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伙食费收据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u9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瑞金县革命博物馆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分别收藏着两张不同的毛泽东交纳伙食费的票据。从这两张不同的票据上,反映了毛泽东处处以身作则,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群众纪律,率先执行党的规定的优良品格。
  1934年7月的一天,毛泽东同江西省区参谋长陈奇涵到江西苏区长胜县铲田区调查工作,一行四人都是穿着麻纳千层底布鞋,身背干粮袋,分头深入各乡村作群众调查。当晚,毛泽东等人住宿在区政府。晚饭时,桌上只有山芋粥、红薯,外加一盘咸萝卜干。区政府主席钟赤牯执意要去弄点好吃的东西来,被毛泽东坚决制止了。次日清晨,毛泽东对警卫员吴吉清说:“你按规定去区政府财政部结清伙食费,我们先走一步,你随后赶来。”吴吉清应声而去。打长工出身的区财政部部长听说毛主席他们在这里住了一宿也要交伙食费,急得涨红了脸,说什么也不肯收。警卫员吴吉清推辞不下,最后只好收回钱,匆匆上路了,追上了毛泽东一行。毛泽东见到赶上来的吴吉清,就问:“食宿费结算了吗?”吴吉清吞吞吐吐地说明区干部退钱一事。毛泽东闻言颇为生气,立即要他再次赶回铲田将钱清算。陈奇涵参谋长看离村庄已远,便笑着插话说:“主席,还是由我来办这件事吧,你们赶路要紧。”毛泽东只好同意这么做。他紧握陈奇涵的手叮嘱道:“老陈,这件事你一定要办妥,我们是领导干部,在执行财政纪律方面,更要严格遵守和作出表率啊。这样,人民群众才会信任我们。”陈奇涵郑重地点着头。于是,陈奇涵又步行返回铲田区,代表毛泽东向财政部转交了伙食费。钟赤牯主席和老部长见此情景,无不连连感叹。老部长拿出毛边纸制作的财政部帐本,郑重地在帐页上记载:“7月18日,主席毛泽东一行四人住,照章交食宿费大洋一元八角……”在后面经手栏上,陈奇涵也端正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毛泽东交伙食费的感人事迹很快就在苏区干群中传为佳话。
  时隔31年,已经是一个大国领袖的毛泽东又演绎了一则交伙食费的动人故事。
  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回到了阔别了38年的井冈山,下榻在井冈山宾馆主楼的115房间。当时的毛泽东已经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然而,生活依然十分简朴,穿的是灰色中山装,厚胶底皮鞋;用的是自带的被褥;房间里摆设的只是一张简陋的八仙方桌和一些办公用的文房四宝;睡的是宽敞的硬板床,床上除了书报,就别无其他奢物。吃的是粗茶淡饭,每餐四个小碟,主要是蔬菜、芋头、辣椒、小碗豆、小鱼、泥鳅、石鸡、竹笋、油渣等几种菜调换着吃,没有美酒,没有佳肴,没有人陪,只喝一点当地群众自己酿造的永新冬酒。每餐都是厨师把饭菜做好以后,由服务员用竹篮子将装有菜、汤的小碟、瓷碗等送到房间,等毛泽东吃完后又将小碟、瓷碗提回厨房。井冈山敬老院的几位老暴动队员、苏区干部知道当年毛泽东爱吃小竹笋,便上山拔了些小竹笋送到井冈山宾馆给毛泽东主席做了一道菜。毛泽东吃得很高兴,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这是我三十多年前在这里吃过的东西。”本来,毛泽东这次“千里来寻故地”,井冈山干部准备盛情款待一番。5月22日晚的第一餐饭,他们在毛泽东入住的115房间隔壁的117号房摆上了餐桌,桌上摆放有茅台酒、香烟、苹果及丰盛的菜肴。汪东兴发现后,要求都撤了,并交待管理员说:“首长每餐四菜一汤,每天两元伍角伙食费标准。”井冈山宾馆现在还保存着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的菜谱:
  辣椒蒜籽豆豉蒜籽豆豉炒空心菜
  大蒜豉炒油渣素炒空心菜
  素炒小白菜小豌豆炒肉丁
  爆炒鳝片小竹笋炒肉丝
  小炒牛百叶弋阳鸡
  青板炒鱼片玉兰片炒肉丝
  峡江米粉牛肉干煸泥鳅
  5月29日,毛泽东在井冈山宾馆115房住了7天后离开井冈山,亲切接见了井冈山党政军领导以及一些老革命、袁文才的遗孀谢梅香、王佐的遗孀兰喜莲和井冈山的人民群众。临别前,毛泽东主席特别交待秘书去找会计室结清伙食账、交纳伙食费。按照当时伙食标准,每人每天是两元五角钱。毛泽东住了7天,食宿费一共是17.5元。井冈山宾馆的会计雷良钊,是1957年从江西省粮食厅下放的干部,当时只有27岁。他说什么也不肯收下毛泽东的生活秘书交来的钱和粮票。他说,38年前,毛主席在井冈山吃红米饭、喝南瓜汤,为穷人打天下,如今他老人家故地重游,是对井冈山人民的最大关怀。我们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他,仅仅按你们的规定为他做点普通饭菜,才十几块钱,叫我们怎么忍心收下。毛泽东的秘书听后十分感动,也十分理解这种心情,但仍耐心解释说:“首长和我们工作人员外出有严格的约法和开支规定,这是纪律,我必须遵守。约法中写着:凡首长需要的一切东西,托当地代办的,必须货款两清,对方不要钱,我们就不收东西。严格认真执行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五条指示,不得大吃大喝,请客送礼,公私不分,铺张浪费。不得用任何名义向地方要东西不付钱。所以,托你们为首长做饭菜,钱、粮票必须付清。你说,我能不交清钱和粮票离开井冈山吗?请你收下吧!”雷良钊听了这番话,还能说什么呢?他噙着热泪拿出了一本发票,用颤抖的手开发票,这个业务拔尖的会计,竟然一连写错了4次,最后在号码为“0006482”这一联发票上写上了“首长,65.5.29,伙食费,7天,每天2.50元,合计金额17.50元”的字样;又在“0006484”这一联发票中写下了“首长,65.5.29,交粮票23斤”的字样。毛泽东主席的随员,从汪东兴到警卫员一律在大食堂吃饭,每天统一的伙食标准,四菜一汤。伙食费也如数交清了。如今,这张伙食费发票存根联依然保存在井冈山。
  “大臣不廉,小臣必污”。这是无可辩驳的法则,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一生廉洁自律,最反对搞特殊化,具有无可比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65年5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又语重心长地说:“我劝大家,日子好过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传统不要丢了。”发人深省,引人深思。毛泽东这种勤俭节约、廉洁自律、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和严格要求自己身边工作人员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值得全党同志和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和效法。
  (责编 唐越)
其他文献
王谦同志于2007年7月9日在北京逝世,噩耗传来,如雷轰顶,悲痛万状。至今,我仍无法接受这一现实,时常端详着他的照片,重温着他的生平,心里翻卷着几十年来和他相知相处的感情潮水,脑海里清晰地浮现着可敬可爱的老领导王谦同志的高大身躯和音容笑貌,历历往事涌上心头。现将我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记述如下,以寄托我对他的哀思!实事求是地创造性开展工作  王谦同志于1917年出生在平定县上盘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一
期刊
谢子长是陕北、陕甘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二十七军两支军队的创始人之一,堪称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奠基人和“创造红地”的卓越领导人。毛泽东称其为“民族英雄”,朱德赞其曰“人民领袖”,老百姓直呼其为“谢青天!”  “谢青天”是在为粉碎蒋介石反动军队对陕北根据地第一次“围剿”而进行的清涧河口镇战斗中英勇负伤的。从1934年8月15日至1935年2月21日,在他负伤、转移、养伤的半年时间里,仍是胸中
期刊
左联在1933年    1933年,左联面临发展,但也遭到更严重的压迫,有不少喜报也有不少凶讯,还发生了一次思想论争。    深情厚谊    1932年11月30日晚6时鲁迅一回到家,就知道秋白来了。由于杨之华遇到叛徒盯梢,秋白接到紧急警报后,立即决定转移到鲁迅家中避难,这时鲁迅正在北平探视母病,许广平将瞿秋白妥善安置下来。随后,杨之华机警地甩掉跟踪的叛徒之后,也来到鲁迅家隐蔽。鲁迅见到秋白夫妇后
期刊
薄一波伯伯在草岚子监狱中已是我们的父亲廖鲁言的领导,后来在山西太原接办牺盟会、创建新军时又成为我们父母的领导。“文革”中因“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我们的父亲又跟薄伯伯一起蒙难。父亲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文革”后簿伯伯对我们的妈妈陶桓馥及我们全家多方关照。在几十年风雨历程中,薄伯伯是我们父母的领导和同舟共济的战友,他对敌人,对邪恶势力横眉冷对,坚强如钢;对战友,对晚辈言传身教,关爱有加,常常是雪
期刊
薄老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今又适逢他的百年诞辰,回想薄老对我们原牺盟会老同志的深切教诲,总让我难以忘记。往事如潮,述文以纪念。  1977年12月,胡耀邦同志主持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不到半个月,就首先狠抓了关于“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的平反工作。1978年¨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同志正式提出,要为“六十一人案”平反昭雪。1978年12月16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的前两天,中共中央发布了同意
期刊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遵照这个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了长江以南大片土地。为了适应新解放区的工作,党中央决定从华北等解放区抽调大批干部南下,参与新解放区的政权接管和恢复建设工作。  早在1948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就发出了《关于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全部干部的决定》,要求各解放区党委必须把准备足够的干部,当作一项迫
期刊
第十一回  为革命感恩人民  获情报南线谈判  话说红军在洋顾问李德的瞎指挥下步步败退。1934年4月28日,国民党军九个师涌进了广昌城。  翌日,蒋介石飞抵广昌。他召集部属训话时叫道:“门户既开,堂奥难保”,“池塘的缺口挖开了,水流干了,现在等着我们去捉鱼了”。  7月上旬,六路“围剿”敌军同时发起了向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的全面进攻。  可悲的结局是不难预料的。当一年一度的秋风再次来临时,毛泽
期刊
一    1982年春节刚过,我作为“文革”结束后国家恢复高考的首批应届毕业大学生,从山西大学报名参军来到古城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分配在学校政治部工作。  第四军医大学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贺龙亲手创建的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解放后与国民党遗留的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合并,从穷乡僻壤的陕西神府县贺家川的窑洞里辗转迁到西安。据说,学校在战火硝烟中草创时,八路军一二○师一支部队集合起来,指挥员下令:“初中
期刊
有一部电影叫《曾克林出关》,讲述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进驻沈阳的一段真实但鲜为人知的历史。影片中的主人公原型,就是被刘少奇称为进军东北的“先锋官”、开国将军曾克林。  曾克林1913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连政治指导员、团参谋长。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平西挺进军司令部作教科科长、冀东军分区参谋长、冀热
期刊
2009年12月26日,山西省永和县委、县政府隆重集会,庆祝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扩建竣工,并以此纪念毛泽东诞辰116周年。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主任张铁锁出席仪式并作讲话。  发生于 1936年的红军东征,是一次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战略行动,是巩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举措,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伏笔,是八路军对日直接作战的前奏,是建立山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序曲。红军东征山西期间,筹集了价值50万银元的资金
期刊