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古代的思想家们对这一理念多有发明,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和谐思想,深深渗透到中国人的观念与生活中。《道德经》对和谐的阐发别开生面,处处流露着道家独有的精神气质,它的和谐思想层次分明、内涵丰富,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冲气之和”、“音声之和”、“六亲之和”、“赤子之和”四个进阶。这四个进阶的“和”分别对应着老子对世界本原、世间万物、社会关系和人生意义的思辨,从中我们可以勾勒出老子由道向德的思维进路。
冲气—道本之和
在老子那里,“道”固然是万物的本原,但“道”并不是一个人格的造物主,不能够随意地创造出万物。“道”产生万物有着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道德经》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无名无形,不可捉摸,但万物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道”与万物之间必须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转换,这个转换的中间环节就是“一”。“一”既是“有”,也是“无”,是“冲气”。那“冲气”是什么呢?《道德经》四十五章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无穷。”我们可以从其语言形式中知晓,“冲”的意思乃是“盈”的反面,即空。“冲气”,其意义就是“空的气”。“空”并不等同于“无”,因为“冲气”其实创造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空白,为万物的存在提供了时段和场所。“空”也不能等同于“有”,虽然时段和场所都有了,但是那些占有时段和场所的东西却还不存在。于是“一生二,二生三”,阴阳两气从“冲气”中产生出来。因而,“冲气”也是产生阴阳万物的元气。“冲气以为和”,这样的“冲气”就是一种包容着一切可能性的“元气之和”。这是从万物本原的“道”中所产生的“和”,也是最本原的“和”。
因此,“和”的第一要义是包容。这种包容不是此物与彼物的包容,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包容:本原的道对于存在的万物的包容,是对其存在的可能性的肯定。“冲气”为每一事物的存在提供了时段和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大盈若冲,其用无穷”是非常正确的。万事万物都被赋予了存在的可能性,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生发出来,这样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音声—万物之和
万物产生之后,“道”虽然仍是最高的本原和法则,但万物之间如何相互联系,却成为每一事物所面临的最迫近的问题。“和”则是万物相互联系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道德经》第二章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在这里详细描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种种方式:“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随”、“相和”。其中,前五者仅仅是简单的涵义,而“相和”则具有更加丰富的涵义。
“和”的第二要义便是事物之间相生相应,和谐共处。只有与周围的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各种规律不断作用,
世间万物才能生生不息。
六亲—社会之和
人是万物之灵。《道德经》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所师法的最终对象是“自然”,但最直接的师法对象却是天地万物。因而万物相互联系的方式“和”,也就成为了维系社会人伦的重要理念。
竹简本《道德经》中说:“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六亲就是父母、兄弟、妻子,简而言之就是家庭关系,是一个人最亲近的关系。六亲不和睦,亲戚之间那种自然产生孝养、慈爱的感情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由家庭到社会,朋友、乡党、君臣等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会被种种虚伪狡诈的矫饰所充斥。这样的社会关系显然是病态的,所以老子呼吁“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禁绝并抛弃那些伪诈的人性矫饰,让民众回复孝养慈爱的本性。而“绝伪弃诈”的关键,在于捋顺人们最亲近的人伦关系,让六亲和睦起来。
“和”的第三要义是“和睦”。人们不但要与周围的人有机联系起来,更要与他们和睦相处。要用发自自然的善良情感去处理人际关系,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健康稳定地运行下去。
赤子—德性之和
老子对道的探讨,是一个不断进阶的反思过程,由本原之道到万物之道,由万物之道到社会之道,其最终的归着点是要探索人性之道。人性之道的关键,其实就是《道德经》中的另一核心概念—“德”。德者,得也,即天下万物所得之自然本性。“道”产生万物,而“德”则保持着万物的本性。而对于万物之灵的人来说,“德”就是指人性。有了德所保养的本性,万物才能成形成势,运转于这个世界上。从这一点来说,老子是主张本质先于存在的。因而道与德,具有着崇高而尊贵的地位。
整个世界按照自然规律和谐地运转,人作为万物之灵,更有着与万物和睦共处的能力。赤子终日嚎哭,但是气息不逆,这是至柔的淳和。老子将含德深厚的人比作新生的“赤子”,“赤子之和”是最完满的德性之和。
“和”的第四要义,就是回归元气充沛的人类德性。回归到了这种德性之后,人不但能与人和睦相处,甚至还能与那些害人之物相安无事,消解他们之间尖锐的矛盾,达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玄同”境界。在老子这里,“玄同”并不是“等同”,而是说明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在最本原、最幽深的层面上,是与道相“同”的。达到了赤子的至和,也就达到了“玄同”的境界,在这个时候,作为主体的至德之人,就会发现自
己与“道”合而为一了。
老子对于“和”的探索,由本原而万物,由万物而人伦,由人伦而德性,由德性又复归与道。这是一个富有道家色彩的思辨过程,在其思辨的展开中,我们可以窥见道家对于“和谐”的独到理解。道家的和谐思想不但具有高度的哲学性,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和谐文化的今天,《道德经》中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冲气—道本之和
在老子那里,“道”固然是万物的本原,但“道”并不是一个人格的造物主,不能够随意地创造出万物。“道”产生万物有着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道德经》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无名无形,不可捉摸,但万物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道”与万物之间必须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转换,这个转换的中间环节就是“一”。“一”既是“有”,也是“无”,是“冲气”。那“冲气”是什么呢?《道德经》四十五章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无穷。”我们可以从其语言形式中知晓,“冲”的意思乃是“盈”的反面,即空。“冲气”,其意义就是“空的气”。“空”并不等同于“无”,因为“冲气”其实创造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空白,为万物的存在提供了时段和场所。“空”也不能等同于“有”,虽然时段和场所都有了,但是那些占有时段和场所的东西却还不存在。于是“一生二,二生三”,阴阳两气从“冲气”中产生出来。因而,“冲气”也是产生阴阳万物的元气。“冲气以为和”,这样的“冲气”就是一种包容着一切可能性的“元气之和”。这是从万物本原的“道”中所产生的“和”,也是最本原的“和”。
因此,“和”的第一要义是包容。这种包容不是此物与彼物的包容,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包容:本原的道对于存在的万物的包容,是对其存在的可能性的肯定。“冲气”为每一事物的存在提供了时段和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大盈若冲,其用无穷”是非常正确的。万事万物都被赋予了存在的可能性,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生发出来,这样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音声—万物之和
万物产生之后,“道”虽然仍是最高的本原和法则,但万物之间如何相互联系,却成为每一事物所面临的最迫近的问题。“和”则是万物相互联系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道德经》第二章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在这里详细描述了事物“对立统一”的种种方式:“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随”、“相和”。其中,前五者仅仅是简单的涵义,而“相和”则具有更加丰富的涵义。
“和”的第二要义便是事物之间相生相应,和谐共处。只有与周围的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各种规律不断作用,
世间万物才能生生不息。
六亲—社会之和
人是万物之灵。《道德经》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所师法的最终对象是“自然”,但最直接的师法对象却是天地万物。因而万物相互联系的方式“和”,也就成为了维系社会人伦的重要理念。
竹简本《道德经》中说:“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六亲就是父母、兄弟、妻子,简而言之就是家庭关系,是一个人最亲近的关系。六亲不和睦,亲戚之间那种自然产生孝养、慈爱的感情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由家庭到社会,朋友、乡党、君臣等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会被种种虚伪狡诈的矫饰所充斥。这样的社会关系显然是病态的,所以老子呼吁“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禁绝并抛弃那些伪诈的人性矫饰,让民众回复孝养慈爱的本性。而“绝伪弃诈”的关键,在于捋顺人们最亲近的人伦关系,让六亲和睦起来。
“和”的第三要义是“和睦”。人们不但要与周围的人有机联系起来,更要与他们和睦相处。要用发自自然的善良情感去处理人际关系,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健康稳定地运行下去。
赤子—德性之和
老子对道的探讨,是一个不断进阶的反思过程,由本原之道到万物之道,由万物之道到社会之道,其最终的归着点是要探索人性之道。人性之道的关键,其实就是《道德经》中的另一核心概念—“德”。德者,得也,即天下万物所得之自然本性。“道”产生万物,而“德”则保持着万物的本性。而对于万物之灵的人来说,“德”就是指人性。有了德所保养的本性,万物才能成形成势,运转于这个世界上。从这一点来说,老子是主张本质先于存在的。因而道与德,具有着崇高而尊贵的地位。
整个世界按照自然规律和谐地运转,人作为万物之灵,更有着与万物和睦共处的能力。赤子终日嚎哭,但是气息不逆,这是至柔的淳和。老子将含德深厚的人比作新生的“赤子”,“赤子之和”是最完满的德性之和。
“和”的第四要义,就是回归元气充沛的人类德性。回归到了这种德性之后,人不但能与人和睦相处,甚至还能与那些害人之物相安无事,消解他们之间尖锐的矛盾,达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玄同”境界。在老子这里,“玄同”并不是“等同”,而是说明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在最本原、最幽深的层面上,是与道相“同”的。达到了赤子的至和,也就达到了“玄同”的境界,在这个时候,作为主体的至德之人,就会发现自
己与“道”合而为一了。
老子对于“和”的探索,由本原而万物,由万物而人伦,由人伦而德性,由德性又复归与道。这是一个富有道家色彩的思辨过程,在其思辨的展开中,我们可以窥见道家对于“和谐”的独到理解。道家的和谐思想不但具有高度的哲学性,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和谐文化的今天,《道德经》中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