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344
角膜是眼球最前面的一层透明的薄膜,经常暴露在空气里,接触病菌机会多。常因异物等外伤,角膜异物剔除后损伤以及沙眼及其并发症、内翻倒睫刺伤角膜,细菌、病毒或真菌乘机而入,引起感染而发生角膜溃疡……角膜溃疡是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但是疼痛让患者感觉不适,甚至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下是角膜溃疡的疼痛护理方法。
评估患者疼痛的性质:护士可直接通过聊天,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判断疼痛的程度。轻者可采取听音乐、为患者读书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减轻患者的疼痛。严重者可采取药物止痛。
可加大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关于疼痛和止痛方面的健康宣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健康宣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使患者很好的配合住院期间的治疗护理,并且还可以增加对自身疾病的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康复。
心理护理:由于角膜炎病程较长,且多反复发作,易导致视力下降,使患者失去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易产生焦虑、悲观、失望的心理。对此应耐心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帮助、开导并鼓励患者,使其消除焦虑,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
角膜局部用药的护理:①角膜溃疡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局部滴抗病毒、抗菌、营养角膜,促使角膜上皮生长的眼药水。方法:每隔10~15分钟点眼药1次,1小时后改为每30分钟点眼1次,3小时后每2小时点眼1次,夜间在睡前使用眼药膏点眼1次,可维持6~8小时,待炎症刺激症状减轻后点眼4次/日即可。②同时滴多种眼药水时,每种眼药水滴入后应间隔10分钟才能滴第两种眼药水,避免结膜囊容纳不了,使眼药水外流而影响药物疗效。③当角膜内皮水肿明显时,用50%的葡萄糖液或5%的氯化钠液等高渗溶液滴眼时,需单独滴入眼内,不要与其他眼药水混滴,以免稀释药物,影响治疗效果。④滴眼药水时,勿用手压迫眼球,避免引起角膜穿孔。滴眼药水时,要压迫泪囊1~2分钟,保证药物疗效。⑤眼药水不能直接滴在角膜表面,以免刺激角膜;混悬药物应充分摇匀后再用,以免降低药效。⑥滴药时,管口离眼球至少1~2cm,不可触及眼睑、睫毛,防止交叉感染。
饮食的护理:指导患者多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胡萝卜、蛋类等,多吃蔬菜、水果以改善角膜营养,提高组织修复力,促进炎症吸收,从而促使角膜愈合。
健康宣教及自护指导:利用查房及各种与患者接触的时间,向患者讲解角膜炎的相关知识,如:角膜病重在预防,已发生者应及早找出病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角膜是眼球最前面的一层透明的薄膜,经常暴露在空气里,接触病菌机会多。常因异物等外伤,角膜异物剔除后损伤以及沙眼及其并发症、内翻倒睫刺伤角膜,细菌、病毒或真菌乘机而入,引起感染而发生角膜溃疡……角膜溃疡是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但是疼痛让患者感觉不适,甚至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下是角膜溃疡的疼痛护理方法。
评估患者疼痛的性质:护士可直接通过聊天,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判断疼痛的程度。轻者可采取听音乐、为患者读书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减轻患者的疼痛。严重者可采取药物止痛。
可加大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关于疼痛和止痛方面的健康宣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健康宣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使患者很好的配合住院期间的治疗护理,并且还可以增加对自身疾病的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康复。
心理护理:由于角膜炎病程较长,且多反复发作,易导致视力下降,使患者失去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易产生焦虑、悲观、失望的心理。对此应耐心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帮助、开导并鼓励患者,使其消除焦虑,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
角膜局部用药的护理:①角膜溃疡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局部滴抗病毒、抗菌、营养角膜,促使角膜上皮生长的眼药水。方法:每隔10~15分钟点眼药1次,1小时后改为每30分钟点眼1次,3小时后每2小时点眼1次,夜间在睡前使用眼药膏点眼1次,可维持6~8小时,待炎症刺激症状减轻后点眼4次/日即可。②同时滴多种眼药水时,每种眼药水滴入后应间隔10分钟才能滴第两种眼药水,避免结膜囊容纳不了,使眼药水外流而影响药物疗效。③当角膜内皮水肿明显时,用50%的葡萄糖液或5%的氯化钠液等高渗溶液滴眼时,需单独滴入眼内,不要与其他眼药水混滴,以免稀释药物,影响治疗效果。④滴眼药水时,勿用手压迫眼球,避免引起角膜穿孔。滴眼药水时,要压迫泪囊1~2分钟,保证药物疗效。⑤眼药水不能直接滴在角膜表面,以免刺激角膜;混悬药物应充分摇匀后再用,以免降低药效。⑥滴药时,管口离眼球至少1~2cm,不可触及眼睑、睫毛,防止交叉感染。
饮食的护理:指导患者多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胡萝卜、蛋类等,多吃蔬菜、水果以改善角膜营养,提高组织修复力,促进炎症吸收,从而促使角膜愈合。
健康宣教及自护指导:利用查房及各种与患者接触的时间,向患者讲解角膜炎的相关知识,如:角膜病重在预防,已发生者应及早找出病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