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最难上的一种课,难在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激情下降,没有了学习新课程的新鲜感。然而,复习课又是很重要的一种课,对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复习课上出精彩,成为我们老师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下面就我上的一节“圆的复习课”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梳理,引导学生主动建构
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头脑中已储存了大量的知识,但有些知识无条理性,堆积得越多,越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应用时无法提取。当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以一种层次网络的方式进行排列时,就很容易提取出来。
课伊始,教师出示一图片。如图1所示。
问:这是怎样的一个圆?想一想,如果让你介绍这是怎样的圆,你会量什么?又会算什么呢?让学生在作业纸上试一试。
学生汇报:会量圆的直径、半径。
师追问:你是怎么量的?(这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生1:因为圆是轴对称图形,把圆对折就找到一条直径,用直尺量出圆的直径是6厘米,那么半径就是3厘米。
生2:用两把尺子夹住圆,量出两把尺子间的长度就是圆的直径。
生3:在圆内做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量出对角线的长度就是圆的直径。
师:我们知道了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后,你又会算什么呢?
进而引导学生把圆的周长、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圆周率的由来,圆面积的推导过程等一一再现出来。
这样设计,以“如果让你介绍这是怎样的圆,你会量什么?又会算什么呢?”的问题为驱动,避免了打乒乓球式的你问我答,又不使学生产生厌烦。学生会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自觉主动地唤起头脑中对圆的已有认识,在交流中建构起知识的脉络,为后面的解决问题做好了铺垫。
二、应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掌握所学的知识、构建认知结构是复习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应用。通过应用,能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简单应用,夯实基础;
师:出示标准的太极图,给出大圆的直径是6厘米,问小圆的半径是多少?让学生说一说太极图的周长、面积分别指的哪里?如图2所示。
教师再创造一个大圆直径是6厘米,小圆直径是4厘米和2厘米的太极图。
两个太极图1与图2比,面积哪个大?周长哪个长?要知道大多少该怎么解决?学生试做,交流展示。
通过计算面积和周长进行比较,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队圆的周长和面积进行了有效的巩固和灵活的应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接着,课件演示太极图由小变大,最终成为一个圆。从而得出圆其实是一个特殊的太极。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神奇的同时,感悟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第二层次,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只有全新的面孔、全新的方法、内容、形式和设计,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最终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在这张长方形纸内最多能画多少个圆(直径是6厘米)?你准备怎样做?如图3所示。
如果画一个最大的圆,能画多大?(引起学生的思考,圆的直径就是长方形的宽)
如果要画两个最大的圆,长方形的长应该变成多少?(引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人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发展也是有差异的,我们必须认识和承认这种差异。从生命意义上讲,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的认知方式,有自己的选择能力,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的设计上,要给学生提供有思考空间的题目,更要使不同阶层的学生都有收获。
三、关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在原有基础上一种可持续发展,无终点。为了自身的发展,人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健全自我人格,不断地开发自我潜能,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便需要有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领会复习的方法。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比较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通过对数学材料的比较、分析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内在联系。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思考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有效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的第二阶段,把标准太极图中的阴影部分与创造的太极图面积比较大小和计算大多少,比较两个图形周长的长短。既让学生明确周长与面积的区别与联系,又巩固了学生对圆的周长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在课的结束,老师利用前面生成一幅小圆直径6厘米,大圆直径12厘米
图。如图4所示。
针对此图提出问题:
师:如果要研究大圆、小圆之间的关系,你从哪些方面研究?
生1:大圆的直径是小圆的2倍;圆的周长是小圆的2倍;大圆的面积是小圆的4倍。
……
通过对两个圆的比较,让学生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恰当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在比较中抽象事物的本质特性,有助于对知的正确建构。
一、梳理,引导学生主动建构
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头脑中已储存了大量的知识,但有些知识无条理性,堆积得越多,越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应用时无法提取。当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以一种层次网络的方式进行排列时,就很容易提取出来。
课伊始,教师出示一图片。如图1所示。
问:这是怎样的一个圆?想一想,如果让你介绍这是怎样的圆,你会量什么?又会算什么呢?让学生在作业纸上试一试。
学生汇报:会量圆的直径、半径。
师追问:你是怎么量的?(这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生1:因为圆是轴对称图形,把圆对折就找到一条直径,用直尺量出圆的直径是6厘米,那么半径就是3厘米。
生2:用两把尺子夹住圆,量出两把尺子间的长度就是圆的直径。
生3:在圆内做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量出对角线的长度就是圆的直径。
师:我们知道了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后,你又会算什么呢?
进而引导学生把圆的周长、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圆周率的由来,圆面积的推导过程等一一再现出来。
这样设计,以“如果让你介绍这是怎样的圆,你会量什么?又会算什么呢?”的问题为驱动,避免了打乒乓球式的你问我答,又不使学生产生厌烦。学生会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自觉主动地唤起头脑中对圆的已有认识,在交流中建构起知识的脉络,为后面的解决问题做好了铺垫。
二、应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掌握所学的知识、构建认知结构是复习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应用。通过应用,能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简单应用,夯实基础;
师:出示标准的太极图,给出大圆的直径是6厘米,问小圆的半径是多少?让学生说一说太极图的周长、面积分别指的哪里?如图2所示。
教师再创造一个大圆直径是6厘米,小圆直径是4厘米和2厘米的太极图。
两个太极图1与图2比,面积哪个大?周长哪个长?要知道大多少该怎么解决?学生试做,交流展示。
通过计算面积和周长进行比较,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队圆的周长和面积进行了有效的巩固和灵活的应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的数学素质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接着,课件演示太极图由小变大,最终成为一个圆。从而得出圆其实是一个特殊的太极。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神奇的同时,感悟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第二层次,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只有全新的面孔、全新的方法、内容、形式和设计,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最终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在这张长方形纸内最多能画多少个圆(直径是6厘米)?你准备怎样做?如图3所示。
如果画一个最大的圆,能画多大?(引起学生的思考,圆的直径就是长方形的宽)
如果要画两个最大的圆,长方形的长应该变成多少?(引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人是有差异的,学生的发展也是有差异的,我们必须认识和承认这种差异。从生命意义上讲,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的认知方式,有自己的选择能力,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教师在复习教学的设计上,要给学生提供有思考空间的题目,更要使不同阶层的学生都有收获。
三、关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在原有基础上一种可持续发展,无终点。为了自身的发展,人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健全自我人格,不断地开发自我潜能,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便需要有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领会复习的方法。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比较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通过对数学材料的比较、分析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内在联系。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思考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有效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的第二阶段,把标准太极图中的阴影部分与创造的太极图面积比较大小和计算大多少,比较两个图形周长的长短。既让学生明确周长与面积的区别与联系,又巩固了学生对圆的周长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在课的结束,老师利用前面生成一幅小圆直径6厘米,大圆直径12厘米
图。如图4所示。
针对此图提出问题:
师:如果要研究大圆、小圆之间的关系,你从哪些方面研究?
生1:大圆的直径是小圆的2倍;圆的周长是小圆的2倍;大圆的面积是小圆的4倍。
……
通过对两个圆的比较,让学生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恰当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在比较中抽象事物的本质特性,有助于对知的正确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