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互动探讨式教学的应用试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新课改标准的逐渐推行,互动式教学法逐渐在各教学阶段学生学习当中推行。根据传统教学模式而发生的转变有效为高中学生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学习方法,高中教学的改变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应对高考,为自己的将来铺设更为广阔的道路。本文将着重探究互动式教学法的优势以及应用,望对广大工作者起到启发作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互动探究式教学;教学质量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高中生的化学学习不仅是占了高考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更是让学生能够丰富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技能,高中时期也是学生全面培养道德素养的重要时期,交互式课堂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帮助学生在后期的各方面学习当中有坚实的知识基础。更多的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为了以后接触更难、更加深入知识点的时候能够做到有自己的学习方法,理解方法。
  1互動探讨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的优势
  传统的高中课堂教学模式特点尤为明显:教师向学生讲解一系列知识点再要求学生在课下多进行相关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做题方法为主要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当中教师总是作为课堂的主体,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互动探讨式教学法的主要教学方针是要教师多去创造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保证思维的碰撞能够在课堂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变为学生能够主动的接受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融入到课堂的头脑风暴之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忽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而互动探讨式教学法则是将这种弊端完全改变,让学生成为推动课堂进程的主力部分。
  2互动探讨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2.1教师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高中化学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明确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与教师都成为课堂上身份平等的成员,教师要更多地承担着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传统的课堂当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任而学生只是作为课堂的倾听者,互动探讨式教学课堂强调了教师要领导学生去探讨、去互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要多包容学生,多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比如在学习化学课的第一节课,教师可以向学生订下一定的课堂规则:课堂上会为同学留下充足的讨论时间,每一个同学都要参与其中等等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多去互动探讨。
  2.2高中化学教学中多为学生提供交流机会
  高中的化学知识许多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保证学生将知识真正吸收。比如:高中化学在讲解颜色反应的时候,H2在CL2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生成HCL,CL2、HCL都是有毒气体,教师要保证实验安全的情况下多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奇妙化学现象。在实验开始之前先问学生这个实验会有怎样的实验现象,在向学生展示并为学生讲解其中的化学方程式,或者先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实验在提问学生“这个实验中,是哪些物质产生了怎样的反应才有这样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讨论之后再向学生讲解。
  2.3多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去思考并互动探讨
  互动探讨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生之间自主互动探讨来推动课堂进程,学生的互动程度以及探讨深度决定了课堂的质量,教师在保证学生互动探讨频率足够的同时也要适当的为学生进行学术上的引导保证学生的研究方向不会出错。比如在高中化学双氧水氧化的实验当中,双氧水本身由于活跃性较高从而比较容易产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一定的催化剂催化相关的反应将会以更加强烈的形式展开,双氧水氧化反应产生了水和氧气对环境无害,教师可以在教室当中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实验。向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的烟雾,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这个反应是什么类型的反应,原料是双氧水那么它会产生什么,它是在跟谁产生反应”等等,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如果学生并不知道反应方程就告诉学生其中的二氧化锰是作为催化剂而加入其中的,这样的提示引导保证学生能够在正确的解题思路上有一定的进展。
  3结语
  互动探讨式教学法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高中化学教学课堂当中更应该强调这一教学方法的推行,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公,教师要夺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发散思维,高中生普遍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过想要真正做到对化学知识有全面地掌握需要教师更加大程度上的教学引导,只有保证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让学生有更加全面的掌握知识情况。大力推行互动探究式教学法不仅是帮助教师有更多维的教学方针更是帮助了学生有更加出色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崔建营.高中化学教学中互动探讨式教学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59.
  [2]徐芳,王学军,张玉强.互助探讨式教学法在港海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实践[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1):122-125.
  [3]刘晓艳.互动探讨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11):2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招生数量的逐渐增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给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资源的稀缺是一个客观事实,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本文针对高校教室利用率问题,以题设中的高校情况为研究对象,构建某类型教室需求量公式和某教室学时利用率公式,并且综合分析了影响教室利用率的相关指标,建立0-1整数规划模型求解最优教室配置方案。  ◆關键词:整数
期刊
◆摘 要:意境渗透在中国古典舞的各个方面。中国古典舞的意境创造大多体现出一种虚实、有无、有限和无限的结合,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文章探讨了中国古典舞中诗舞交融的意境呈现和审美表现: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主客交替,物我合一。  ◆关键词:古典舞;意境;诗舞交融;审美  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渗透在中国古典舞的各个方面。中国古典舞具有的独特风格特点与韵律特征,使其意境追求与中国传统
期刊
◆摘 要:高中国际班新生面对新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及人际交往环境,往往会引起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人际关系、等心理问题,对自己和身边人的学习和生活有负性影响。所以学校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筛查分析,掌握高中国际班新生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多元有效的措施,及时跟进疏导,将负性影响降到最低,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生活,逐渐建立健全的人格,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高中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的新型教育改革环境下,以及在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下,种种知识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和作用是不断升高以及十分明显的,小学六年级正处于对于小学知识的总结和结合,并衔接着不久后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因此对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思维培养和数学概念建设该如何培养,已然是成为了当今学生的数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接受知识的一种必备素质和能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指出,美术教学的能力培养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审美能力,其对于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大教师只有立足于美术教学的能力培养价值,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落实有效性教学的基本宗旨。鉴于此,美术教师必须要从新课改的实际要求出发,针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进行积极探索,争取在丰富教学手段的同时,也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将美术教学的有效价值发挥
期刊
◆摘 要:“等高线地形图”作为初中地理的重要教学内容,目前新技术和软件应用于该部分内容,主要解决了学生理解由等高线向三维地形的转化,而难点等高线向三维地形的转化则未很好实现,且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笔者提出一种教学软件的设想,由学生画基础等高线地形圖,再转化成三维地形,可以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对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同时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并且操作简单,易于普及。  ◆关键词:等高线地形图;地理教
期刊
◆摘 要: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由于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造成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自信心低,学习能力较差,从而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对高中年级化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很多的思考与努力,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调整了教学策略后,学困生有了明显的转变。如何转化学困生,我将从自信心的培养、学习策略的指导、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等方面,探讨高中化学学习中学困生的转化问题。  
期刊
◆摘 要: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外语教育也应调整为适应国家人才培养需求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本文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阐述如何在听说课中把中国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学中,培养立德树人的品质。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视听说;外语教学  1引言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把“立德树人”看成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课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成了重中之重,学校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完备的德育教育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基础,从长远来看,对学生未来发展。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观念塑造的重要时期,在初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围绕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如何应对这种现状做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相关部门对中职院校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教学要求,中职院校是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重点场地,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义务。在中职院校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实现锻炼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目标。就目前情况来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全方位共同发展,已成为中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门应从中职音乐教学的现状出发,对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创新,实现为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