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以及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之后,当前的金融发展理论更加注重制度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本文论述了产权制度、法律因素、政治因素以及文化因素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旨在对制度与金融发展的文献进行梳理,以期对中国金融发展产生借鉴意义。
【基金项目】
:
本文系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国家的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项目批准号:05JJD790020)的一项科研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以及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之后,当前的金融发展理论更加注重制度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本文论述了产权制度、法律因素、政治因素以及文化因素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旨在对制度与金融发展的文献进行梳理,以期对中国金融发展产生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是指二元经济中农业相对比重逐渐缩小,非农相对比重不断扩大,从而带动结构转换升级,最终变为一元现代经济。本文以湖北为例,对我国中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实证研究。
世界范围内财务舞弊案的持续发生,使得财务舞弊的治理在21世纪重新面临着严峻挑战。各国证券监管机构不断寻求有效治理财务舞弊的系统框架。我国财务舞弊的治理机制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以治理主体为视角对此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述评,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展开系统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框架。
本文从银行存款余额、银行贷款余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方面分析了1980年以来我国金融聚集的趋势与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金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
资本结构理论是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当前,以行为金融的视角研究公司的资本结构已经成为西方资本结构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从投资者非理性与管理者非理性两条线索出发对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资本结构理论进行综述,并展望了这一领域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及其对我国资本结构研究的启示。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新古典经济学兴起以来经济学对企业成长动力研究的一些主要理论视角,它们包括企业资源理论、新熊彼特主义、企业能力理论、企业制度变迁理论、奥地利经济学企业理论等。文章对每一种理论视角的主体逻辑和核心成果进行了扼要的表述,包含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和新近动态的说明。
本文主要综述新经济地理学国际模型的发展。最初的模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其后的十年间,理论模型从单一工厂和总部位于同一地区的厂商向多地区的纵向和横向跨国厂商扩展。经验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跨国厂商位置选择的影响因素和跨国厂商定位对东道国的影响效果等方面。经验性研究已初步证明了模型的解释力,但模型仍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且需要更多的经验研究来提供证据。
本文介绍了国外理论界关于公共产品供应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提出若干启示。由于政府很难有关于公共物品供应的准确和完全的信息,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外学者关于公共物品供应中如何解决信息问题并使公共物品有效供应的研究成果;其次介绍了国外学者们关于选举、利益集团等政治因素影响公共物品供应效率和公平的一系列观点;国外学者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共物品供应私有化效果的原因,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私有机构提供公共物品比国有部门更有效率,且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未必下降;最后文章指出了我国公共产品领域改革的若干启示。
当前绿色财政改革已成为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为改善环境质量西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由过去的行政管制转向现在的财税手段,希望通过市场机制的经济引导功能,更有效地实现产业“绿化”的目标,并产生改善环境质量和减轻财税制度扭曲的双红利效应。本文探讨了西方绿色财政改革的内涵与动因,并对环境税的基本理论和绿色财政改革的实质进行了扼要的评介。
标准化研究已经进入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其对经济增长作用的阶段。现有文献一方面通过标准化影响技术进步、贸易发展、市场一体化等经济增长的因素来阐述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又从次优技术锁定、贸易限制、市场垄断、投资限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质疑。标准化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要避免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而促进积极作用的实现和最大化,为此,就要正确发挥政府在标准化中的作用。
深刻认识风险及其理论的思想与观点,是研究风险进而实施风险管理的逻辑起点和基础。长期以来,基于不同的制度、科学、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环境,立足差异化的价值观、以不同的方法论思维为出发点,形成了以客观实体派与主观建构派为代表的有关风险及其理论的不同学派。本文重点考察西方客观实体派与主观建构派有关风险及其理论的基本思想与观点,比较与评析两大学派的侧重与异同,目的是为分析研究风险进而管理风险提供方法论与逻辑的认知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