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例临床化脓性感染中厌氧菌的调查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7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1979~1981年间上海中山医院232例化脓性感染送检标本的厌氧菌调查。标本包括200例腹腔内感染;14例女性生殖道感染,18例胸腔肺部感染。细菌培养阳性213例(91.81%),单独需氧菌91例(39.22%),单独厌氧菌18例(7.76%),而需氧菌与厌氧菌同时出现106例(45.69%),需氧菌总阳性率为84.91%,厌氧菌总阳性率为53.45%。124例厌氧菌阳性标本共分离到184株,平均每例分离到1.48株厌氧菌。厌氧菌中G-杆菌108株,占厌氧菌总数58.7%, G+杆菌次之,共28株(15.22%), G+及G-球菌均为24株,各占13.04%。标本来自女性生殖道、肺和胸腔及腹腔等三个部位,其厌氧菌的阳性率依次为64.3%、61.6%和52%。讨论腹腔厌氧菌感染率偏低原因及提高阳性率的有关措施。

其他文献
本文研讨脂多糖Lps(Difco)和葡聚糖硫酸盐(DS)激活人血B淋巴细胞,应用14C-缬氨酸、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和14C-尿嘧啶核苷(14C-UR)的掺入实验,分别反映B淋巴细胞转化时蛋白质、DNA和RNA合成。测定了正常人30例,肺结核病人27例,麻风病人18例。结果表明肺结核患者三项掺入均比正常显著增高,以14C-UR和14C-缬氨酸更加明显。麻风病8例新病人和经治疗无进步者
期刊
期刊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易、快速、重复性高,能同时检测吞噬细胞吞噬和杀死白色念珠菌的方法。采用小鼠腹腔吞噬细胞悬液(2×106/ml)与白色念珠菌悬液(1×107/ml)等量混合,置37℃,1小时后,加0.02%冰冷美兰液染色镜检。可同时测定吞噬细胞吞噬和杀死的菌数。实验结果清晰、准确。本文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比较。本法还可用于检测人体的多形核白细胞和皮泡液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功能。
期刊
期刊
将两个HSV-1温度敏感株病毒(DNA-ts114,DNA+tsF3)感染HeLa细胞,分别培养在39。±1℃及39℃72小时,转换至33℃48小时的条件下,发现病毒形态有明显改变:1. 在非许可温度(39℃)培养时,温差超过±1℃, DNA-ts株形态发生双向变化。2. 转换温度时DNA+tsF3株出现多形态。
期刊
用电镜研究了不同温度培养时的HSV-lts株病毒的发育形态,发现了一些结构:1. 发现DNA-ts 114株病毒在非许可温度(39℃)时,感染HeLa细胞后能形成草莓样颗粒和小环状结构,前者可能是一种畸形病毒,后者推测是病毒结构亚单位。2. 在许可温度(33℃)时,ts株的形态与WT株相似,但在畸形病毒的数量和形态上与WT株稍有不同。3. 在非许可温度时,ts株的形态变化与其所处温度的基因表现型有
期刊
期刊
1981年于海南岛登革热流行区,在患者住房内捕得五批(22只)致倦库蚊(Culex fatigans),接种C6/36白纹伊蚊细胞纯系分离获得两株病毒,经补体结合、中和试验鉴定为3型登革病毒。首次为证明致倦库蚊可能亦是本病的传播媒介提供了初步依据。对分离病毒成功的原因,以及致倦库蚊在传播登革热中可能起的作用进行了初步讨论。
期刊
本文报道提纯的甲/赣科/75-2 (H3N2)株膜蛋白分子在pH7.2、0.05M PBS中有自聚合作用。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凝胶层析、放射标记和免疫化学等技术证实为自聚合,在电镜下还能观察到由于自组装而形成类似天然状态的膜蛋白环形结构。
期刊
采用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恢复期血清作为抗体,以冰冻切片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查黑线姬鼠体内的相关抗原。结果表明,在我省EHF流行疫区嵊县及肖山所捕获的黑线姬鼠中,检出特异性荧光阳性反应,分别为27.9%(33/118)和13.2%(5/3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