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概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开展公众药品风险沟通的实践经验,为我国药品风险沟通工作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中外文献,基于风险认知理论归纳公众药品风险认知影响因素,从沟通模式、沟通时机、沟通内容、沟通渠道等方面分析我国与FDA的药品风险沟通实践.结果 我国当前药品风险沟通存在着公众参与程度有限、缺乏具备可操作性的风险沟通指南、沟通渠道未区分目标受众及沟通内容不合理等问题.结论 建议我国监管部门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制定风险沟通战略计划或指南,从促使公众理性认识药品安全及促进公众参与、完善沟通内容
【机 构】
:
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16;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16;清华大学药学院,北京10008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概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开展公众药品风险沟通的实践经验,为我国药品风险沟通工作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中外文献,基于风险认知理论归纳公众药品风险认知影响因素,从沟通模式、沟通时机、沟通内容、沟通渠道等方面分析我国与FDA的药品风险沟通实践.结果 我国当前药品风险沟通存在着公众参与程度有限、缺乏具备可操作性的风险沟通指南、沟通渠道未区分目标受众及沟通内容不合理等问题.结论 建议我国监管部门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制定风险沟通战略计划或指南,从促使公众理性认识药品安全及促进公众参与、完善沟通内容、丰富沟通渠道等方面着手,优化我国药品监管机构与公众之间的风险沟通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孕期妇女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0例孕期妇女为对象,以同期100例未妊娠女性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对照组、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D-D、Fbg水平低于早期组(P<0.05)、中期组(P<0.05)、晚期组(P<0.05),PT水平高于早期、中期、晚期组(P<0.05);aPTT、TT水平高于
目的 探讨免疫性相关指标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者对慢性荨麻疹的应用价值;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各个指标与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TNF-α和IL-6水平高于对
目的 观察活心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 因未能测得半数致死量(LD50),故采用最大耐受量(MTD)试验.取SPF级KM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给药组,24 h内单次经口给药,给药组给予3.5 g/kg活心丸药液,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密切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连续观察14 d,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3、5、8、14 d记录小鼠体质量、摄食量及饮水量.给药后1d及14 d各组雌雄分别取10只,摘除眼球采血,检测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解剖观察各脏器,取心、肝、脾、肺、肾,称重并计算脏器
目的 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开展药品不良反应聚集陛事件(简称聚集性事件)监测与分析提供启示.方法 分析聚集性风险/事件主要特点与成因,介绍聚集性风险监测方法、预警信号规则设置要素、现场调查要点、聚集性风险/事件分析等内容.结果 与结论MAH可以通过建立监测方法对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的聚集性风险信号进行识别和研判,确认和控制有关潜在的药品质量风险或使用风险,最大限度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目的 为我国建立和完善药品上市后评价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日本法律法规文献资料,研究构成日本上市后监测体系的重要元素.结果 在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good vigilance practice,GVP)和上市后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ood post-marketing study practice,GPSP)两大法规的指导下,日本既完成了老药的再评价,又通过再审查对新药上市进行严格把关;通过药品上市后调查制度和药品风险管理计划(Risk Manag-ement plan,RMP),完善了药品全生命周
目的 分析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安全性风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4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和自建库起至2020年2月29日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中的不良反应报告及国内风险控制措施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和结论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本品,关注本品的严重过敏等不良反应,严格把握特殊人群用药指证.药品生产企业应加强企业产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价的主体责任,健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收集渠道,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分析评价,及时完善药品说明书安全性信息,必要时
目的 探究真实世界中使用茵栀黄颗粒发生疑似过敏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提取了2008年3月31日年至2011年3月31日全国21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中使用茵栀黄颗粒的4966例患者信息.采用处方序列分析的方法确定过敏组,利用巢氏病例对照设计,按性别、年龄等条件,1:4配比对照组,利用条件Lo 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合并疾病、合并用药、住院天数分段、疗程分段、单次剂量分段等43个潜在影响因素与过敏反应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腹水、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活动期
目的 调查某院单克隆抗体类新型抗肿瘤药临床使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与安全性分析,为临床规范和安全使用新型抗肿瘤药提供支持.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临床使用单克隆抗体类新型抗肿瘤药的住院病例480例,对其合理性及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0例病例中,用药不合理125例(26%),不合理类别分别为超适应证用药(27.2%)、用法用量不适宜(41.6%)、预处理用药不适宜(20.0%)、溶媒选择及溶媒用量不适宜(11.2%).发生药品不良反应346例次,不良反应累及系统-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10 mg/5 mg序贯7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病情进展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日至2021年3月2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COVID-19患者住院病情进展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2例,同时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病情进展非糖皮质激素治疗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在吸氧时间、胸CT好转天数、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进入ICU治疗患者比例均有明显减少;
目的 研究真实世界中使用刺五加注射液后发生疑似过敏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分析2006年至2014年全国24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使用过刺五加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信息,采用处方序列分析(prescription sequence analysis,PSA),将第一次使用刺五加注射液后≤24 h即停止使用且停药24 h内又使用了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异丙嗪、地塞米松的患者判断为疑似过敏反应病例,共计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