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地理学习要综合运用地理学科各部分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思维,尤其是在解答地理综合题时,更要有一套合理的思维模式,考生若能自如运用,此模式则有公式般效果。
一、解综合题的学习准备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解答是建立在对地理学科有效的综合复习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综合复习时,应在对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并掌握的基础上,去探究各地区的实际地理问题。如某一具体地区的自然、人文各要素的现状怎样?利用情况如何?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发展生产与生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地理综合复习最好选定一定的区域来进行,因为任何地理问题都是在一定的区域发生的。将各种地理知识融入一定区域,可让地理知识具备根基,也使地理知识空间存储有序化。因此,在这一复习过程中,我们应采用发散性思维,建立知识的广泛联系。
二、构建解题思维模式图
三、地理综合题解题思维步骤
第一步,对某一选定的地理区域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进行要素特征分析,并明确各要素特征的形成受其他各要素共同影响和作用。这一过程适用于解决某区域的某些要素特征的描述及其成因分析的问题。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在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和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闭塞的地形特征影响下,形成了西北地区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多风沙。在干旱的气候和闭塞的地形影响下,西北地区的河湖具有河流稀少、流量小、流程短,多内流河、内陆湖,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水文特征。干旱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壤限制了植物的生长,形成了覆盖率很低的荒漠植被,进而形成贫瘠的荒漠土和盐漠土。由于干旱缺水,西北地区主要发展灌溉农业和放牧业,居民点和交通线多沿山麓绿洲分布。
第二步,比较、判断该地理区域各自然、人文要素中的优势和劣势特征。这一过程要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各地理要素中对人类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有利和限制性的影响因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我国西北地区
优势因素 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草场、盐类、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和矿产资源丰富;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边境接壤的邻国多
劣势因素 干旱缺水,多风沙,生态脆弱,交通不便,人口增长过快且素质低
第三步,根据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发挥资源优势,改造不利因素,寻求发展农业、工业、旅游等的方向和途径,并分析在人类利用资源发展生产和生活等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和环境问题,这一环节适用于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寻找出路的问题。这是地理学科的终极目标,符合“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如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可引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发展粮、棉、瓜、果等种植业;利用丰富的草场资源发展放牧业;利用盛产粮、棉、瓜、果和皮、毛、乳、肉等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利用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盐类、有色金属和旅游资源,发展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和旅游业;利用边境邻国多的优势发展边境贸易。在资源利用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干旱频繁,用水短缺;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加剧等。
第四步,归纳阐述,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如西北地区的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措施可归纳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技术;改善生态环境——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防治荒漠化,改良盐渍土,建设人工草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发展边境贸易,开拓旅游业;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这一环节要求学生遵循“看病抓药”的原则,运用地理学科术语进行阐述,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统筹兼顾、言简意赅。
【经典例题】
(2010年高考地理•浙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1.下图是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2)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3)据报道,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
(4)简析图中60°经线东西两侧所示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特征和原因。
【思维步骤】
本题综合性较强,需要考生从多方面论述或评价一个地理事物的发展的特点,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此题,首先需要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确定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再评价其自然条件(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生物、土壤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农业、工业、交通、商旅、居民、聚落、文化等),回答时要抓住该地理事物的显著特点进行论述。
第(1)小题考查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其条件主要从纬度(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发射时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燃料)、交通条件(海运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器材的运输)、地形(平坦,建设成本低)、人口(人口稀少,安全系数高)、天气(晴朗,能见度好,便于观察跟踪)等方面分析。
第(2)小题分析②③两个地方湿地成因,影响湿地形成的因素要从降水、蒸发、地形、河流等方面分析。
第(3)小题④地介于平原与丘陵之间,位于热带雨林区,非法牧场扩张会破坏当地热带雨林,引发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第(4)小题首先需要分析60°E东西两侧城市分布特点,东侧为沿海城市,西侧为内陆高原城市,如果这一思考过程正确,答案自然就容易组织。
【参考答案】
(1)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不利条件:天气多变。
(2)②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泽。③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
(3)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温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
(4)东侧:沿海,航运便利;西侧:安第斯山区,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
掌握这一套地理综合题解题思维模式,能让地理知识空间存储有序化,能使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得当、思路清晰,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而不再是在进行地理综合复习时无所事事,面对地理综合问题时一筹莫展了。
一、解综合题的学习准备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解答是建立在对地理学科有效的综合复习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综合复习时,应在对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并掌握的基础上,去探究各地区的实际地理问题。如某一具体地区的自然、人文各要素的现状怎样?利用情况如何?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发展生产与生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地理综合复习最好选定一定的区域来进行,因为任何地理问题都是在一定的区域发生的。将各种地理知识融入一定区域,可让地理知识具备根基,也使地理知识空间存储有序化。因此,在这一复习过程中,我们应采用发散性思维,建立知识的广泛联系。
二、构建解题思维模式图
三、地理综合题解题思维步骤
第一步,对某一选定的地理区域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进行要素特征分析,并明确各要素特征的形成受其他各要素共同影响和作用。这一过程适用于解决某区域的某些要素特征的描述及其成因分析的问题。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在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和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闭塞的地形特征影响下,形成了西北地区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多风沙。在干旱的气候和闭塞的地形影响下,西北地区的河湖具有河流稀少、流量小、流程短,多内流河、内陆湖,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水文特征。干旱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壤限制了植物的生长,形成了覆盖率很低的荒漠植被,进而形成贫瘠的荒漠土和盐漠土。由于干旱缺水,西北地区主要发展灌溉农业和放牧业,居民点和交通线多沿山麓绿洲分布。
第二步,比较、判断该地理区域各自然、人文要素中的优势和劣势特征。这一过程要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各地理要素中对人类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有利和限制性的影响因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我国西北地区
优势因素 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草场、盐类、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和矿产资源丰富;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边境接壤的邻国多
劣势因素 干旱缺水,多风沙,生态脆弱,交通不便,人口增长过快且素质低
第三步,根据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发挥资源优势,改造不利因素,寻求发展农业、工业、旅游等的方向和途径,并分析在人类利用资源发展生产和生活等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和环境问题,这一环节适用于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寻找出路的问题。这是地理学科的终极目标,符合“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如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可引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灌溉,发展粮、棉、瓜、果等种植业;利用丰富的草场资源发展放牧业;利用盛产粮、棉、瓜、果和皮、毛、乳、肉等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利用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盐类、有色金属和旅游资源,发展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和旅游业;利用边境邻国多的优势发展边境贸易。在资源利用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干旱频繁,用水短缺;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加剧等。
第四步,归纳阐述,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如西北地区的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措施可归纳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技术;改善生态环境——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防治荒漠化,改良盐渍土,建设人工草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发展边境贸易,开拓旅游业;控制人口增长,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这一环节要求学生遵循“看病抓药”的原则,运用地理学科术语进行阐述,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统筹兼顾、言简意赅。
【经典例题】
(2010年高考地理•浙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1.下图是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2)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
(3)据报道,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
(4)简析图中60°经线东西两侧所示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特征和原因。
【思维步骤】
本题综合性较强,需要考生从多方面论述或评价一个地理事物的发展的特点,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此题,首先需要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确定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再评价其自然条件(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生物、土壤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农业、工业、交通、商旅、居民、聚落、文化等),回答时要抓住该地理事物的显著特点进行论述。
第(1)小题考查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其条件主要从纬度(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发射时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燃料)、交通条件(海运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器材的运输)、地形(平坦,建设成本低)、人口(人口稀少,安全系数高)、天气(晴朗,能见度好,便于观察跟踪)等方面分析。
第(2)小题分析②③两个地方湿地成因,影响湿地形成的因素要从降水、蒸发、地形、河流等方面分析。
第(3)小题④地介于平原与丘陵之间,位于热带雨林区,非法牧场扩张会破坏当地热带雨林,引发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第(4)小题首先需要分析60°E东西两侧城市分布特点,东侧为沿海城市,西侧为内陆高原城市,如果这一思考过程正确,答案自然就容易组织。
【参考答案】
(1)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不利条件:天气多变。
(2)②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泽。③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
(3)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温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
(4)东侧:沿海,航运便利;西侧:安第斯山区,地势较高,气候较凉爽。
掌握这一套地理综合题解题思维模式,能让地理知识空间存储有序化,能使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得当、思路清晰,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而不再是在进行地理综合复习时无所事事,面对地理综合问题时一筹莫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