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喜欢把春节叫作“农历年”,过阳历年不算,只有过了大年三十,吃了饺子拿了红包才算是长大了一岁。
尽管身在异国他乡,我还是按着家里的习俗,在三十前一天认真给房间做了大扫除。当我用吸尘器收拾公寓走廊的地板时,室友怡下课回来,满脸诧异:“我还以为是阿姨来打扫呢?干吗这么勤劳啦?小年夜我们几个出去吃饭吧!”
怡是做菜必放糖的江南妹子,腊月二十九的小年夜对她来说不亚于除夕的重要性,在农历北方小年我们几个同学嚷着要吃饺子的时候,她默默洗了所有的碗。最后我还是没有出门聚餐,她们江南小年夜饭我就不凑热闹了,毕竟出国读书以后,我对数字异常敏感,在生活成本通通乘以九的英國乡下,一杯奶茶50块,火锅每人200块打底,就连在中餐馆点份平平无奇的东北大拉皮都要90块。
于是,每次过节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各显神通,厨神非一蹴而就,各个地方的特色菜倒是学会了不少。我腌好鸡腿肉,还剁了饺子馅,临睡前带着满满的成就感,不由得想到每次过年都要提前几天在厨房忙碌的老妈,各种食材在她手下变着花样翻新,在除夕那晚摆满桌子时,最满足的莫过于听到一家人对她手艺的肯定吧。
年三十一早,如果在国内,是要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炸醒的,而这个清晨和平日并没什么不同,只有微信频频弹出的拜年消息提醒我这的确是新年。我边和家人视频拜年,边赶去商学院上早课,一下楼竟看到公寓楼下挂上了红色的灯笼,公共休息室还贴着窗花和福字,老爸在视频里说,这一定是你们那儿的外国人贴的,要是中国人哪能不倒贴福字呢?听着好像很有道理,可如何向英国人解释谐音梗难倒了我,暂且留着这红色喜庆的年味儿吧。课前教授还对我们说happy Chinese new year,后排有人用中文接茬道,课都没给我们cancel掉,不够快乐啊!
下课时看见有人在跟家里视频,隔着八个小时时差,上午11点是北京时间19点,正是吃年夜饭的时间。而我的年夜饭还没有开火,赶回家和朋友相约厨房,桌子上早已摆好了电脑要看春晚直播。那边有人开始爆炒,并把鸡塞进烤箱,这边我全心全意教小胡包饺子。她是江西人,据说饺子只吃过速冻的,更是没有和面与擀饺子皮的经验。考虑到柳叶饺子比较好上手,我决定从这个教起,这时公寓里其他人也都陆续下课回来加入包饺子大军。离家万里才感受到这些稀松平常的东西对于自己的意义,春晚变得好看到让人挪不开眼,肖战一出场,所有女生都聚在电脑面前狂嗷,那架势实在是把进厨房的黎巴嫩同学吓到了,当我们指着屏幕向她解释了缘由后,她眼睛亮了,果然高颜值不分国度。
回家过年,是和父母长辈们共享团聚时光。而这个难忘的异乡春节,当我们围在厨房里,在英格兰下午4点的暮色中,打着视频电话和家里一起新年倒数,又是别样的滋味,国内的新闻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团圆和平安是最好的新年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