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司机“鸣笛”中的非语言互动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_s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特定的社会群体,由于职业性质的原因,他们跟个人系统以外的群体以及个人进行互动的机会较少,相互之间互也缺少必要的交流与沟通。本文以“非语言符号”特写铜川市公交六路司机——一个特定的群体,在公交六路线上通过“鸣笛”的非语言行为方式进行交流,重新解读司机的鸣笛互动,以具有代表性的非语言符号来分析这种互动对司机群体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鸣笛 非语言互动 符号 司机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8-0069-02
  在狭义的符号互动论的视角下,人类的互动是以使用、解释、符号以及探知另一个人的行动意义作为媒介的。[1]在以往的研究中都主要研究符号互动或非语言沟通,很少有人注意到符号互动中的非语言互动,尤其是对一些特定人群①的非语言互动研究甚少。细小的非语言行为应该引起人们注意,这些细节揭示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如何思考。[2]在生活中有一些特定人群,他们创造了属于自己领域的新的符号,或者说他们对原有的符号进行了新的定义。公交司机是一个“特定群体”,在铜川市的公交六路线上,就有一群公交司机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公路语言——“鸣笛”。
  一、公交六路司机的“鸣笛”现象
  由于公交司机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他们在一天里与人交流与外界交流的时间较少,工作强度大,责任重压力大,所以驾驶任务相当繁重。在所有的公交运输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司机不能与乘客攀谈,时刻保持警惕。驾驶员也需要社会互动,驾驶员之间更需要交流工作经验与释放心中的负面情绪,但是大多数时间他们都是在线路上,面对面的交流时间可以说少之又少,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驾驶员在线路上通过“鸣笛”来相互之间打招呼。
  汽车鸣笛在我生活中是常常见到的现象,“鸣笛”声起到了警示的作用,它提醒前方的司机让路或者提醒周围司机自己的道路变换情况,有时也在警示行人让路,我们也会看到,如果一个熟人走过,司机也会鸣笛示意。然而,“鸣笛”在公交司机那里变成了一种语言。
  (一)鸣笛现象的产生
  我们不知道这种现象是从什么时候、何人开始的,也不知道是否全国的公交司机都有这样“鸣笛”打招呼的习惯。从网上了解到这样一则新闻:2012年的8月份,在吉林省白山市11路和14路公交车经过某小区时通过鸣笛来打招呼,影响了该小区居民的生活。通过这个事例来看,公交司机用“鸣笛”致意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这是在司机在日常驾驶中逐渐性成的一种习惯,就像我们见人打招呼说“你好”一样。而在铜川市乘坐公交六路车时,我们也会发现,过往的公交六路车驾驶员会和本车驾驶员通过按汽车喇叭进行问候。
  (二)通过鸣笛来进行非语言交流
  如果观察这种现象就会发现,在车辆来回过往的马路上留给两个司机进行问候的时间只有两三秒种,由于工作性质,他们无法通过手势、对话和表情进行交谈和问候。短短的相遇时的两三秒钟或许只够司机按一下“喇叭”,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允许司机相互打量,甚至看清楚对方是不是熟悉的那张面孔,因为只要足够熟悉,他们可以通过对方大致的轮廓来辨识身份,他们也可以通过车牌号来获取对方的信息——每个司机都有一个固定的车牌号,这是每个司机的隐性名片。通过车牌号就可以知道你是不是我熟悉的同事,我有没有必要和你“鸣笛问候”。这种鸣笛背后隐藏着一些暗语,因为只有两三秒的时间,这些暗语必定不会太复杂,也不会太长,而且这是双向互动,是一来一回、一问一答的过程,所以这种“鸣笛”必然不会包含太多的内容,因为如果足够熟悉的话,想要知道的其他信息可以通过车牌号来获取。
  (三)鸣笛背后的对话
  只要对公交系统有一点简单了解,就可以猜测鸣笛所表示的暗语,这些“鸣笛”代表的是一种问候,如第一个人的问候是:“xxx,你好!/xxx,下午班?/xxx,早班?/”那么回答人也不必做多余的回答:“xxx你好!/嗯,哦。”不管问的人问什么问题,回答者的回答一定是确定性的,这种鸣笛只代表着一种选项:“是。”试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有限的问题范围内,如果鸣笛还带着一种否定性的答案,那么这样的互动也是不成立的。如一方问:“xxx,早班?”对方回答:“不是。”这样的互动已经进行不下去了,问候者也无法继续提问,回答者也无法补充答案,因为两辆车早已擦肩而过。所以两声“鸣笛”包含了一问一答的所有内容。
  但是这种互动并不是在所有驾驶员身上都会发生,这通常是两个熟悉的驾驶员间的交流。如果两个司机相互并不熟悉或者曾经发生过一些小摩擦的,那么这种问候的方式就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他们大多数时间在线路上不会像办公室里的职员要面对面地打交道。当然,不排除一些司机把这种“鸣笛”当作一种乐趣,在马路上除了驾驶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活动可以进行,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遇见一个同事按一下喇叭也可以当作活跃气氛。通常也会发现一些司机在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中一下喇叭也不会按,对面行驶来的车辆也没有一个司机对其“鸣笛”示意。我们可以推断这个司机是性格孤僻,或者不受欢迎,或者是新来的,等等,从这些推断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这个司机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信息。
  二、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鸣笛”交流
  我们要得知他人行为的意义以及接下来自己的行动,就必须理解他人通过符号传达的意义。司机群体创造了一种类似语言的符号——选择鸣笛的行为来控制自己的活动,通过这种非语言的符号行为和群体内的成员进行互动。
  (一)鸣笛是一种特殊的符号
  在社会行为发展的早期,某些手势、姿势开始被当作特定的行动标志,这些手势、姿势渐渐具有了符号的意义,它对于发出者和接受者都是同一个意思。[3]在符号互动中人们彼此理解姿势,并在理解过程所获的意义基础上行动,[4]所以在“鸣笛”这个动作发出前,司机们已经知道了其所代表的全部意义,即使在他们心中所想的问题与答案出现了不一样的情况,只要他们想交流的内容在这个“鸣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范围内,他们不用通过言语就可以相互交流。   从社会学理论的角度来看,这种“鸣笛”互动是狭义的符号互动,它包含了符号互动论的三个条件:(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2)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3)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从两个公交司机的互动过程来看,在特定的驾驶情景中通过车牌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发生了短距离的接触,“鸣笛”就是具有意义的符号,并且双方都知道这种鸣笛所代表的意义,所以这种互动属于狭义的符号互动。
  但是“鸣笛”在司机驾驶过程中是具有有限意义的,它并不包括司机想交流的全部内容,就像握手代表着问候、友好、尊敬、合作的意义,而握手的双方并不能单从握手这个动作知道对方中午吃了什么。也许在乘客,甚至司机本人看来,“鸣笛”无非就代表着司机间简单地打招呼,但是“鸣笛”这个动作对司机而言就相当于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的符号和语言,以及包含的约定俗成的日常沟通规则。根据布鲁默的观点,事物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解释的过程中随时加以修正,[5]在这个特定的情景中,鸣笛所代表的意义也是在变化的。根据情景的不同,每个司机会在既有的几个问答里面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或者最合时宜的一个,一旦司机自己确定这就是要交流或者沟通的问答,他就会认为对方也是这么认为的。托马斯定理告诉我们:“如果人们认定某种情境是真实的,那么这一种情境就具有真实的效果。”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真的相信某种现象存在,根据这一判断,他就会真的采取某种行动,就会造成某种客观效果。如,一个司机想要通过鸣笛表达“xxx,下午班”,但另一个司机心中的答案可能是“嗯,你好”,或者认为对方是在打趣的话,这种互动依然成立,因为在有效的信息范围内,两个司机心中会以他们各自认定的情景进行交流。
  (二)司机的互动方式——个体间的非语言互动
  司机在工作时间的互动属于个体间互动,从社会互动的维度来看,两个司机的情感关系是亲密的,因为工作的性质,他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利益上的冲突。他们之间的互动是短暂的,利益关联小,情感投入较少,相互依赖性不强,属于表层互动,如果双方之间都相互了解属于老朋友之间的问候,那么“鸣笛”就属于深度互动。司机的主要工作是驾驶,这种工作性质限制了他们在车内情景之外的互动,局限于工作领域,然而互动频度较大。这与一般的互动形式有所不同,也是这种“鸣笛”互动的特别之处。
  非言语沟通行为具有普遍性、情景性、民族性、社会性,非言语符号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沟通思想。在特定的场合非言语符号可以起到特定的作用,具有真实代替和强化的作用。[6]在普遍认同的规则下,司机通过“鸣笛”的非言语行为表达心中要表达的意思。很多人认为词汇和语法比各种表情动作更易于表达,非言语行为在社会互动中起辅助作用,“鸣笛”现象则说明了非语言行为在社会互动中可以单独发挥表达情感和意图的作用。
  三、非言语互动对司机群体的重要影响
  司机是一个特定群体,他们的“鸣笛”行为是非语言行为。他们是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这个工作情景是与其他互动情景不相同的,他们的语言交流的时间是有限的,对他们来说“鸣笛”具有符号意义,从心理上来说更是一种自我关爱。“鸣笛”的非语言行为有三种作用:
  (一)增强情感,维持社会关系,代替语言符号
  公交司机在车内的工作时间较长,与人交流很少,而“鸣笛”就是最重要的交流方式,虽然这种交流是短暂的。“鸣笛”这种非语言符号代替了语言符号,包含了语言要表达的内容,又满足了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使交流成为可能,维持了原有的同事间的关系。在公交线路上的特定情境中,非语言行为——鸣笛就有特定的意义,它能够稳定对方的情绪,改善对方不良的心理状态,增强对方信心,使交流氛围更和谐,使对方得到关心、体贴,更多一份理解与共鸣,满足了对方的心理需求,[7]使司机在他们的群体中找到了归属感和安全感。
  (二)释放压力,对外宣泄,心理调适
  作为公共服务行业,很多人对自己工作的描述是“微笑至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我们发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乘客对公交司机打骂的现象发生,也会发现有司机为了一车人的生命安全忍住病痛将公交车停靠在安全的区域内,等等。其实公交司机压力大,休息时间少,身体负荷大,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重压之下,就有可能出现心理异常,行为偏差,或者可能导致抑郁症。[8]通过“鸣笛”进行同事之间的打招呼和交流,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驾驶的无聊程度,“鸣笛”对司机来说是一种适当的调节和宣泄,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使压力得以释放,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三)避免尴尬,减少摩擦
  利益相同的人难免会发生或多或少的矛盾与冲突,即使打照面相对较少的司机也不例外,有时会因为班次而发生摩擦与口角。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便利条件选择自己愿意互动的对象,不认识或关系疏远的人可以不用打招呼,不用担心对方因此心生不满,也不用为此感到尴尬,因为“鸣笛”是一种选择性的行为,没有硬性规定,司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选择自己认为适合的时间和对象进行互动。
  四、结论
  在公交司机这个特定群体中,非语言行为的“鸣笛”对社会互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帮助司机群体交流情感、维持社会关系、释放心中的压力……在其他的特定群体中我们也能见到类似这样的现象,所以以非语言行为为方式的互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互动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我们必须对其加以重视。
  注释:
  ①许尧.关于使用特定群体称谓的建议[N].人权,2015-2.
  【参考文献】
  [1][4]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徐晓梅.非语言沟通研究的进展[N].浙江社会科学,2002-07.
  [3][5]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李建.浅析非语言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N].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9
  [7]徐晓梅.非语言沟通研究的进展[N].浙江社会科学,2002-07.
  [8]李剑.公交司机付出——获得不平等与抑郁症状关系[N].中国公共卫生,2009-06.
  责任编辑:张丽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已大步迈进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越来越多,路上遇到摔倒的几率会很大,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产生的摩擦不断增多,老年人失范行为也更多地进入我们的视野。解决老年人行为失范问题,促进健康老龄化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老年人讹人事件的案例分析,探究此类问题背后原因及解决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社会工作介入此类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实现途径。  [关键词]老年人 行为失范 社会工作者  [
[摘要]演讲是现在电视节目中比较常见的演讲类型。演讲的煽动性、鼓舞性可以从演讲者的口语表达中体现,本文从点题技巧、话题设置技巧、例证表达技巧以及结束语表达技巧四部分进行分析,探究演讲中的口语表达策略。  [关键词]演讲 口语表达 目的性 鼓舞性  [中图分类号]H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7-0087-01  演讲要求演说者的话语具有煽动性,能有效调动听
[摘要]沈从文深受湘西自然精神的熏陶感染,其作品也淳朴、自由、充溢了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们了解了湘西人民的热忱与豪放,更让我们看到了沈从文的人性理念。  [关键词]湘西 人性美  [中图分类号]I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8-0106-02  在中国现代文坛,沈从文是一个写实生命的作家,他的湘西世界是文学领域的一个大的突破,他着力于挖掘人本真的美。他也曾说: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它既能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又能加强高等教育之间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外合作 办学模式 国际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1-0240-01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文化产生了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
[摘要]《孤独者》是鲁迅先生小说集《彷徨》里的一篇小说,文章展示了20世纪初期中国的改革主义者所面临的满怀一腔报国热忱却徒劳无功的悲剧。本文通过故事中的主人公魏连殳这个极具悲剧性色彩的人物,探讨了时代的悲剧决定了魏连殳人生悲剧的必然性。  [关键词]孤独者 悲剧 必然  [中图分类号]I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0-0081-02  《孤独者》这个故事展
摘要:本文以吉利汽车品牌利用热点事件来“借势”营销为例,分析了国内汽车品牌借势营销现状,重点分析了吉利汽车品牌是如何通过对事件媒体中“借势”方法的利用来达到宣传推广营销的目的。  关键词:吉利汽车 借势营销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56-02  一、中国汽车品牌借势营销现状  1.中国汽车品牌借势营销主旨  品牌是汽车企业
[摘要]民俗是在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世代传承的文化事象,这些文化事象在传承中不断发生变迁是民俗本身的固有特征。旅游开发虽然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了古镇的民俗传承,但却不是其民俗变迁的唯一原因。旅游开发引发古镇民俗变迁的主要介质为旅游规划和旅游经营。  [关键词]旅游古镇 古镇民俗 民俗变迁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8-0055-02  民俗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涌出了很多的名人雅士,而且散文极富盛名。到了战国末期,各家思想和论说文已经趋于成熟。《劝学》就是《荀子》中的一篇论说文,在当时极富盛名,现在也广为流传,被奉为经典之作。它不仅生动地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还分享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通篇结构缜密,逻辑清晰,言辞透彻,文采丰富,也是当时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的代表作品。《劝学》不仅告诉读者学无止境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其中的文辞繁复、比
[摘要]本文尝试从社会学入手,以海子《五月的麦地》为个案,来讨论海子诗歌中的乡土情思及其孤独主题。海子作为当代中国诗坛的一朵奇葩,他的诗歌一直活跃在诸多学者的视域,从未消歇。芸芸学者亦从各种角度、各种主题解读海子的诗情人生,参悟海子诗歌的情感诉求及其人文情怀。窃以为从社会学角度来阐释海子诗歌的心灵关照不失为一种新的途径和突破口。  [关键词]海子 麦地 诗歌 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I207.25
摘要:随着互联网 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领域,多媒体传统教室虽然进行了数字化教学互动改革,但只是固定场所、固定位置、固定方式,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不理想,师生的互動也不够灵活、简单、方便。从现今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前沿方向分析出发,着重于研究如何利用移动技术,实现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移动环境 模拟导游 即时互动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