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河塘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an2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的河塘里,密密麻麻地长着很多植物,生活着很多动物,构成了一条条完整的食物链。芦苇、菖蒲、芡实、菱角等等,于春夏之美好的季节里华丽绽放,成为孩童们的最爱,丰盈着每一个平淡且美好的日子,成为记忆中一段醇美芳华。
  芦 苇
  我家门口就有一条小河,河里长有芦苇,由于不连片,没有形成规模,但是它是一种美丽的存在,岁岁年年,挺立在那里,与小河和河边的一切装饰了童年时代暖暖的轻梦。
  小时候,家里住的是草房,冬暖夏凉。房梁上,多是铺着竹竿间或芦苇,草房外面,条件好的铺着瓦,或是铺上麦秸、肥草之类,而大众化的则铺着稻草,有时两三年就要修缮一下。到了冬天,床铺也铺些稻草,为寒夜增加暖意。芦苇、麦秸、稻草等等,成为农家人安身立命之物。
  夏天,孩童们多是三五成群,到离家远的稍大一些的河里洗澡。那里,成片的芦苇长得茂盛,孩童们一到,总是惊起几只水鸟。游泳不需专门教练,多是自己摸索,呛几口水就会游了,好多人是自学成才。可惜我只是偷偷在家门口的小河边学,却怎么也学不会,而弟弟们没看到他们怎么练习,就游得自如。
  芦苇下,泥鳅多,儿时,我们喜欢用卡子钓泥鳅,很有收获。那时的鱼虾之类绝对是天然野生佳品,简单烹饪一下也是美味。到了秋天,芦苇由绿转枯,芦花似雪,寓示着天气转寒,渐渐带来苍凉之感。很多时候,我会静静地凝望着随风飘摇的芦花。
  芡 实
  刚上小学时,我不知道芡实是什么。小时候,大人小孩都叫它鸡头菱果。我们生产队有一口大塘,名叫老国塘,塘很大,蓄水量也大,每年春夏都能蓄很多的水,用来栽秧灌溉。
  大塘里,夏天很热闹。塘里有芡实、荷藕,它们都是孩童们的最爱,既可快乐玩耍,亦可尝鲜、解渴、饱腹。当然,大人们给孩子们一些自由时间,也需要顺带做些事情,塘中还有很多水生植物,大人们常叫小孩们扯些上来,冲洗干净,装到蛇皮袋里,回家剁碎,和筛后的碎米、细糠混在一起,放入大铁锅里,烀熟后喂猪。记得我家每年都要养兩三头猪,一般每两三天就要烀一锅。
  塘上塘下多是水田,大人们劳作很辛苦,为了一大家的生计,极为操心劳力。那时种田要交提留款、公粮、水费等,再加上种子化肥农药,农忙时劳力少的还要请亲朋帮忙,开支很大,收入比较单一,家庭负担重。衣食住行,孩子上学等等,大人们总是竭尽所能,才能让生活过得顺心。
  芡实,我小时并不是特别喜欢,因为吃比较费事,没有吃西瓜、甜瓜等吃得痛快。但是芡实的果实很喜庆,大人们在割稻短暂休息之余,下到老国塘摘些鸡头菱果,在紧张的劳动中稍微歇息一下,也增进了大人与孩子的感情。鸡头菱果,丰富着我们儿时的记忆。
  菱 角
  菱角,我们那里很常见,现在也是。成片的绿色菱角秧在水中很好看,我们放牛时经常从水边捞捞看看。自从秧上长了小菱角之后,就更成为孩童们的惦记。菱角成熟前夕是暗红色,这就可以生吃了,果肉鲜嫩;之后它迅速变成黑色,果肉饱满。
  夏天的暑假,每次在老国塘附近放牛的时候,我也总把牛丢在一边,翻翻菱角秧,摘些菱角。我特别喜欢吃菱角,由于乡村的小孩众多,所以野塘里的菱角是摘不到太多的。
  菱角肉多,可生吃或熟吃,大孩子们,把菱角放在牙中间用力一咬,就一分为二,再分别把两半里的白肉吃干净。但是牙齿不好的人可咬不动它,所以菱角是孩子们的最爱。
  如今,农村一些规模较大的河塘里,芡实菱角之类和鱼虾混养,收入颇丰。芡实菱角也极有品相,味道纯正,带来了淡淡的乡愁,浓浓的回味。
其他文献
时 光  时光的垒积,悲观者斗志消弭,沉郁落寞;开朗者练达通透,从容淡定;智者觉悟,豁然成佛。  有人是天生的璞玉,在时光刻刀的三凿两削下,成材成器;  有人是无奈的顽石,任时光刻刀怎么雕琢,也只能弃置路旁,可有可无;  而大多数人,在时光刻刀的砥砺下,成为铺路的碎石,让路延展,让远方不再遥远……  常恨時光的刻刀,把光洁平滑的青春雕刻出了山岗河道,把蓬勃飞扬的理想雕刻出了粗粝坎坷。不堪面容苍老,
期刊
久居贫穷,植物与动物变得凶猛。双手指天,众神目睹被凡尘鄙夷,即使富贵,也未可如此这般,  藏身雪海的,孑然一身。  春天的财富滋养万物。梅,不曾占其一分。苟活于世的独来独往,这珍贵的人间,面目慈祥。我,暗无天日,从婴儿走向婴儿,野草停止生长,母亲的乳房依然干瘪。  火焰生于唇间,唾沫长夜无眠,我试图吹起口哨。父亲阻止我,眼神坚定。正如我阻止时间流逝,荒唐而神秘。  工人已抛弃工厂,远离臭水沟。肮脏
期刊
荒漠,总是孑然遗世,自生苍凉。  伫立,环顾。酝酿许久的情绪始终无法破嗓而出,这天高地阔,如何能够容许悲欢交集的一声,以鸿雁传书的方式,递送到南方一朵盛开的木棉花心里。唯一能做的,就是俯下倔强的头颅,尽可能低地矮下身子,试图从遍布砂砾中寻找一双年轻鞋码的足迹。你定是来过的,也朝北默念过我的名字。但,风过高原,飘零一地的,不仅是片言只语,还有滴水成冰的誓言。  时光荏苒,风不是往昔的风,高原仍在高处
期刊
冬日,偶遇邻村男孩  春天过去很久了  他在盛开  用比天空还要灿烂的颜色  点燃我心中沉默已久的童年  他在草丛里练习飞翔  在红土地上学习攀登  他许许多多的提问  像吹过红土地的那些风  干净简单,没有尘埃  他略微羞涩的脸上阳光般的笑容  让一个异乡女子心中的那片海  无端起了风浪  遗 憾  昨天,我还到医院看过她  一个和癌抗争一年多的苦命女人  因为瘦弱落形  我不得不看过床尾姓名 
期刊
燃烧的雪  一朵一朵来自天空的轻盈  汇积整个冬季的词汇  谈论爱与温暖  岁月的枝头  隐藏无数条河流  童年,父亲,老屋或者  关于流浪  沉默其实不属于孤独  比如此刻的深夜  一枚在雪中失眠的异乡叶子  五味杂陈  逼近年关,归途是体内燃烧的一场雪  梦想似孤傲的梅花  任激情裸露  空杯子  秋天的天空离地平线最远  风,渐渐吹落了树叶,芦花  也吹瘦了那扇故鄉的门  一天,两天,一月,
期刊
银杏叶的舞蹈从初秋旋转到初冬,它们的编舞应该是十分有耐心的,你看光是演员的出场、回旋就可以这么久,久得让你只沉浸在时间里,而忘却了询问意义。这个编舞也是偏心的,以至于最初亮相的比最后落下的,少沐浴太多陽光。  我碎碎的脚步落到公园的草地上,落叶吸足了初冬的雨和露,变得潮湿。有的一半身子已经潜入泥土,裸在草叶上的一半身子静静地,听着虫鸣和风声,等着伙伴的降临。   它会把已经被承接的故事告诉它的伙伴
期刊
不言不语,无喜无悲。稻草人立在沸腾的麦浪里,感觉到空。甚至不知赋名这种感觉为孤寂。  它的手脚被铁线捆绑着。捆绑着它的,还有那坚守麦地的使命。它的心,快要跳出这些丛生的细碎的缠绕的横横竖竖。  乌鸦兜转,稻草人的白眼聚焦它。乌鸦轻轻落在稻草人的手臂。  乌鸦不详,唯有稻草人接纳它。稻草人木讷,唯有兜转的乌鸦为伴。稻草人忽然看到,乌鸦的眸子里藏着温暖的尚未熄灭的余烬。  农夫痛骂稻草人的堕落,竟与鸟
期刊
教育真是个怪物,现在人人喜欢,现在又人人恨她。人人追求優质教育、高标准教育,可是在实际生活中,追求到的往往却是最劣质的教育。奇怪的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些家长即是如此,哪里升学率高,就把孩子往哪里送,不管是不是火坑。这样极端的学校,学生缺少自由,如同进了集中营,可是家长,包括有些高素质、高学历的家长,也是如此。甚至,教育部门的、科研部门的家长,有的也是如此。前几年,我即遇到北京的教育官员,把孩
期刊
没有多余,筆花纹隐藏描绘我时空镶嵌的本身。衰老,什么时候,学会在我色彩中打转翻身,留下串串印子。  我依偎花房子,算不算得上归宿逃窜的葬礼,殷郁遮蔽如一只手在缓慢拂拭盖棺定论。根、茎、叶的斑驳,是在诠释反弹我与彼此生命的顽强力。  獠牙拴牢光与影,什么坐地褪色苍老。  光锁的钥匙,在轻叩响血迹斑斑的铁锈门,明暗中予我一半肤浅,一半深沉。我能出入篱笆与房门的,残缺与完整便是心灵历练的赏悦。  我拾不
期刊
清晨梦见一个句子:  “冬天乘坐树枝呼啸而来”  如火车驶过,四周都是声响  我怔坐在床上,裹紧残余的梦  沉思,又似回忆,你的头发纷乱如枯叶  在人迹罕至的林子里  叫我的小名  冬天是  书架、鱼缸和心跳。刻在我心里的褶皱  也刻在你的脸上  你教我鱼的名字,教我植物可食:  鱼腥草、苦职和菖蒲  有些叶子能止血  我忘了它们的名字  南方的落叶乔木  橡胶树流出的乳白色汁液  曾让我害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