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威不可测
相传上古期间,黄帝和蚩尤之间进行了一场生死大战。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涉及“风伯”、“雨师”等天神,风、雨、旱、雾等气象要素和气象环境则成了双方相互进攻的利器。双方开战之初,蚩尤凭借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连连取胜。后来,黄帝请来龙和其他猛兽助战。蚩尤败逃。黄帝领兵乘胜追杀,忽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如注,黄帝的兵士无法继续追赶。原来蚩尤请来了“风伯”和“雨师”助战。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黄帝也不甘示弱,立即请来天上的“女魃”帮忙,制服了“风伯”和“雨师”。顷刻之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不料,蚩尤又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寸步难行。黄帝通过天上的北斗星找到北极星,确定了南北方向,迅速制造了一辆“指南车”,指引兵士冲出迷雾。黄帝与蚩尤的“气象之战”虽然是个神话故事,但是从中折射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有“呼风唤雨”的梦想。
想法很美满,现实很骨感。在上天面前,人类从来都不是强者。“靠天吃饭”、“天命不可违”、“天威不可测”,这诸多俗语,多少反映了在自然面前古人的无奈和无助。一场大风就可能造成屋毁人亡的情形,一场大雨一场大旱就可能造成颗粒无收、食不果腹、民众流离失所的局面。清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山东高青:“大旱千里,室内器具俱热,风炙树木向西南辄多死。六月间,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热死。”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因历史上三年两决堤,百年一改道,给中原大地的民众带来了无数灾难。面对上天无可预测的巨大破坏力和对国家对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古人对上天充满恐惧,只好表现出顺天敬天的谦卑的务实态度。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这种态度被当政者转变为敬天恤民的执政理念以求得天下太平。因而每每国家遇到大的天灾,当政的皇上就会颁布“罪己诏”,向上天认错请罪,祈求上天放过天下民众。成汤革命,灭夏建商,始建国,逢大旱,心急如焚的汤,诚惶诚恐地向天帝祈祷求雨,说:“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您的臣仆的善恶我也不敢隐瞒,这些您心里早就清清楚楚。我本人若有罪,就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让我一个人来承担。”汉宣帝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夏四月郡国四十九地震,或山崩水出。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毁坏宗庙,朕甚惧焉。”上天一怒,死伤无数。作为天子的皇帝也胆战心惊,为天下计,不得不屈就自己,哪里还敢有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气候与古代农业
古人认为气象是上天情绪的表露。每年的春祭、秋祭大典,是天子代表国家向上天表忠心和决心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民间各处的龙王庙,是各地民众向掌管雨水的龙王爷进行四时进贡之所,为的只是请求龙王爷不要乱发脾气;每遭大汛之时,便向河神河伯贿赂童男童女祈求神灵不要兴风作浪。除此之外,揣摩天意,也就是常说的观测气象预测天气的变化情况,也是上至天子下到黎民必做的功课。
相传我国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黄帝时代,就设有专人从事气候观测。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帝尧时代,还设立了专门掌管天文和气象的官职(我国古代天文和气象是一起的),这一官职历代相沿。到清朝时称为“钦天监监正”,是掌管天文、气象的最高政府官员。商代后期(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作为天上人间联系人的巫婆神汉用占卜预测气象、天象等等。卜毕将所问之事或所得结果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作商代甲骨文,这大概就是最古老的天气预报。考古专家曾对317片甲骨文进行统计,发现有107片是与气象有关的。其中,卜雨的有93片,卜晴的有4片,卜暴雨的有5片,卜雪、卜雹的各1片。这种法子,我们的祖先大概用了几千年之久。
之后,为普及天气预报,提升天气预报的效率和准确性,各种农谚开始大展身手。“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一句在我国广为流传的谚语,从大人到小孩,几乎都能说出来。最早的农谚出自《诗经》,《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的话,意思是说:下雪的云,在天空中是均匀一色的。也有把“同云”写为“彤云”,意思是下雪的云,色彩微带红色。唐朝的《相雨书》中,有更通俗形象的记载:“云逆风而行者,即雨也。”这些谚语,有的是反映各种天气变化的前后期联系的,有的是描述气候规律的,通过观察日、月、云、风、雾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反复总结印证而得到,并一传十、十传百在民间流传。
在现代气象学尚未产生的年代,天气谚语无疑对天气预报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其可靠性和准确性低,实难降低上天在凡人心中的威严和神秘感。
古人如何利用气象
天威莫测,气象万千,古人对上天往往逆来顺受,从来都不会妄想对大自然进行改造或与上天进行抗争。不过,在天威面前,古人并非无所作为。
古代牛人常利用气象的威力来达到预期的目的,即把气象作为一种武器来运用。在军事上,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把天时(“阴阳、寒暑、时制也”)作为军事胜负的五个重要因素之一。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十月,唐宪宗决定对淮西用兵,讨伐叛军首领吴元济,并以名将李晟之子太子詹事李訴为西路军统帅。元和十二年(817)十月初十,李訴利用风雪交加、敌军放松警戒、利于奇袭的天气,突袭蔡州直取吴元济。汉末时期,赤壁之战,周瑜、诸葛亮在冬初的十一月,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的天气变化,预测将有东南大风出现,并进一步推断天气还要恶化,孙刘联军借东风大败曹军,成为史上经典战役。
在医学上,古人利用气象的变化来治病。流传最广的当属“冬病夏治”,其医理最早来自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就季节、气候、天气与养生、防病、治病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并提出候、气、时、岁等概念。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在缓解期服药治疗,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在政治上,天灾经常就被当做锐利武器来排除异己,打击对手。1073年,北宋王安石变法的第六年,关中大旱。以司马光为首的变法反对派,以此为借口大做文章,宣扬变法不得人心引起了上天震怒,大肆攻击变法派。
面对易怒的上天,面对多变的气象,我们的祖先没有颓废,而是梦想“呼风唤雨”,并且创造性地将之为我所用,当此,就值得我们后人骄傲。
相传上古期间,黄帝和蚩尤之间进行了一场生死大战。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涉及“风伯”、“雨师”等天神,风、雨、旱、雾等气象要素和气象环境则成了双方相互进攻的利器。双方开战之初,蚩尤凭借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连连取胜。后来,黄帝请来龙和其他猛兽助战。蚩尤败逃。黄帝领兵乘胜追杀,忽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如注,黄帝的兵士无法继续追赶。原来蚩尤请来了“风伯”和“雨师”助战。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黄帝也不甘示弱,立即请来天上的“女魃”帮忙,制服了“风伯”和“雨师”。顷刻之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不料,蚩尤又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寸步难行。黄帝通过天上的北斗星找到北极星,确定了南北方向,迅速制造了一辆“指南车”,指引兵士冲出迷雾。黄帝与蚩尤的“气象之战”虽然是个神话故事,但是从中折射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有“呼风唤雨”的梦想。
想法很美满,现实很骨感。在上天面前,人类从来都不是强者。“靠天吃饭”、“天命不可违”、“天威不可测”,这诸多俗语,多少反映了在自然面前古人的无奈和无助。一场大风就可能造成屋毁人亡的情形,一场大雨一场大旱就可能造成颗粒无收、食不果腹、民众流离失所的局面。清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山东高青:“大旱千里,室内器具俱热,风炙树木向西南辄多死。六月间,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热死。”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因历史上三年两决堤,百年一改道,给中原大地的民众带来了无数灾难。面对上天无可预测的巨大破坏力和对国家对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古人对上天充满恐惧,只好表现出顺天敬天的谦卑的务实态度。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这种态度被当政者转变为敬天恤民的执政理念以求得天下太平。因而每每国家遇到大的天灾,当政的皇上就会颁布“罪己诏”,向上天认错请罪,祈求上天放过天下民众。成汤革命,灭夏建商,始建国,逢大旱,心急如焚的汤,诚惶诚恐地向天帝祈祷求雨,说:“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您的臣仆的善恶我也不敢隐瞒,这些您心里早就清清楚楚。我本人若有罪,就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让我一个人来承担。”汉宣帝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夏四月郡国四十九地震,或山崩水出。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毁坏宗庙,朕甚惧焉。”上天一怒,死伤无数。作为天子的皇帝也胆战心惊,为天下计,不得不屈就自己,哪里还敢有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气候与古代农业
古人认为气象是上天情绪的表露。每年的春祭、秋祭大典,是天子代表国家向上天表忠心和决心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民间各处的龙王庙,是各地民众向掌管雨水的龙王爷进行四时进贡之所,为的只是请求龙王爷不要乱发脾气;每遭大汛之时,便向河神河伯贿赂童男童女祈求神灵不要兴风作浪。除此之外,揣摩天意,也就是常说的观测气象预测天气的变化情况,也是上至天子下到黎民必做的功课。
相传我国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黄帝时代,就设有专人从事气候观测。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帝尧时代,还设立了专门掌管天文和气象的官职(我国古代天文和气象是一起的),这一官职历代相沿。到清朝时称为“钦天监监正”,是掌管天文、气象的最高政府官员。商代后期(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作为天上人间联系人的巫婆神汉用占卜预测气象、天象等等。卜毕将所问之事或所得结果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作商代甲骨文,这大概就是最古老的天气预报。考古专家曾对317片甲骨文进行统计,发现有107片是与气象有关的。其中,卜雨的有93片,卜晴的有4片,卜暴雨的有5片,卜雪、卜雹的各1片。这种法子,我们的祖先大概用了几千年之久。
之后,为普及天气预报,提升天气预报的效率和准确性,各种农谚开始大展身手。“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一句在我国广为流传的谚语,从大人到小孩,几乎都能说出来。最早的农谚出自《诗经》,《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的话,意思是说:下雪的云,在天空中是均匀一色的。也有把“同云”写为“彤云”,意思是下雪的云,色彩微带红色。唐朝的《相雨书》中,有更通俗形象的记载:“云逆风而行者,即雨也。”这些谚语,有的是反映各种天气变化的前后期联系的,有的是描述气候规律的,通过观察日、月、云、风、雾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反复总结印证而得到,并一传十、十传百在民间流传。
在现代气象学尚未产生的年代,天气谚语无疑对天气预报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其可靠性和准确性低,实难降低上天在凡人心中的威严和神秘感。
古人如何利用气象
天威莫测,气象万千,古人对上天往往逆来顺受,从来都不会妄想对大自然进行改造或与上天进行抗争。不过,在天威面前,古人并非无所作为。
古代牛人常利用气象的威力来达到预期的目的,即把气象作为一种武器来运用。在军事上,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把天时(“阴阳、寒暑、时制也”)作为军事胜负的五个重要因素之一。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十月,唐宪宗决定对淮西用兵,讨伐叛军首领吴元济,并以名将李晟之子太子詹事李訴为西路军统帅。元和十二年(817)十月初十,李訴利用风雪交加、敌军放松警戒、利于奇袭的天气,突袭蔡州直取吴元济。汉末时期,赤壁之战,周瑜、诸葛亮在冬初的十一月,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的天气变化,预测将有东南大风出现,并进一步推断天气还要恶化,孙刘联军借东风大败曹军,成为史上经典战役。
在医学上,古人利用气象的变化来治病。流传最广的当属“冬病夏治”,其医理最早来自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就季节、气候、天气与养生、防病、治病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并提出候、气、时、岁等概念。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在缓解期服药治疗,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在政治上,天灾经常就被当做锐利武器来排除异己,打击对手。1073年,北宋王安石变法的第六年,关中大旱。以司马光为首的变法反对派,以此为借口大做文章,宣扬变法不得人心引起了上天震怒,大肆攻击变法派。
面对易怒的上天,面对多变的气象,我们的祖先没有颓废,而是梦想“呼风唤雨”,并且创造性地将之为我所用,当此,就值得我们后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