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解决“上访专业户”恶意上访的几点看法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报上访是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的有效方式,也是检察机关直接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然而在众多的举报上访中也夹杂着另有图谋的个别人,他们想利用举报上访捏造、扩大或歪曲事实,以达到报复被举报上访人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甚至以此获取经济利益。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人力、时间,采取死缠硬磨的手段,高频率地出现在党政司法机关的办公场所,故意做出些受害者假象,以博取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的同情,给人们造成一种司法不公的错觉,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类举报、上访人被知情的群众称为“上访专业户”。在群众的心目中,这种人只能算做是不务正业、心术不正的投机分子,他们的另类经营在群众中没有市场,更谈不上什么号召力。但是他们四处“告状”、死缠硬磨的持久战,却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办公秩序,也消耗了工作人员大量的精力。因此如何中止”上访专业户”的恶意上访,已经成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一、“上访专业户”形成的原因
  
  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益,在八十年代前公民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随着普法脚步的加快,触角的延伸,人们从认识上实现了逐渐从学法到懂法转变,在实践中体验了逐渐从懂法到运用法律保护自已所带来的益处。人们觉醒起来,并跳出从保护自已的单一功能的小圈子,开始在法制的氛围中担当起一个公民所承担法律义务。举报违法犯罪、提供建设性建议等等,都体现了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进入二十世纪,我国经济进入转型阶段,一些腐败现象也随之增加,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甚至一些高官纷纷被正义之箭射落于马下,其中公民的举报无疑在查处腐败官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应该说这是好事。可是,当中一些人由于不能辨证地看待社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出现了认识上的痼疾、观点上的偏激,以偏盖全,走进了“当今官场无清官”的误区。带着有色眼镜看社会,对改革中的正常晋级、职称评比、干部分流、职工下岗等等,不能正确对待,稍有不如意,就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因此,当自己的某些利益受到侵害时,便定理式认为当官的跟我过不去,既然如此,我就先发制人,告!
  其二是通过上访、告状尝到了甜头,而成为“职业化”的上访者,这是“专业上访户”形成的重要原因。这类人最初的上访是真实的,确有冤情。通过正常上访,走过了一段艰苦,甚至是漫长的上访之路,最终用自已对党的信任,对法律的忠诚和自已的坚韧执着讨回了公道,得到了经济效益,甚至是额外的补偿。俗话说:“久病成医”,长时间奔波于各机关上访,使自已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懂得了很多法律程序,特别是各单位的各种“承诺”、“公开”给上访者增强了自信。在上访的征途上愈发感到轻车熟路,游刃有余,这是上访者最大的受益,也为其今后走上上访之路奠定了基础。在上访过程中上访者也有损失,那就是耗掉大量的时间、精力,使其无瑕顾及劳动生产这些体力劳动。时间一长对劳动渐渐感到厌倦直至弃之。为了养家,需要劳作,体力劳动又累效益又低,怎么办?于是,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别人打官司,替别人上访很自然就成了第一选择。从而“上访专业户”也落其名下。
  
  二、“上访专业户”的招术
  
  “上访专业户”在上访中摸索出了一整套的招术,并且针对不同的上访问题有不同招术。但细细分析,便不难看出所有招术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死缠乱打持久战。
  (一)要挟法。上访者在无理要求经济赔偿遭到回绝时,先是恶语中伤,目的就是先发制人,用有理的一面或是歪理使自已抢得先机,然后就是撒泼,或倒地示威、或是倒其大门口大喊大叫,一副遭受冤屈、受其不公的形象。最后以“不能解决我就死在这”、“不赔偿我们全家都搬来吃住”等相要挟。一些专业户还利用“两会”等国家大型活动的时机,以“不解决我就去北京告状”相要挟,抓住某些地方政府关于稳定精神的软肋,从而达到自已的目的。
  (二)逼迫法。上访者无理要求得不到解决时,这些人便用半生不熟的法律语言编造有利于自己的诉状。把没有的说成有,把小的说成大,把轻的说成重,一个充满谎言的诉状,一印就是几份、几十份。然后向党政机关、司法机关、纪检部门、信访直至各种媒体散发。媒体的宣染、领导的签批,迫使相应部门为了单位免受影响,息事宁人,放弃原则,无奈地满足其无理要求。
  (三)欺骗法。无理要求、无理上访,要使其变成有理,只能采取欺骗的手段。而惯用的伎俩就是断章取义。上访中他们在与领导交涉中,有意套取领导的话,甚至用事先设置的圈套让领导往里钻,而后从有利于自已的角度来排列组合、断章取义,用“领导的话”向办事人员索要“公平”。这些人还用过时的法律法规为自已的上诉寻找庇护,或者编造一些法律法规的条款注上“XX法”的出处,来骗取工作人员、骗取被委托人的信任。
  (四)死缠硬磨法。一些“上访专业户”不惜人力、精力和时问,拿着上访信天天找领导。谈则谈,不谈坐下就不走,软磨硬泡,大打持久战。领导出门办事不走,有活动、开会也不走,领导态度稍有不恭,便大肆用官话套话来攻击,用时间来耗掉你的耐性,耗掉你的原则性,甚至利用临近节假前的时机,投入更多的“兵力”,增加自已成功的筹码。
  
  三、解决“上访专业户”恶意上访的对策
  
  看清“上访专业户”的招术,研究相应的对策其实并不难,只要转变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上访专业户”就会渐渐失去他们的阵地、直至消失。
  
  (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导走勤劳致富之路
  思想支配人的行动,要想使那些“上访专业户”走上正道,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通过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这个“职业”是违背公民道德的,是不光彩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人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讲他们内心也明知自已做法的不正当。要想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并不难,只要抓住要害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教育要有针对性。针对其上访招术,一针见血,揭露其骗人伎俩,大白于众人之下;针对其上访招术的实质,分析原因、挖其根源,查找其危害性,使其真正顿然悔悟。二是教育要有广泛性。不仅要让本人受到教育,同时还要教育“上访专业户”周边的人,让周围人识破其真相,让“上访专业户”失去市场,失去滋生的土壤,失去“上访专业户”死后复燃的机率。通过教育让“上访专业户”树立正确世界观,要对他们学识给予正确评价,鼓励他们用自已的学识开创私营经济。引导他们走上勤劳致富路。
  
  (二)举行听证会揭发“上访”本质
  揭穿“上访专业户”的恶意上访,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其实质,使“上访专业户”失去群众同情、怜悯的护身符,让“上访专业户”成为无人支持无人理睬的孤独者,举行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听证会不失是一个好办法。听证会采取控辨式模拟庭,当事人(上访者)可充分阐述自已上访事由,主持方针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诉逐一进行解答,双方进行辩论。受邀的旁听者,如相关的接受上访的单位代表,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等,从听证会中了解事实真相。这样既可以让人们看清“上访专业户”的用心,也可以避免不明是非的群众讹传“官官相护”的舆论。
  
  (三)变受理“上访”为组织专门人员下访坚攻
  “上访专业户”的恶意上访,无端地给机关工作带来了无序,既牵扯了精力、人力,又激化了干群的矛盾,与其来“上访”,就不如我们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针对“上访专业户”不同特点进行下访,各个攻坚击破。下访人员的组成应该由纪检监察人员,专管部门领导、信访人员、司法机关人员和上访诉讼中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并邀请上访人周围的人参加现场办公,一站式解决,这样可以防止由于某个部门没参加上访人又上访的情况出现,让“上访专业户”没有回旋余地,彻底堵死“上访专业户”死缠乱打的后路,使其无立身之地。
其他文献
在司法实践中,证人证言的不良现象,直接影响了我国刑事案件的公正审判,本文旨在分析证人证言不良现象形成的原因,指出法律制度不健全是形成证人证言不良现象的客观原因,提出健立完善证言制度的探讨意见。   (一)证人证言的概念  证人证言是指知晓案件情况的人,应当事人或侦查司法机关的要求,所作的关于案件情况的陈述。证人证言  一般是口头陈述,以书面或录音的形式加以固定。证人证言  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刑事
期刊
关于“有无逮捕必要”的问题,在刑法、刑事诉讼法及刑事司法政策中的规定层出不穷。但遗憾的是这些法律规定都很抽象、操作性不强,仅是一些笼统的规定,使我们在实践中运用起来很难把握。逮捕又是很严厉的强制措施,肩负着社会防卫和保障人权两大职责,处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沿,既要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又要贯彻各种刑事政策。在审查逮捕环节如何把握、适用逮捕措施值得我们探讨。    一、“有无逮捕必要”依据刑罚标准混乱
期刊
接待来访工作是检察机关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及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但近年来,各地群众进京非正常上访、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的数量逐年上升。已严重影响到检察机关的形象,而其中大部分信访案件又是不服基层检察机关的处理决定引起的。面对这种形势,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检察院的信访工作,正确处理好人民群众的涉检信访案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基层检察院面临的严峻课题。    一、涉检信访形
期刊
检察体制改革是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整个司法体制的进程。检察机关现行的人员管理办法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运用,尤其是检察技术人员在检察机关中所处的位置、所担负的责任不明析,严重的制约了检察技术职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检察技术人员管理机制改革势在必行,而检察技术人员分类管理又是检察技术人员管理机制改革的必由之路。笔者仅此谈一谈个人的一些粗
期刊
近几年来,随着某县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不断重视,乡镇学校改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已成为当务之急,新建、改建、扩建教学楼、学生公寓工程大量增加。然而由于乡镇小学校园修缮而引起的中心小学校长职务犯罪也呈高发态势,研究乡镇中心小学校长职务犯罪的特点和成因,探索如何从制度的源头上遏制农村学校的职务犯罪,对于打击犯罪,促进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学校校园修缮过程
期刊
摘要: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常被称为“帝王条款”。本文从诚实信用原则是确保司法公平、公正的必然要求出发,结合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提出了在司法实践中完善诚实信用原则的建议,以期对实现司法公平、公正,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良性的循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诚实信用原则;诚信缺失;社会信用;司法实践    当前,我国社会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
期刊
随着“科技强检”和信息技术在检察领域的深入发展,以及全国检察机关公诉庭审举证、质证制度的改革,我院顺应时代要求,把“科技强检”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本着“实用、超前、高效”三个原则,加大技术资金的投入,加强技术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初步建立了一套实用性好、可操作性强的多媒体展示证据系统。此设备系列编制计算机辅助庭审示证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综合处理、交互操作,充分创造出一个
期刊
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进程中,检察机关紧紧围绕保持稳定、促进发展,充分发挥打击、监督、预防、保护的职能作用,把保护、服务经济发展作为检察工作的“生命线”来抓,在履行检察职能中,综合运用检察职能,不断提高检察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的有机统一,使检察工作成为保护和促进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新矛盾不断出现,化解各类社会纠纷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同样,这种状况也必然要反映在检察工作的过程中,检察机关完成好这一任务,不仅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也是谐社会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枫桥经验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成功模式,自诞生以来,被不断坚持发展着,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成功做法。这两个方面的经验,尽管在检察环节也有实践
期刊
近些年来,被世人称为“幽灵、瘟疫、魔鬼”的毒品,在全国各地广泛蔓延,毒品犯罪日益猖獗,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宁。随着吸毒人员日益增多,作为毒品犯罪之一的容留他人吸毒罪,也呈现了高发之势,遏制容留吸毒犯罪的蔓延,势在必行。  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和公民的健康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容留”,是指行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