着国有股陆续转持,社保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还将不断提高,这势必加大社保基金的投资压力。截至目前,社保基金距离其资产配置中PE占10%的上限较远。
因此,社保基金承担了来自各方敦促其加快委托进程、、提高收益的压力。存在悖论的是,社保基金委托的巨大额度,且出资额不超过其30%,决定了其选择是大体量的基金。
除积极寻求社保募资外,与社保基金动辄数十亿出资而并列成为潜在出资人的,是通过第三方募资机构“母信托”集结起来的产品,该产品的发售对象门槛仅为100万元。
和投资规模相应的是被放大的投资风险,非专业投资人加入高风险、投资周期长达至少7年的PE领域,和社保基金并肩承担风险,会引发什么后果?
“一旦失控,其后果注定将是波及面极广的公众利益受损,甚至是非法集资案件。”一位了解情况人士表示,即便募资过程不产生风险,因其募集触及信托(产品发行对象不超过200个人)、上市监管(合伙制企业股东不超过50人)等跨部委监管,使风险后置,将放大后期项目退出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发改委紧急下发了全国推行强制备案的要求,外资机构、券商PE、产业基金、母基金同时纳入备案范畴,还有第三方募资及服务机构。
在严控风险上,发改委的备案新政也开启了另一扇门,凯雷、黑石等以外资管理人身份的人民币基金备案成功,以及券商PE的进入,也成为获得社保基金投资的有力竞争者。
这是否意味着社保选秀将有新的路线图?经记者确认,上述新的成功备案机构都在为引入社保基金而努力。
除社保外,还有多少具备大规模出资实力的机构?哪有储备无数具有增长潜力的好项目?但行业的规律难以逾越,即资产规模上升以后,收益下降是必然的。市场上广泛认同的母基金模式可能更适合社保基金投资。“这样可以避免大的机构诸如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投资主体的行政化。”厚朴基金董事长方风雷曾表示。
尽管未完成备案,券商PE金石基金正有此打算。金石除了招募海归人士组建母基金团队外,还积极接触了PE翘楚鼎晖、弘毅、黑石、中信产业基金等,但筹备中的方案仍不成熟。
据了解,社保基金对该方案的回应并不强烈,主因是与社保基金现在委托的基金重合率较高,其已与这些基金达成了默契的合作。
“打动社保基金,除非母基金有某些特别的优势:比如其与某些基金有战略合作关系,或者某些LP原来不是基金的合格投资对象,而通过FOF就能够参与基金的投资,并给市场上新晋的、规模可能较小的优质基金带来提高收益的机会。”记者综合了多位业内人士的看法:“FOF要能提供增值服务,帮助出资人成为合格LP和筛选GP。如果没有这个特长,只是把资金聚集在一起,形成很大的规模,对LP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
尝试和突破,逐渐流露出社保基金PE配置的思路,由此留给业界更多创新的空间。
仍在筹划阶段的中国首个国家级股权投资复合基金国创母基金,或许适合社保基金的胃口。
这只由国开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开金融”)与苏州工业园区下属的苏州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袂发起设立的超级母基金,总规模达到600亿元,首期规模150亿元。
倘若投资成功,也是社保基金和国开行多年PE合作的缘分延续。早在2005年,社保基金和国开行相继共同投资了中比基金和本土首个大型产业基金渤海产业基金,以及中国本土优质PE弘毅投资,共同形成了国内两大LP阵营。
目前社保基金等出资人等待的是,以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中国再保险集团为代表的保险大军出资。早在2010年9月底,保监会已开闸险资投资PE,但至今仍无实际案例。
据了解,中国人寿与中国再保险集团出资仍在保监会“审批”环节。相关人士透露,悬而未决的不仅仅是出资额大小,由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仍需细化投资细则,将在近期出台相关政策,该项政策如果成型将不会延期太久。
中信与金浦“接单”
中信资本、上海金融产业基金(下称“金浦”)已在社保基金“挂号”多时。
早在2008年,中信资本已进入社保委托PE 备选区。三年准备,一年尽职调查,已足够漫长。中信资本最终获得社保基金15亿元的大单。
如果说中信资本的等待是熬人的,则金浦的等待是波澜曲折的。
在2009年金浦成立仪式上,社保基金就明确表示过投资意向,这与金浦的深厚背景不无关系。作为创始管理人中金公司与上海国际牵手,金浦成为中国唯一一个投资于金融行业的产业基金,被看作中国产业基金最完美的结合。
当年年底,金浦总经理贝多广戏剧般突然离职,继任者吕厚军于2010年1月迅速上任。
吕厚军此前担任海通证券参与管理的“中国-比利时直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人。该基金被称为跨国合作的成功范例,也是社保基金最早参与的基金。在掌舵中比基金5年间,他主导投资的云海金属(002182.SZ)、中元华电(300018.SZ)、辰州矿业(002155.SZ)与金风科技(002202.SZ)均已上市,分别获近5倍、10倍、17倍与70倍的投资回报。
数月后,2010年6月,以吕厚军牵头的新团队完成了首期基金110亿元的募集,成为募资规模最大的产业投资基金。经记者确认,当时社保基金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尽职调查,并不急于赶首期出资。
而作为中金公司代表的董事总经理李弘在募资庆功会上低调现身,表明中金公司并未有实际出资。
分手的端倪已隐现,随后中金和上海国际正式分道扬镳,中金以退股收场,同时资金募集也有所拖累。社保基金投资一事暂缓,“社保基金选择PE基金时,对基金投资管理团队结构的稳定性相当看重。”社保基金相关人士称。
延至2011年3月,金浦调整募资策略,将金融投资比重降至50%,化被动为主动,边募资边投资项目。在确认团队稳定以及金浦前期投资项目的半年后,社保基金仍给予了10亿元的投资额度。
这也再度打破了社保基金的投资规律。熟悉社保基金投资风格的人士称:“以往社保投资的PE,往往都是在行业里已积累了多个完整项目及基金成熟退出经验的,社保基金还从未尝试投资过一只新基金。这对于社保以及整个行业来说,给予行业新机会都是一种鼓舞,毕竟每一单社保委托,被业界认为具有标杆意义。”不过该人士还是很谨慎地表示,“实则金浦的团队成员已有过多年与社保合作的经验,但其组合是新的,仍需市场检验其凝聚力及组合投资能力,与成熟基金相比,这类委托仍风险较大。”
二次出资鼎晖
除了委托新基金,2011年社保基金完成了对鼎晖二期基金30亿元的出资,占其总募资额近30%。至此,社保基金投资鼎晖达到50亿元的承诺出资。这是社保基金继弘毅投资之后,第二次增资同一家机构。
鼎晖在2011年实现了首个社保基金委托PE项目的退出——恒逸石化(000703.SZ)借壳重组世纪光华。不到两年时间,投资回报率约6倍。“社保基金对其两年的投资收益是满意的。”接近社保基金人士表示。社保基金借鉴了国际通行的业绩标准,要求被投资基金的内部收益率不低于30%。
10月18日,美的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美的电器(000527.SZ)、小天鹅(000418.SZ)发布公告称,美的集团大股东美的控股拟将其所持有的美的集团3.12%股权转让给鼎晖。公告未披露交易价格,以公允价值计算,3.12%的股权价值不少于6.5亿元。
广发证券首席分析师袁浩然认为,美的集团在筹划将美的地产剥离,为未来“退家族化”整体上市扫清障碍,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该投资似乎又看到了恒逸石化参与上市公司重组的影子,可能是成功案例的复制。”一位行业观察者表示,“正是相关投资,取得了社保基金的信任票。”
接近社保基金人士表示,鼎晖获得二次投资,胜在投资收益及风险控制上。
选秀新路线
随着国有股陆续转持,社保基金管理的资金规模还将不断提高,这势必加大社保基金的投资压力。截至目前,社保基金距离其资产配置中PE占10%的上限较远。
因此,社保基金承担了来自各方敦促其加快委托进程、、提高收益的压力。存在悖论的是,社保基金委托的巨大额度,且出资额不超过其30%,决定了其选择是大体量的基金。
除积极寻求社保募资外,与社保基金动辄数十亿出资而并列成为潜在出资人的,是通过第三方募资机构“母信托”集结起来的产品,该产品的发售对象门槛仅为100万元。
和投资规模相应的是被放大的投资风险,非专业投资人加入高风险、投资周期长达至少7年的PE领域,和社保基金并肩承担风险,会引发什么后果?
“一旦失控,其后果注定将是波及面极广的公众利益受损,甚至是非法集资案件。”一位了解情况人士表示,即便募资过程不产生风险,因其募集触及信托(产品发行对象不超过200个人)、上市监管(合伙制企业股东不超过50人)等跨部委监管,使风险后置,将放大后期项目退出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发改委紧急下发了全国推行强制备案的要求,外资机构、券商PE、产业基金、母基金同时纳入备案范畴,还有第三方募资及服务机构。
在严控风险上,发改委的备案新政也开启了另一扇门,凯雷、黑石等以外资管理人身份的人民币基金备案成功,以及券商PE的进入,也成为获得社保基金投资的有力竞争者。
这是否意味着社保选秀将有新的路线图?经记者确认,上述新的成功备案机构都在为引入社保基金而努力。
除社保外,还有多少具备大规模出资实力的机构?哪有储备无数具有增长潜力的好项目?但行业的规律难以逾越,即资产规模上升以后,收益下降是必然的。市场上广泛认同的母基金模式可能更适合社保基金投资。“这样可以避免大的机构诸如社保基金、保险公司等投资主体的行政化。”厚朴基金董事长方风雷曾表示。
尽管未完成备案,券商PE金石基金正有此打算。金石除了招募海归人士组建母基金团队外,还积极接触了PE翘楚鼎晖、弘毅、黑石、中信产业基金等,但筹备中的方案仍不成熟。
据了解,社保基金对该方案的回应并不强烈,主因是与社保基金现在委托的基金重合率较高,其已与这些基金达成了默契的合作。
“打动社保基金,除非母基金有某些特别的优势:比如其与某些基金有战略合作关系,或者某些LP原来不是基金的合格投资对象,而通过FOF就能够参与基金的投资,并给市场上新晋的、规模可能较小的优质基金带来提高收益的机会。”记者综合了多位业内人士的看法:“FOF要能提供增值服务,帮助出资人成为合格LP和筛选GP。如果没有这个特长,只是把资金聚集在一起,形成很大的规模,对LP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
尝试和突破,逐渐流露出社保基金PE配置的思路,由此留给业界更多创新的空间。
仍在筹划阶段的中国首个国家级股权投资复合基金国创母基金,或许适合社保基金的胃口。
这只由国开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开金融”)与苏州工业园区下属的苏州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袂发起设立的超级母基金,总规模达到600亿元,首期规模150亿元。
倘若投资成功,也是社保基金和国开行多年PE合作的缘分延续。早在2005年,社保基金和国开行相继共同投资了中比基金和本土首个大型产业基金渤海产业基金,以及中国本土优质PE弘毅投资,共同形成了国内两大LP阵营。
目前社保基金等出资人等待的是,以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中国再保险集团为代表的保险大军出资。早在2010年9月底,保监会已开闸险资投资PE,但至今仍无实际案例。
据了解,中国人寿与中国再保险集团出资仍在保监会“审批”环节。相关人士透露,悬而未决的不仅仅是出资额大小,由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仍需细化投资细则,将在近期出台相关政策,该项政策如果成型将不会延期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