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银行的消费贷款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商业银行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但是伴随着发展而来的除了巨大的收益外,还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的有序健康发展,防范和解决信贷风险是最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贷款风险的具体分类,从根源上找出造成风险的原因,随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对如何防范消费贷款风险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消费贷款;风险;防范
一、我国商业银行消费贷款风险概述
(一)按风险性质划分
1、贷款抵押物风险
这是一种客观上的风险,他的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作为贷款抵押物,其本身的价值就会有一定的风险,人祸可以避免,但是天灾就无能为力了。如果某个消费者的抵押物是所房屋,那么遇上自然灾害,抵押物的价值受损甚至价值清零,就会导致银行的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2、贷款流动性风险
长短期贷款之间或者长期贷款和存款之间没有协调好,导致银行的资金周转不畅,给银行带了不利影响。比如住房贷款一般期间较长,一般用户的存款期限较短,如果这两者之间的资金无法协调好,使得银行的存款和贷款之间期限不匹配,那么流动性风险就大幅度上升了。
3、消费者自身信用缺失风险
目前银行的利益主要来自贷款业务,借款人的征信水平对银行贷款业务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信用水平的不确定性比较强。因为信用是个主观性的东西,他没有实体,银行去了解一个人的信用怎么样的时候,只能通过消费者的一些过往记录来判断,而这些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可靠,他可能随时随地因为一些在预料之外的原因出现问题。因此,银行总是面临借款人由于信用问题而损失贷款,这就是商业银行产生信用风险的最大原因之一。我觉得缺乏消费信贷是最主要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在中国也是最重要的风险之一。
这种因为消费者所产生的信用风险也是导致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因素之一,这种信用风险会引申出不良贷款,增加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并且这种增加趋势在逐年提高。
4、银行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主要有道德风险、技术风险和模型风险等。在我看来,信贷业务最大的操作风险在于内部控制的失效。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内部人员的業务失误而未能及时做出反应导致银行财务的损失,或者使银行的利益在其他方面受损。信贷部门的人员在处理信贷业务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原因,比如知识理论不健全、业务操作不熟悉、责任心不足等,对消费者的征信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对担保人也没有进行严格审核,或者贷款合同签订不规范等导致银行利益受损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人/银行主观因素
1、借款人自我信用缺失
借款人在银行进行贷款业务后,逃避还款,或者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资金不够而无法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还款,银行的资金无法回笼,有可能造成资金的周转不畅,又牵扯出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2、银行内部负责征信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一方面征信人员对本职工作不够重视,缺乏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得最近本的信贷工作停滞不前,难以有较大的突破或者进步;另一方面,一些负责征信的银行人员为了追求高薪的工作或者发展空间更大的工作,他们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跳槽,这就造成了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强,一些信贷工作衔接不到位,并且银行会增加维护客户之间和谐关系的成本。
3、商业银行内部监管制度不健全
银行内部信贷业务办理方面没有很合理的权力分配,一方面,一些基层的管理的力量,监督约束机制无法真正的发挥很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不合理间接产生了巨大的风险,由于对银行内部的监管并不是很完美,还有许多漏洞存在,所以一些贷款申请验证不规范,一些征信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降低审核标准,忽视银行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另一方面,对于银行内部人员没有比较合理的奖惩制度,不能有效的激励内部员工或者惩罚员工,这也造成了对内部人员没有一个评判标准,忽视了对信贷人员道德风险的监管。
4、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许多因素会造成消费贷款风险,之前也有讲到了一些,既有外界客观原因也有消费者或者银行方面的原因,但是其深层原因还是在于经济活动中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是种很常见的情况,商业银行和借款人对双方的了解不够彻底,一方面由于银行很多业务不够公开透明化,客户比较难的对银行有个深入的了解,许多客户都对银行持有怀疑态度;另一方面一些借款人为了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会刻意的隐瞒一些真实情况,而银行工作人员对借款人的一些情况无法审核到。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道德风险,无论是银行内部人员还是借款人都容易出现道德问题。
(二)外界客观因素
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可以健康的进行,一个最大的前提就是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在我们看来,国家政策肯定是有利于信贷业的发展的。但是一些政策比不符合银行信贷业务的实际情况,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信贷业务也在发展着,国家对不同时期的银行信贷业务应有不同的政策,但是目前来说我国对于这一方面的政策还比较保守,考虑得不是很全面。比如在许多人比较关注的住房方面,为了防止“炒房”情况的愈演愈烈,我国近年来引进了各种政策抑制过热的房地产业发展,有效遏制抑制房价上涨过快,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收紧信贷政策限制投资性房地产的同时,也为中国居民满足住房需求增加了约束。可能会增加人口众多的家庭的购房成本,增加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影响借款人的还款,最终提高银行贷款风险。
三、防范我国商业银行消费贷款风险的建议
(一)消费者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提高自己的守信意识
银行信贷信用风险的主体是消费者,会有信用风险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消费者方面,银行去了解一个人的信用的时候,只能通过消费者的一些征信过往记录来判断,而这些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可靠,它可能随时随地因为出乎人意料的原因而产生问题。如果借款人的守信意识强,那么不需要任何个人信用制度,商业银行信贷的信用风险就会自己慢慢消失,银行的损失的利益也会减少。不仅仅在于银行方面,消费者自主提高守信意识,对于消费自己也是受益无穷的,银行总是更偏向于信誉高的客户群体,他们更愿意贷款给征信情况良好的客户。
(二)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审核制度
个人信用制度是最有效的个人信用机制约束,个人信用制度是由国家建立,监督,管理和保护个人信用交易活动规范开发系统的一套规范法律法规的形式。其基本内容包括: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监控系统三个部分。我认为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可以从这几个地方:第一,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我们国家,个人征信数据源至少超过5个政府部门,或由部门负责管理;第二,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如客户的系统,建立个人财产申报制度,确保个人财务数据完整性;建立个人基本账户制度,保护个人信用报告及时、活跃。只有强制严格信贷业务申请人的诚信,引入银行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周小舟.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甘肃金融 2014.
[2]刘浩.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3]戴建新.国内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商业文化 2014年第17期.
作者简介:罗嘉铭,出生年月:1992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北武汉,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金融.
关键词:商业银行;消费贷款;风险;防范
一、我国商业银行消费贷款风险概述
(一)按风险性质划分
1、贷款抵押物风险
这是一种客观上的风险,他的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作为贷款抵押物,其本身的价值就会有一定的风险,人祸可以避免,但是天灾就无能为力了。如果某个消费者的抵押物是所房屋,那么遇上自然灾害,抵押物的价值受损甚至价值清零,就会导致银行的利润减少甚至亏损。
2、贷款流动性风险
长短期贷款之间或者长期贷款和存款之间没有协调好,导致银行的资金周转不畅,给银行带了不利影响。比如住房贷款一般期间较长,一般用户的存款期限较短,如果这两者之间的资金无法协调好,使得银行的存款和贷款之间期限不匹配,那么流动性风险就大幅度上升了。
3、消费者自身信用缺失风险
目前银行的利益主要来自贷款业务,借款人的征信水平对银行贷款业务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信用水平的不确定性比较强。因为信用是个主观性的东西,他没有实体,银行去了解一个人的信用怎么样的时候,只能通过消费者的一些过往记录来判断,而这些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可靠,他可能随时随地因为一些在预料之外的原因出现问题。因此,银行总是面临借款人由于信用问题而损失贷款,这就是商业银行产生信用风险的最大原因之一。我觉得缺乏消费信贷是最主要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在中国也是最重要的风险之一。
这种因为消费者所产生的信用风险也是导致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因素之一,这种信用风险会引申出不良贷款,增加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并且这种增加趋势在逐年提高。
4、银行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主要有道德风险、技术风险和模型风险等。在我看来,信贷业务最大的操作风险在于内部控制的失效。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内部人员的業务失误而未能及时做出反应导致银行财务的损失,或者使银行的利益在其他方面受损。信贷部门的人员在处理信贷业务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原因,比如知识理论不健全、业务操作不熟悉、责任心不足等,对消费者的征信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对担保人也没有进行严格审核,或者贷款合同签订不规范等导致银行利益受损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人/银行主观因素
1、借款人自我信用缺失
借款人在银行进行贷款业务后,逃避还款,或者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资金不够而无法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还款,银行的资金无法回笼,有可能造成资金的周转不畅,又牵扯出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2、银行内部负责征信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一方面征信人员对本职工作不够重视,缺乏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得最近本的信贷工作停滞不前,难以有较大的突破或者进步;另一方面,一些负责征信的银行人员为了追求高薪的工作或者发展空间更大的工作,他们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跳槽,这就造成了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强,一些信贷工作衔接不到位,并且银行会增加维护客户之间和谐关系的成本。
3、商业银行内部监管制度不健全
银行内部信贷业务办理方面没有很合理的权力分配,一方面,一些基层的管理的力量,监督约束机制无法真正的发挥很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不合理间接产生了巨大的风险,由于对银行内部的监管并不是很完美,还有许多漏洞存在,所以一些贷款申请验证不规范,一些征信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降低审核标准,忽视银行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另一方面,对于银行内部人员没有比较合理的奖惩制度,不能有效的激励内部员工或者惩罚员工,这也造成了对内部人员没有一个评判标准,忽视了对信贷人员道德风险的监管。
4、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许多因素会造成消费贷款风险,之前也有讲到了一些,既有外界客观原因也有消费者或者银行方面的原因,但是其深层原因还是在于经济活动中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是种很常见的情况,商业银行和借款人对双方的了解不够彻底,一方面由于银行很多业务不够公开透明化,客户比较难的对银行有个深入的了解,许多客户都对银行持有怀疑态度;另一方面一些借款人为了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会刻意的隐瞒一些真实情况,而银行工作人员对借款人的一些情况无法审核到。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道德风险,无论是银行内部人员还是借款人都容易出现道德问题。
(二)外界客观因素
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可以健康的进行,一个最大的前提就是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在我们看来,国家政策肯定是有利于信贷业的发展的。但是一些政策比不符合银行信贷业务的实际情况,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信贷业务也在发展着,国家对不同时期的银行信贷业务应有不同的政策,但是目前来说我国对于这一方面的政策还比较保守,考虑得不是很全面。比如在许多人比较关注的住房方面,为了防止“炒房”情况的愈演愈烈,我国近年来引进了各种政策抑制过热的房地产业发展,有效遏制抑制房价上涨过快,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收紧信贷政策限制投资性房地产的同时,也为中国居民满足住房需求增加了约束。可能会增加人口众多的家庭的购房成本,增加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影响借款人的还款,最终提高银行贷款风险。
三、防范我国商业银行消费贷款风险的建议
(一)消费者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提高自己的守信意识
银行信贷信用风险的主体是消费者,会有信用风险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消费者方面,银行去了解一个人的信用的时候,只能通过消费者的一些征信过往记录来判断,而这些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可靠,它可能随时随地因为出乎人意料的原因而产生问题。如果借款人的守信意识强,那么不需要任何个人信用制度,商业银行信贷的信用风险就会自己慢慢消失,银行的损失的利益也会减少。不仅仅在于银行方面,消费者自主提高守信意识,对于消费自己也是受益无穷的,银行总是更偏向于信誉高的客户群体,他们更愿意贷款给征信情况良好的客户。
(二)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审核制度
个人信用制度是最有效的个人信用机制约束,个人信用制度是由国家建立,监督,管理和保护个人信用交易活动规范开发系统的一套规范法律法规的形式。其基本内容包括: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监控系统三个部分。我认为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可以从这几个地方:第一,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我们国家,个人征信数据源至少超过5个政府部门,或由部门负责管理;第二,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如客户的系统,建立个人财产申报制度,确保个人财务数据完整性;建立个人基本账户制度,保护个人信用报告及时、活跃。只有强制严格信贷业务申请人的诚信,引入银行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周小舟.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甘肃金融 2014.
[2]刘浩.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3]戴建新.国内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商业文化 2014年第17期.
作者简介:罗嘉铭,出生年月:1992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北武汉,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