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动漫社团发展的社会化背景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国家文化改革的深化完善期,文化发展的转型跨越期,文化建设的黄金机遇期。动漫产业是新兴的文化产业,发展动漫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两个行业,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动画作为后起之秀,正在全球文化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教育、科研、文化艺术等企业、事业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像互联网中网络动画的应用、游戏软件的开发,教学软件的开发、动画影院片、电影数字特技、电视动画片、电子图书等等。动画尤其是计算机动画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娱乐的需要,同时它的衍生产品的开发将会拉动社会经济的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动画的产业意识正逐渐为广大群众所接收,动画学科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此背景之下,各大高校的动漫社团涌现,一方面繁荣了校园文化,但另一方面对于动漫社团管理也提出了严峻的课题。
二、高校动漫社团管理现状
(一)社团成员的广泛性
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各种社团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充实的课余活动和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一个社团的成員涵盖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等。
(二)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动漫社团的成员喜欢动漫、卡通,多数具备一些的创新创意能力,动手造型能力,思维活跃。活动立意新颖,角度独特,如COSPLAY,手办制作等等,因此活动能吸引许多学生参与。
(三)活动方式的灵活性
社团常常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办活动,在保留原有的讲座、交流会等形式的基础上,创新形式,如嘉年华活动、走秀活动等;同时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类型的社团横向联系增多,也从一定的角度上拓展了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四)行为规范的自律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社团(不仅指动漫社团)制定的章程条规难以形成强制的约束力,主要依靠成员的自律行为,这是社团的规范管理的不定因素。
(五)体制结构的松散性
学生社团的组织比较松散,它对成员不会强烈约束,整个呈现一种"进出自由"的方式。凡是爱好者,只需报名就能参加,没有繁琐的手续,人员组成极不稳定,且流动性快。社团发展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或者甚至仅仅个别负责人的毕业离校即难以为继。由于学生社团是自发形成的,所以不管是组织形式,还是社团成员,活动主题等都不可避免的流动游移,从而表现为结构松散。
三、高校动漫社团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动漫社团发展中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趋势。
(一)社团活动社会化、公益化
高校对社会的开放程度和与社会的融入程度日渐加大,大学生们走出象牙塔,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提前了解社会,锻炼了其社会实践的能力。同时,社会全民公益的导向也促使社团活动更加关注民生,关注公益。
(二)社团建设网络化,社团运作商业化
网络时代,信息扩散速度、范围、方式不可同日而语。运用网络技术用到社团建设中来,通过网络进行社团宣传、社团管理和社团内外交流是普遍而流行的方式。动漫在社会中的高度普及,也让很多商家嗅到了商机,提供资金给动漫社团,通过社团活动进行自身宣传,扩大产品销量,品牌知名度等,社团的外部商业介入让学校管理的难度增大,不定因素增多。
(三)社团的定位细分化
动漫学科的多样性直接影响各类动漫社团的定位细分,COSPLAY,动漫插画,动漫雕塑、动漫影片等多种方式促进社团更多地表现自身的专项特色,更多地体现相同而有又迥异的专项特长,相同或相近志趣的社团成员之间,相类似社团之间的较高水平的交流,以更好地满足社团成员的专项成长需求。
(四)社团的活动精品化
社团细分化使社团活动有了明确定位和鲜明特色,与校园里开展的其他活动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从而为社团活动获得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创造条件。总的来说,细分化必将使得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步消除社团活动在低水平上重复的困境,从而有助于社团活动走向创新,更富有精品色彩。
(五)社团的队伍建设精英化
动漫社团的蓬勃发展,培养出不少动漫精英。同时,前述目标的实现,也要依靠社团精英的成批涌现。这些都是互为条件、互为促进的。我们提倡把社团干部的培养纳入学生干部培养系统中,这对于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社团干部的精英化建设中,还应特别注意社团骨干的特殊性,既使其与学生会干部相区别,又不使其成为脱离广大社团成员和非社团成员学生的学生贵族。
(六)社团的管理规范化
动漫社团组织的数量和规模扩展、同时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社会的关注程度,都使规范化管理成为必然选择。对社团的规范化管理,首先应该建立完整的制度章程,充分表现动漫社团在现阶段的特定地位和作用,探讨下一步发展的整体思路,要通过建章立制树立社团组织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理念,从而达到推动社团进一步发展中观念先行的目的。
四、当前动漫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社团人员管理、经费管理的混乱
动漫社团(包括其他社团)人员管理混乱的问题基于组织本身自发性和群众性,随意性。社团负责人和其他管理者的产生没有经过严格的选拔和任命,社员准入制度也没有严格的管理,进出自由。同时,没有经过严格的程序产生的社团负责人,可能存在素质、能力欠缺,责任心差等问题,无法做好本职工作。社团整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欠缺,社团成员素质良莠不齐,流动大严重影响社团健康发展。
社团经费管理不当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社团自身经费的不足和匾乏让社团真正作用难以发挥,同时,在有资金的情况下,收支不明晰,社团成员经费使用和管理知识欠缺。
(二)动漫社团活动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尽管高校动漫社团数目多,活动频繁,但较高组织水平的社团组织高水平的社团文化活动非常缺乏。现有的动漫社团开展的大多数文化活动层次较低,以传统活动为主,缺乏新意,甚至缺乏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无法办出高质量的活动,更难以将活动形成社团及文化活动的品牌。部分动漫社团运行效率低,工作计划不明确,缺乏及时总结。开展的社团活动内容陈旧,缺乏新意,严重削弱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具体来看,大多社团活动在开展之前缺乏精心设计和科学论证,为了活动而活动。这不仅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更直接导致了社团成员和活动参与者在思想、能力等综合素质上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高校管理部门对动漫社团指导和监督有待加强
动漫社团的自发性让它更需要学校管理部门的正确引导。有的成员出于个人利益加入社团,有一些功利主义倾向,导致社团活动走向庸俗化,容易在社团中滋生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带坏社团风气。这些都需要专门的指导教师给予正确有力的指导,让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多数指导教师属于义务为社团提供指导,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部分教师没有真正重视和关心所负责的社团,对社团活动很少过问,甚至不参加社团活动,把指导当成是一种形式,致使大学生社团开展工作时得不到有力指导,工作开展混乱。同时,高校也必须加强对动漫社团的外部监督,形成有章可循有效运行的管理体系。
上述是笔者对动漫社团管理现状的粗浅认识,希望能够力所能及促进高校动漫社团良性发展,更好地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国家文化改革的深化完善期,文化发展的转型跨越期,文化建设的黄金机遇期。动漫产业是新兴的文化产业,发展动漫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两个行业,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动画作为后起之秀,正在全球文化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教育、科研、文化艺术等企业、事业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像互联网中网络动画的应用、游戏软件的开发,教学软件的开发、动画影院片、电影数字特技、电视动画片、电子图书等等。动画尤其是计算机动画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娱乐的需要,同时它的衍生产品的开发将会拉动社会经济的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动画的产业意识正逐渐为广大群众所接收,动画学科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此背景之下,各大高校的动漫社团涌现,一方面繁荣了校园文化,但另一方面对于动漫社团管理也提出了严峻的课题。
二、高校动漫社团管理现状
(一)社团成员的广泛性
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各种社团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充实的课余活动和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一个社团的成員涵盖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等。
(二)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动漫社团的成员喜欢动漫、卡通,多数具备一些的创新创意能力,动手造型能力,思维活跃。活动立意新颖,角度独特,如COSPLAY,手办制作等等,因此活动能吸引许多学生参与。
(三)活动方式的灵活性
社团常常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办活动,在保留原有的讲座、交流会等形式的基础上,创新形式,如嘉年华活动、走秀活动等;同时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类型的社团横向联系增多,也从一定的角度上拓展了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四)行为规范的自律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社团(不仅指动漫社团)制定的章程条规难以形成强制的约束力,主要依靠成员的自律行为,这是社团的规范管理的不定因素。
(五)体制结构的松散性
学生社团的组织比较松散,它对成员不会强烈约束,整个呈现一种"进出自由"的方式。凡是爱好者,只需报名就能参加,没有繁琐的手续,人员组成极不稳定,且流动性快。社团发展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或者甚至仅仅个别负责人的毕业离校即难以为继。由于学生社团是自发形成的,所以不管是组织形式,还是社团成员,活动主题等都不可避免的流动游移,从而表现为结构松散。
三、高校动漫社团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动漫社团发展中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趋势。
(一)社团活动社会化、公益化
高校对社会的开放程度和与社会的融入程度日渐加大,大学生们走出象牙塔,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提前了解社会,锻炼了其社会实践的能力。同时,社会全民公益的导向也促使社团活动更加关注民生,关注公益。
(二)社团建设网络化,社团运作商业化
网络时代,信息扩散速度、范围、方式不可同日而语。运用网络技术用到社团建设中来,通过网络进行社团宣传、社团管理和社团内外交流是普遍而流行的方式。动漫在社会中的高度普及,也让很多商家嗅到了商机,提供资金给动漫社团,通过社团活动进行自身宣传,扩大产品销量,品牌知名度等,社团的外部商业介入让学校管理的难度增大,不定因素增多。
(三)社团的定位细分化
动漫学科的多样性直接影响各类动漫社团的定位细分,COSPLAY,动漫插画,动漫雕塑、动漫影片等多种方式促进社团更多地表现自身的专项特色,更多地体现相同而有又迥异的专项特长,相同或相近志趣的社团成员之间,相类似社团之间的较高水平的交流,以更好地满足社团成员的专项成长需求。
(四)社团的活动精品化
社团细分化使社团活动有了明确定位和鲜明特色,与校园里开展的其他活动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从而为社团活动获得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创造条件。总的来说,细分化必将使得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步消除社团活动在低水平上重复的困境,从而有助于社团活动走向创新,更富有精品色彩。
(五)社团的队伍建设精英化
动漫社团的蓬勃发展,培养出不少动漫精英。同时,前述目标的实现,也要依靠社团精英的成批涌现。这些都是互为条件、互为促进的。我们提倡把社团干部的培养纳入学生干部培养系统中,这对于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社团干部的精英化建设中,还应特别注意社团骨干的特殊性,既使其与学生会干部相区别,又不使其成为脱离广大社团成员和非社团成员学生的学生贵族。
(六)社团的管理规范化
动漫社团组织的数量和规模扩展、同时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社会的关注程度,都使规范化管理成为必然选择。对社团的规范化管理,首先应该建立完整的制度章程,充分表现动漫社团在现阶段的特定地位和作用,探讨下一步发展的整体思路,要通过建章立制树立社团组织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理念,从而达到推动社团进一步发展中观念先行的目的。
四、当前动漫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社团人员管理、经费管理的混乱
动漫社团(包括其他社团)人员管理混乱的问题基于组织本身自发性和群众性,随意性。社团负责人和其他管理者的产生没有经过严格的选拔和任命,社员准入制度也没有严格的管理,进出自由。同时,没有经过严格的程序产生的社团负责人,可能存在素质、能力欠缺,责任心差等问题,无法做好本职工作。社团整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欠缺,社团成员素质良莠不齐,流动大严重影响社团健康发展。
社团经费管理不当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社团自身经费的不足和匾乏让社团真正作用难以发挥,同时,在有资金的情况下,收支不明晰,社团成员经费使用和管理知识欠缺。
(二)动漫社团活动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尽管高校动漫社团数目多,活动频繁,但较高组织水平的社团组织高水平的社团文化活动非常缺乏。现有的动漫社团开展的大多数文化活动层次较低,以传统活动为主,缺乏新意,甚至缺乏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无法办出高质量的活动,更难以将活动形成社团及文化活动的品牌。部分动漫社团运行效率低,工作计划不明确,缺乏及时总结。开展的社团活动内容陈旧,缺乏新意,严重削弱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具体来看,大多社团活动在开展之前缺乏精心设计和科学论证,为了活动而活动。这不仅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更直接导致了社团成员和活动参与者在思想、能力等综合素质上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高校管理部门对动漫社团指导和监督有待加强
动漫社团的自发性让它更需要学校管理部门的正确引导。有的成员出于个人利益加入社团,有一些功利主义倾向,导致社团活动走向庸俗化,容易在社团中滋生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带坏社团风气。这些都需要专门的指导教师给予正确有力的指导,让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多数指导教师属于义务为社团提供指导,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部分教师没有真正重视和关心所负责的社团,对社团活动很少过问,甚至不参加社团活动,把指导当成是一种形式,致使大学生社团开展工作时得不到有力指导,工作开展混乱。同时,高校也必须加强对动漫社团的外部监督,形成有章可循有效运行的管理体系。
上述是笔者对动漫社团管理现状的粗浅认识,希望能够力所能及促进高校动漫社团良性发展,更好地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