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文化旅游资源可谓得天独厚、丰富多彩。举世闻名的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天下第一陵的黄帝陵,我国著名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驰名中外的大雁塔,号称艺术宝库的西安碑林,有着1700余年历史的法门寺,明代西安府城墙,久负盛名的皇家宫苑骊山华清池,我国大陆东部第一高峰——秦岭山脉主峰太白山,气势磅礴的黄河壶口瀑布,被誉为我国地质地貌博物馆的翠华山,著名红色文化旅游之都延安,等等。这些都是陕西文化旅游的亮丽名片。此外,陕西还有一张充满魅力的文旅名片,它就是享有“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陵寝之地”和“唐代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美誉的乾陵。
乾陵以山为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海拔1049米的梁山上,呈圆锥形,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也是唐陵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陵园,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陵园内城(景区)面积240万平方米,规模宏大,主要由帝王陵墓、无字碑、述圣纪碑、陪葬墓、石雕石刻群等组成,整个陵园(景区)群峰矗立,苍松翠柏,气势恢宏,尽显皇家陵园之庄严、肃穆与华丽。1961年,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帝王陵墓
俗话说:“江南才子山东将,陕西黄土埋皇上。”在陕西关中有帝王陵墓72座,埋葬了73位皇帝,这是因为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武则天两位皇帝的合葬陵墓。因陵地在当时京都长安的西北方向,按易经八卦的说法,西北方向是“乾”位,而八卦又有“乾为天,坤为地”之说,皇帝有“天子之贵”,故而有乾陵之称。乾陵是名副其实的唐陵中的代表,据史料记载,唐高宗驾崩后,乾陵的选址、设计以及营建,都是在武则天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修建乾陵用工13万人,前后修了28年,可见工程之浩大。初建时的地面建筑是仿照唐京都长安城格局营建的,内外三重城,即宫城、皇城、外郭城,房屋建筑多达378间,可谓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乾陵虽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很多房屋建筑逐渐消逝,但目前地面建筑中以石刻保存最为完整,也最为引人注目,故而乾陵被世人誉为“唐代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
无字碑
乾陵石(碑)刻群,无论是在数量上,题材的内涵上,还是在雕刻技法上,都是以前的帝陵无法比拟的。乾陵原有石(碑)刻123(通)件,现存110余(通)件。在众多的石(碑)刻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女皇武则天的“无字碑”和唐高宗李治的“述圣纪碑”。
唐高宗驾崩后,武则天(名曌)在協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于唐光宅六年(690年)登上帝位,时年67岁,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武则天于公元705年驾崩,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内政、外交、军事政绩斐然,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
无字碑,也称丰碑,是女皇武则天的无字石碑。据专家推测,树立无字碑当是武则天之自知之明,功过是非,留待后人评说,故不铭一字。无字碑北靠东阙(即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东侧),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巍峨壮观,雕刻精美,为历代群碑中的巨制之冠。无字碑通身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98.8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之美感。碑额未题碑名,碑额阳面正中刻有一条螭龙,左右侧各四条,共有九条螭龙,故俗称“九龙碑”。碑两侧各线刻一条呈腾空飞舞状的巨龙,栩栩如生,称升龙图。碑座阳面有线刻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长2.14米,宽0.66米。其马屈蹄俯首,雄狮则昂首怒目。碑上还雕刻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无字碑,因一字未刻而得名;因无字而创前代未有之奇迹;又因女子称帝,女皇之功过,待后人评说而闻名于世。
宋金以后,开始有名流题字于碑面,使无字碑成为有字碑。再历元、明、清各代,碑上逐渐镌刻了许多文字,自然形成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且隶、篆、真、行、草五体书法具备,或许这些“碑文”正契合了武皇帝的初心。诸“碑文”中的《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简称《郎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即金代天会十二年(1134年)以女真文字刻于无字碑上,旁有对译汉文。如今女真文字已绝迹,故此碑文成为研究女真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述圣纪碑
述圣纪碑位于乾陵司马道西侧(与无字碑相对),是公元684年,唐高宗入葬乾陵后,女皇武则天亲自为其夫君所立的功德纪念碑,记述高宗的文治武功,首开帝王陵前树立功德碑之先例。在乾陵之前,帝王的陵墓前不树碑,墓内也不放墓志铭,乾陵突破了这一惯例,故述圣纪碑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述圣纪碑为方形,高7.53米,每边宽1.86米,重约89.6吨,是中国最大的石碑之一。此碑由碑首、碑身、碑座构成。碑首象征太阳,采用唐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庑殿式房屋结构。四个檐角各雕有护法力士像,即佛教中的护法神。碑身由五块完整的青石榫卯相接而成,自然形成五节碑身,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碑座象征月亮,亦用榫卯相接,刻有獬豸和海石榴纹。古人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皆由日、月、金、木、水、火、土组成,故述圣纪碑亦称“七节碑”。七节取“七曜”之意,寓意高宗皇帝的文治武功如日、月、星、辰一样普照天下,光照千秋。
述圣纪碑碑文为武则天亲撰,其子唐中宗李显手书。碑身正面精刻碑文5500余字,骈体、楷书,经历千年风雨侵蚀,现存1600余字依稀可辨。碑身左右两侧为宋、明时代名人题词。据史料记载,当时碑文每字阴刻凹槽填有金粉,彰显华贵,远望金光闪闪,故又称“金子碑”,今个别字金迹尚存;且建有方形碑亭;现为木围护栏。述圣纪碑为后人研究大唐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堪称中国古代石(碑)刻艺术中的瑰宝。
陪葬墓 乾陵陪葬墓亦颇具规模,共计17座。有章怀太子李贤墓、懿德太子李重润墓,泽王李上金墓、许王李素节墓、彬王李守礼墓,义阳公主墓、新都公主墓、安兴公主墓、永泰公主墓,以及大臣王及善墓、薛元超墓、杨再思墓、刘审礼墓、豆卢钦望墓、刘仁轨墓、李谨行墓、高侃墓。文物部门于1960~1971年先后发掘了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中书令薛元超、燕国公李谨行等5座陪葬墓,出土珍贵文物4300多件。其中墓室壁画百余幅,诸如《马球图》《客使图》《观鸟捕蝉图》《出猎图》《仪仗图》等,均绚丽多彩,堪称中国古代瑰丽奇绝的艺术画廊,对研究唐代绘画艺术、宫廷生活、外事往来、建筑、服饰、习俗等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石雕石刻群
乾陵石雕石刻群是现存唐代陵墓中规模最大的石雕石刻群,均采用形体浑厚、庄重、轮廓方整的形式,运用圆雕、浮雕、线雕的综合雕刻技法制作,纪念意义突出。
乾陵初建时是仿唐长安城格局营建的,东、西、南、北都门,即南朱雀门、北玄武门、东青龙门、西白虎门,现遗址尚存。游客从第一道城门进入陵园(景区)即可见一长575.8米、宽20余米的台阶式道路(原为土道,1985~1987年修建成石质路),共分布有17个平台、526级台阶,台阶高差81.68米。平台一设34级台阶,寓意唐高宗李治执政34年;平台二设21级台阶,寓意武则天执政21年(不含佐持朝政30年);平台十七也即最后一个平台以上设18级台阶,寓意关中有唐帝王陵墓18座。游客走完台阶路即可踏上一段宽25米、全长近800米的石质司马道(亦称神道),司马道两旁依次立有高达8米多的石质八棱华表1对,为帝王陵墓之标志,其造型寓意生命长存及古代先民对人类生殖行为之崇拜;石质雕刻翼马1对,昂首挺胸、浑圆壮观,两翼雕以卷云纹饰,翼马亦含避邪之意;翼马北面为石质高浮雕鸵鸟1对,高近2米,宽1.32米,厚0.4米,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象征唐王朝同西域文化的交流与友好往来;北行可见配有驭手的石仗马5对,高约3米,身长1.6米至2.6米不等,寓意庄严的仪仗队伍;其北为高4米、手执利剑的翁仲(将军)石像10对,头戴皮弁,身着宽袖长袍,形体直立,面部特征各异。翁仲姓阮名翁仲,也叫直阁将军,即秦始皇手下大将,忠诚勇猛,屡建战功,死后秦始皇为其造铜像以致纪念,其后各代帝王仿效之,渐以造石像居多,并以其为卫士,统称翁仲,立于帝王陵园内;其后為石碑2通,即东侧无字碑,西侧述圣纪碑;之后是藩臣石像61尊(西侧32尊,东侧29尊),亦称“藩像”“宾王像”或“六十一藩臣像”,身高比例与真人相似(头部多数已缺或残损),众藩臣皆两手前拱,姿态谦恭,均为参加唐高宗入葬典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邻国王子、使节,武则天为炫扬大唐威势,将其雕像立于陵前,石像背部刻有国别、领地、官职、姓名,今字迹可辨认者七尊:“木俱罕国王斯陀勒”“盛于阗王尉迟璥”“吐火罗王子持羯达犍”“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播仙城主何伏帝延”。接下来便是石狮1对,高3.33米,宽1.66米,高大雄伟,且石刻艺术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再往后就是唐高宗乾陵墓碑,高2米,为陕西巡抚毕沅题写,原碑已毁,今碑为清乾隆年间重立;此碑右前侧立有另一块墓碑,即“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为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题写。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陵园内城四门之外的4对8尊高大雄伟的蹲状石狮,其中以朱雀门外的最为雄伟。这对石狮昂首挺胸,巨头披鬃,瞋目阔口,两足前伸,身躯后蹲,蹲狮侧面轮廓线呈三角形,重量约40吨,如泰山般雄伟,凛然挺拔。更增加了陵园的神圣和威严气势。
根据统计,近5年来,乾陵接待海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达到3300万人次,在全省业内占有重要份额,有力促进了陕西文旅业的融合发展,是名副其实且充满魅力的陕西文化旅游的亮丽名片。
(作者单位:陕西省乾陵博物馆)(责任编辑 徐文)
乾陵以山为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海拔1049米的梁山上,呈圆锥形,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也是唐陵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陵园,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陵园内城(景区)面积240万平方米,规模宏大,主要由帝王陵墓、无字碑、述圣纪碑、陪葬墓、石雕石刻群等组成,整个陵园(景区)群峰矗立,苍松翠柏,气势恢宏,尽显皇家陵园之庄严、肃穆与华丽。1961年,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帝王陵墓
俗话说:“江南才子山东将,陕西黄土埋皇上。”在陕西关中有帝王陵墓72座,埋葬了73位皇帝,这是因为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武则天两位皇帝的合葬陵墓。因陵地在当时京都长安的西北方向,按易经八卦的说法,西北方向是“乾”位,而八卦又有“乾为天,坤为地”之说,皇帝有“天子之贵”,故而有乾陵之称。乾陵是名副其实的唐陵中的代表,据史料记载,唐高宗驾崩后,乾陵的选址、设计以及营建,都是在武则天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修建乾陵用工13万人,前后修了28年,可见工程之浩大。初建时的地面建筑是仿照唐京都长安城格局营建的,内外三重城,即宫城、皇城、外郭城,房屋建筑多达378间,可谓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乾陵虽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很多房屋建筑逐渐消逝,但目前地面建筑中以石刻保存最为完整,也最为引人注目,故而乾陵被世人誉为“唐代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
无字碑
乾陵石(碑)刻群,无论是在数量上,题材的内涵上,还是在雕刻技法上,都是以前的帝陵无法比拟的。乾陵原有石(碑)刻123(通)件,现存110余(通)件。在众多的石(碑)刻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女皇武则天的“无字碑”和唐高宗李治的“述圣纪碑”。
唐高宗驾崩后,武则天(名曌)在協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于唐光宅六年(690年)登上帝位,时年67岁,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武则天于公元705年驾崩,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内政、外交、军事政绩斐然,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
无字碑,也称丰碑,是女皇武则天的无字石碑。据专家推测,树立无字碑当是武则天之自知之明,功过是非,留待后人评说,故不铭一字。无字碑北靠东阙(即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东侧),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巍峨壮观,雕刻精美,为历代群碑中的巨制之冠。无字碑通身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98.8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之美感。碑额未题碑名,碑额阳面正中刻有一条螭龙,左右侧各四条,共有九条螭龙,故俗称“九龙碑”。碑两侧各线刻一条呈腾空飞舞状的巨龙,栩栩如生,称升龙图。碑座阳面有线刻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长2.14米,宽0.66米。其马屈蹄俯首,雄狮则昂首怒目。碑上还雕刻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无字碑,因一字未刻而得名;因无字而创前代未有之奇迹;又因女子称帝,女皇之功过,待后人评说而闻名于世。
宋金以后,开始有名流题字于碑面,使无字碑成为有字碑。再历元、明、清各代,碑上逐渐镌刻了许多文字,自然形成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且隶、篆、真、行、草五体书法具备,或许这些“碑文”正契合了武皇帝的初心。诸“碑文”中的《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简称《郎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即金代天会十二年(1134年)以女真文字刻于无字碑上,旁有对译汉文。如今女真文字已绝迹,故此碑文成为研究女真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述圣纪碑
述圣纪碑位于乾陵司马道西侧(与无字碑相对),是公元684年,唐高宗入葬乾陵后,女皇武则天亲自为其夫君所立的功德纪念碑,记述高宗的文治武功,首开帝王陵前树立功德碑之先例。在乾陵之前,帝王的陵墓前不树碑,墓内也不放墓志铭,乾陵突破了这一惯例,故述圣纪碑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述圣纪碑为方形,高7.53米,每边宽1.86米,重约89.6吨,是中国最大的石碑之一。此碑由碑首、碑身、碑座构成。碑首象征太阳,采用唐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庑殿式房屋结构。四个檐角各雕有护法力士像,即佛教中的护法神。碑身由五块完整的青石榫卯相接而成,自然形成五节碑身,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碑座象征月亮,亦用榫卯相接,刻有獬豸和海石榴纹。古人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皆由日、月、金、木、水、火、土组成,故述圣纪碑亦称“七节碑”。七节取“七曜”之意,寓意高宗皇帝的文治武功如日、月、星、辰一样普照天下,光照千秋。
述圣纪碑碑文为武则天亲撰,其子唐中宗李显手书。碑身正面精刻碑文5500余字,骈体、楷书,经历千年风雨侵蚀,现存1600余字依稀可辨。碑身左右两侧为宋、明时代名人题词。据史料记载,当时碑文每字阴刻凹槽填有金粉,彰显华贵,远望金光闪闪,故又称“金子碑”,今个别字金迹尚存;且建有方形碑亭;现为木围护栏。述圣纪碑为后人研究大唐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堪称中国古代石(碑)刻艺术中的瑰宝。
陪葬墓 乾陵陪葬墓亦颇具规模,共计17座。有章怀太子李贤墓、懿德太子李重润墓,泽王李上金墓、许王李素节墓、彬王李守礼墓,义阳公主墓、新都公主墓、安兴公主墓、永泰公主墓,以及大臣王及善墓、薛元超墓、杨再思墓、刘审礼墓、豆卢钦望墓、刘仁轨墓、李谨行墓、高侃墓。文物部门于1960~1971年先后发掘了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中书令薛元超、燕国公李谨行等5座陪葬墓,出土珍贵文物4300多件。其中墓室壁画百余幅,诸如《马球图》《客使图》《观鸟捕蝉图》《出猎图》《仪仗图》等,均绚丽多彩,堪称中国古代瑰丽奇绝的艺术画廊,对研究唐代绘画艺术、宫廷生活、外事往来、建筑、服饰、习俗等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石雕石刻群
乾陵石雕石刻群是现存唐代陵墓中规模最大的石雕石刻群,均采用形体浑厚、庄重、轮廓方整的形式,运用圆雕、浮雕、线雕的综合雕刻技法制作,纪念意义突出。
乾陵初建时是仿唐长安城格局营建的,东、西、南、北都门,即南朱雀门、北玄武门、东青龙门、西白虎门,现遗址尚存。游客从第一道城门进入陵园(景区)即可见一长575.8米、宽20余米的台阶式道路(原为土道,1985~1987年修建成石质路),共分布有17个平台、526级台阶,台阶高差81.68米。平台一设34级台阶,寓意唐高宗李治执政34年;平台二设21级台阶,寓意武则天执政21年(不含佐持朝政30年);平台十七也即最后一个平台以上设18级台阶,寓意关中有唐帝王陵墓18座。游客走完台阶路即可踏上一段宽25米、全长近800米的石质司马道(亦称神道),司马道两旁依次立有高达8米多的石质八棱华表1对,为帝王陵墓之标志,其造型寓意生命长存及古代先民对人类生殖行为之崇拜;石质雕刻翼马1对,昂首挺胸、浑圆壮观,两翼雕以卷云纹饰,翼马亦含避邪之意;翼马北面为石质高浮雕鸵鸟1对,高近2米,宽1.32米,厚0.4米,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象征唐王朝同西域文化的交流与友好往来;北行可见配有驭手的石仗马5对,高约3米,身长1.6米至2.6米不等,寓意庄严的仪仗队伍;其北为高4米、手执利剑的翁仲(将军)石像10对,头戴皮弁,身着宽袖长袍,形体直立,面部特征各异。翁仲姓阮名翁仲,也叫直阁将军,即秦始皇手下大将,忠诚勇猛,屡建战功,死后秦始皇为其造铜像以致纪念,其后各代帝王仿效之,渐以造石像居多,并以其为卫士,统称翁仲,立于帝王陵园内;其后為石碑2通,即东侧无字碑,西侧述圣纪碑;之后是藩臣石像61尊(西侧32尊,东侧29尊),亦称“藩像”“宾王像”或“六十一藩臣像”,身高比例与真人相似(头部多数已缺或残损),众藩臣皆两手前拱,姿态谦恭,均为参加唐高宗入葬典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邻国王子、使节,武则天为炫扬大唐威势,将其雕像立于陵前,石像背部刻有国别、领地、官职、姓名,今字迹可辨认者七尊:“木俱罕国王斯陀勒”“盛于阗王尉迟璥”“吐火罗王子持羯达犍”“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播仙城主何伏帝延”。接下来便是石狮1对,高3.33米,宽1.66米,高大雄伟,且石刻艺术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再往后就是唐高宗乾陵墓碑,高2米,为陕西巡抚毕沅题写,原碑已毁,今碑为清乾隆年间重立;此碑右前侧立有另一块墓碑,即“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为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题写。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陵园内城四门之外的4对8尊高大雄伟的蹲状石狮,其中以朱雀门外的最为雄伟。这对石狮昂首挺胸,巨头披鬃,瞋目阔口,两足前伸,身躯后蹲,蹲狮侧面轮廓线呈三角形,重量约40吨,如泰山般雄伟,凛然挺拔。更增加了陵园的神圣和威严气势。
根据统计,近5年来,乾陵接待海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达到3300万人次,在全省业内占有重要份额,有力促进了陕西文旅业的融合发展,是名副其实且充满魅力的陕西文化旅游的亮丽名片。
(作者单位:陕西省乾陵博物馆)(责任编辑 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